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一种单的可变干形树干尖削度曲线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给出树干纵剖面(树干上部带皮直径),总林木材积、商品材材积(从地面到某树高限或直径限)的材积估算系统。这一树干尖削度曲线由指示圆锥干形和抛物线干形的系数值所确定。对于给定的树高,小径木确定为抛物线干形,大径木确定为圆锥干形。林木在这一干形系列中的位置由其总树高与胸径的比值来确定。利用大湖区北部美国赤松、斑克松、白云杉的树干解析资料,对本材积估算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林分径阶蓄积量与材种出材量测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林分径阶蓄积量与材种出材量的估测模型,其基本原理是应用相对树高曲线法测定林分径阶蓄积量,应用一致性削度方程法计算径阶单木材种出材率;相对树高曲线法与一致性削度方程法是基于胸径和树高两个测树因子的二元立木材积测定系统,通过建立较完善的数学模型改进计算方法,提高估测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黑龙江省东南部人工落叶松林分直径结构的研究认为,随着落叶松人工林林分平均胸径的逐渐增加,其直径正态分布曲线偏度、峰度、最大相对胸径值、相对平均胸径值在各径阶株数累积分布曲线上的位置均呈现出减小的趋势,而最小相对胸径值呈现出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利用雷州林业局刚果12号桉W 5无性系林分中胸径8~18 cm径阶,树高11~23 m的样木1 207株和尾叶桉U6无性系林分中胸径8~18 cm径阶,树高10~21 m的样木784株,按材种规格标准造材实测材积,且分别建立刚果12号桉W 5无性系和尾叶桉U6无性系胶合板材立木出材量二元回归方程,经检验精度可靠,可供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5.
对广西维都林场不同地点和年份5a龄桉树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点5a龄桉树胸径、树高差异不显著,但蓄积、出材量及出材率差异显著;不同年份5a龄桉树胸径、树高、蓄积、出材量及出材率均达极显著差异;胸径、树高显著增大,林木出材率显著增加;5a龄桉树径阶株数分布趋向于正态分布,多数集中在11~14径阶。  相似文献   

6.
利用雷州林业局刚果12号桉W5无性系林分中胸径8~18 cm径阶,树高11~23 m的样木1 207株和尾叶桉U6无性系林分中胸径8~18 cm径阶,树高10~21 m的样木784株,按材种规格标准造材实测材积,且分别建立刚果12号桉W5无性系和尾叶桉U6无性系胶合板材立木出材量二元回归方程,经检验精度可靠,可供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9个尾叶桉、巨尾桉、尾巨桉无性系0.5~2.5年生试验林生长率、差异性及林分直径结构分析,发现林龄0.5~1.5 a是无性系树高生长高峰期,此时树高生长率达79.20%~96.27%,是林龄1.5~2.5 a树高生长率的3~4倍;林龄1.5~2.5 a时,各无性系林分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率分别为19.66%~25.67%、18.58%~27.96%、52.57%~62.54%,生长率最大的是E7号无性系(胸径、单株材积)和E6号无性系(树高);秩次相关分析表明:各无性系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在不同林龄时排序变动不大,而无性系树高生长量排序在不同林龄时变动较大;差异性分析表明: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差异显著,但随林龄增加有差异减小趋势;林龄2.5年生时,E5号无性系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最大,分别达11.39 cm、0.0736 m3;各无性系林分树木径阶范围为6~14 cm或8~14 cm,以10 cm或12 cm径阶树木占最大比例,除E8号无性系外,其余8个无性系树木径阶分布总体上近似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8.
为研制精 度较高、 更符合客 观实际 的 林分 材种 出 材率 表, 利用 毛白 杨 林分 标准 地 及造材木资 料, 对毛 白杨单株 木树皮 率的变化 规律进 行了研究 。结果表 明, 树皮 率与 胸径、 树高、年龄呈 显著负相 关, 与林 分密度 呈显著正 相 关, 树 皮 率与 胸径 和 年龄 的单 因 子模 型以 及 树皮率与胸 径、树高 、年龄、林 分密度 的多元线 性模 型, 均 具 有 较高 的 估测 精 度; 在同 一 造 材木上, 树 皮率随材 长段的不 同而变 化, 在相 对长度 70 % 树 高以 下 范围, 树皮 率 随材 长段 增 长而迅速降 低, 但在0 ~20 m 树高 范 围内 , 树 皮率 常出 现 反弹 , 因 此, 应分 材 长 段测 算 树皮 率,进而编 制材种与 出材量 表; 树干 各部位皮 厚 与所 在部 位 直径 具 有十 分密 切 的关 系, 其 相 关模型可用 于立木造 材中树 皮率的估 测。  相似文献   

