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简单分析高寒阴湿地区的特点,并概述高寒阴湿地区的含义;探析高寒阴湿地区地膜马铃薯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马铃薯种植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破膜放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为高寒阴湿地区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放苗、田间管理、病虫防治和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岷县马铃薯地膜高产栽培技术,为高寒阴湿地区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放苗、田间管理、病虫防治和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夏河县地膜马铃著栽培技术,为高寒阴湿地区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高寒阴湿地区的马铃薯栽培,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个层面,总结出了高寒阴湿地区马铃薯栽培技术的规范流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临潭县属典型的高寒阴湿地区,年平均气温3.2℃,农作物种植区海拔在2 030~3 616 m,无霜期65d左右,年降水量520 mm,气候寒冷阴湿,种植的作物主要是小麦、青稞、马铃薯、蚕豆,其次是油菜、豌豆及药材等.从1988年开始,临潭县引进马铃薯地膜栽培技术,通过试验、示范、推广,应用面积逐年增大,1998年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面积达1 557.57hm2,较露地马铃薯增产3 877.5 kg/hm2,这一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对提高临潭县农作物单产、增加总产和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其中一部分地膜马铃薯与同等条件露地马铃薯相比,出现了减产现象.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试验,对地膜小麦的不同穴播行数,不同穴播粒数和氮磷不同配施量进行探讨,初步探索出提高夏高寒阴湿地区旱作地膜小麦产量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地膜马铃薯间作玉米复种大白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地膜马铃薯间作玉米复种大白菜栽培模式,并介绍了该模式下地膜马铃薯间作玉米以及大白菜的栽培技术,以期对提高高寒地区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农民收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临夏高寒阴湿区示范推广春油菜地膜穴播技术的实践,从选茬整地、施足基肥、播前土壤处理、品种选择、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人工辅助授粉、适时收获脱粒等方面提出了适合临夏高寒阴湿区春油菜地膜穴播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高寒阴湿区马铃薯双行垄作高产栽培技术,并对各技术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表述。  相似文献   

10.
黄芪是近年来岷县高寒阴湿区大面积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具有产量高,收入稳定,有较强的抗御干旱、冰雹袭击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从1990年约1000亩发展到现在超过10万多亩,栽培模式从露地沟栽发展到白地膜直播栽培、白地膜全覆盖栽培到现在的黑地膜覆盖露头栽培,栽培技术更加成熟完善。现总结出高寒阴湿区黄芪种苗繁育技术,供广大药农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地膜类型,地块选择,施肥,种薯准备,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储藏等多个方面介绍了高寒地区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临潭县气候高寒阴湿,境内山丘起伏,沟壑纵横,海拔2640-2900m,平均气温3.5℃,年降水量540mm,相对无霜期85d。青稞膜侧栽培技术是继地膜穴播栽培技术之后的又一项新的栽培模式,这一技术保持了地膜穴播增温、保墒的技术优点,解决了高寒阴湿区旱地青稞在生长后期因干旱、早霜所造成的植株早衰、青干秕籽、产量下降等问题,提高了天然降水利用率,同时青稞膜侧沟播栽培技术起垄、覆膜、播种一次完成,便于机械操作,而且由于采取了精量播种,不再放苗封口,除草追肥简便,相对减轻了地膜青稞栽培的生产投入,操作灵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高寒阴湿地区日光温室西红柿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催熟与运销等内容,以期为高寒阴湿地区日光温室西红柿无公害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寒阴湿地区的气候特征是温度低、雨水多,光照气温等自然环境适合蚕豆的生长发育。在高寒阴湿地区种植的蚕豆产量高、品质优,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高寒阴湿蚕豆种植规模较大,是我国主要的蚕豆生产区,提高蚕豆的栽培技术对于提高我国蚕豆生产总量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者介绍了通渭县高寒阴湿地区荞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良种选择、适期播种及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通渭县高寒阴湿地区荞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适宜地膜栽培的青稞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光、热资源不足的高寒阴湿地我推广地膜栽培技术,是抗御自然灾害,提高粮食产量的一项极为有效的栽培措施。为发挥地膜栽培技术在青 稞上的增产效应,筛选出适宜地膜栽培的配套青稞品种,就特别重要。因此,我们于1997-1998年在甘南州农科所试验地进行了适宜地膜栽培的青稞品种筛选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通渭县高寒阴湿地区全膜蚕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通渭县高寒阴湿地区全膜蚕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良种选择、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通渭县高寒阴湿地区全膜蚕豆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覆草覆膜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覆草覆膜栽培技术在青海省大通县于2002年试验成功。该技术能够在常规覆膜栽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地温,使马铃薯能提早成熟,提早上市,提高产量和效益;马铃薯覆草覆膜栽培时95%的块茎生长在覆草层中,收获也很方便;收获后结合深翻,将覆草翻于地下,使其充分腐熟,做到秸秆还田,可达到培肥地力的目的。是一项马铃薯早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可在高寒阴湿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9.
在临夏县高寒阴湿区,从选择品种、选茬整地、科学施肥、种子处理、种植形式和田间管理等方面,论述了220 cm带幅脱毒马铃薯套种蚕豆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以陇薯3号为指示品种,在甘肃马铃薯主产区定西高寒阴湿区试验观察了不同种植方式对马铃薯农艺性状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间种植方式在不同生育期对马铃薯形态建成的影响不同。小垄种植方式下覆膜对不同生育时期株高、茎粗影响显著,但对叶片SPAD值影响不明显。无论采取大垄覆膜双行还是小垄覆膜单行,均能实现马铃薯增产增收。小垄覆膜单行种植块茎折合产量最高,较对照露地平作种植增产27.74%;大垄覆膜双行种植次之,块茎折合产量较对照露地平作种植增产23.64%;小垄液体地膜单行种植居第3,较对照露地平作种植增产11.49%。大垄覆膜双行种植、小垄覆膜单行种植、小垄液体地膜单行种植分别较对照露地平作种植增收5 470.5、6 352.5、1 291.5元/hm~2。综合分析,小垄覆膜单行种植方式更适宜在高寒阴湿旱作区乃至同类型地区小型农业合作社或者家庭种植户马铃薯轻简化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