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西藏麦地卡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水文期原生动物群落优势种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揭示不同水文期原生动物群落优势种的资源利用状况、功能地位及生态适应性等相关信息,为进一步研究麦地卡湿地原生动物群落的稳定性和空间分布格局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麦地卡湿地的生态环境特征、功能分区与梯度结构等特征,设置14个采样点,于2018年7月(丰水期)和10月(枯水期)用25#浮游生物网采集水样168个,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生态响应速率、总体联结性、χ~2检验、联结系数(AC)、共同出现百分比(PC)以及点相关系数(φ)等方法,分析优势种的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结果】1)麦地卡湿地丰水期共鉴定出原生动物141种,枯水期共鉴定出原生动物138种。其中优势种9种,隶属2门5属,倒卵形隐滴虫和球形砂壳虫是2个不同水文期共有优势种,优势种出现频率、丰度和优势度在不同水文期均有差异; 2)麦地卡湿地原生动物优势种由广生态位种、中生态位种和窄生态位种组成,并以广生态位种占主导地位;种对间生态位重叠值差异较大,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和0.001,且生态位重叠程度不高,种间竞争弱; 2个水文期生态响应速率之和均为正数,表明麦地卡湿地原生动物群落处于发展阶段; 3)麦地卡湿地2个水文期优势种间总体上均呈显著正关联,大多数种对的关联性未达到显著水平(χ~23.841),种间关系较为松散。【结论】在麦地卡湿地原生动物群落优势种中,丰水期的波豆虫属、枯水期的吻状隐滴虫以及2个水文期均为优势种的球形砂壳虫等对环境的适应性能力强,具有较广的生态适应幅度;而丰水期的小茄壳虫和枯水期的钟形钟虫等对水环境条件变化比较敏感,适应性较弱;部分优势种种间生态位重叠与宽度特征并不一致,如枯水期的蛋白核隐滴虫和回转隐滴虫的重叠值高但生态位宽度较小;麦地卡湿地原生动物群落物种组成和优势种等群落结构较为稳定且存在正向演替的趋势,但优势种之间以及各优势种与环境之间未达到相对的动态平衡,原生动物群落仍处于发展阶段,尚未演替至顶级阶段。  相似文献   

2.
采用定量分析法,通过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生态位相似性等指标,对福建晋江灵源山森林群落林下灌草植物的生态位进行研究,为恢复植被生态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灌木和草本优势种重要值之和分别为70.50和78.34,其中鹅掌柴和毛秆野古草的重要值最大,分别为7.99和11.92,潺槁木姜子和五节芒的重要值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230.17%和296.20%。(2)生态位宽度与重要值呈不显著正相关,与重要值变异系数呈显著负相关;灌木层石斑木和草本层假臭草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其Shannon-Wiener和Levins生态位宽度分别为3.32和22.74、3.24和22.43,在群落中占据最大资源位,但重要值比部分生态位宽度小的物种小。(3)灌木和草本优势种生态位重叠度平均值分别为0.309和0.211,重叠度较小,表明共存物种种间竞争不激烈,对环境资源共享能力弱。(4)灌木和草本优势种生态位相似性分别为0.311和0.194,利用资源的相似程度较低;生态位相似性与生态位重叠趋势基本一致,但与生态位宽度无明显关联。综上所述,灵源山森林群落林下灌草物种竞争不激烈,生存环境脆弱,为修复破碎生境,应...  相似文献   

