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Wolbachia的通用引物对白蜡虫优势寄生蜂之一,白蜡虫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ericeriXu et Jiang)体内Wolbachia的wsp基因进行PCR扩增,以此为模板结合Wolbachia的A大组和B大组的特异性引物进行巢式PCR扩增,结果表明:白蜡虫阔柄跳小蜂被A大组和B大组Wolbachia复合感染,将两种寄生蜂感染的A大组和B大组Wolbachia基因片段以及采用通用引物获得的基因片段分别命名为wMeeriA、wMeeriB和wMeeri,对应的片段长度分别为554、439、599 bp。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白蜡虫阔柄跳小蜂感染的Wolbachia分属于A大组以及B大组的Con亚组。所获得的序列已经递交到NCBI,登录号分别为:HQ161162、HQ161163和HQ161164。  相似文献   

2.
Wolbachia是一类以节肢动物及线虫为宿主的细胞质共生细菌,属于Proteobacteria的α亚门.  相似文献   

3.
湘西白蜡虫寄生蜂名录及一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湘西白蜡虫的主要天敌——白蜡虫寄生蜂的种类及名录,计为5科14种,对其中1种新种进行了描述。并编制了分种检索表。可供白蜡生产工作者查对鉴别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RACE和RT-PCR对白蜡虫雌成虫β1-微管蛋白基因进行了克隆,获得的cDNA全长序列为1 492 bp,完整开放阅读框为1 341 bp,编码447个氨基酸残基,包含β微管蛋白的保守区域和GTP结合位点,理论分子量约为50.20 Kda,等电点为4.75。同源性分析表明:所获得的β1-微管蛋白与其它昆虫的β微管蛋白基因在氨基酸水平上是高度同源的,该基因cDNA序列已经递交到Genbank,获得的登录号为JF731244。  相似文献   

5.
肠道微生物对于昆虫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不仅参与维生素合成、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与利用、孤雌生殖、信息素的合成,同时在抵御外来菌的侵入与定植以及在加强免疫系统的功能中也起着重要作用[1-2]。对于刺吸式昆虫来说,由于植物枝干韧皮部汁液营养组成不均衡,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而必需氨基酸组分欠缺或含量较低[3],这些昆虫体内的共生细菌能提供寄主昆虫所缺乏的必需氨  相似文献   

6.
白蜡虫对低温的高度耐受性对其生存、繁殖及白蜡生产都至关重要。为探讨低温胁迫对白蜡虫hsp表达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白蜡虫二龄雄虫在低温胁迫下7个不同的 hspshsp21.5,hsp21.7,hsp40,hsp60,hsp70,hsc70,hsp90)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除hsc70外,其余hsps均能被低温不同程度地诱导,其中hsp70、hsp21.7hsp90的上调量十分显著。说明多数hsps都与白蜡虫幼虫应对低温胁迫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五倍子蚜、杨树瘿蚜和黄连木瘿蚜等9种瘿蚜为实验材料,探讨瘿蚜Wolbachia与其它自由生活蚜虫携带的Wolbachia的株系差异及亲缘关系,明确五倍子蚜、杨树瘿蚜和黄连木瘿蚜等9种瘿蚜的Wolbachia感染情况、株系及系统发育关系。[方法]从田间采集新鲜虫瘿,将蚜虫转移到离心管内,100%乙醇-20℃保存。采用Wolbachia的16S rRNA、wsp、fts Z、gro E和glt A基因引物,以瘿蚜的总DNA为模板进行扩增、测序和分析,联合NCBI中Wolbachia 16S rRNA相关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在检测的9种瘿蚜中,有3种瘿蚜共3个种群感染有Wolbachia,其中滇叶瘿绵蚜昆明种群的Wolbachia属于B超群,肚倍蚜昆明种群和角倍蚜峨眉种群的Wolbachia可能属于新发现的O超群。[结论]与自由生活的蚜虫相比,瘿蚜的Wolbachia感染率偏低,且株系间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8.
对转AmGS基因(从沙冬青中克隆的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基因)的红叶石楠植株进行多项分子检测(PCR,Southern,RT-PCR),结果表明AmGS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基因株系R6和R7的基因组DNA中,并检测到转录水平上的表达。随后,经对R6和R7两个转基因株系进行连续6代芽切扩繁继代株系的PCR检测,发现导入的AmGS基因传递到所有芽切扩繁后代植株中。植株抗寒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低温处理条件下,转基因株系均比未转基因植株的存活率要高。相对电导率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2个转基因株系相对电导率升高的程度明显低于未转基因的对照植株。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测定结果表明,2个转基因株系(R6和R7)的LT50明显低于未转基因的对照植株。上述结果说明导入的AmGS基因提高了转基因株系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9.
杨树ARGONAUTE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RNA诱导沉默复合体的核心元件,Argonaute(AGO)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欧美杨和美洲黑杨不定根cD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分离得到PeAGO5和PdAGO5基因的cDNA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2个目的cDNA片段均为2809bp,基因内部含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可编码907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分别为102.31ku和102.34ku,理论等电点(pI)分别为9.34和9.7。所推导的2个氨基酸序列之间仅有7个差异位点,含有3个保守的结构域,DUF1785、PAZ和Piwi结构域。它们与拟南芥AtAGO5蛋白的相似性分别为64.8%和64.3%,故将其命名为PeAGO5和PdAGO5。系统进化分析发现,PeAGO5和PdAGO5,与拟南芥AtAGO1,AtAGO5和AtAGO10蛋白同属一个进化分支。此外,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PeAGO5基因在杨树硬枝插穗不定根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推测该基因参与不定根发育调控。  相似文献   

