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延长即时浸酸种浸酸后冷藏的有效期限,以利调节蚕种的供应时期,提高蚕种的使用率已是蚕种生产的成功技术了。但是,笔者通过蚕种冷藏多年的生产实践,就如何延长即时浸酸种浸酸前的冷藏抑制和浸酸后的乙胚子、丙胚子、丁胚子不同发育阶段的冷藏抑制技术谈几点体会。1掌握浸酸适期即时浸酸时期适当与否,对蚕种孵化及死卵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浸酸过早,易发生死卵;过迟,蚕卵的滞育性趋向稳定,会引起孵化不齐甚  相似文献   

2.
家蚕即时浸酸种冷藏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春制即时浸酸种为调节收蚁时间进行冷藏.生产中以20天为限,超过20天则孵化率和幼虫体质急剧下降。研究即时浸酸种的冷藏时间,对于夏秋用种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据研究,影响即时浸酸种冷藏期限的主要因素是浸酸后卵内水分蒸发增加,造成催青中死卵增多,蚁体虚弱.为此,著者对即时浸酸种在高湿环境中的冷藏效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一、试验目的: 家蚕种经即时浸酸处理后的冷藏时间,就一般资料报导,最长可抑制15—20天,但蚕种发放调度上,常有超出此上述日期的,在我省更是如此。因发种数量少,时间要求先后不同之故。更因对现行品种缺乏具体指导资料,想通过试验,摸清现行品种于即时浸酸后最大有效的冷藏期限。以利于我们今后蚕种的调度。  相似文献   

4.
过去我省需用的秋用蚕种,一向采用华东地区的冷藏浸酸法,因本地区制种迟、用种早,冷藏期短,往往造成蚕卵孵化不齐。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我们对春制种摸索出即时浸酸后长期冷藏抑制的办法,即时浸酸后的冷藏期,从一般的10~15日延长到3个月以上,对冷藏蚕种的实用孵化率、体质和茧质都无不良影响,以致我场十多年来在生产的春制秋用种全部采用即时浸酸种,在3个月的冷藏期内,随时供应蚕种,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5.
家蚕即时浸酸种浸酸后冷藏抑制的有效时间(有效期)与蚕种质量和冷藏处理方法关系密切。一般认为,即浸后蚕种冷藏抑制的有效期有20-45d,本试验发现,即浸种冷藏抑制有效期因蚕种质量和冷藏处理方法的差异而呈现出很大的不同,好的可达60d,差的只有10d左右。加强浸酸处理,提高浸酸后冷藏抑制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即时浸酸蚕种浸酸后冷藏抑制的安全性,延长有效冷藏时间。  相似文献   

6.
在蚕种生产实践中,由于发生计划变化或有毒蚕种淘汰等原因,造成秋用种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利用滞育卵冷藏浸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滞育卵冷藏浸酸由于滞育日数的不同、冷藏时间的长短等原因,往往造成蚕种孵化不齐。目前,生产上蚕种滞育日数不到20天,冷藏日数超过55天,按常规浸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利用蚕种场的早秋桑叶又兼顾中秋蚕适时收蚁,一般对早秋饲养的苏12原种,出库要求早,但这时春制苏12原种冷藏只有20日左右,从1982年早秋苏12原种只冷藏20~25日,浸酸后发生大量的白、黑死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83年蚕种公司委托我库用苏12原种即时浸酸后以不同的胚子入库冷藏,观察在冷藏和催青过程中所发生的死卵及孵化情况,来探讨即时浸酸后冷藏,抑制的最长时间,以保证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8.
因用种的计划变更,或每天制种量较少和工作上的原因,生产上有时实施即时浸酸种浸酸前冷藏抑制,在一定期限内出库再进行即时浸酸的做法。按常规此法的冷藏抑制期限不超过5天,在有效的期限内浸酸用种,无论对孵化率和养蚕成绩都无不良影响,是生产上行之有效的方法。如  相似文献   