3.
《林业科学》2021,57(1)
【目的】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我国唯一较大局域的南方铁杉种群,探究该地南方铁杉针阔混交林主要植物的生态位特征,旨在明晰群落内各种群的资源利用状况及不同种群间的竞争关系,为珍稀物种南方铁杉保护及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海拔1 800 m的长期监测固定样地植物调查数据,运用Levins生态位宽度、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及Pianka生态位重叠度计算方法,对混交林内乔木层、更新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主要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及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度进行计算比较,探讨南方铁杉在该针阔混交林中的地位。【结果】乔木层中,南方铁杉和青冈的生态位宽度最大,青冈是与南方铁杉生态位重叠度最高的物种,叶萼山矾和天目紫茎的生态位宽度最小,利用资源能力较弱。更新层中闽皖八角及多脉青冈的分布幅度较广,资源利用能力较强,生态位宽度最大;而南方铁杉的生态位宽度较小,在更新层中优势程度较差,云锦杜鹃和红麸杨与南方铁杉的生态位重叠度最大;老鸹铃、多脉青冈、红麸杨、叶萼山矾、云锦杜鹃、青冈和南方铁杉7个树种在更新层中的生态位宽度明显低于其在乔木层的生态位宽度。灌木层和草本层生态位宽度最大的物种分别为箭竹和求米草,箭竹由于数量多、分布广而对更新层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结论】南方铁杉是该针阔混交林的建群种,在乔木层中只有青冈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南方铁杉幼树的更新状况较差,优势度较高的青冈有替代南方铁杉的可能。为维持南方铁杉原始林的稳定性以及完善南方铁杉的管理保护措施,可适当采用择伐等人为干扰措施优化南方铁杉的更新条件。  相似文献   

4.
崖柏群落优势乔木种群生态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崖柏群落中15个优势乔木种群的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崖柏种群的重要值和水平生态位宽度都显著高于其他种群,川陕鹅耳枥、高山栎和华千金榆等种群的水平生态位宽度值较大,虎皮楠、铁杉、中华槭和川鄂山茱萸种群的水平生态位宽度值较小;各种群的水平生态位宽度值与重要值呈显著正相关;崖柏种群对其他种群的水平生态位重叠值高于其他种群对崖柏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值,反映出崖柏种群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崖柏群落优势乔木种群间水平生态位重叠值较小,说明现存崖柏群落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高山栎、乌岗栎和青榨槭的垂直生态位宽度值大于崖柏,原因在于崖柏结实母树少,林下更新幼苗、幼树少;崖柏对小叶青冈、城口青冈、乌岗栎和铁杉等种群的垂直生态位重叠值较大,说明它们之间在利用随着高度变化的以光因子为主导的生态资源方面存在较强的竞争.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群落优势树种重要值、生态位、种间联结等关系,研究了阔叶红松林群落优势树种的组成特征和种间相互作用。【方法】利用Levins指数(BL)、Shannon指数(BS)、Pianka重叠指数(Oik)、方差比率(VR)、χ2检验、联结系数(AC)及Pearson相关检验的方法。【结果】结果表明:红松、青楷槭和花楷槭是阔叶红松林群落的主要优势树种,红松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在11个优势树种55组种对中,生态位重叠大于0.50的共26对,占总数的47.27%,说明阔叶红松林群落中优势树种间的生态位分化程度一般;方差比率(VR)大于1,说明阔叶红松林群落中优势树种间整体上呈现正联结,群落处于相对稳定阶段;χ2检验、联结系数(AC)及Pearson相关检验均显示,种间联结的显著性较低,种间独立性较强。【结论】阔叶红松林群落优势树种对资源的利用较为充分,生态位分化程度一般。群落乔木层优势树种间负相互作用占优势,但这种负相互作用的强度较低。  相似文献   

