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炯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输气管道压气站能量损耗计算的数学模型。结合压气站机组实例,分析了影响压气站能量损失的各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燃烧过程和排气过程的火用损失最大,认为分析结果可以作为输气管道压气站节能改造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红壤小流域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敢上小流域农业生态系统的投入产出能量总量,结构和生态效率进行了分析,找出影响系统运行效率的障碍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敢上小流域农业生态系统的投入产出能量总量、结构和生态效率进行了分析,找出影响系统运行效率的障碍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油田联合站天然气的梯级利用,提高油田污水余热回收利用,针对胜利油田集输系统某联合站污水余热利用率低与能量不可逆损失大两方面的问题,提出采用天然气发电、烟气和污水余热利用相结合的用能模式,建立了基于天然气发电余热利用的联合站分布式能源系统。建立燃气内燃机能流模型,改变内燃机发电功率与原油出口温度进行热力模拟,采用系统效率法分析其对供热量及热泵性能指数的影响,确定合适的运行参数;基于烟气补燃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能流模型,采用夹点分析法对整个分布式能源系统进行能流分析,确定系统用能薄弱点并对其进行优化,最终通过分析对优化效果进行评价,验证夹点技术进行能流分析优化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优化改造后的联合站分布式能源系统夹点温差的合理范围为10~12 K,节能潜力为29.2%。研究成果可为联合站节能降耗、实现能源利用效能最大化提供理论指导。(图11,表3,参19)  相似文献   

5.
通过计算分析说明仅凭能量平衡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能量利用的合理程度,必须既要考虑“量”的守恒性,又要考虑“质”的不守恒性,才能找到提高热媒炉(火用)效率的途径。提高热媒炉(火用)效率的关键是降低燃烧过程和传热过程的炯损失。从实际出发采用提高绝热燃烧温度的措施,如减小过剩空气系数或预热空气等;在热媒炉工艺允许的情况下提高热媒温度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平衡是近几年发展推广的一门新型节能理论,以作为能量的价值尺度,来衡量分析蒸汽锅炉、热媒炉等大型热工设备的能量损耗,企图找出节能的新途经。通过对蒸汽锅炉的(火用)平衡和热平衡计算,指出损失的最大部分来自炉内的燃烧及传热的不可逆性,而排烟时损失所占比例不大;对热媒炉也进行了平衡和热平衡的计算,分析其损失,主要以燃烧过程和传热过程的损失为主,虽然排烟时热损失大,但其损失较小,烟中的能源属低品位能源,利用价值不大。在探索节能的新途径中,对输油管道的大型热工设备而言,应以减少燃烧损失和传热损失为突破口,集中力量发展新型技术。  相似文献   

7.
以浑河上游的清原流域为例,对水源保护区存在的氮素污染问题进行探讨,采用质量平衡方程结合ArcGIS空间分析的方法,研究流域尺度氮素收支的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氮输入以化肥施用为主,输入总量为15 492.02 t,其中化肥占总输入量的49%,氮沉降占比为25%,氮矿化占26%;研究区的氮输出总量为6 305.67 t,氨挥发和植物吸收作为研究区最主要的2种输出方式,二者的氮输出总量占研究区氮输出总量的90%;研究区氮盈余为9 186.45 t,氮盈余约占氮输入总量的59%;从整体上看,研究区氮盈余量随四季动态变化,春季和夏季的氮盈余较高于秋季和冬季,并在土地利用类型上呈现出耕地面积较大和上游两岸地区的盈余量较高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8.
寒地稻田钾素状况与平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黑龙江省1~3积温带240个农户的施肥情况调查,140户稻农土壤有效钾测试以及试验区水稻钾素收支状况分析,研究黑龙江省钾平衡规律。结果表明,寒地稻田化肥投入钾量平均为50.5kg·hm-2,占稻田钾输入总量的97%。65%以上的稻田钾素用量低,造成寒地稻田土壤钾素偏耗,寒地稻田钾有45.3%的亏缺,60%以上的稻田土壤钾中等或偏低。农民施肥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尤其是钾肥用量过低,使寒地水稻生产中稻瘟病和倒伏发生严重。稻田钾素养分管理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9.
曾冬琪  谢爱霞  叶盛权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88-19590
在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和中间温度变化的条件下,分别对水产品连续冻结隧道中的氨双级蒸汽压缩系统进行了能量分析和火用分析。结果表明,提高蒸发温度和降低冷凝温度是提高系统制冷系数和火用效率,减少火用损失率的有效方法,系统存在最佳中间温度,使系统达到最佳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应用多元统计成分分析法,对不同猪粪渣添加量栽培的竹荪中各类氨基酸总量的7个主要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竹荪的鲜味氨基酸总量与甜味氨基酸总量、支链氨基酸总量、儿童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甜味氨基酸总量与支链氨基酸总量、儿童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支链氨基酸总量与儿童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芳香族氨基酸总量与必需氨基酸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儿童氨基酸总量与必需氨基酸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原7个各类氨基酸含量指标综合为2个主成分,即综合效应因子及硫氨基酸总量效应因子,其累积贡献率可达99.81%.根据主成分方程计算出各处理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排序第一的为猪粪渣用量为30%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