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为全面了解阿拉尔垦区棉花生产中农药的使用情况,本区病虫测报站于2006-2012年以阿拉尔垦区的农牧团场、乡镇为调查对象,对棉花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及农药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为科学评价本地区棉花质量安全状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棉花质量安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伟华 《棉花学报》2007,19(5):399-406
阐述了我国在棉花质量研究、安全研究、标准体系建设、监督管理几个方面的进展情况,介绍了棉花种子质量与生产领域的纤维品质状况,指出了我国棉花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我国棉花质量安全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3.
张雨 《中国种业》2006,(8):24-25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约有1亿棉农,年种植棉花面积约533万hm^2,棉花在我国农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棉花种子产业的稳定发展是棉花生产的重要保证,棉花种子产业的利益分配直接影响着棉农的收入和棉花市场的供求状况。市场上棉花品种繁多、复杂,本文对具有代表性的杂交转基因抗虫棉制种、杂交棉和常规棉繁种利益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2001—2005年连续5年对全国9个植棉省份的棉花主栽品种种子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并汇总分析,发现“十五”期间,棉花新品种审定和淘汰进程大幅缩短,新品种更新换代加速。全国棉花品种无序流通,造成品种混杂退化严重,并直接影响到我国皮棉质量。建议理顺棉种经营管理机制,引导实行统一供种与区划种植,健全品种质量监督检验体系,改善目前同区域多品种混杂种植状况。  相似文献   

5.
新疆石河子垦区棉花生产区域优势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嘉惠  吕新 《棉花学报》2007,19(1):76-77
作物生产潜力是进行作物生产区域优势评价的主要指标,应用生产潜力模型评估棉花生产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目前的研究以建立棉花单产潜力模型进行气候风险评估为主,缺乏对棉花生产地区具体区域优势的分析.新疆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在气候、土壤状况及农技水平上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玛纳斯县棉花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运用DEA模型对2020年新疆玛纳斯县350户棉农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了生产技术效率的测算,并利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玛纳斯县棉花生产技术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2020年玛纳斯县棉花平均生产技术效率为82.50%,各乡镇棉花生产技术效率最大值为100%,最小值为35.40%。从实证结果来看棉花生产技术效率受到补贴金额、机械化水平、是否参加技术培训、每公顷棉花收益、是否加入合作社、受教育水平、种植规模和是否外出务工的影响。由此得出结论,要提高玛纳斯县棉花生产技术效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转变棉花生产方式,助力棉花产量质量提升;(2)加大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力度,继续深化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改革;(3)适度规模经营,实现生产要素最优配置;(4)加大对棉农的技术培训指导力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棉花生产资源配置效率及结构优化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参数方法双产出模型研究中国棉花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以来,棉花生产资源配置效率区域差异及结构优化策略。分析结果表明,规模效率是制约长江与黄河流域棉花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政策含义:中央政府应进一步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加大力度消除制约中国棉花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并根据转型期中国棉花生产所表现出来的区域特征,稳定塔里木河流域棉花生产效率,改善长江流域棉花生产资源配置效率,有效消除黄河流域棉花低效生产状况  相似文献   

8.
运城地区是我省棉花的主要产区,但由于枯、黄萎病的危害,致使棉花产量和质量受到很大影响。为了发展棉花生产,改进纤维品质,保证食品供应,运城棉区应普遍推广抗病优质品种。一、我区棉花枯、黄萎病的基本情况。棉花枯、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危害最大的两种病害。早在1892年我国就从美国引进了陆地棉种。1919年至1933年又引进美国的脱字棉  相似文献   

9.
棉花优良种子是棉花增产增收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优良品种在棉花增产中的贡献率在 30 %以上。繁育生产优良品种 ,提高种子质量 ,对确保我国棉花生产、推进棉种产业化进程、提高棉花及其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1 良种繁育历史回顾1988年以前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成果转化与经营推广工作是自发的种子生产销售阶段 ,育种家、技术人员、课题组、推广组各自为战进行棉花新品种生产销售 ,无偿服务 ,种子销售不以盈利为目的 ,以推广面积、社会效益为考核指标。 1989~1996年 ,是有组织的种子生产、销售阶段。成立科…  相似文献   

