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不同日粮精粗比对奶牛血脂和血清游离脂肪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5头健康的干奶期荷斯坦奶牛[体重(502±25)kg],研究9种不同精粗比日粮(30∶70、35∶65、40∶60、45∶55、50∶50、55∶45、60∶40、70∶30、100∶0日粮组)对奶牛血脂和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动态变化的影响。5头奶牛连续进行9期饲喂试验,前8期试验每期30 d,最后1期试验为3 d。结果显示,随精料水平的提高,血清TG含量逐渐升高,100∶0日粮组TG含量显著高于30∶70日粮组(P<0.05);55∶45日粮组血清HDL含量显著高于30∶70、35∶65、40∶60、45∶55日粮组(P<0.05),55∶45日粮组血清LDL含量显著高于30∶70、40∶60日粮组,其余各日粮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CHO各日粮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月桂酸(C12∶0)、棕榈酸(C16∶0)含量在55∶45日粮组达到最大,显著高于30∶70日粮组(P<0.05),豆蔻油酸(C14∶1)、亚油酸(C18∶2)含量55∶45日粮组最小,显著小于30∶70、35∶65、40∶60日粮组(P<0.05),豆蔻酸(C14∶0)、油酸(C18∶1)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硬脂酸(C18∶0)含量55∶45日粮组显著高于30∶70、60∶40、70∶30、100∶0日粮组(P<0.05),其余各日粮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总胆固醇同血清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有显著相关性(P<0.05),血清饱和脂肪酸含量先上升后略有下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先下降后略有上升。结果表明,随精料水平的提高,奶牛血脂和血清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升高,达到一定水平(55∶45组含量最高)后就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血清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与饱和脂肪酸变化相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育成黑藏羊小肠中小肽转运载体1(PEPT1)、钠-葡萄糖转运蛋白1(SGLT1)、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以及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基因mRNA表达丰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相近(10.45±0.96)kg且健康的2月龄断奶黑藏羊公羔60只,随机分3个处理组,每组20只,分别饲... 相似文献
4.
该试验选择3~5月龄体重接近、体况较佳的健康贵州黑山羊公羊16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各组日粮精粗比分别为:1∶9 (处理1)、 2∶8 (处理2)、 3∶7 (处理3)、 4∶6 (处理4)。结果显示:随着日粮精粗比的增加,能够显著提高贵州黑山羊日增重与末重,降低料重比,其中处理4贵州黑山羊试验末重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处理4日增重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较处理1、处理2、处理3分别提高了72.0%、 54.1%、 12.1%;日粮精粗比的不同设计对贵州黑山羊采食量并无显著影响(P>0.05);另外,随着精粗比的提高,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处理4较处理1、处理2、处理3分别降低53.4%、 42.9%、 13.7%。随着日粮精料水平的提高,可显著提高背最长肌中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但对肌肉水分含量的影响并不大,其中在肌肉的粗蛋白含量上,处理4较其他3组有显著提高(P<0.05),较处理1、处理2、处理3分别提高13.6%、 8.2%、 5.5%;在粗脂肪含量上,处理4也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较处理1、处理2... 相似文献
5.
不同精粗料比对断奶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不同精粗料比对断奶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王星凌李世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济南250100)随着对当地黄牛的杂交改良,断奶犊牛的育肥试验多数从单一指标方面开展,断奶犊牛的年龄、饲养周期和日增重为杂交犊牛生长潜力的综合指标一直未被详尽研究。犊牛...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提高藏绵羊哺乳期羔羊的补饲效果.[方法]采用单因子设计,探讨藏绵羊哺乳期羔羊的早期补饲培育模式.[结果]在放牧和补饲粗饲料相同的条件下,同时补饲代乳粉+全价料对藏绵羊哺乳期羔羊的补饲效果明显好于单独补饲玉米或全价料,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在有效补饲条件下藏绵羊羔羊生长发育迅速,早期平均日增重可达到140 ~160 g/d,羔羊成活率可达到93.75%.[结论]合理搭配羔羊代乳粉+全价料是藏绵羊哺乳期羔羊早期补饲培育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8.
9.