9.
<正>4蚕种人工孵化技术要点为打破春制越年种进入滞育状态,以解决当年夏秋用种需要,在产卵后适当时间给予蚕种物理或化学刺激,并结合冷藏低温处理打破卵的滞育状态,恢复发育机能,直至正常孵化,这就是人工孵化。人工孵化法种类很多,目前生产上推广使用的是盐酸孵化,依处理时期不同可分为即时浸酸、冷藏浸酸、随时冷藏浸酸孵化等,前两种用得较多。4.1即时浸酸4.1.1加温即时浸酸  相似文献   

10.
张一鸣 《蚕桑通报》1989,20(2):51-52
即时浸酸蚕种的冷藏时间,一般以3~5天为宜,7天为限,但在实际生产中往往要超过7天,或者更长时间,才能满足用种时间上的需要。1988年,为了解决中秋用种时间上的矛盾,我们对调入的长兴县龙华蚕种场生产的早早秋蚕种,采取了即时浸酸后冷藏18天,然后出库催青发给农村饲养,经调查表明:蚕种孵化齐,一日孵化率高,蚕的生长发育正常,产茧量与冷藏浸酸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广西家蚕现行品种两广二号杂交原种短期冷藏不同保护时间和浸酸时间与死卵的关系,探讨不同品种(系)在不同的处理组合中对盐酸的敏感性和浸酸的安全范围,对广西家蚕原种四个品种(芙蓉×932、932×芙蓉、湘晖×7532、7532×湘晖)在短期冷藏中不同卵龄和不同冷藏期限对浸酸的敏感性进行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短期冷藏浸酸品种在同样处理条件下浸酸后孵化率有明显的不同,表明不同品种(系)对盐酸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中系芙蓉×932比932×芙蓉的耐酸力大,浸酸安全范围广;日系湘晖×7532比7532×湘晖更耐酸,在20 d的冷藏期限中卵龄在48~64 h按正常的浸酸标准浸酸,死卵率都较低,浸酸安全范围广。932×芙蓉、7532×湘晖在20 d的冷藏期限中死卵多,对盐酸较敏感,短期冷藏中应选择浸酸安全范围广的品种,确保浸酸安全性。本试验中所有品种中卵龄40 h的不同处理中浸酸后死卵率都很高,其浸酸安全性差,建议在短期冷藏中避免蚕种过嫩入库。本试验中不同处理死卵率不同,表明产卵后保护时间、冷藏时间、浸酸时间,同时影响着冷藏浸酸种对浸酸的敏感性,在生产上蚕种提前出库浸酸,要实现浸酸的安全性及提高孵化率,需要综合选择耐酸品种及最佳的保护时间和浸酸时间。  相似文献   

12.
周卫阳 《江苏蚕业》2006,28(2):19-21
<正>春制蚕种冷藏浸酸主要供应秋用蚕种,实际生产中冷藏浸酸蚕种容易出现孵化不良、死卵多等问题,提高冷藏浸酸蚕种的孵化率,确保秋用蚕种质量,是蚕种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1 蚕种冷藏浸酸的生物学原理分析冷藏浸酸蚕种在产卵后25℃左右保护约2d后开始冷藏,冷藏过程中蚕卵的滞育进程虽然迟缓下来,但不停止,至少在冷藏开始后20-30d内蚕卵没  相似文献   

13.
延长冷藏浸酸蚕种的再冷藏时间,以利于调节蚕种的供应期,提高蚕种的使用率,是生产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试验取用现行生产蚕品种,在常规冷藏浸酸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冷藏抑制,探讨延长冷藏浸酸种再冷藏抑制的时间和方法。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供试蚕品种新九、7532及其正反交一代杂种、均由我所提供。二、试验方法与分区将1988年21—26/10制种,外温保护20天,10—15/11入库的新九原种和6—9/11制种,外温保护10天,17—20/11入库的7532原  相似文献   