9.
在宜良禄丰村林场尖山林区,以11年生1m×2m×5m非均匀密度造林的云南松人工林为对象,调查其胸径、树高等生长指标,测定林木各器官和圆盘生物量,探讨其林分结构、林木器官生物量和含水量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1年生云南松人工林林分平均胸径为9.9cm,8cm、10cm和12cm径阶的林木占总株数的82.1%,不同径阶株数频率及其胸高断面积比呈正态分布,各径阶平均单株胸高断面积两两间呈现极显著的差异(P0.01)。树干、侧枝、针叶和球果的生物量分别占全株的62.8%、22.8%、14.1%和0.2%,树干、侧枝和针叶的含水率相近,约达生物量鲜重的60%。树干从地径至梢头,每2m区分段的生物量两两间随树高增高呈现极显著的降低(P0.01),其断面高的含水量随树干增高逐渐增大。11年生云南松人工林的林木进入速生期,尖削度较大,应开展修枝等抚育。  相似文献   

10.
任君艳 《绿色科技》2022,(5):198-200
为研究不同林分密度对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设置4个不同落叶松人工林密度,研究了落叶松人工林木生长、环境状况及积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林分密度的增加,树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胸径和冠幅呈逐渐减小的趋势,郁闭度和枯落物厚度则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灌草盖度在1400株/hm2时最大,单株积材随密度增加而减小,林分蓄积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5种密度的湿地松人工林生长现状的调查,选取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分析不同林分密度的湿地松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湿地松胸径、树高前期生长快,6 a或9 a后生长趋缓,材积年均生长量随树龄增大逐渐增加,连年生长量在第3或第4龄阶达最大值,此后连年生长量逐渐减小。密度越小,胸径生长越快;树高受造林密度的影...  相似文献   

12.
根据间伐8年后的湿地松林分生长和主伐造材调查结果,建立了胸径和断面积等与林分保留密度及本底断面积的回归关系,分析比较了不同间伐强度对林木径阶分布和造材材种结构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间伐后林分保留密度对林木胸径和断面积生长以及材种结构等均产生显著影响;尾径20cm及以上规格的材种出材率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大,而14cm及以下规格的材种出材率则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减小。不同伐对照总的出材量虽比间伐的大,但增加的部分主要为较小规格的材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云南石梓不同造林密度4 a的生长影响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种不同造林密度(4 444,2 500,1 600,1 111,816株/hm2)对4年生云南石梓冠幅影响差异显著,对胸径、树高和枝下高的影响差异未达显著水平。胸径、冠幅生长量和径阶结构分化率(≥6 cm株数百分比率)随着密度降低而增大,枝下高随着密度降低而减小,树高生长量不随密度的变化而产生有规律的变化。培育云南石梓大径材,初植密度采用816~1 111株/hm2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4.
林分密度和林龄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大青山华北落叶松水源涵养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林分密度和林龄对生长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和树高在11林龄前增长缓慢,12~27龄时增长加快,为速生期,到27龄后又增长变缓,且逻辑斯蒂生长方程很好地拟合其随林龄的生长的变化过程。树高对林分密度的敏感性不大,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树高表现为略微降低;但胸径明显减小,且林龄越大,密度效应越显著。在林龄16龄后林分密度增大导致林木胸径减小,引起胸径明显减小的密度为低于1 500株/hm~2。林分生物量随密度增加一直增大,在研究的年龄阶段(10~40年)其密度效应还不明显,但以培育大径材为目标的林分密度不高于1 500株/hm~2。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人工林材种出材率表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马尾松人工林现场造材样木,根据胸径、树高与各材种出材率的关系,编制了二元材种出材率表,该表经检验证明适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胸径、树高、地径之间的相关数学模型,导出了一元材种出材率表和地径出材率表。  相似文献   

