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冬瓜栽培方式可分为地冬瓜、棚冬瓜和架冬瓜三种。地冬瓜省工省材.但受光面积小.通风差,容易孳生病虫害。棚冬瓜栽培,平面受光,用材多,成本高。架冬瓜用材少,立体受光,通风好,产量高,瓜相好,品质佳。2005年来笔者春茬大田架式地膜栽培黑皮冬瓜,每667平方米产量7000千克,高达9000千克。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乡栽培冬瓜已有多年历史,是夏淡季供应市场的主要蔬菜品种。但耐涝性、抗病性较弱,一般亩产量2000—2500kg。在市农科院园艺所指导下,我们进行了冬瓜嫁接栽培试验。接穗为本地品种小叶青冬瓜,砧木为园艺所提供的黑籽南瓜,以不嫁接小青冬瓜为对照。随机排列,三次重复,小区面积均为55.5m~2,各栽种20株。2月1日同时播种,2月15日搭秧。采用横插接法,嫁接后以电热线加  相似文献   

3.
冬瓜在我镇种植历史悠久。2008年我们通过蔬菜生产科技入户工程进行冬瓜大棚架式栽培,平均667m2产量在6000kg以上,产值超过1万元。冬瓜采用吊架式栽培,果实没有阴阳面,品质好。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冬瓜搭架栽培生长前期套种辣椒的栽培模式,充分利用了架式栽培冬瓜株与株之间的间隙,提高了肥水利用率,可以增加冬瓜和辣椒生产基地单位面积经济效益。1品种选配冬瓜选用具有第一雌花节位较高(18节以上)、结果迟、产量高、商品性好、耐贮便运等特点的中迟熟品种,如湖南省蔬菜研  相似文献   

5.
温室迷你小冬瓜的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迷你小冬瓜由于其个体适中,营养价值较高,口感好,销路广,受到广大种植户和消费者的青睐。并且传统的爬地栽培不能有效的控制冬瓜的枯萎病,采用了架空栽培方法,增强了通风性和透光性,改善了原来的冬瓜生长条件,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南昌市赣江以北的扬子洲乡盛产冬瓜,已有三、四百年栽培历史,每年栽培面积500~600亩,当地菜农习惯栽培爬地冬瓜,种植稀,管理粗放,产量不稳定,为了达到冬瓜高产稳产的目的,我所在扬子洲乡菜科站进行了棚架冬瓜与爬地冬瓜对比试验,结果如下: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品种及来源:金水一号(金溪县浒湾乡豆豉湾村),广东青皮(南昌市),扬子洲冬瓜(扬子洲乡)。  相似文献   

7.
无花果V形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遵新  金建堃 《中国果树》2013,(1):56-57,189
针对无花果的秋果生长发育特性,采用一年一截无干多枝垄式V形支架栽培,其操作技术简单,便于田间管理,树冠通风透光良好,并具有抗风、抗倒伏、避寒的作用。采用此法栽培的无花果早期优质丰产明显,定植当年每667 m~2产量550~600 kg,第2年产量1 500~1 700 kg,达到盛果期产量要求,第3年产量在2 000 kg以上。  相似文献   