6.
根据生境的不同,测定了重庆东部金荞麦群落的16个优势种中每一物种的多度,盖度和高度。利用重要值来对金荞麦群落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金荞麦的生态住宽度变化较大,趋向于泛化种;2、其生态位宽度的变化随坡度的降低而升高;3、金荞麦与其它优势种的重叠值也较高,表明它们对生境有很相近的资源需求;4、金荞麦与其它物种种群可以和谐共存,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相对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人为干扰(采集)对闽楠(Phoebe bournei)群落优势种群利用资源和占据生态空间能力的影响,以广西富川县闽楠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研究人为干扰对闽楠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影响。结果表明,人为干扰下,闽楠在乔木层中的生态位宽度明显提高,在灌木层中大幅降低;乔木层优势种木荷(Schima superba)的生态位宽度受人为干扰影响不大,生态位重叠在干扰下变大,其生态位重叠值在蚌贝村委(BB)和白面寨(BMZ)2个群落中均为最大,远高于其他树种。综合分析表明,群落各层次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对人为干扰的响应存在差异。乔木层优势种群的物种组成受干扰影响最大。人为干扰降低了乔木层和灌木层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提高了草本层的生态位宽度;其对生态位重叠的影响则表现出与生态位宽度不同的变化趋势,人为干扰导致乔木层优势种群的种间竞争强度变大,不利于群落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阴坡典型天然次生林下灌草植物的种间关系及地位,为相似立地条件下植被人工恢复模式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沿海拔梯度设置灌木和草本样方各100个,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重要值、Shannon生态位宽度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阴坡典型天然次生林下灌草植物的生态位特征。【结果】灌木灰栒子分布在3个较低海拔,且重要值均较大,八宝茶、刚毛忍冬分别在海拔2 350和2 550 m占绝对优势;草本披针苔草在不同海拔均存在且重要值均较大,苔藓仅出现在海拔2 350 m以上,但其重要值均为同海拔最大值,贝加尔唐松草、小红菊、东方草莓、四叶葎仅存在于较低海拔。灌木土庄绣线菊生态位宽度最大(1.04),其次为灰栒子(0.91),茶藨子、刚毛忍冬、黄刺梅、悬钩子生态位宽度在0.55~0.70之间;草本披针苔草的生态位宽度最大(1.32),其次是东方草莓(1.21)、三脉紫菀(1.01)和小红菊(0.80)。生态位宽度与重要值无显著相关关系,而与资源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灌草植物中具有生态位重叠的种对数共353对,占总数的50.72%,其中重叠值0.1以上的299对,占42.93%,重叠值0.5以上的197对,占28.30%。【结论】灌草优势物种具有明显的海拔差异,生态位分化明显;在相似立地条件植被重建过程中,应优先配置生态位宽度大的灌草植物,同时辅以人工干预措施,在确保生物多样性不降低的同时,资源环境得到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9.
冀北山地杨桦次生林群落乔木层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evins和Pianka公式计测了冀北山地杨桦次生林群落乔木层8个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并对种群的生态位和环境适应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白桦、山杨和棘皮桦为主要树种,其他树种均为伴生树种。白桦、色木槭、稠李、山杨等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8668.0.8541、0.7219和0.6829,而蒙古栎和山荆子等生态位宽度较小。生态位重叠值小于0.5的种对有14对,占总数的50%。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的种对有13对,占总数的46.43%。不发生重叠的种对有1对,占总数的3.57%。具有较大生态位宽度的树种是主要优势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与其他种类间的生态位重叠也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为给我国特有种山核桃种群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应用生态位理论对历山山核桃群落的26个优势种群进行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分析。结果表明:1)历山山核桃群落中,山核桃、连翘和披针叶苔草分别是群落建群种和优势种,数量多,分布广泛,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较强,因此,生态位宽度较大。2)漆树、杜梨、鞘柄菝葜和小叶鼠李因分布范围较小,对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弱而生态位宽度较小。3)26个优势种群并不存在完全普遍重叠。生态位特定重叠值大小与生态位宽度有一定的关系,生态位宽度大的种群如山核桃、北京丁香、连翘,与其它种群间特定重叠较大。但某些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种群间生态位特定重叠值并不高,如山核桃和紫苞筋骨草为0.001,北京丁香和牛尾蒿为0。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种群间生态位特定重叠值也可能较大,如虎榛子和山楂为0.566。  相似文献   

