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培养环境条件对猕猴桃花粉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离体培养法,在筛选出最佳培养基后,研究猕猴桃花粉在不同培养时间、pH值、培养基种类、温度条件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状况。结果表明:猕猴桃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管伸长的最适培养基为10%蔗糖+100 mg·L-1硼酸+10 mg·L-1 Ca(NO3)2;离体培养最适观察时间为5 h,最适培养温度为30℃,最佳培养pH值为6.0。  相似文献   

2.
辣椒花粉的离体萌发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辣椒品种2144的花粉作为实验材料,在研究硼酸和蔗糖浓度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影响的基础上,对辣椒花粉的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选出适合辣椒离体花粉萌发的液体培养基组成成分:Ca(NO3)2 200mg/L+MgSO4 200mg/L+KNO3 100mg/L+H3BO3 100mg/L+10%蔗糖,得到63.77%的萌发率,花粉管平均长度达到0.361mm。  相似文献   

3.
矮牡丹花粉形态观察与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矮牡丹花粉为材料,研究花粉的形态及不同培养基对矮牡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萌发率与长球形花粉占花粉总数的百分率一致;适合矮牡丹花粉萌发的培养基为9%蔗糖+0.004 5%硼酸;低浓度(1×10-5~1×10-3 mol/L)的Ca2+促进了花粉管的伸长,高浓度(1×10-2~1×10-1 mol/L)的Ca2+抑制了花粉管的伸长,适合花粉管伸长的Ca2+浓度为1×10-3 mol/L;低浓度(0.1×10-3 mol/L)的Mg2+促进了花粉管的伸长,高浓度(0.2×10-3~1.8×10-3 mol/L)的Mg2+抑制了花粉管的伸长,适合花粉管伸长的浓度为Mg2+0.1×10-3 mol/L。  相似文献   

4.
魔芋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温度对魔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魔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适宜蔗糖浓度为10%~15%,适宜培养温度为26~28℃,该培养条件下,花魔芋和白魔芋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分别达26.78%、22.35%和455.18、427.22 μm.硼酸、硝酸钙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促进魔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浓度过高时起抑制作用;适宜魔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硼酸、硝酸钙浓度分别为150 ~200和200~300 mg/L.硝酸钾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魔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低温及药剂处理对李花粉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低温及低温下药剂处理对李花粉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能明显降低李花粉萌发率,尤其会减慢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速率。400mg/L的硼酸能极显著提高花粉萌发率,低于此浓度促进作用不显著,高于此浓度则有抑制作用;钼酸钠在10~40mg/L浓度范围内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萘乙酸在5~10mg/L低浓度下促进作用显著,20mg/L及其以上浓度却有显著抑制作用;赤霉素则以100mg/L和50mg/L的高浓度促进作用显著,而在5mg/L和10mg/L的低浓度效果不显著。除了5mg/L的萘乙酸能显著促进花粉管的伸长外,其它各处理对花粉管伸长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黄花槐花粉生活力测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黄花槐花粉为试材,利用I2-KI染色法、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培养基萌发试验法对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a2+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I2-KI染色法、TTC染色法均不适合测定黄花槐花粉生活力;不同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对花粉的萌发有促进作用,蔗糖20mg/L+硼酸2.0mg/L培养基花粉的萌发达30.2%;适当浓度的Ca2+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当Ca2+浓度为1.6×10-4mg/L时,花粉的萌发率最高,花粉管伸长最快。  相似文献   

7.
蔗糖和矿质营养对榛子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榛子花粉活力及影响因素,研究了离体培养条件下蔗糖浓度对平欧杂交榛与平榛和矿质营养[钙(CaCl2)、硼(H3BO3)和镁(MgSO2)]对平欧杂交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蔗糖培养基上,平欧杂交榛和平榛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较好,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分别为:42.40%、30.16%和126.3μm、137.1μm。添加适当浓度的氯化钙可显著性提高杂交榛花粉萌发率,而硼酸和硫酸镁则不能,0.03%的氯化钙作用最大,萌发率达57.58%。添加适当浓度的氯化钙、硼酸和硫酸镁可显著性提高花粉管生长长度,最适宜浓度分别为0.03%、0.03%和0.06%,花粉管长度分别为:388.8μm、450.1μm和225.3μm,分别是对照的3.08、3.56和1.78倍。  相似文献   

