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打油茶”—中国茶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叶、利用茶叶的国家,是名副其实的“茶的故乡”,世界上茶的栽培、茶的加工、茶的饮用、茶的文化,与茶有关的一切均源于中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传颂各种各样与茶有关的故事,同样流传着各种各样至真至情的饮茶习俗。 在广西居住的各族人民,世代相传有“打油茶”的习惯,不但苗家、瑶家人民打油茶,壮族、侗族人民也打油茶,甚至汉族人也不例外,并因此而诞生出独具风格的油茶文化,是祖国茶文化宝库中一块瑰宝。虽然广西各族人民打油茶的方法不尽相同,但均具有古朴醇厚的风格,他们…  相似文献   

2.
茶文化与妈祖文化之渊缘天津市民俗博物馆祁金华天津天后宫妈祖像前的供桌上。不仅供奉着鲜花、水果、糕点及各种各样的绫罗绸缎,还供奉着茶,这是和其它诸神不一样的。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茶和妈祖有着相映相通的文化渊缘。是什么力量使茶具有如此魅力和盛誉?这是因为茶...  相似文献   

3.
婺源茶道浅论江西省婺源县旅游局萧诚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华民族种茶、饮茶、茶事、茶礼、茶俗、茶德的悠久历史,并由此而形成独特的茶文化,凝聚着千百年来历代茶人的辛劳和智慧。“客来奉茶”、“以茶会友”、“以茶代酒”,是我国人民重情好客的传统与礼俗,历为世人所...  相似文献   

4.
金树     
世上有没有金树 ?人们都说没有。可我说 ,有 !茶被世界各国公认为“绿色的金子” ,那茶树不就是金树么 ?茶树全身都是宝 ,这是我在写作《中国凤庆茶歌金曲》时 ,对茶树有了全面了解后 ,才认识到的。那碧绿的芽叶能制成各种各样的茶叶。春天的芽叶能制出鲜爽袭人的珍品 ,夏天的芽叶能制出妙香味浓强的茶 ,秋天的芽叶能制出妙香馥郁的佳茶 ,就连生在冬天的芽叶也能制出好茶来。芽叶还能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色形需求。能制出红茶、绿茶、白茶 ,也能制出黑茶、花茶、乌龙茶、紧压茶 ;还能制作固体、液体饮料、茶叶食品、茶叶菜肴、保健药茶。那形…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中国茶之起源,源于古代,传说神农尝百草发现了茶之益智健身功能,中国饮茶已有3000余年历史。晋代郭璞注《尔雅》,明确“茶”的含义。进入唐代,伴随着灿烂的盛唐文明,茶文化得到了极大发展。陆羽著成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陆羽推荐湖州紫笋茶为贡茶;浙江长兴顾渚山建起贡  相似文献   

6.
胡付照 《农业考古》2005,20(2):288-290
中国是茶的故乡,我国的西南地区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五千年来人们种茶、采茶、制茶、饮茶积淀出浓厚的茶文化,中华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散发着其独有的魅力与深厚内涵。而茶叶楹联,作为茶叶文化的一种文学艺术表现形式,自古以来就散发着其特有的茶香和韵味。  相似文献   

7.
程艳斐 《农业考古》2021,(2):150-153
茶与竹子,同是中国人从古至今在日常生活中几乎须臾不可或缺的物品,也各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了风格独具的文化形态。茶是特殊的,茶无限地丰富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同样,竹子在千百年的时间里深深滋养着中国人尤其是文人的心灵,在古代文人眼中,竹子俨然成了一种高雅的象征。在茶的世界里,竹的影子几乎无处不在。一部古典茶文化,常常是茶竹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8.
一度低迷的国茶,如今又风靡大江南北。随着科学饮茶和茶叶知识的普及,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上海人将茶作为首选饮料。人们说,“茶痴”刘启贵功不可没。刘启贵出生在一个茶叶世家,从祖父到兄弟都以茶为业。他自己说,我一生注定与茶有缘。为了茶,他曾上云贵,闯川广,江、浙、闽更是常来常往。八十年代后,咖啡、洋饮料蜂涌而入,中国茶叶面临着市场危机。刘启贵奋然而起,把对茶的感情凝于笔端,在《文汇报》上刊出科普文章,阐述茶养生健身的科学价值,居然在海外引起了很大反响。他由此受到启发,国茶的兴旺,必须普及茶知识,弘扬茶文…  相似文献   

9.
据史料记载,早在我国唐代就开始了向世界输出茶叶,茶树以及茶的种子,甚至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茶的发音也来自于中国的茶的音译.茶是中国文明的象征之一,也是世界认识并且了解中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特别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茶被越来越多的领域所关注,茶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停留在用水泡茶、喝茶的阶段,品茶用茶的形式逐渐多样化,甚至将茶推广到保健、化妆品的多个领域,茶文化更是承载着越来越多的元素从中国走向世界,我们研究茶的文化,使茶的文化伴随着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升华,在传承的同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八百年万亩古茶林云南省思茅地区外贸局何仕华中国普洱茶的故乡──景迈山800多年栽培型万亩古茶林旅游圣地。云南省思茅地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乡景迈村周围的古茶林,热带原始森林郁郁葱葱,林海莽莽,生长着众多的珍贵植物,美丽的风光,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景...  相似文献   

