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茶叶品种黄魁为试验对象,研究30%唑虫酰胺悬浮剂对茶树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表明,30%唑虫酰胺悬浮剂对茶树茶假眼小绿叶蝉具有良好的防效,药后7 d的防效在84.6%~87.3%,对茶树生长无不良影响,使用安全,无药害产生,可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建议使用剂量为600 m L/hm~2,兑水450 L/hm~2均匀喷雾,在茶假眼小绿叶蝉若虫高峰期用药。  相似文献   

2.
进行30%唑虫酰胺悬浮剂防治茶树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唑虫酰胺悬浮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防效达94.70%以上,且速效性好,持效期7 d以上,对茶树安全:建议每667 m~2使用量15~20 m L。  相似文献   

3.
噻虫嗪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眼小绿叶蝉是茶树上最主要的害虫之一。用不同剂量的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假眼小绿叶蝉进行试验。结果表明,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均表现出了不错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仅药后1 d时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5 g·hm-2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校正防效低于90%,其他剂量防效均在90%以上且不同剂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用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悬浮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联苯·噻虫嗪悬浮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100 g/L联苯菊酯乳油等5种杀虫剂进行试验,比较不同药剂对猕猴桃小绿叶蝉的防效。结果表明,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悬浮剂和10%联苯·噻虫嗪悬浮剂药后15 d对猕猴桃小绿叶蝉的防效均在95%以上,具有速效性、高效性和持效性,为猕猴桃小绿叶蝉防治首选药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100 g/L联苯菊酯乳油药后15 d对猕猴桃小绿叶蝉防效在87%以上,可作为猕猴桃小绿叶蝉防治的轮换用药;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药后15 d对猕猴桃小绿叶蝉防效为82.17%,生产中尽量少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摸索醚菊酯、呋虫胺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的效果和合适剂量。结果表明,每 667 m2施用10%醚菊酯悬浮剂45 g或施用10%醚菊酯悬浮剂18 g+2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18 g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较好,药后1、3、7 d防效分别达70.8%、75.6%、80.4%和74.2%、78.2%、83.0%。从药效和成本综合考虑,田间推荐使用10%醚菊酯悬浮剂18 g+2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18 g来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出能替代联苯菊酯、氯氰菊酯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高效药剂(单剂或复配剂),笔者于2020年5月选用了20%呋虫胺悬浮剂、1.6%狼毒素水乳剂、6%联菊·啶虫脒微乳剂、0.5%苦参碱水剂等进行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喷施20%呋虫胺悬浮剂600 mL/hm~2、1.6%狼毒素水乳剂1 500 mL/hm~2、6%联菊·啶虫脒微乳剂600 mL/hm~2、0.5%苦参碱水剂1 500 mL/hm~2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药后3 d防效分别为51.65%、46.28%、45.71%、22.90%,药后7 d防效分别为58.81%、39.07%、32.81%、29.24%,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50.28%、50.61%、48.38%、28.55%。其中,以20%呋虫胺悬浮剂600 mL/hm~2、1.6%狼毒素水乳剂1500 m L/hm~2对茶假眼小绿叶蝉防治效果较好,对茶叶生长安全,可推广使用。在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时,可选用20%呋虫胺悬浮剂600 m L/hm~2、1.6%狼毒素水乳剂1 500 m L/hm~2、6%联菊·啶虫脒微乳剂600 mL/hm~2,应注意药剂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7.
用10%氟啶虫酰胺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试验结果表明: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对茶树假眼小绿叶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2 d防效达94.5%,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茶树假眼小绿叶蝉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苏州地区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规律,开展了物理防治、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假眼小绿叶蝉在苏州洞庭山地区茶园中每年出现2个发生高峰,第1个高峰出现在6月中下旬,第2个高峰出现在9月上中旬,第1个发生高峰高于第2发生高峰;防虫网覆盖的物理防治方法,对假眼小绿叶蝉防治效果显著;茶树采后不修剪的农业防治方法,可减少农药防治次数;植物源农药1.1%百部·楝·烟乳油药后3 d的校正防效达87.9%,可与吡虫啉等常规药剂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9.
温、湿度对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数量及梢内着卵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成虫、若虫及茶梢内着卵量的种群动态,以及温湿度对茶园中叶蝉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成虫、若虫及梢内着卵量均有2个高峰期,分别出现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且成虫、若虫和卵三者都呈显著的正相关。②假眼小绿叶蝉的成虫、若虫虫口数量受田间气候条件影响较大,温度对假眼小绿叶蝉的影响最大,茶梢内假眼小绿叶蝉的着卵量与温度关系很密切,气温高于28℃或者低于20℃都不适宜小绿叶蝉产卵繁殖。③对温度和田间假眼小绿叶蝉成、若虫种群数量及梢内着卵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温度与假眼小绿叶蝉的成、若虫虫口数量、茶梢内着卵量呈现Yield Density模型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虫螨腈防冶茶假眼小绿叶蝉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24%虫螨腈悬浮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667m2用量30rnL的防效相对较好,药后3和7d的防效分别达78.1%和85.36%;添加有机硅助剂好湿有助于提高虫螨腈的防效.  相似文献   