10.
1棉花种子市场发展现状 1.1 棉花生产状况 棉花产业是新疆的主导产业之一,新疆农民的收入中40%~45%来自棉花产业.新疆发展棉花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超过660万hm2耕地中,棉花种植面积超过160万hm2.据统计,2011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超过157万hm2,较2010年增加17万hm2.2010~2011年度新疆棉花总产量为248万t,约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40%和世界棉花总产量的11%,新疆棉花在全国的优势地位更加巩固.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克服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恢复基因鉴定难和保纯难的问题,选育了丛生铃恢复系、鸡脚叶恢复系、海岛棉恢复系和无腺体恢复系。对这4个标记恢复系进行了产量、品质和光合生理特性的比较。结果表明,丛生铃恢复系的产量、品质和光合生理特性总体表现最优;鸡脚叶恢复系具有早熟、通透好、烂铃少和纤维品质较好的特点;海岛棉恢复系的纤维品质最优,铃数最多;无腺体恢复系除了棉副产品综合利用的优势外,在光合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性状上表现仅次于丛生铃恢复系。4个恢复系的标记性状明显,在三系杂交棉育种、制种和繁种中具有良好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棉花纤维品质现状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河北省棉花纤维品质的现状与存在问题,采用网格法对河北省平原棉区10个典型代表县进行调查、取样、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棉花纤维长度主要分布在26.44~33.68 mm;纤维整齐度指数高,主要分布在高档;断裂比强度主要分布在23.0~32.9 cN/tex,属于中等偏上水平;马克隆值主要分布在3.31~6.12,纤维成熟较好,但纤维略粗;伸长率分布在6.0%~6.9%范围;棉花色泽好,均属于白棉;河北省棉花纺纱均匀性指数分布范围为106.0~169.0,棉花总体质量处于全国中等偏上水平。目前,河北省棉花纤维质量可以满足纺织工业纺低、中、中高档棉纱(32~59支纱)的要求,可纺高支纱(60~80支)的原棉纤维所占比例较少。从而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建议:调整纤维品质结构;加强新品种选育,提高育种技术;提高棉花种植管理水平;进行区域化种植,发挥其地区与生态优势,使棉花纤维品质得到相应的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棉花纤维品质的检测和产地溯源是下游纺织品质量和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护中国棉纺织品消费者的利益和应对贸易壁垒的有效手段。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技术因其操作简便,成本低,无污染等优势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是用于棉纺织纤维检测的有效方法。为了快速分析棉纤维的品质和产地来源,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的原理和过程,阐述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棉花纤维品质检测和产地溯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棉纤维品质检测和产地溯源的优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展望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棉花纤维品质检测和产地溯源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spraying AFD (Agent of flower bud differentiation), a new plant growth regulator, on cotton yield formation and fiber quality.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chemical regulation. [Method] Six treatments of different AFD concentrations were used for this experiment. Cotton plant height, boll number, boll weight, seed cotton yield, and fiber quality were assessed to clarify the effects of chemical regulation on cotton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tton plant height was associated with AFD concentration while AFD was effective in inhibiting the cotton boll shedding ratio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the boll opening ratio. Furthermore, the boll number per plant and boll weigh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lants sprayed with AFD at concentrations of 1 350-1 800 mL·hm-2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higher seed cotton yields were obtained.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FD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cotton breaking strength, micronaire value, and breaking elongation. However, the highest AFD concentration had certain inhibiting effects on fiber length and uniformity index. [Conclusion] The use of chemical control via a suitable concentration of AFD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increasing cotton yield and little effect on fiber quality. The study of the mechanism by which AFD affects cotton trai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otton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5.
247000 安徽省池州市建设路20号池州师范专科学校历史与社会学系  相似文献   

16.
1973-2000年黄河流域棉花品种改良与应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73-2000年国家黄河流域棉花区域试验资料及同期该棉区棉花品种推广的统计数据,总结了棉花品种改良的主要成绩,分析了棉花品种不同性状的育种效率.结果表明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效率逐年下降,早熟性、抗逆性和部分纤维品质指标的改良效率有所提高.探索性提出了提高育种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分析了棉花良种普及率及自育品种变化情况,针对目前美国转基因棉花在该区生产中优势,加强国产品种的推广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新疆棉花与国外典型主产区棉花的对比分析,明确了新疆棉花内在品质与世界公认的优质棉(美国SJV和澳大利亚棉花)相比有明显差距,但与世界其它地区的优质棉相比,互有优、缺点,品质总体属中等略偏上,具体表现为:新疆棉花纤维较长、强力尚可和马克隆值较高。另外新疆棉花存在异性纤维污染、纤维类型单一、机采棉纤维长度短、杂质高、供给成本高、供给效益和效率低,以及各品质指标间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问题,为此应加强不同纤维类型优质棉花品种选育、优化棉花品种种植区域布局、防止异性纤维污染、构建棉花种植生产管理规模化与标准化模式,推广应用轻简化栽培技术等关键措施,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新疆棉花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干旱区UV-B辐射增强对棉花生理、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人工增加对棉花UV-B辐射,研究在大田栽培和自然光照条件下人工模拟紫外辐射(UV-B,280-320nm)增加对棉花生理、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实验设置4个处理,每个处理的辐射剂量分别为0W·m-2(R0)、0.5W·m-2(R1)、1W·m-2(R2)、1.5W·m-2(R3)。测定棉花不同处理时期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Pro)含量以及棉花的品质和产量。结果表明,随着UV-B辐射增强,棉花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Pro相对含量增加,棉花产量和品质均明显降低。因此,UV-B辐射增强对棉花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当辐射剂量超过棉花植株体内一定的阈值之后,伤害程度就越大,最终导致棉花产量下降,品质降低。  相似文献   

19.
棉花叶面施肥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作物叶面施肥具有许多土壤施肥无法比拟的效果,是补充营养元素和改善品质的一种重要手段。棉花叶面施肥不仅可以解决苗期低温,后期根系活力下降所造成的根系养分吸收不能满足需求的问题,而且可以提高产量改善棉花品质。本研究分析了叶面施肥所能解决的棉花生产中的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中国叶面肥的发展趋势,对棉花叶面肥的种类、叶面施肥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并对今后棉花叶面专用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晚播、增密、减氮是长江流域棉花生产通过缩短生产周期来降低人工成本和物化成本的有效途径,适宜的播种时间是麦/油后直播棉花产量形成的重要影响因子,但是适宜的播期及晚播下限的研究未见报道。【方法】2018年和2019年在湖北省主产棉区4个试验点进行播期试验,试验设5个播期处理,分别为5月20日、5月25日、5月30日、6月4日、6月9日,在高密度、低氮条件下,研究不同播种时间对棉花生育进程、田间长势长相、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推迟播种可通过缩短播种出苗期和苗期加速棉花生育进程,全生育期缩短,纤维品质稳定。但是,随播期推迟,伏桃数量、单株铃数、单位面积成铃数、籽棉产量及成熟期吐絮率下降。特别是过迟播种,单位面积成铃数、10月20日吐絮率及产量会显著下降。【结论】长江流域相似棉区麦/油后直播模式最适播期建议在5月25日左右,以不晚于6月4日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