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我去过五十多个国家,不管走到哪里,行李箱里总装着妈妈做的布鞋。工作十多年,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办公室里总放着一双妈妈做的布鞋。我爱穿妈妈做的布鞋。 小时候,家里很穷。穿衣服,常常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似乎还不够,衣服穿到破得不能再穿的时候,还要让它再发挥一下“余热”——做布鞋。平常,一家人衣服穿破了,妈妈就把它们洗净晾干保存起来。  相似文献   

2.
2004年元旦,黄明光到武当山游玩时,听见几个练功者在抱怨。一个说:"穿这种鞋脚底容易出汗,脱了袜子以后还臭。"一个说:"脚在鞋里打滑,练拳不容易站稳。"他上前一打听,原来是练功者们对武术团发的胶鞋不满。他忽然想起小时候自己穿的布鞋。但是,布鞋虽然透气舒适,却因样式太土,慢慢被人冷落了。  相似文献   

3.
正和一位久未谋面的朋友闲聊,谈起孩子,朋友一脸惆怅。原来他上小学的女儿羡慕校园里其他同学全身上下都是名牌,天天嚷嚷着要买名牌服装与鞋子。在女儿的软磨硬泡下,朋友狠狠心给她买了一双上千元的名牌鞋子,女儿这才罢休。最近,我8岁的儿子居然也迷恋上了名牌,说小朋友们都穿名牌呢。裤子非"阿迪达斯"不穿,鞋子、上  相似文献   

4.
正六月六,晒龙衣。旧衣物承载着往日时光,从衣橱一角悄声无息地回来了。衣橱上格放着我的儿童节演出服。1978年,农场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家里买了牛和牛车,没有一分闲钱。眼看"六一"要到了,妈妈就把白面粉袋浆洗、煮蓝,熬夜为我缝制了一套白衬衫、蓝裤子。我闹着不穿,妈抹着我的眼泪说,别哭,咱  相似文献   

5.
新衣     
正"妈,快过年了,我俩去给全家人买新衣,您也一起去吧!"儿子微笑着对我说。是啊,要过年了,儿子儿媳又开始张罗着给我买新衣了。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一家人来到商城,边走边欣赏着琳琅满目的衣服。突然,一件红色毛衫让我眼前一亮:这件毛衫如果穿在母亲身上,一定很好看,她生前最喜欢红色衣服了。一想起母亲,我鼻子一酸,眼睛湿润了,母亲做新衣的身影浮现眼前……  相似文献   

6.
不少人觉得修鞋入行门槛低,不过是小打小闹,赚不了大钱。可是却有一位85岁的修鞋匠刘大爷,没事就喜欢琢磨那些患有“疑难杂症”的旧鞋子。几年前流行的尖头鞋,如今不时兴了,放在家里不能穿,扔了又不舍得,这种鞋子如何处理?老人想出妙招,将尖头改成了圆头,旧皮鞋“起死回生”,颇受爱美女士追捧。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省徐州市马庄村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的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这才是最本质的东西。"我所帮扶的贫困户柳士林就是这样的人,他时常跟我说,"我不眼馋人家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穿得怎么样,也不追求有多少钱,看到党和政府能够想起我,派人来看我,跟我说说话聊聊天,我感到比吃顿肉还快乐"。每当他说起这样的话,  相似文献   

8.
正母亲因病住院,我在医院照顾时,发现她的睡姿很特别:别人都是仰面正躺,唯独她是侧卧,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呈环抱状。因此,输液的时候,护士几次把她的右手拿开,可是,过了一会儿,她又会不知不觉地往胸前靠去。我跟她生气:"妈,你就不能好好配合一下吗?你不舒展开身体,等下漏针可就麻烦了!"母亲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红着脸讨好地笑着说:"好,好,咱儿子说得对,我听儿子的!"没想到,过了一会儿,母亲忽然幽幽地叹了口气,说:"这仰面躺着睡觉,我怎么就  相似文献   

9.
马少华 《百姓》2004,(3):58-59
我的家里人都不愿意和我一起看电视,因为我总是控制不住自己一边看一边"评论".我妻子说"你这是职业病",并且向我要求人权.我妈有一次很好奇地问我:"你是不是一个人看电视时也说个不停啊?"  相似文献   

10.
"八卦步,这样的,look!那样走,no!""OK,let me try!"四月春光,柳絮飞扬。周末清晨,在中国农村杂志社的多功能厅中,一位老外正随着一位中国老者摆弄着拳脚,不停地比来划去。老者一身唐装,老外一身T恤。但二人有一样穿着是相同的——布鞋。在他们踏着八卦步的时候,这两双布鞋不由得让  相似文献   