11.
青海云杉群落植物种群生态位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土壤水分、海拔2个资源位、7个资源水平,采用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计测公式,定量计测了祁连山青海云杉群落主要优势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值。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资源位对物种生态位宽度的影响大于海拔变化对物种生态位宽度的影响;群落的优势种和建群种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具有较宽的生态位,群落优势种平均生态位宽度为0.958 6~0.203 2,很好地表征了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和分布的幅度;在土壤含水率、海拔资源位上,物种间生态位重叠发生的种对分别占90.72%、86.72%,表明植物种在土壤含水率资源位上存在着潜在的竞争。这种结果与生态位宽度的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枣树害虫的生态调控机制,给枣林害虫的生物防控提供基础数据,采用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Levins生态位宽度和Cowell-Futuyma生态位重叠指数的计算方法,对延安市延川县枣园主要害虫及其天敌共13个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枣飞象的优势度指数为0.397,是枣林昆虫的优势种;熊蜂的优势度指数为0.138,是枣林昆虫的亚优势种;陕北地区枣园中数量较多的害虫是枣飞象、红缘天牛和枣瘿蚊,天敌是熊蜂、狼蛛和七星瓢虫;4块样地中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未除杂草样地害虫和天敌生态位宽度比人工管理除草样地高,阳坡样地害虫和天敌生态位宽度比阴坡样地高;枣林中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空间生态位重叠值较高,在0.522 2~0.983 9之间波动,在空间上占有较大的优势,具有较强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主要害虫及天敌时间生态位重叠值相对较大,在0.001 8~0.850 8之间变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同步性,天敌对害虫的控制潜能较大。  相似文献   

13.
桂林岩溶石山阴香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Levins公式和Pianka公式测定了桂林岩溶石山阴香群落乔木层12个主要种群和灌木层13个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并对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关系以及环境适应能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乔木层中,阴香、石山桂花、菜豆树等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分别为10.051、6.935和5.695,而樟树、马尾松等的生态位宽度较小;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的种对有23对,占总种对数的34.8%;生态位重叠值小于0.5的种对有40对,占60.6%;不发生重叠的种对有3对,占4.5%.灌木层中,阴香、石山桂花、粗糠柴等幼树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分别为10.493、7.099和4.949,而山合欢、三叶五加等的生态位宽度较小;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的种对有17对,占总种对数的21.8%;生态位重叠值小于0.5的种对有47对,占60.3%;不发生重叠的种对有14对,占17.9%.具有较大生态位宽度的树种是阴香群落的主要优势种或伴生种,对岩溶石山环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具有相同或相似环境要求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大,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与其他种类间的生态位重叠也较大.  相似文献   

14.
枣园生态系统中主要害虫、天敌生态位及种间竞争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太谷地区枣园生态系统中主要害虫、天敌的时间、空间生态位及不同营养层物种间竞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利用相同资源的物种中,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生态位重叠和种间竞争现象。枣园间作物(或杂草的有无)和用药与否对时间生态位的宽度有明显的影响,但对生态位重叠与种间竞争的大小以及空间生态位的宽度没有影响;明确了害虫与天敌在时间与空间序列上的分布变化规律,为枣树害虫的综合生态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深圳田头山市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优势种生态位特征,分析乔木层与灌木层各种群竞争与共存机制,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森林资源管理提供准确数据和理论指导,在野外布设典型样方进行植被调查,选取生态位宽度、重叠值和相似性3个指标探讨优势种对于环境资源的利用状况.结果表明:两种典型林分乔木层的优势种中生态位宽度Levins指数...  相似文献   