10.
对多年生黑麦草进行冷胁迫处理后,提取叶片总RNA,采用RT-PCR法获得了LpAFP成熟蛋白的cDNA克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成熟蛋白的开放读码框(ORF)长度为357 bp,编码一条由11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黑麦草成熟抗冻蛋白与其他植物抗冻蛋白的同源性较低,与鱼类抗冻蛋白和昆虫抗冻蛋白则没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11.
白蜡虫脂酰辅酶A还原酶(FAR1)参与了体表蜡泌物的形成过程,为了进一步研究FAR1的功能,通过预测分析基因 far1 编码的蛋白结构,选取亲水性强、特异性好的一段合成多肽作为抗原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以BCA蛋白浓度试剂盒测定抗体浓度,通过SDS-PAGE考马斯亮蓝染色观察纯化抗体的纯度,以ELISA检测抗体效价。结果表明,纯化所得的多克隆抗体纯度高,抗体浓度0.7 mg·mL-1,抗体效价为 1:512 000,为后续FAR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对昆明地区白蜡虫不同虫态的过冷却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昆明地区雄虫真蛹期过冷却点最低,中值为-15.81 ℃,符合正态分布;雌虫越冬时期过冷却点最低,中值为-20.41 ℃,符合正态分布;对于不同地理种群白蜡虫越冬雌成虫过冷却点的测定表明,长春地区越冬雌成虫在3月份过冷却点显著低于其它地区,过冷却点中值为-23.19 ℃,不符合正态分布。测定结果表明:白蜡虫在严寒地区抗寒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3.
白蜡虫热激蛋白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白蜡虫泌蜡高峰期所表达的热激蛋白及其序列特征。[方法]从白蜡虫转录组数据库筛选获得hsp10、hsp20、hsp40、hsp60、hsp70、hsp90基因序列,进行序列联配和进化树分析,并对hsp40、hsp60、hsp90基因在不同温度下mRNA相对表达量情况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从白蜡虫转录组数据库中共筛选出32条hsp基因序列,序列分析发现它们与目前已报道的序列具有很高一致性,大部分含有保守区域和特征序列,能够与同目昆虫基因聚为一支。hsp40、hsp60、hsp90基因均能被温度诱导。[结论]在白蜡虫泌蜡高峰期共鉴定到32个热激蛋白非重复序列基因(unigene):hsp10 unigene 3个,hsp20 unigene 1个,hsp40 unigene 11个,hsp60 unigene 1个,hsp70 unigene 13个,hsp90 unigene 3个。  相似文献   

14.
白蜡虫孵化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蜡虫卵孵化主要受温度的影响,湿度和光照对其孵化行影响不大。白蜡虫卵在温度12℃温度范围内卵都能孵化,以20-25℃条件下孵化率较高,达95%左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白蜡虫(Ericerus pela)蜡酯合酶(wax synthase,WS)基因干扰载体并建立其体外ds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原核表达体系,低成本大量制备白蜡虫ws基因的dsRNA。[方法]克隆白蜡虫蜡酯合酶基因ws片段,连入L4440载体,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HT115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获得与目的片段相对应的dsRNA。[结果]白蜡虫ws基因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载体成功构建,重组质粒转入HT115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后菌体成功表达dsRNA,dsRNA的平均获得量1 705 ng·m L~(-1)。[结论]该研究通过原核表达白蜡虫ws基因的dsRNA,为后续利用RNAi实验研究白蜡虫ws基因功能及作用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应用RT-PCR和RACE法从麻疯树总RNA中分离出pepc基因全长cDNA,长度为3 142 bp,阅读框2 898 bp,编码965个氨基酸,在GenBank中登录,序列号为EU069413。它的氨基酸序列与蓖麻、陆地棉、橙、大豆、花生、烟草、油菜、拟南芥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4.94%、92.46%、90.60%、90.50%、90.50%、88.33%、84.61%、82.44%。该基因编码了pepc基因家族中的pepc1,蛋白属于C3型PEPC。推测了pepc编码蛋白分子量为110.6 kD,并对其稳定性、二级结构、疏水性等特性进行了分析,最后确定了该蛋白的功能位点和结构域。  相似文献   

17.
以杜仲叶片cDNA为模板,采用反转录RCR及RACE技术分离出DXR基因cDNA全长。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序列全长1 814 bp,共编码478个氨基酸,推导的蛋白质分子量为51.71 kD,理论等电点5.79,命名为EuDXR。推导的EuDXR蛋白质序列具有植物DXR酶的5个典型基序,并预测出26个潜在的功能位点。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EuDXR蛋白与玉米、水稻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橡胶、拟南芥、烟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