日粮精粗比对山羊瘤胃内微生物蛋白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以4只装有瘤胃瘘管的山羊为试验动物,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山羊瘤胃微生态中原虫和细菌区系以及微生物蛋白微循环的影响规律。【方法】试验设精(玉米-豆饼)粗(稻草)比分别为10﹕90、30﹕70、50﹕50和70﹕30的4种日粮(A、B、C、D),采用4×4拉丁方设计进行饲喂试验,采用荧光染色细菌技术测定瘤胃原虫对细菌的吞噬速率。【结果】日粮精粗比显著影响微生物细胞的密度。原虫密度C组最高;细菌和原虫的密度A组最低;日粮精粗比显著影响原虫吞噬的速率,A、B、C、D 4组的吞噬速率分别为:429.5、366.74、389.48、402.2 cells?cell-1?h-1,换算为对细菌N的吞噬速率分别为:2.319、1.98、2.103、2.172 pg N?cell-1?h-1。【结论】每天每头羊由于原虫的吞噬而造成的细菌N的循环损失估算分别为:136.49;369.02;485.99;440.56 mgN/(d?头),即菌体蛋白损失为0.853、2.306、3.370和2.754 g/(d?头),其中以C组菌体蛋白循环损失量最大,细菌周转率最高(3.07%)。 相似文献
10.
选用30日龄简阳大耳羊哺乳羔羊32只[(8.576±0.083) kg,雄16、雌16],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单栏饲养.试验组在35日龄时断奶,试验Ⅰ、Ⅱ、Ⅲ组每只分别补饲精料50、150、250 g/d,粗料以新鲜杂草为主,对照组羔羊跟随母羊哺乳,试验期42 d.试验结束后,选择每个处理组内接近平均体重的4只(雄2、雌2)屠宰取瘤胃液,通过平板计数法和PCR/DGGE技术,揭示补饲不同精料水平对羔羊瘤胃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羔羊瘤胃细菌总数及多样性、原虫总数及多样性、球菌和新月牙菌随着补饲精料增加而不断增加,但杆菌和链球菌却基本一致.在补饲精料250 g/d后,瘤胃细菌约82.16亿个/mL、条带19条(对照组约51.86亿个/mL、条带13条),原虫约29.07万个/mL、条带23条(对照组约5.25万个/mL、条带8条).说明补饲精料能够影响羔羊瘤胃微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随着补饲量增加,细菌和原虫数量增多、多样性增大.精料补饲水平主要影响原虫数量及多样性,但对细菌数量及多样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江苏农业科学》2016,(5)
研究不同日粮精粗比对早期断奶藏羔羊增质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试验设计,选择体况良好、体质量相近的2月龄藏羔羊210只,随机分成3个试验组,每组7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分别饲喂精粗比为70∶30、75∶25、80∶20的试验日粮,各试验组互为对照,试验期120 d。结果表明:(1)精粗比75∶25、80∶20组藏羔羊体质量呈"J"形增长,阶段体质量呈线性增加,极显著高于70∶30组(P0.01);精粗比75∶25组6月龄藏羔羊出栏质量为35.33 kg,极显著高出70∶30组4.98 kg(P0.01),略比80∶20组低0.24 kg;阶段日增质量方面,精粗比75∶25组先增加后减少,60~90 d达到最高值,为277.33 g/d,分别极显著高于精粗比为70∶30、80∶20的组(P0.01)。(2)精粗比75∶25组藏羔羊平均日增质量比70∶30组高42.76 g/d(P0.01),比80∶20组高1.50 g/d;在料肉比方面,精粗比75∶25组为4.27,低于70∶30组(P0.01),高于80∶20组。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不同精粗比对藏羔羊的增质量指标及料肉比有显著影响,早期断奶藏羔羊日粮最适宜的精粗比为75∶25(消化能13.23 MJ/kg,粗蛋白含量16.78%),6月龄出栏质量为35.33 kg。 相似文献
12.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1(5)
为探明全价颗粒饲料精粗比与犊牛不同组织GLUT1、FATP4、PepT1 mRNA表达的关系,根据NRC(2001)营养需要,采用20型颗粒饲料机组,将质量比3∶1的苜蓿和小黑麦草混合,分别制成精粗比75∶25(Ⅰ)、70∶30(Ⅱ)、65∶35(Ⅲ)、60∶40(Ⅳ)的颗粒全价饲料,分别饲喂4组日龄相近、体重相近的中国荷斯坦断奶公犊牛(共12头,每组3头),预试期14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1)试验Ⅲ组犊牛肝脏、瘤胃、十二指肠、盲肠的GLUT1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试验Ⅳ组(P0.05),而试验I组皱胃GLUT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试验Ⅲ组肝脏、盲肠和试验I组瘤胃、皱胃、十二指肠的FATP4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3)试验I组瘤胃、皱胃、十二指肠和试验Ⅳ组肝脏及试验Ⅲ组盲肠的PepT1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其他各组。总体而言,不同精粗比全价颗粒饲料对不同组织GLUT1、FATP4、PepT1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影响,精粗比为65∶35时更利于犊牛对葡萄糖、脂肪酸和蛋白质的吸收。 相似文献
13.
