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1年开始,笔者在“小川1亩虾鱼菜共生系统”的基础上,在内陆地区开展循环水虾菜共生的清水养虾试验,克服了地域等限制,利用低盐度的人工海水进行虾和菜的共养,利用蔬菜种植很好地解决了养虾系统中硝态氮和磷酸盐的问题,可重复进行养虾,真正达到养殖用水的零排放,实现内陆地区凡纳滨对虾的养殖。虽然虾菜共生清水养虾模式发展也就几年时间,养殖中还有较多技术问题尚在完善中,但虾菜共生清水养虾相对投入轻,灵活性高,操作性强,可满足内陆地区活虾的就地供应,有着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就2021-2023年开展的虾菜共生清水养虾试验情况进行总结,可为内陆地区的虾菜共生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养鱼稻田土壤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养鱼稻田土壤学变化的研究苏东涛,王芬棠,刘炳宇(内蒙古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呼和浩特010010)稻田养鱼是一种充分利用稻田水面,土壤和生物资源,开展种稻养鱼、鱼稻共生、耕养结合的先进种养方式。目前,人们对水稻种植土壤学变化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而且研...  相似文献   

3.
<正> 自1981年起,我们把我国传统的稻田养萍和稻田养鱼结合起来,进行了稻、萍、鱼共生的立体模式研究。在这一系统中,利用稻田水面养萍,以萍喂鱼,鱼粪肥田养稻,能量流动和物质交换合理,实现了稻鱼双丰收,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几年来稻萍鱼模式的一些研究结果简述如下。一、红萍是一种天然饵料资源稻田养鱼,饵料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我们有意识地在稻田里放养和繁殖红萍,为草鱼、尼罗罗非鱼等草食性、杂食性鱼类提供  相似文献   

4.
1 概述 鱼菜共生系统是运用生态原理及科学监控手段,融密集型工业化养鱼与无土栽培蔬菜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新形式,具有节地省水,无公害,物质投入转化率高的特点。 近些年来,美国等科技发达国家率先进行了利用鱼类养殖水栽培蔬菜的研究,然而各种实验并不完善。本研究与国外同类研究相比,具备如下特点:1.1 研究目标的整体性:着眼于建立充分体现投入物质最大转化率和系统最大综合产出率的生态化、立体化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5.
鱼菜共生系统是集高密度养鱼与蔬菜无土栽培技术为一体的新养殖方式。该系统采用了温室、增氧、水循环、加热及电子控制等环境控制设施,水中养鱼和无土栽培蔬菜共生,既以鱼的污染水作植物营养源,又以蔬菜根系吸收养份同时净化养鱼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光明型生态养鳖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保温型混凝土永久结构并配以保温性能良好的透光材料,达到室内光照度可以人工调控的目的,称之谓光明型生态养鳖系统。光明型生态养鳖系统是工业化养鳖技术与绿色植物无土栽培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这种新型的食品生产系统以鳖的排泄物培育蔬菜、花卉和其它水生植物,又以绿色植物吸收利用并净化鳖池水质为机理,从而形成了光明型生态养鳖系统内物质的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水产品和绿色植物的产量,同时,把水质及空气的污  相似文献   

7.
<正>虾稻共生是养殖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兴生态农业生产模式,该模式利用高秆水稻替代青虾主养池塘中水草的作用,通过合理的水稻种植密度、青虾苗种放养密度,可以充分开发池塘水体空间、优化青虾生长环境;利用青虾、水  相似文献   

8.
精养池塘优化生产模式是将各种综合养鱼技术的诸因子折算成统一的“可比单位”进行全面分析的一种方法.因为参与精养池塘生产过程中的投入物质和产出物质总量.都可以折算成具有可比性的能量单位.并能比较真实的反映精养池的能量转换情况.笔看参考马苏龙同志设计的“池塘养鱼生态——经济指标短陈”及能量方面的有关论述.从静态角度(指当年收益)考察。分析比较了十口精养池塘的能量转换及经济指标结构情况,为筛选可行性最优,合理性最大,效果最佳的优化生产模式提供依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小龙虾传统养殖过程中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将生态调控和智能调控相结合的基于LoRa技术的小龙虾生态养殖监控系统。系统通过循环调水模式,并且依据养殖生物间的互补共生共存原理,设计了"稻、草、虾"混合生态养殖模式。通过LoRa技术实现水质数据信息采集,根据模糊控制算法智能处理溶氧量,向下位机发出控制指令,并且通过4G路由器和云服务器共同搭建VPN,实现系统的远程控制。结果显示,利用LoRa技术可克服广域网存在的低功耗、短距离问题,系统显示中心运行正常,数据传输稳定。该方案具有通信距离远、部署简单、成本低的特点,且坚持绿色生态养殖理念,为水产养殖与物联网相结合的应用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0.
鱼菜共生系统是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与蔬菜无土栽培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近年来,这种回能高、稳性好、效益大的综合性生产系统已悄悄地进入了美国、加拿大等国大中城市的庭院和街道的暖房中。  相似文献   

