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研究易腐商品供应链协同共享库存模式,结合系统动力学及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梳理确定系统内存量流量之间关系,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易腐产品供应链上各节点库存系统,利用仿真软件Anylogic运行算例。通过算例仿真结果,论证在库存水平上,协同共享库存模式优于传统库存模式,并鼓励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上的企业建立协同共享联盟战略,也为优化供应链库存模式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刨花板的使用性能多数由常用胶粘剂—脲醛树脂的固化程度所决定。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这类树脂固化的动力学和拟定固化过程的动力学模式。根据树脂在80°与100℃热处理过程中羟甲基和游离醛含量的变化来研究固化的动力学。使用1%  相似文献   

3.
针对绥宁县用材林林龄结构现状,应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对用材林林龄结构优化进行建模,通过计算预测在不同采伐模式下用材林蓄积保有量和出材量的变化,从而找出最优的采伐模式。结果表明:用材林最优采伐模式即轮伐期为40年,择伐周期为15年,择伐强度为30%,抚育间伐周期为15年,抚育强度为15%。在这种优化模式下,到2025年绥宁县用材林蓄积保有量将达到10 186 848 m3,出材量将达到249 006 m3,使用材林发展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的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4.
本文中的情报交流模式,是对原有模式作了一些修改后而提出的。由于对主题文献一体化过程引入了情报传递损耗这一新概念,把时间因素与情报增长因素结合起来,从而使得该模式与多步骤反应动力学具有某些类似性。图1表明了该模式中情报交流的重要渠道,情报的“自然”流向如箭头所示。A产生的情报如按箭头指示方向流向终点,由于经过多道环节而使情报过程增加,同时每份情报的情报量则由于情报浓缩而减少,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沟壑区退耕还林优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世东 《林业科学》2004,40(5):71-78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 ,由于其作为一项大型工程来建设在我国才刚刚起步 ,技术操作又十分复杂 ,所以急需系统的科技体系指导 ,特别是其优化模式及配套技术等关键科技问题 ,都亟待研究解决。本文以退耕还林工程典型立地黄土高原沟壑区为研究对象 ,引入系统动力学等多种先进理论和技术 ,采取试验站点观测与广泛调研集成等 5个结合的技术路线 ,横跨自然科学、经济科学、社会科学 3大领域 ,共获取原始数据10 0 0 0多个 ,对退耕还林的优化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 ,提出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山西省乡宁县试验点退耕还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最优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油松×侧柏×花椒×刺槐模式 ,并提出了配套技术及模式机理。  相似文献   

6.
农林复合系统水分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水量平衡原理,并结合土壤水分动力学法,研究了农林复合系统中林—草×牧模式、林网—桐粮(小麦)间作模式和林网—梨×粮(小麦)间作模式的水分效应。结果表明:(1)林×草×牧模式中,林木对降水具截留作用,截流量不足降水量的10%,故对林下牧草的生长影响不大;(2)林网—桐×粮(小麦)间作模式可降低12.0%的农田蒸散耗水量;(3)林网—梨×粮(小麦)间作模式中,0~40cm土层含水量比对照点约高14.0%,对冬小麦的灌浆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林产工业》2021,58(6)
木质素反应动力学是控制木质素解聚反应深度、提高产物选择性的重要依据。基于缩芯模型,建立木质素在超临界乙醇中解聚的宏观动力学模型,并根据试验结果,优化求解动力学方程的参数,分别得到了木质素解聚反应过程和气膜传质过程的活化能,发现木质素在超临界乙醇作用下的解聚过程主要受化学反应过程控制。根据试验结果对建立的宏观动力学模型进行验证,木质素转化率的模拟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
一、因果关系图1.因果链和因果网络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思路是;任何系统的持续的动态行为都是由因果关系结构引起的,也就是说在经典的因果律适用的范围内,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由因果关系来决定的。物体受力就要产生加速度;造林速度加快将使幼龄林的面积增大;木材采伐量增大会造成林木蓄积量下降的速度加快。这些遵从于有“某个原因将导致某个结果”的模式,往往表述成:“如果怎样——便怎样”或“越怎样——便越怎样”的逻辑关系。系统动力学正是基于分析这些因果关系而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的。因此,研究系统变量的因果关系,一方面可以确定系统模型的结构性框架,又可以确定系统模型的边界。  相似文献   

9.
以β环糊精和二氧化钛等为原料,制备出了经β环糊精修饰的二氧化钛:P25-S1-CD。将P25-S1-CD与未经β环糊精修饰的P25对比,考察了其在254nm紫外光下对甲基橙光降解的效果以及P25-S1-CD投加量、初始pH值、甲基橙初始浓度及温度对甲基橙光降解的影响,还对体系进行了光解动力学研究和光降解原因的探讨。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的P25相比,P25-S1-CD可有效提高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率。在甲基橙初始浓度为10~50μmol/L范围内,对甲基橙的降解按照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式进行拟合,说明在P25-S1-CD体系的光催化降解表现为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10.
根系养分离子吸收动力学研究在植物的矿质营养中占有重要地位。根系养分吸收动力学的研究为阐明养分吸收特性、鉴定和筛选养分吸收高效的基因型提供了有利的手段。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根系吸收动力学特性是植物效率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基因型植物根系对营养离子的吸收特性具有较大的差异。植物根系吸收营养离子的动力学特性的特征主要是通过吸收动力学参数来描述的。  相似文献   

