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广东栽桑,历来认为冬季刈枝适期是“冬至”前后十天,推迟或过早刈枝均有碍于桑树生理。近十年来,由于开展高产桑栽培和致力于提高亩桑产茧量,对桑树采伐形式和时期均有所改革,已有采用夏刈而达到稳定高产的效果。我区近年来开展高产桑栽培中,为了实现持续高产,提出了采养结合,实行早停  相似文献   

2.
清城、清郊两区(下称清远)的桑蚕业历史悠久。五、六十年代,清远冬期桑树的刈枝型式主要采用根刈和大树尾两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清远冬期桑树的刈枝型式逐步趋向采用低中刈(留干25~30厘米)。根刈和大树尾蚕农基本不采用了。蚕农为什么喜欢低中刈这一刈枝型式?我们在清城区洲心镇和附城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作了如下的调查:1.低中刈和根刈有效枝条数的比较;2.多年低中刈的缺株情况;3.低中刈和根刈年中各造产叶量的比较;4.低中刈  相似文献   

3.
桑园适时进行剪梢,可以减少养分消耗,充实枝条,提高抗寒力,利于翌年桑树生长发芽,还可以消灭部分病虫。但剪梢的最佳时期和最佳程度仍有争议。对此,笔者选点实验,对水肥管理水平相同的桑园,在不同时期进行不同程度的剪梢处理,研究剪梢的最佳时期和程度。1 实验方法选择高泽镇西楼村,分别栽植湖桑32和选792的桑园各两块10亩。每块分别选取桑树2700株,分成3个实验小区进行实验,每小区900株,分别做3个处理,每处理300株。第1小区在霜降前10天带绿叶做水平式剪梢,3个处理分别是剪去枝条长度的1/2、1/3和1/  相似文献   

4.
刈割对苜蓿的生长、形态、生理特征及植被更新有显著影响。以根茎型、直根型、根蘖型苜蓿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距离上次刈割恢复生长为20、27、34、41d的4个刈割强度,研究了刈割强度对各根型苜蓿叶、茎、根器官氮、磷、钾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刈割强度下各根型苜蓿叶、茎、根器官氮、磷、钾含量及氮磷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根部氮含量、氮磷比最高,叶片磷含量最高,茎部钾含量较高;叶、茎、根氮、磷、钾含量均9月份大于6月份。不同刈割强度、生长阶段和不同器官对各根型苜蓿氮、磷、钾含量及其氮磷比影响的交叉分析显示,各根型苜蓿氮、磷、钾含量受不同器官和生长阶段的影响,氮磷比主要受不同器官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 我县是兴桑养蚕的适宜地区,近年栽桑养蚕发展很快,到1982年底,全县栽有桑树1328.8万株,但桑树产叶量不高,其中65~75年栽的397.7万株四旁桑,大都是高干树型的实生桑和衰败的老树光桩,株产叶0.7—1.5斤,相当一部分失去了产叶能力。1980年引进四川的芽接法改良低产桑获得成功,从1982年起大面积推广了切皮接和锯桩接,三年共改良老劣桑90.8万株,效果显著,很受蚕农欢迎。  相似文献   

6.
在饲养桑蚕过程中,不少地方单纯考虑一张蚕种产茧多、产值高,而忽视了担桑产茧和亩桑产茧的高低.因此,往往出现了桑叶高产总收入少或桑叶低产总收入多的现象.原因虽然是多方面,但主要还是用桑量不当.养一张蚕应该用多少桑叶为宜呢?为了给饲养单位提出一个比较合理的依据,以利于生产的发展,我们做了几次不同用桑量的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桑树施肥效果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小军 《北方蚕业》2008,29(3):56-56
为了全面掌握桑树施用BB肥(县农技中心配方试验肥)的增产效果,2007年我们对旱塬桑园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试验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1调查地点与方法 1.1地点:南寨村新西村、小寨村。  相似文献   

8.
9.
给桑量和茧丝量的相关性试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调查通过对两对蚕品种:粗纤度品种206×205和现行蚕品种菁松×皓月,在养蚕过程中,采取在同样的饲养蚕头数,同样的饲养环境下,给予不同的给桑量,出现了随着给桑量的增加,全茧量增加、茧层增厚、茧丝长加长、茧丝量增加的趋势,但增加的幅度不同,蚕品种间也有开差。茧丝纤度增粗的趋向不明显。但50kg桑叶产茧量出现下降的趋势,茧层率变化的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桑树杂交一代种经多年的广泛试验,示范和大面积种植均证实:具有粗生、发条多、叶形大,产叶量高的优良表现,受到广大蚕区群众的欢迎,引起了各级有关部门的重视。近几年来种植杂交一代桑树的面积迅速扩大。为了适应我省生产发展的需要,根  相似文献   