16.
造林密度对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生长及直径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种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优良家系人工林的林分生长及直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分胸径、单株材积及两者的年均生长量均随密度增大明显减小;密度对林分蓄积量和树高的影响不显著。密度从低到高的数量成熟林龄分别为13年、12年、12年和11年,较广西工业原料林主伐林龄早。林分直径结构近似服从正态分布;2 500株/hm~2密度林分直径分布的偏度逐年增大,直径分布变异系数低,利于大径材的培育;4 500株/hm~2密度林分蓄积量大,适合培育短周期工业用材林。  相似文献   

17.
分析不同坡向、坡位对桉树造林成活率、树高及胸径的影响。采用桉树组培苗木进行造林试 验,以1年生桉树人工林样地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调查造林效果,记录样地坡向、坡位,并实测每 株林木的树高和胸径。结果表明,坡向或坡向与坡位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桉树造林成活率、树高、胸 径的影响程度均强于坡位,其中坡向对桉树造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的影响程度最大;不同坡向对 桉树造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的影响极为显著,造林成活率受坡向的影响最大,不同坡位对桉树造 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的影响不显著,坡位对造林成活率、树高、胸径的影响较小;从阳坡、半阳坡、 半阴坡、阴坡光照依次逐渐减弱,桉树造林成活率分别为90.83%、84.18%、77.34%、75.95%,平均 树高从8.59 m减小到7.57 m,平均胸径从6.26 cm 减小到5.43 cm;从阳坡到阴坡,桉树造林成活 率、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均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而随不同坡位的降低,其变化不明显,但均在中坡 表现出最小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混交林木荷大径材培育技术薄弱、林地产值低等问题,开展间伐试验,分析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和结构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木荷-萌芽杉木混交林的间伐强度,为木荷大径材培育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16年生木荷-萌芽杉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按株数比例进行弱度间伐(15%)、中度Ⅰ间伐(30%)、中度Ⅱ间伐(35%)和强度间伐(60%)及对照(未间伐)5种强度抚育间伐,比较不同强度间伐木荷和杉木胸径、树高、蓄积量和直径结构特征,探讨其对林分生长和结构的影响。[结果](1)间伐6 a后,不同间伐处理均促进木荷和杉木的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增长。中度Ⅱ间伐处理木荷的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增长最快,两者分别比对照高28.5%和78.2%,其增长量分别较对照高243.9%和326.7%,杉木除强度间伐胸径生长量略高于木荷外,各强度间伐的胸径和单株材积均小于木荷对应指标值。(2)由于间伐减少了树木株数,林分蓄积量和杉木蓄积量有所降低,但木荷蓄积量明显增加。中度Ⅱ间伐、中度Ⅰ间伐和弱度间伐时木荷蓄积量分别为对照的132.3%、112.5%和139.8%。(3)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木荷与杉木的径阶分布峰值所在的径阶依次向高径阶方向进级,中度Ⅱ间伐木荷直径分布左偏、尖峭,中大径阶木荷株数多且分布集中,能有效实现大径级材种的培育目标。[结论]对密度较高的中龄木荷-萌芽杉木混交林适宜采用强度间伐措施,即间伐强度35%左右,林木密度1 780株·hm~(-2)(木荷杉木株数比约为1:2),在保持林分蓄积量不减小的情况下,促进木荷胸径、单株材积快速增长,以实现木荷大径材培育目标。  相似文献   

19.
造林密度对四川桤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四川桤木为试验材料,在相同立地条件下设置3种不同造林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对3年生四川桤木单株平均胸径、树高、材积以及枝下高均有极显著影响,对单位面积蓄积量无显著影响;单株平均胸径、树高及材积生长量随造林密度的加大而减小,枝下高则相反;造林密度适宜(1667彬hm^2)时,其单位面积蓄积量约有增加,单株材积生长量明显加大,利于大径材培育。  相似文献   

20.
立地条件是各种因素的综合体,立地潜力通过立地指数来反映。近年来国外多用优势高作为立地指数。1970年以来,优势高亦被引入罗马尼亚的地位级表。文中研究了以下两个问题: 1.确定优势高的正确方式以及优势高的定义。在4个柳林及4个水青冈林的1,878株林木总体内设置样地,测定胸径及树高。为确定优势高的标准,对每个样地分别计算了按径级和全总体平均高的变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两种平均高的变动系数都较小,全林分的6.7~12.2%,按径阶的3.0~7.8%。平均高的变动系数随径阶的增大而下降,降至(?)+σ径阶左右时趋于常数,不超过3~4%。得出如下结论:从直径大于(?)+σ林木中测得的树高平均值就是优势高((?)为林分平均直径,σ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