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泄泻通称拉稀,是多种原因引起家畜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清浊不分、运化失常为特征的一种病证,首见于《司牧安骥集》.各种家畜均可发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兽医临床常见的泄泻有伤食泄泻、寒湿泄泻、湿热泄泻、脾虚泄泻、肾虚泄泻5种证型.现将这几种泄泻的病因、临证表现和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方法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三字经流派推拿治疗脾虚证及伤食证小儿泄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将60例脾虚证及60例伤食证小儿泄泻病患儿分别随机分入脾虚证治疗组、脾虚证对照组及伤食证治疗组、伤食证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对应的三字经推拿手法,对照组予口服蒙脱石散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同时两组均予基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 d。比较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脾虚证泄泻患儿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主症积分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主症积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伤食证泄泻患儿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主症积分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主症积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脾虚证和伤食证泄泻患儿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字经推拿手法治疗脾虚证及伤食证小儿泄泻,减轻了泄泻症状,减少了药物的使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牛、马、猪脾虚泄泻是临床上较常见到的一种病证,具有病程较长、病势较缓、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等特点。笔者于一九七○年开始应用李东垣《脾胃论》“升阳益胃汤”治疗本证以来,共治愈60多例,获效良好,可谓方药对证,如鼓应桴,屡用屡验。一、治疗选方依据脾虚泄泻多因饮喂失宜、营养不良、劳役过重、感受寒湿、致使脾胃虚弱,或因其它原因引起的急性泄泻失治、误治、迁延日久损伤脾胃而转来。其主要病机则是脾胃虚弱,中阳  相似文献   

4.
泄泻,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排便稀薄,水样或带有不消化的食物及粘液为特征。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唯夏秋季最多。中医临床分风寒、暑湿、伤食、脾虚泄泻等论治。1 风寒泄泻  相似文献   

5.
<正>家畜的泄泻是临床常见症之一,有寒泻、热泻、虚泻和实泻,其所病脏腑不离脾胃肠和肾等。大家畜和幼畜因其病因病机不同而设不同治法。1大家畜泄泻的辨证施治1.1脾虚泄泻泄泻的所病脏腑在脾胃肠,所谓"泄不离脾,脾不虚不泻"。由于脾虚运化无力,水湿内生,升清降浊失司,则清浊不分并走大肠而泄泻。补脾是治脾虚泄泻的主法,应以补脾为主法,佐以渗利分清浊。故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45g,白术40g,茯苓40g,炙甘草15g,山药30g,莲子30g,扁豆30g,大枣20g,薏苡仁25g,砂仁25g,桔梗20g。  相似文献   

6.
奶牛泄泻。是指奶牛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清浊不分,甚至如水样,俗称拉稀,是奶牛常见病症。在临床治疗中,笔者根据发病机理应用祖国兽医学辨证施治.将奶牛泄泻分为寒泄型、湿热型、伤食型、脾虚型,对症下药,配合西医疗法,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探讨口服补中益气丸对犬脾虚泄泻证的临床治疗效果.24只健康本地犬饲养1周后,灌胃番泻叶水煎剂(3g/kg·体质量,2次/d)人工复制脾虚泄泻证病理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3组:补中益气丸组灌胃补中益气丸3g/kg·体质量,2次/d;硫酸庆大霉素组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10 000IU/kg·体质量,2次/d;病理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同时设4头健康犬作为空白对照,造模期间灌胃生理盐水.治愈后测定试验犬三大生理指标、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及脾脏指数.结果表明:补中益气丸灌胃后第4d治愈率达100%,肌注硫酸庆大霉素治疗后第5d治愈率为87.5%;补中益气丸治愈后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恢复较快,与硫酸庆大霉素治疗组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脏指数和日增质量显著高于硫酸庆大霉素治疗组(p<0.05).说明灌胃补中益气丸治疗犬脾虚泄泻证的效果优于硫酸庆大霉素.  相似文献   

8.
<正> 白术是一种常用的大宗栽培药材,以根茎入药。白术具有健脾益气、去湿利水的功能,用于治疗脾虚泄泻、消化不良、水肿、胸腹胀满、胎动不安等症。白术是很紧俏的中药材,也是出口创汇的拳头商品。白术加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的高低。白术采收与加工方法为:  相似文献   

9.
<正>常见的脾虚胃寒,多因饮食没有规律、劳累过度、久病体虚或思虑过度伤脾所致。海螵蛸具有通血脉、祛寒湿的功能,对脾虚胃痛的治疗效果较好。脾虚胃寒的患者,面色黄白,眼圈发黑,胃脘隐隐疼痛,时发时止。遇寒则剧,得温则舒是主要特征,患者胃痛时喜暖畏寒,喜揉惧按。主要是因为气血运行失调,脾胃失和,瘀阻不通而发病,劳累、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常有呕吐、泄泻、  相似文献   

10.
脾胃虚寒是由于外感或内伤而引起的一类家畜常见病。介绍了家畜脾胃虚寒的脾气痛,胃寒、脾虚慢草、脾虚泄泻等证型的病因、主症、治法,并例析了各证型,同时对各证型产生原因及所用药方进行辨解。  相似文献   