11.
目前生物质热解动力学方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升温速率工况,实验和模拟数据不能完全反映极高升温速率下商业规模级别热解反应器生物质快速热解动力学特征。以喷动循环流化床快速热解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落叶松树皮快速热解过程,结合气固等温反应理论,通过生物油产率及不凝气体产率,获得落叶松树皮快速热解、生物油转化、不凝气体转化的动力学参数及其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2.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在胁迫环境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涵盖大量的光合作用过程信息。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精确且无损伤的新技术,在植物光合生理生态及胁迫生理生态等研究领域得到了较快的普及和广泛的应用。本研究介绍了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叶绿素荧光分析相关参数、生物学意义以及该技术在胁迫环境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意义及实例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过程研究是目前最为先进的无损伤测定植物光合作用能量吸收、传递、耗散、分配的重要研究内容和方法。但在其研究过程中对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和使用鉴定混淆不清。故文明述了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含义及其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生物学意义,并以实例对其重要参数NPQ和qn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14.
吴洪远  岳斌  沈青 《林业科学》2005,41(5):106-109
分别应用水、甲酰胺和二碘甲烷3种不同性质的液体,研究木材吸收液体的动力学过程及在毛细管和非毛细管2个方向的不同吸收特征。结果表明:木材吸收液体过程无论在毛细还是非毛细管方向都为三段式进行,其特征是初始和最后阶段为线性吸收,即具有零级动力学吸收的特征;而中间阶段则具有复杂的一级和二级吸收反应动力学的特征。根据吸收现象分析,液体的粘度、极性及Lewis酸碱反应性都将影响木材的吸收过程。根据所记录的动态吸收曲线,文中给出了木材吸收液体的动力学模型及参数。  相似文献   

15.
在前面几讲中,我们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系统动力学的一般原理和DYNAMO语言,这一讲我们将要介绍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解决系统问题的一般步骤。整个建模过程大体分以下五步。  相似文献   

16.
时代 《绿色大世界》2012,(5):164-166,168
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了应用低成本吸附剂废酵母菌在微波改性后去除废水中重金属铜(Ⅱ)离子,并通过改变反应过程中的pH值、反应时间、初始浓度、废酵母菌投加量、反应温度等因素来影响吸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为7.0、反应时间为90min、温度为55℃、Cu2+初始浓度为40mg/L、微波改性废酵母菌投加量为4g/L时,微波改性酵母茵的最大吸附容量为41.84mg/g。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式。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常数△G0、△H0和△S0,分别为-6.12kJ/mol、9.2kJ/mol和48.19kJ/mol。说明废酵母菌对Cu2+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反应。微波改性废酵母菌对Cu2+的吸附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7.
甲苯气相催化氧化制备苯甲醛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铁钼系催化剂作为甲苯气相氧化的摧化剂,在排除内外扩散的条件下,在温度430-460℃范围内,采用连续固定床积分反应器对甲苯气相氧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建立了4个表征反应机理动力学模型,用非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关联,根据偏差最小的准则,获得了最佳动力学模型及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18.
非线性闭环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强  何仁 《森林工程》2008,24(1):37-40
建立基于魔术轮胎公式的驾驶员-装备EPS系统汽车闭环系统非线性操纵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对该模型在自治情况下进行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和数值仿真,指出分岔速度对闭环系统非线性运动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分析EPS系统参数对闭环系统Hopf分岔速度的影响,着重研究了EPS系统的电动机的转动惯量参数对闭环系统Hopf分岔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时代 《绿色科技》2012,(5):164-166,168
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了应用低成本吸附剂废酵母菌在微波改性后去除废水中重金属铜(Ⅱ)离子,并通过改变反应过程中的pH值、反应时间、初始浓度、废酵母菌投加量、反应温度等因素来影响吸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为7.0、反应时间为90min、温度为55℃、Cu2+初始浓度为40mg/L、微波改性废酵母菌投加量为4g/L时,微波改性酵母菌的最大吸附容量为41.84mg/g。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式。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常数△G0、△H0和△S0分别为-6.12kJ/mol、9.2kJ/mol和48.19kJ/mol。说明废酵母菌对Cu2+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反应。微波改性废酵母菌对Cu2+的吸附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脱铝超稳Y沸石催化α 蒎烯异构化反应的动力学特征。考察了催化剂硅铝比及反应条件对转化率、产物分布的影响。动力学研究表明 ,以四氢呋喃作溶剂 ,α 蒎烯在DUSY 1(SiO2 /Al2 O3=7.4 1)催化剂上的异构化服从准一级动力学模型 ,并经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得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 144 .3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