8.
以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红花刺槐(R.pseudoacacia var.decaisneana Carr.)、四倍体刺槐(Tetraploid R.pseudoacacia L.)的花粉为材料,研究了蔗糖、硼酸和硝酸钙对3种刺槐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伸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硼酸和硝酸钙对3种刺槐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且影响程度因种而异。刺槐和红花刺槐的平均花粉萌发率明显高于四倍体刺槐。不同种刺槐的花粉萌发最适培养基不同;同种刺槐,不同花粉采集期的最适萌发培养基也不尽相同,并得出了每种花粉各自的最适萌发培养基。  相似文献   

9.
以紫丁香盛花期的新鲜花粉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GA3)、6-苄基腺嘌呤(6-BA)、2,4-二氯苯氧乙酸(2,4-D)、萘乙酸(NAA)4种生长调节物质对紫丁香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质量浓度的GA3、6-BA、NAA能促进紫丁香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超过一定质量浓度则起抑制作用。最适宜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赤霉素质量浓度为100 mg.L-1,6-BA为10 mg.L-1,NAA为10mg.L-1,2,4-D对紫丁香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有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质量浓度的提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10.
紫穗槐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2-KI染色法、TTC染色法、培养基萌发试验法对紫穗槐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并分析不同Ca2 、蔗糖和硼酸浓度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I2-KI染色法、TTC染色法均不适用于测定紫穗槐花粉生活力;不同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对花粉的萌发有促进作用,浓度分别为20mg/L、2.0mg/L时花粉萌发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7.6%和19.8%;适当Ca2 浓度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Ca2 浓度为1.6×10-6mg/L时,花粉的萌发率最高,花粉管伸长最快。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药用植物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的种子萌发速度和萌发率,以食醋、葡萄糖、赤霉素、KNO3、热水对种子进行预处理,其中各条件均选择一定梯度,处理后移入发芽培养基中,对种子跟踪观察10 d,每12 h测定一次萌发率.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2.5%的食醋、质量分数为1%的葡萄糖、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赤霉素、质量分数为2%的KNO3、40℃热水预处理能有效促进马齿苋种子的萌发,且以40℃热水和质量分数为2.5%的食醋处理为最佳.食醋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机制与常用酸试剂不太相同,可能与食醋中某些特定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樟叶越桔种子的萌发率,以在六盘水采集的樟叶越桔种子为材料,对其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浴温度浸种(常温、40℃和60℃)、不同浓度赤霉素(GA_3)溶液浸种(200、1000、1500 mg/L)、不同浓度硼酸溶液浸种(0.2%和0.5%)和不同培养温度(15、20、25、30、35℃)等处理对樟叶越桔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水浴浸种与40℃水浴浸种条件下种子萌发率差异不显著,60℃水浴温度过高,浸种后的种子丧失生命活力;GA_3浸种处理能显著促进种子萌发,缩短发芽时间,且萌发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最大萌发率达68.67%,而硼酸浸种无明显作用;不同培养温度条件下的萌发率差异显著,在15~30℃条件下,种子都能发芽,但萌发适宜温度为15~25℃,最适温度为20℃,最大萌发率达65.33%。  相似文献   

13.
在葡萄深休眠期后,15%和20%的石灰氮处理能有效地降低葡萄枝条中下部芽的ABA的含量,提高GA与IAA的含量.18%NH4NO3处理对枝条下部芽的IAA含量提高作用不显著,但显著降低ABA含量,提高GA含量.15%和20%的石灰氮及18%NH4NO3处理后都能促进淀粉降解,使枝条中下部芽积累高浓度的可溶性糖,有利于中下部芽的萌发,并使芽提早萌发7 d左右.100和150 mg/L GA3处理枝条各部分芽的ABA含量显著下降,GA、IAA的含量显著提高,且上中部芽的内源激素变化比下部芽更显著,上中部芽的淀粉含量显著低于下部芽,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下部芽,最终导致芽的萌发不整齐.  相似文献   