11.
(一)我县平台公社康顺大队康顺二队,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蚕桑队。该队是我县人少田多的粮产区,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蚕桑生产。从七六年起,先后利用山坑荒地和旱坡地种桑,面积从三亩发展到现在十八点九亩,总产值从七百九十元增加到七千一百四十四元四角,亩产值从三百五十五元五角提高到七百四十六元八角八分;桑树产叶  相似文献   

12.
桑树专用复合肥是广东省农科院蚕研所,根据广东桑树一年多次采伐和土壤肥力状况而研制成功的一种适合桑树生长的复合肥。它是以N.P.K“三要素”为主,配以适量多种微量元素和优质有机肥混制而成。该复合肥于1987年开始试用,经多年推广使用,至1991年全县桑田已施用达5230吨,共收蚕茧138712.7担,蚕户收入69,356,350元,表现出肥效优,桑树生势旺,经济效益高,深受蚕户欢迎。现将几年来的施用效果的调查整理如下,以供参考。一、施用专用复合肥的增叶效果据我县洋下管区桑田,1988年和1989年  相似文献   

13.
<正>1980年我县棠张镇以丛栽法进行一步成园快速拓桑试验取得成功,推动了我县蚕桑事业的发展。14年来,肥培管理较好的桑田,至今仍能维持丰产;肥培管理差的、病虫危害重的桑田,缺株较多,树势减弱,枝条细短,产叶量下降,亩产茧仅70kg左右。为此,我们从1991年开始对这类低产的桑田,采取了夏季平茬更新的措施,来增强桑树长势,提高产叶量,3年来改造面积已达1000余亩,取得了较产好的效果(图1)。  相似文献   

14.
不同刈割时期与刈割高度对苜蓿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不同刈割时期与刈割高度对苜蓿品质的影响,开展不同刈割时期和刈割高度对紫花苜蓿干草质量影响的研究,以1:1比例种植的金皇后(Golden Empress)与三得利(Sanditi)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于不同生育时期与刈割高度进行干草产量和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与初花期收获的苜蓿相比,苜蓿生长高度80 cm(现蕾期)左右时刈割,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比初花期分别高2510.4 kg·hm-2和807.3 kg·hm-2,粗蛋白(Crude Protein,CP)量和相对饲用价值(Relative Feed Value,RFV)值分别高2.45%、1.35,差异极显著(P<0.01)。综合得出,在赤峰地区,以生长高度为刈割标准,株高在80 cm左右时刈割可以得到质量兼优的苜蓿草。  相似文献   

15.
刈割时期和调制方法对紫花苜蓿干草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紫花苜蓿适宜的干草调制方法,开展了不同刈割时期和调制方法对紫花苜蓿干草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单从紫花苜蓿的营养品质考虑,最适宜的刈割时期是现蕾期,其次是始花期。由现蕾期至结荚期,紫花苜蓿的干草质量随着生育期延迟显著下降(P<0.05)。(2)烘干和机械压扁茎秆可显著缩短紫花苜蓿的干燥时间,提高紫花苜蓿的干草质量(P<0.05)。(3)灰色关联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的适宜刈割时期是现蕾期和始花期,适宜的干燥方法是烘干和机械压扁茎秆,另从资金投入和可操作性考虑,认为机械压扁茎秆资金投入少,操作简单易行,在生产中可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6.
刈割时期和调制方法对紫花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不同刈割时期和调制方法的紫花苜蓿营养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生育时期由现蕾期延迟至结荚期,紫花苜蓿的营养品质显著下降(P<0.05)。其中,粗蛋白(CP)、粗脂肪(EE)和粗灰分(CA)含量分别下降37.67%,12.62%和7.08%,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分别增加26.43%和29.84%。(2)与自然晒干相比,烘干和机械压扁茎秆可显著缩短紫花苜蓿干燥时间,提高紫花苜蓿的营养品质(P<0.05)。烘干后紫花苜蓿的CP含量提高10.87%,NDF和ADF含量下降4.33%和4.72%;压扁茎秆调制的紫花苜蓿干草,其CP含量可提高5.92%,NDF和ADF含量降低3.80%和4.09%。(3)烘干和机械压扁茎秆是适宜的紫花苜蓿调制方法,但考虑到资金投入和可操作性,认为机械压扁茎秆资金投入不大,操作简单易行,在生产中可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7.
18.
桑树冬根刈春打顶的收获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冬根刈桑园的收获,我县过去是上三造采片叶,三造撇尾,下三造采横枝;但在山坡和旱地上种桑,采用这个采桑方法,反映单产不高、摘桑工效低。近年我们学习高产地区实行空中密植取得高产的经验,并结合本地实际,于一九七四年试用提早(春)打  相似文献   

19.
桑树夏季截干更新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园更新采取了夏季截干更新措施,来增强桑树长势,提高产叶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射阳县从2009年开始对低产桑田,采取了夏季截干更新措施来增强桑树长势,提高产叶量,3年来改造面积已达800多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桑树夏季截干更新的特点和增产效果桑树夏季截干更新是在夏伐时对桑树采取截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