11.
应山西省人民政府的邀请,日本国琦玉县山西文化交流使节团于1999年6月初来到山西太原进行文化交流。1999年6月6日下午3时,由琦玉县茶道协会副理事长梅田宗京等八位茶道女士,在太原愉园大酒店为三晋茶友做了精采的日本里千家茶道演示。现由山西省茶人联谊会杨力先生将其演示过程实录介绍给中国茶友。 前言(主持人解说): “茶道”的第一目的是以茶待客,并且其中还蕴函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精神的、艺术的含义。 公元8世纪,遣唐使将茶从中国带回日本,从而养成了饮茶的习惯。公元9世纪,东渡宋朝的僧侣们继而普及了茶…  相似文献   

12.
李荣林 《农业考古》2005,(2):306-309
中国名胜文化中一个引人连目的风景就是楹联,不你游历哪一处名胜,几乎所有的建筑迎面而来便是一对楹柱,柱上留着历代名家题写的对联,历代名胜,何止万千,而奇异的是这些留下墨迹的先辈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受到中国茶风的熏陶,每每将茶事写入名胜,使得联语生辉,茶墨俱香,我们试以此演绎一篇楹联茶话。  相似文献   

13.
《农村实用技术》2014,(7):45-46
<正>1、历史悠久的普洱茶云南是世界茶树原生地,全国、全世界各种各样茶叶的根源都在云南的普洱茶产区。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根据最早的文字记载——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推知,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已经献茶给  相似文献   

14.
茶与婚姻     
茶与婚姻陕西师范大学胡戟茶文化,以其平和诚敬的高雅,不仅表现着茶人的气质风度,还曾在与整个中华传统文化融汇中,展示出礼仪文明的深刻内涵。本文仅仅以茶与婚姻一端为视角,窥其一斑。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或“礼义之邦”自诩放世,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讲,中国的传统...  相似文献   

15.
刘德清 《农业考古》2007,(2):114-117
咏茶诗是中国诗坛的一朵奇葩,它题咏茶事,抒写茶趣茶兴,是茶文化与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中国茶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兴于唐而盛于宋。宋朝素来被誉为中国茶文化的“龙凤盛世”,反映文人幽情雅致的咏茶诗,勃然盛行于宋代诗坛。一代文宗欧阳修,生活在茶文化兴盛的北宋中期,在他的传世作品中,就有一些咏茶诗。  相似文献   

16.
品饮艺术的精神境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波韵 《农业考古》2000,(2):153-156
茶在我心中的位置超出我对它的理解。 茶作为人类灵魂的饮品,它深蕴着人的精神文化现象,应照人的灵魂,强化生命的意识,它给人激发出多维度、多层次的精神空间,使人与大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历史之间的对话成为现实,更令人神往的是它可将所有的一切协调得如神境般浑然一体,明亮透彻而又生机勃勃。 自从神农氏发现了茶,人们一直不断地探索茶的本性和茶的文化内涵,唐代陆羽《茶经》的问世,茶真正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事物,千余年来,茶人不断在茶事中积累经验,并加以总结,形成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茶艺”也…  相似文献   

17.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茶文化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交流,沟通的媒介,也是海峡两岸和对外传统文化交流的内容。 茶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高雅饮品。苏东坡曾赞美:“从来佳茗似佳人”的绝句。中国人好茶,以茶敬客,以茶会友,以茶送礼,以茶谈心,饮茶保健。总之,人们生活中都离不开茶。 在当今世界三大饮料中,茶叶饮用量远远高于咖啡和可可,而居于首位。而我国正是茶的故乡。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国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公。”神农氏是我国古代传说的三皇…  相似文献   

18.
晓明  筱晨 《农家顾问》2003,(3):20-20
中国是茶的故乡。目前,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从中国进口茶叶,特别是绿茶和特种茶,占有世界市场80%左右的份额。据国际茶叶委员会统计,2002年中国茶叶产量约68.04万吨,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中国茶叶出口22.78万吨,居世界第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茶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茶叶跨国公司将全面进入中国茶叶生产流通领域,一方面给中国传统民族产业带来新的技术和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19.
摆放在我面前的是一套载负着厚重历史积淀又透露着清新的时代气息的《中华茶文化丛书》。十本精美的新书,仿佛为我们筑起了一座雄伟的中国茶文化大厦。在这座大厦里,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茶典逸况”、“茶具清雅”、“茶艺风情”,分享到“茶品悠韵”、“茶馆闲情”,而且在“茶路历程”个领悟到“茶哲睿智”、“茶道玄幽”。十本书,一册连着一册,仿佛要组成一曲雄浑的乐章,“既有店堂的清音雅乐,又有民间山歌野曲。”主编者的巧妙设计和作者们的美伦美奂的文采,让读者心甘情愿地随着他们去追寻中国茶文化的流向,去探索数千年来中国…  相似文献   

20.
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陆鸿渐。茶,弥漫于人间,融合于生活,升华为文化。它既不是饮食文化,又不是娱乐文化,而是纯正的、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它和茶人追求着一个至高无尚的理想,就是政通人和,国富民强。这是出于茶的本质。陆羽《茶经》一本正经;茶之德行,俭是本性。政通人和“政通”。就是政治清明,“人和”,就是人民团结。“政通人和”出自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正是茶文化所追求的。陆羽《茶经》,反复强调了一个“俭”字,在“一之源”中,谈茶“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在“五之煮”中,提出了“茶性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