14.
利用双外流人工瘤胃模拟系统,研究了饲料不同精粗比对瘤胃纤毛虫种属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选用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杂交阉牛作为体外连续培养的瘤胃液供体动物。将风干羊草加混合精料,压制成颗粒料投入发酵罐,罐内的液相稀释率为12%/h,选用两种精粗比,分别为20/80和40/60。结果表明,随着发酵罐内饲料精粗比的提高,纤毛虫总数随之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除前毛属外,其余各属纤毛虫的数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密毛属和内毛属明显升高(P<0.05),其余各属变化不显著。提高日粮精料水平导致发酵罐内的pH值明显降低,并使总VFA浓度升高,NH3-N浓度下降,但差异不显著。乙酸和丁酸的摩尔浓度随日粮精料水平升高呈上升趋势(P>0.05),丙酸的摩尔浓度则显著增加(P<0.05)。增加日粮中的精料含量显著降低了乙酸的摩尔比例,并使丙酸的摩尔比例明显增加(P<0.05),表明提高精粗比明显改变了发酵罐内的发酵类型。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选择6只安装门静脉、肝静脉、股动脉、肠系膜静脉慢性血管瘘的健康泌乳中期西农萨能奶山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2×2交叉试验设计,每组3只,试验日粮由精饲料、粗饲料组成,比例分别为4∶6(高粗料组,HF)、6∶4(高精料组,HC)。结果表明,不同精粗比日粮条件下奶山羊门静脉、肝静脉、股动脉血浆中的葡萄糖浓度变化情况不同,其中HC组葡萄糖浓度的变化幅度略大,采食2 h达到最低值,4~6 h达到最大值;HR组变化较平缓,一般在采食后2 h达到最大值;HC组奶山羊门静脉、肝静脉、股动脉血浆中葡萄糖浓度均有所提高,但与HR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日粮精粗比条件下奶牛瘤胃pH,挥发性脂肪酸(VFA,主要包括乙酸、丙酸、丁酸)浓度和血清乙酸、丙酸、丁酸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选用5头健康的干奶期荷斯坦奶牛(体重(502±25)kg),饲喂精粗比(质量比)分别为30∶70、35∶65、40∶60、45∶55、50∶50、55∶45、60∶40、70∶30和100∶0的9种日粮,对奶牛瘤胃内pH、VFA和血清VFA浓度进行检测。对5头奶牛连续进行9期饲喂试验,前8期试验每期30 d,最后一期试验为3 d。【结果】随日粮中精料比例的提高,奶牛瘤胃pH逐渐降低,其中饲喂精粗比为100:0日粮组的奶牛瘤胃pH显著低于其他精粗比日粮(P<0.05);精粗比为55∶45日粮组的奶牛瘤胃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显著低于粗精比为30∶70、35∶65、40∶60、45∶55日粮组(P<0.05);精粗比50∶50日粮组奶牛血清乙酸浓度显著低于粗精比为30∶70、35∶65和100∶0日粮组(P<0.05);不同精粗比日粮条件下,奶牛血清丙酸和丁酸浓度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乙酸和丁酸浓度与瘤胃中乙酸、丁酸浓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血清丙酸浓度与瘤胃丙酸浓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结论】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奶牛瘤胃pH、VFA和血清丙酸具有显著影响,奶牛在饲喂过程中逐渐对精料产生了耐受性,获得了稳定的瘤胃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0.
日粮精粗比对奶牛瘤胃发酵及泌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4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奶牛,按4×4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精粗比约为30∶70的“高低质粗料型”日粮、30∶70的混合型高青贮日粮、50∶50的精粗料比例相当的日粮及65∶35的高精料日粮等4种不同精粗比日粮,研究日粮精粗比对奶牛瘤胃发酵及泌乳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日粮精粗比对奶牛瘤胃pH值,氨氮质量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丁酸的浓度和乙酸/丙酸、(乙酸+丁酸)/丙酸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而对瘤胃乙酸浓度影响不显著(P>0.05);饲喂不同精粗比日粮,奶牛乳产量、4%标准乳产量均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而乳脂、乳蛋白、乳糖、非脂固形物及总固形物的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其产量随乳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结果表明,4种精粗比日粮能使瘤胃发酵和乳成分含量保持稳定,但影响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乳产量;低质和优质粗料的合理搭配有利于稳定瘤胃内环境和乳脂含量,且能改善泌乳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