11.
幽默     
《农家致富》2012,(6):63
迷路一男养头猪,特烦它,就想把它给扔了,但是此猪认识回家的路,扔了好多次都没有成功。某日,此人驾车弃猪,当晚打电话给他的妻子问:"猪归否?"其妻曰:"归矣。"男非常气愤,大吼道:"快让它接电话,我迷路了。"  相似文献   

12.
刘爱莲在一个工地做饭。一天,她到一家商场购物,听到一群年轻妈妈们埋怨如今买不到小宝宝穿的好布鞋。于是,她尝试着将自己从前在农村的绝活“转型”为儿童服务,制作2~3岁儿童的鞋子。1个月后,农贸市场门口出现一位中年妇女,她的篮子里装满手工制作的童鞋。很快,一群年轻妈妈围了过来,在篮子里翻寻宝贝似的。  相似文献   

13.
情系布鞋     
《新农村》1998,(2)
生活在农村,你总会看到身旁有很多人都穿着布鞋。因为布鞋好,它穿着舒适,而且耐寒,不会出脚汗,冬天还很暖和,夏天没有臭。我想,这也许是布鞋至今还在我们这里“时髦”的缘由吧。记得我在县城念初中的时候,母亲为让我走路方便,特意给我做了一双“晴雨鞋”(在一双破了面的胶鞋底上用布料重新缝制而成)。穿在脚上,显得土里土气,城里的同学一看我穿着这样的鞋,就老骂我是“乡巴佬”、“山头鸡”。当时,心里总里很伤心,也很难过。于是,我就开  相似文献   

14.
<正>我和妻子都是上班族,平时工作特别忙。自从有了小孩后,母亲就从乡下来照看孙子。母亲身体一直不太好,白天孩子就由她照看,下班以后我和妻子轮换着照看。母亲晚上有时候看电视,有时候给孙子做鞋子或做衣服,很少出门。最近半个月,母亲吃过晚饭收拾完碗筷,急忙换上我给她买的功夫鞋便匆匆地出门了。起初谁也没有在意,后来妻子问我:"老妈这几天每天出去干  相似文献   

15.
幽默     
《农家致富》2012,(7):63
穿越妻子整理房间时发现了一张丈夫和一位陌生女子的合影照片,便询问丈夫是怎么回事。丈夫不以为然地说:"这是5年前和女友的合影,早已经和她断绝关系了。"妻子大声地说:"难道去年我才给你织的毛衣,5年前你就穿上了?"  相似文献   

16.
正妻子把家里没用的东西收拾出来,扔在门外,让收废品的拉走。就在装车的刹那间,我发现了一个油漆脱落、布满灰尘的水壶。我赶紧冲上去,从收废品车上取了回来——这个军水壶可是父亲的宝贝呀!父亲直到去世,也没舍得丢。父亲生前给我讲过这把军水壶的故事。1958年,岗埠农场建场初期,一支部队进驻农场,和老百姓一起开荒种地。一位叫蒋志和的战士跟我父亲一起参加垦荒劳动。在一次扒河劳动中,  相似文献   

17.
牵手     
正傍晚,牵着母亲的手,陪她散步。路上偶遇朋友,我便停下闲聊几句。再寻母亲,发现她站在不远处的云桥上,眼睛凝望着远方。风吹乱了母亲的白发,夕阳笼罩着母亲落寞的剪影。此时的母亲,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风渐渐大了,担心母亲着凉,我大踏步走上前握住她的手:"妈,想什么呢?天冷了,咱回家吧。""这天气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冷了吧,快来,妈给你捂捂手。"母亲扭过身,用粗糙的大手  相似文献   

18.
<正>我的心已飞到灯节里去了,因为在这个节日里,我是可以有时间陪父母妻儿一起过的。而更重要的是,在浓浓亲情的包裹下,我可以品尝母亲做的菜团子。一想起这菜团子,舌根下面就会渗涎水。灯节,就是元宵节。对于它的由来,始于何时,传说很多,莫衷一是。自然,这些跟咱老百姓似乎也关系不大,咱老百姓关心的是这灯节怎么个过法。有资料说,唐代以前,灯节就正月十五一天;唐代发展为正月十五前一天和后一天共三天,  相似文献   

19.
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每当我听到这首熟悉的歌曲时,内心深处总是热乎乎的,对记忆中妈妈给我做的千层底布鞋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做千层底布鞋的工艺很简单,但过程却很复杂。首先是纳鞋  相似文献   

20.
谣言     
商灵印 《百姓》2005,(8):60
上午上班刚走到办公室门口,就听见屋里的同事正嘻嘻哈哈地议论我什么,靠在门外细听,原来他们说我跟新来的女打字员小芳"有一腿".我气得"咚"地一声撞开门进了屋.同事们的笑容都僵在了脸上……事后,我越想越生气,这些谣言若是传到领导那里,肯定会影响自己的前途,传到妻子耳朵里,难免要"后院起火".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查出谣言的来源,从根本上挖掉祸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