11.
<正>稻田养蟹是利用稻蟹共生使能量和物质朝有利于水稻和河蟹生长的方向流动,使稻蟹共生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和能量完成良性循环,从而增加收入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功能体系,以田面水养蟹为主的稻田复合生态农业形式或模式。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农业的发展,稻田养蟹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农业增产增收模式。作为一项提高水稻栽培产量和生态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稻田养蟹模式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辽宁盘锦迅速发展,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鱼莲生态共生模式养殖试验养殖鱼类以草鱼为主,也可搭养鲤、鲫,这种综合种养生态模式打破了传统单一种植养殖观念,大大提升了种养殖效益。2018年至2019年,笔者团队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靖远宏达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了鱼莲生态共生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效果,试验证明莲田生  相似文献   

13.
蚌鱼混养生态结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常州地区自1966年开展河蚌育珠生产以来,较长期地实行以养鱼为主、育珠为辅的鱼蚌混养生态结构模式。80年代以来,一方面从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考虑,另一方面,珍珠快速育成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使不少珠农采用了新的以养蚌育珠为主、养鱼为辅的蚌鱼混养生态结构模式。本文对混养模式的这种改变作一分析探讨。1 蚌与鱼的生产周期 以养鱼为主、养蚌育珠为辅的鱼蚌混养生  相似文献   

14.
<正>水稻-澳洲淡水龙虾共生综合种养模式主要利用澳洲淡水龙虾与水稻两者互利共生特性以及生长发育时间差异性,合理配置资源。在稻田四周开挖环沟,做好消毒及水草栽培,5月中上旬开始放养澳洲淡水龙虾,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水稻病虫害,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6月中下旬种植水稻,水稻为澳洲淡水龙虾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实现稻虾共生。该技术模式既能稳定水稻产量,新增水产品,提升稻田亩效益,又能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相似文献   

15.
稻螺综合种养生态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稻田养螺就是根据自然生态的农业理念,利用稻、螺共生方式对物质进行循环利用,把种植水稻与养殖田螺有机结合在同一生态环境中。为了探索稻田养螺生长、产量、效益情况,2017年笔者在梧州市龙圩区胜洲村,开展稻螺综合种养生态模式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及方法1.养螺稻田选择稻田选择山冲源头的田  相似文献   

16.
正稻鳅共生养殖模式是指在水稻田里养殖泥鳅的一种高效种养模式,由于养泥鳅田必须具备泥鳅适宜的生存环境条件,所以养鳅稻田与常规稻田管理是不同的。为了探索稻鳅种养田优质绿色水稻生产管理技术,2018-2019年,姜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连续两年在沈高镇河横村汉土家庭农场,开展稻鳅种养模式试验和示范,发展两个规模50亩以上的稻鳅种养户。试验示范结果,试  相似文献   

17.
刘爽 《齐鲁渔业》2012,(11):39-41
利用藕塘养殖甲鱼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互利互补、藕甲鱼共生的一种生产模式。该模式既能减少藕病害的发生,提升藕的品质,又能为甲鱼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野生环境,使其在营养和口感上远远超过池溏主养的甲鱼,可谓一举双收。2010~2011年,江苏省兴化市在渔业科技人户“民心工程”项目实施中,利用藕的产业优势,积极引导渔(农)民在藕塘内养殖甲鱼,取得了喜人成绩。现将主要技术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克氏螯虾与水稻共生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虾,提高稻田单位面积生产效益的一种生产形式.克氏螯虾对水质,饲养场地条件等要求不高,我国许多地区都有稻田养鱼的传统,在养鱼效益下降的情况下大力推广克氏螫虾生态养殖技术,可有效利用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9.
稻鱼共生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及经济效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稻田养鱼鱼养稻、稻谷增产鱼丰收的稻鱼共生结构(Rice Fish Mutualism)反映了稻鱼共生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就地进行良性循环和能量朝着稻、鱼双方有利的方向流动,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刘垠  陈居明 《内陆水产》1996,21(9):22-22
温室养鳖技术总结河南省南阳市水利局刘垠,杜云钊鸭河渔场陈居明,曹祥华,陈丰先1温室设计与建造1.1温室设计温室设计的原则是:热源供热能量要大于水体升温和温室散热所需能量和,供热系统合理,保温措施得力,有完善的排注水系统,有较好的采光通风系统。无论是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