14.
选择44周龄京白鸡12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C、微量元素硒、铜及锌,观察夏季高温条件下,其对生产性能及血清中甲状腺素水平,血糖水平、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Vc1000mg/kg,Se0.3mg/kg,Cu50mg/kg及Zn85mg/kg.可明显提高血液中淋巴细胞的转化率;甲状腺素T3和血糖水平有升高的趋势,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用RT-PCR的方法克隆了鲁西黄牛BMP3基因1 555 bp的eDNA序列,该序列包含1个1 428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476个氨基酸残基;通过对推导的牛BMP3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牛BMP3蛋白的分子量为53 506.27 D,等电点为9.42,该蛋白前22个氨基酸残基为信号肽序列,而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该成熟蛋白可能位于细胞外.通过与最新公布的牛基因组比对,发现牛BMP3基因位于牛基因组第6号染色体上,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牛BMP3基因cDNA序列与人、小鼠、大鼠和鸡BMP3基因cDNA序列的相似性分别达到84%,81%,81%,79%,是进化上保守的基因.在牛卵巢、肝、肌肉、小肠、脂肪、子宫、肾脏、心肌、肺、胰腺等组织中都检测到BMP3基因表达,表明牛BMP3基因是一个功能重要、进化保守的基因,具有广泛的组织表达谱.  相似文献   

16.
 利用CO39近等基因系中的C104PKT和A57-119及其杂交F2代为材料,在水稻第9染色体上找到了5个与Pi-3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R14,JJ113,JJ6782,JJ6242和G103,它们与Pi-3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7 cM,5.4 cM,16.2 cM,21.7 cM和6.9 cM。  相似文献   

17.
Cr~(3+)胁迫对荠菜幼苗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砂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r3+对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 varsativa)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几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低浓度Cr3+(5~15mg·L-1)胁迫时,荠菜叶中的叶绿素含量略有增加,表现出低浓度Cr3+能刺激叶绿素的合成、而高浓度Cr3+(25~45 mg·L-1)胁迫则叶绿素含量呈下降的趋势,这也表明随Cr3+浓度增大对叶绿素伤害也增大.植株在受到Cr3+胁迫时,叶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受到影响,呈现出一定地规律性变化,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Cr3+浓度分别在5 mg·L-1和15 mg·L-1时,POD和SOD、CAT的活性分别达到最大值,而后随Cr3+浓度增加则各酶活性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含GA3的预处理液对百合切花的保鲜效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预处理液[40 g/L蔗糖 300 mg/L 8-羟基喹啉柠檬酸盐 60 mg/L Al2(SO4)3 100 mg/L赤霉素(GA3)]对百合切花进行保鲜效应研究,预处理液保鲜效果明显,能延长切花瓶插寿命3 d,增加鲜重,增加花瓣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改善体内水分平衡,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脯氨酸的含量,从而改善切花品质,延缓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家兔BMP7基因3′非翻译区(3′UTR)序列的结构及功能特点。【方法】以家兔肾脏组织为材料,应用3′RACE技术对家兔BMP7基因3′UTR序列进行扩增,并与GenBank中登陆的其他哺乳动物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成功克隆了家兔BMP7基因的3′UTR(GenBank号:EU004072);在3′UTR序列末端存在2个切割与胞质多聚腺苷化特异因子(CPSF)结合位点(AAUAAA)和1个11 bp的poly(A)。家兔BMP7基因3′UTR序列与小鼠、人、牛和猪的一致性分别为41.45%,50.30%,47.84%和57.91%,相对不保守。【结论】家兔BMP7基因3′UTR结构特点可能与其基因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以河源市新丰江新丰河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丰江流域内水环境NH3-N的污染特征,并对NH3-N的来源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新丰江流域的NH3-N污染呈现季节性变化,并随经济发展有加重的趋势,已成为重要的污染因子之一,其中新丰江流域内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源是NH3-N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