16.
乔木采用胸高断面积和重要值、灌木采用相对盖度和重要值,应用Smith公式、Hurlbert公式以及Levins的Shannon-Wiener公式和Simpson公式分别计算了岷江上游亚高山植物群落中14个主要乔木种和20个主要灌木种的生态位宽度;应用Pianka公式计算了它们的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岷江上游亚高山主要森林群落中主要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较大,Smith生态位宽度值较大的乔木有:粗枝云杉(0.900)、红桦(0.969)、紫果云杉(0.853)、岷江冷杉(0.894)、密枝圆柏(1.000)、油松(0.936)、辽东栎(0.923);灌木种中Smith生态位宽度较大的有:华西箭竹(0.497)、高山绣线菊(0.403)、缺苞箭竹(0.376)、窄叶鲜卑花(0.339)、柳叶忍冬(0.308).14种乔木的91个种对中只有40个种对有生态位重叠,占44%;20种灌木有226个种对,98个种对有重叠,占43%.在以较大区域为研究范围时,生态位宽度较大的树种是其所处生境的优势种,与其它种的重叠值不一定大;重叠值较大的种对分布的生境相近,能利用相同的环境资源,与竞争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群落内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以及群落结构,利用固定样地调查数据,以20 m×20 m为基本测树单元,用物种重要值等作为基础指标,对东白山省级自然保护区1 hm2木荷Schima superb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样地内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进行统计,应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公式对群落内15个优势物种进行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计算。结果表明:(1)根据树种的重要值信息,木荷和马尾松在群落中占有显著优势,为该群落的主要建群种。(2)群落中木荷的生态位宽度明显大于其它物种,在维护群落结构和功能、创造群落内部环境等生态功能方面起到了决定作用,在资源轴上占据主要的生态位置,同时,马尾松、柯Lithocarpus glaber等主要优势乔木种群的生态宽度也较大,而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山槐Albizia kalkora等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小,反映出它们在资源位中的生态适应范围较窄,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弱。(3)从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来看,群落中各优势种对资源的利用相似程度较大,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在0.6以上的有5...  相似文献   

18.
卧龙巴朗山川滇高山栎灌丛主要木本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海拔梯度作为一维资源轴,以物种重要值作为生态位计测的状态指标,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川滇高山栎灌丛主要木本植物的生态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川滇高山栎灌丛在整个资源位中占绝对优势;川滇高山栎、平枝栒子、臡妨⒏仕嗳鹣憔哂薪洗蟮纳豢矶龋?Bsw(Levins生态位宽度)值分别为0.5949,0.4524,0.5511和0.4516,其Ba(Hurlbert生态位宽度)值分别为0.9560,0.5703,0.7834和0.5711;物种的生态位宽度与重要值变异系数呈典型负相关;生态位宽度较大的2个种的相似性比例值较大,生态位宽度较小的2个种间也能产生较大的相似性比例;大部分种群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值为0~0.7,以0.4~0.6最多,共占全部种对的36.37%;具有生态位重叠的种对数共有112对,占总对数的84.85%,有39对的重叠值0.2,约占29.55%;生态位宽度大的种群之间一般能产生较大的重叠值,生态位宽度大的种群与生态位宽度小的种群也能产生较大的重叠值,而生态位宽度小的种群一般不会与生态位宽度大的种群间产生较大的重叠值;大于0.08的Lih(物种i与物种h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和Lhi(物种h与物种i的生态位重叠指数)重叠值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2.74%和65.16%,表明各种群对资源的共享趋势较为明显,川滇高山栎灌丛群落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9.
东拉野桂花群落物种多样性及乔木优势种生态位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群落均匀度指数、Simpson生态优势度,以不同样地作为一维资源轴,以物种重要值作为生态位计测的状态指标,采用Levins和Hurlbert公式计算生态位宽度,用Schoener计算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生态位重叠值对宝兴县东拉山野桂花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和乔木优势种的生态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桂花群落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最高,而乔木层最低,优势度乔木层最高,草本层最低。野桂花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与其他优势种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值较大,但生态位重叠值却较小,说明野桂花在种群中与其他乔木优势种利用环境资源的相似程度较大,而与其他种的潜在竞争关系较小。  相似文献   

20.
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荒坡20个植物种群生态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岷江上游干旱河谷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的测定以采用Simpson指数和重要值为宜,而生态位重叠则宜应用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和综合优势比。2)垫状卷柏生态位宽度最大,它与高山韭、披针苔草、多茎景天、细柄草5个种群形成了共优群落。生态位宽度值分别为32.34,25.89,29.30,22.92和25.77。3)植物种群间有着较为普遍的生态位重叠但整体而言重叠值又比较小。植物生态位发生分离的程度还不够高,群落各种群间在竞争、互惠等种间相互作用上还没有达到较好的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