11.
山药是一种药食菜兼用作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较高。野生山药不仅是美味食品,也是一种医药价值很高的滋补药品,能补脾健肾,养阴去湿,治脾虚泄泻,腰酸腿痛等,山药块茎中的副肾皮素,提炼后的制成品可治风湿、哮喘。山药富含淀粉,还可把它当粮食食用。  相似文献   

12.
白术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60cm,根状茎肥大成块状.中医学上以根状茎人药,性温,味甘苦.有健脾益气、利尿化湿的功效,主治脾虚泄泻、水肿、痰饮等症.  相似文献   

13.
<正>白扁豆又名扁豆、峨眉豆,为豆科扁豆属植物。白扁豆为药食兼用食物,以种子、种皮、花供药用。种子、种皮具有和胃化湿、健脾利水、清暑止泻等功能,用于治疗脾虚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扁豆花具有解暑、化湿、止泻等功能,用于治疗中暑发热、呕吐泄泻、痢疾等症。无公害种植技术如下:1生长习性白扁豆为1年生草质藤本,喜温暖、潮湿的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怕旱、怕霜冻。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生长良好。黏重、低洼  相似文献   

14.
<正>黄芪为多年生宿根豆科植物,以干燥的根入药,有补气固表、托疮生肌、利水等功能。主治自汗和盗汗、气虚血脱、脾虚泄泻以及一切元气不足等症。黄芪是我国著名的常用滋补中药材和传统大宗出口商品,分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两种,以黄芪为原料的中成药有200多种。随着野生黄芪资源枯竭,市场上的黄芪主要来源于人工栽培,我们这里主要介绍膜荚黄芪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考察脾虚泄泻大鼠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和多样性,将24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采用饮食失节加苦寒泻下法进行人工复制脾虚泄泻模型,对照组正常饲喂;试验结束时,采集大鼠肠道内容物,提取微生物总DNA,采用通用引物对细菌16S rDNA基因的高可变V3–V4区进行PCR扩增,运用Hiseq2500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对测序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α多样性指数表明脾虚泄泻大鼠与正常大鼠之间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存在差异,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门水平上,2组的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模型组较对照组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及螺旋体门的平均相对丰度均增加,而拟杆菌门的平均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2组的核心菌群均为产粪甾醇真细菌属,模型组较对照组产粪甾醇真细菌属、Jeotgalicoccus的平均相对丰度升高,其中Jeotgalicoccus的显著升高(P<0.05),而罗姆布茨菌属、拟杆菌属、Odoribacter的平均相对丰度降低,其中Odoribacter的显著降低(P<0.05);PICRUSt基因功能预测表明,大鼠肠道微生物以代谢功能为主,主要包括糖代谢、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及辅酶和维生素代谢等,2组间各类代谢功能存在差异,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见,脾虚泻泄能引起大鼠肠道内菌群的多样性变化,并显著降低肠道内拟杆菌门的平均相对丰度。  相似文献   

16.
刺山药栽培     
1植物学特性 刺山药属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藤本植物,是山药的一个种,因其地下茎、茎干、叶柄等上有刺.故名刺山药,人为常作二年生栽培。其食用部分为地下块茎,富含淀粉、糖等碳水化合物.刺山药味甘、性平,具有补脾健肾、养阴去湿,治脾虚泄泻、腰腿酸疼、消渴(糖尿病)等症的功效.块茎中所含副肾皮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匀气散加减治疗小儿重症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效果。方法:163例患耍随机分成为中药组(n=68)、西药镇静组(n=49)和西药解痉组(n=46)。中药组采用匀气散加减治疗,西药镇静组采用苯巴比妥或氯丙嗪治疗,西药解痉组采用颠茄合剂治疗。结果:中药组的疗效与西药镇静组、西药解痉组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均〈0.01),而西药镇静组、西药解痉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的疗效以中药组为最优。结论:婴儿在重症感染后出现的面色自壳白、形寒气怯、泄泻、夜啼、舌淡苔白为特征的“感染后脾虚综合征”,以匀气散加减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8.
猪羊马牛泄泻病的中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泄泻总的病因和治疗法则 泄泻是一种肠道传导失常的疾患。其主要原因在于湿盛,导致脾胃机能障碍。另一方面,胃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精微,如果脾胃受病,饮食的消化吸收发生障碍,致使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并走大肠,亦都可形成泄泻。  相似文献   

19.
正各种胃肠道疾病所致的腹泻在中医学属"泄泻"范畴,以大便稀溏、水样、次数增多为特征。治疗泄泻除针对原发病和对症治疗外,还可使用中成药治疗,且具有不良反应少和"简、便、廉、验"的特点。笔者根据日常工作所见,搜集并整理了几个使用中成药治疗泄泻的案例,供有需要的患者朋友参  相似文献   

20.
白术     
《天然产物分离》2004,2(3):39-39
白术(Atractylodes macroeephala Koidz.),别名于术、冬术、贡术,菊科,多年生草本,以干燥根茎供药用,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作用,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