11.
吐鲁番葡萄斑叶蝉生活史及发生消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葡萄斑叶蝉在吐鲁番的生活史及发生消长规律,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连续3年对葡萄斑叶蝉种群动态开展定点定时系统监测,每3 d调查1次,分析种群数量、虫态、龄期,确定其年生活史和各代发生期.[结果]葡萄斑叶蝉在吐鲁番1年发生4代,以成虫在树缝和墙缝中越冬.4月中旬越冬成虫迁入葡萄园危害,8月为发生盛期,10月初种群密度迅速下降,斑叶蝉进入越冬场所;5月中旬1代若虫孵化,6月中旬2代若虫孵化,7月下旬3代若虫孵化,9月上旬4代若虫孵化.[结论]5月中下旬1代若虫发生高峰期为最佳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毛蟹、黄旦、铁观音、肉桂和福鼎大白茶5个茶树品种上假眼小绿叶蝉成虫3种抗药性相关酶系,即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羧酸酯酶(Car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及其分布.黄旦、福鼎大白茶上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的GSTs和CarE活性较高、AChE敏感性较低,其他3个品种的GSTs和CarE活性较低、AChE敏感性较高;各种酶活性分布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说明茶树品种对假眼小绿叶蝉的个体分化及抗性的产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假眼小绿叶蝉卵密度及其寄生率消长动态的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研究了假眼小绿叶蝉卵密度及其卵寄生率的消长动态.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5-9月份,茶梢内假眼小绿叶蝉的卵密度及卵寄生率可分为4类,反映了假眼小绿叶蝉卵密度的季节消长规律;也表明叶蝉的种群数量、卵密度与卵寄生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2015年调查广西苍梧县六堡茶产区老龄和幼龄茶园小绿叶蝉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以及天敌蜘蛛的发生状况。结果表明:小绿叶蝉全年有2个发生高峰期,4月为主高峰期,危害较重,7月为次高峰期;老龄茶园小绿叶蝉的发生较幼龄茶园的少,危害较轻。4—11月是天敌蜘蛛的活动高峰期,蜘蛛在老龄茶园的数量较低龄茶园的多。  相似文献   

15.
松片圆蚧在上海地区一年发生3~4代,以第三代受精雌成虫和第四代二龄若虫在罗汉松叶片上越冬,各代若虫发生或分别在5月上旬~7月下旬;7月下旬~10月上旬;9月中旬~11月下旬;10月中旬~11月下旬。本文还提出了重点防治第一代松片圆蚧的建议,并分析了“敌故灵”的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6.
葛藤节肢动物类群组分及主要种类数量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葛藤节肢动物种类组成以及主要植食性昆虫种类豆突眼长蝽Chauliops fallax、筛豆龟蝽Megacopta crabraria记、龟蝽类Megacopta spp.和Aponsila spp.、叶甲类和叶蝉类的种群数量动态,调查共获得节肢动物15目87科212种,其中植食性节肢动物43科138种,非植食性节肢动物44科74种.主要植食性节肢动物种类的种群水平表现出上半年高于下半年的特点,叶蝉类和豆突眼长蝽的数量水平在5个种类中相对较高,是葛藤天敌调查研究的重点种类.  相似文献   

17.
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7~1996年笔者对江西各茶区茶树的头号吸汁害虫-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Empoasca) vitis (Gothe)的种群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地、低丘茶园,该虫除个别年份虫口只有一个高峰外,一般每年均呈现两个高峰,第一高峰发生在5月下旬~6月上中旬,第二高峰多发生在8月下旬~9月上旬,虫量以第一高峰较多.第一虫口高峰出现的时间变化不大,变化较大的是第二虫口高峰.第二虫峰的变化主要受温、湿度的影响.根据第二虫峰发生时间的变化,可划分为:早双峰、中双峰、晚双峰等峰型.高山茶园每年则只有一个虫峰.在不施农药的茶园,大多数年份虫量不会超出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8.
黔西南园林植物草履蚧生物学特性观察及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对黔西南地区危害园林植物的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 Kuwana)的防治提供参考,对草履蚧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和药剂防治试验.该虫在黔西南1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干周围的土层(10 cm左右)、土缝、石缝、草堆中越冬.1月中旬卵开始孵化,3月中旬至4月上旬蜕皮,4月下旬开始出现成虫,5月中旬交配,5月下旬至8月下旬产卵.雄若虫4月上旬第2次蜕皮后化蛹,雌若虫第2次蜕皮后则继续取食,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3次蜕皮成成虫.40%速扑杀乳油1 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对草履蚧具有良好的防效,药后7 d的防效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花椒瘿蚊生物学特性及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花椒瘿蚊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及种群发生动态的调查,明确了花椒瘿蚊1年发生1代,幼虫危害花椒枝条的嫩梢皮层及木质部形成虫瘿,并以幼虫在当年生枝条虫瘿内越冬,成虫喜阴暗潮湿,产卵具有趋嫩性等习性;建立了花椒瘿蚊种群消长动态图及成虫的日活动规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卵、幼虫、蛹及成虫的发生盛期分别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9月中旬至翌年4月、5月中下旬、6月上中旬,且成虫在上午8∶00~10∶00活动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诱捕的方式对云南省元江县芒果园橘小实蝇种群变动规律进行了全年监测,并就气候因素对当地橘小实蝇种群变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元江芒果园内橘小实蝇可常年发生,11月至翌年4月种群数量相对较低,5月以后种群数量开始增长,至8月达到高峰。逐步回归分析揭示,降雨量、平均日照时数、月极端最高温和最低温是影响5—10月元江县芒果园橘小实蝇种群数量的关键因子;相对空气湿度、风速、平均日照时数、月极端最低温则是影响11月至翌年4月种群数量变动的关键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