14.
双控干热空气处理设备可应用于家蚕一代杂交种生产控制家蚕微粒子病胚种传染。为了解使用该设备是否会影响蚕种质量,对经干热空气处理后的蚕种进行常规与非常规浸酸(不同浸酸时间)以及在不同条件下保护,调查蚕种的孵化率和蚁蚕生命力,据此确定适合的浸酸与保护条件。结果表明:经过干热空气处理的蚕种即时浸酸适期为卵产下在25℃环境中保护24 h后,最适浸渍时间正交种为8.0 min、反交种为9.5 min,浸酸后的蚕种直接催青,或22℃调节3~4 h再转15℃调节13h、37 h、2.5 d后催青,或22℃调节16 h再转15℃调节1 d、2 d后催青,其实用孵化率均可达到93%以上;经干热空气处理的蚕种短期冷藏(保护至卵色呈赤豆色)和长期冷藏(保护至卵色呈固有色)后按常规浸酸,其实用孵化率也可达到93%以上,并且孵化蚁蚕的体质亦无不良影响。经双控干热空气设备处理的蚕种,蚕卵胚胎发育比正常条件下的蚕卵胚胎发育慢,故即时浸酸适期也要相应推迟;经干热空气处理后的蚕种依然耐冷藏,对孵化亦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1合理生产布局,是保证夏秋用种质量的关键近年来,由于夏、早、中秋用种时间、数量的不确定性,生产中除复式冷藏种外普遍采用即时浸酸、即浸后再冷藏与冷藏浸酸孵化法相结合提供蚕种。因此,根据形势、气候的分析以及不同客户的用种要求,蚕种生产单位首先超前预测,合理布局。安排春季生产,以缩短即浸种后期冷藏时间、保证冷藏浸酸种前期冷藏时间为原则,安排品种、批次以及收蚁时间。对于容易解除滞育的品种及夏秋品种应安排春季气温回升较快的西部地区早收蚁,延长冷藏浸酸种前期冷藏时间;对于中秋用耐冷藏的春用品种安排在春季气温回升较慢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两广二号”蚕种用三种冷藏方法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复式冷藏法有效期限前后两期冷藏200-220天以内,单式冷藏法冷藏120-200天,滞育卵冷藏浸酸法冷藏100-180天,可得到有实用性价值的蚕种,复式冷藏法对延长滞育蚕种的冷藏有显著效果,如果适当批迟中间感温时间还可延长蚕种有效冷藏期。  相似文献   

17.
家蚕雌蛹冷藏对人工孵化处理蚕种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蚕蛹期冷藏是蚕种生产上普遍使用的方法。苏5×苏6(正反交)和苏菊×明虎(正反交)等江苏省现行蚕品种,羽化前日的雌蛹冷藏对蚕种质量有显著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不受精卵率增加,孵化率和孵化整齐度下降。10℃冷藏的影响程度显著超过5℃冷藏,冷藏4d的影响显著超过冷藏2d。雌蛹冷藏对冷藏浸酸卵的孵化率影响显著大于即时浸酸蚕卵,结果显示应避免冷藏家蚕雌蛹,如无法避免,应该尽量将生产的蚕种作即时浸酸使用。  相似文献   

18.
谈即时浸酸蚕种浸酸前后冷藏抑制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即时浸酸种如果因用种计划的变更,或当日浸酸数量上安排有困难,可采用浸酸前或浸酸后进行冷藏抑制处理的方法。但必须掌握好冷抑方法,尽量缩短冷抑时间。一、浸酸前的冷藏抑制根据各蚕种场送来蚕种,产卵后保护于75°—77°F中经过18小时左右(积温450°—  相似文献   

19.
冷藏浸酸种再冷藏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冷藏浸酸种浸酸后再冷藏处理,目前生产中规定,最长不超出7天,为研究再冷藏7天以上对蚕种的影响,经两年试验发现,中间温度保持6小时以上,再冷藏7~25天,蚕种实用孵化率一般都在97%以上,死卵率最高不到1%。并据蚁蚕饥饿死亡调查结果分析,冷藏后对幼虫的饲养成绩不会有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 原种框制改散卵是蚕种生产上一大改革。为了完善改变后的有关技术处理,我们在1992年秋天对散卵原种催青卵的运输、转青卵及浸酸蚕种的冷藏等问题进行了有关探讨。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设区:(1)散卵原种催青卵运种时不同包装工具的比较。(2)散卵原种转青卵冷藏对孵化率和蚁蚕体质的影响。(3)浸酸蚕种不同冷藏期限的比较。2.处理方法:(1)运种时不同包装用具的比较:设铅皮箱、纸箱和框架三种装种容器。每个包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