8.
利用西葫芦具有蔓性的特性,采取吊蔓栽培,单株坐果率提高,增加单株产量;定植密度加大,群体增产;株体受光均匀,商品性好;通风透光,降低发病指数。  相似文献   

9.
罗强  李瑶琴 《现代园艺》2009,(10):19-20
<正>近年来,无架冬瓜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产量剧增,导致每年收获高峰期时冬瓜的市场价格迅速走低。针对这种现状,开展冬瓜贮存保鲜,延长冬瓜供应期,从而抢占淡季市场,对广大冬瓜种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安顺西秀区黑皮冬瓜种植大户逐年增加,2023年栽培面积133.33 hm2以上,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栽培技术参差不齐,栽培区域主要分布在海拔1 200~1 400 m。为提高冬瓜栽培技术,增加冬瓜产量和种植户收入,促进乡村振兴,对露地黑皮冬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为冬瓜种植户及农业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撑及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小型冬瓜高密度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江苏省姜堰市蔬菜试验场采用大棚套小棚加地膜的三膜覆盖设施,高密度搭架栽培早熟冬瓜获得成功,既使冬瓜的上市期比露地提早50d(天)左右,又充分利用了大棚空间,大幅度提高早期产量,达到了早熟高产高效,一般667m~2大棚可收冬瓜5000kg左右,高产可达6000kg,产值万元以上,纯效益7000元。  相似文献   

12.
碧绿翡翠小冬瓜,又称迷你冬瓜,在长江上游地区栽培,应培育壮苗、适时定植、加强田间管理、正确防治病虫、及时采收并采用适宜的贮藏技术,667 m2产量在5 000 kg左右,产值1万余元。  相似文献   

13.
张霞 《落叶果树》2011,43(2):55-56
东平县梨树主栽品种为黄金梨和二十一世纪梨,其中黄金梨栽培面积为53.3hm2,666.7m^2产量可达1500kg;二十一世纪梨栽培面积为80hm2,666.7m^2产量可达2000kg。  相似文献   

14.
小麦、菠菜、冬瓜、玉米、芹菜立体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晨生  李玉峰  胡蓓  张海燕  张立 《蔬菜》2007,(10):14-15
小麦、菠菜、冬瓜、玉米、芹菜一年五作栽培模式,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增加了蔬菜的种植面积,边行优势明显,提高了复种指数,充分地利用了光热资源,经济效益好。此模式一般每667m2可收小麦350~400kg、菠菜800~1000kg、冬瓜3500~4500kg、玉米450~600kg、芹菜5000kg左右,产值在6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5.
天麻仿野生立体栽培技术一文在《中国食用菌》 1999年第 3,4期连载后 ,众多天麻栽培者来函询问立体栽培模式的具体操作要求和方法。现借贵刊再作专题介绍。根据天麻喜荫凉、湿润、怕干旱、高温 ,需通风透气的生理生长特点 ,以及充分利用土地形成良性互补生态 ,提高种植效益出发 ,将天麻仿野生立体栽培分林荫式、间作式、覆盖式、棚架式 4种模式进行设计。1 林荫式 天麻在木本植物的林间空地栽培 ,利用其杆、枝、叶为天麻遮荫保湿。栽培方法为 :1 1 林间套栽 :应选择质地砂性偏酸、土层疏松深厚 ?终年荫凉湿润的阔叶用材林、杂灌林、防护…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蔬菜生产设施的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通过近几年的生产实践,我们总结出一套日光温室秋延后辣椒-早春茬冬瓜-夏白菜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按667 m2计:秋延后辣椒产量2 200kg,产值6 500元,纯收入5 000元;早春茬冬瓜产量1万kg,产值1.4万元,纯收入1.12万元;夏白菜产量3 000kg,产值3 000元,纯收入2 500元.全年667 m2总产值23 500元,纯收入18 700元.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针对草莓栽培常规畦式存在的受光不均匀、果实贴近地面易损伤、果柄易折损等问题,设计了弧形向光畦,可将果实受光率提高8.3百分点以上,果实污染率降低12.3百分点以上,果柄折损率降低8.4百分点以上,平均单株产量0.49 kg,平均每667 m2产量1 859kg,平均收益20万元。  相似文献   

18.
黑皮冬瓜     
黑皮冬瓜原产于我国海南、广州等地,近几年引进无锡地区。我镇于1995年开始试种,经3年来的观察比较,该品种与无锡地区大面积栽培的上海小青皮冬瓜相比,具备较多的优良特性,并在无锡地区逐步显示出来,推广黑皮冬瓜势在必行。 一、特征特性 (一)植株长势强盛。黑皮冬瓜与上海小青皮冬瓜比较,叶色较深,瓜色墨绿,茎秆粗黑,根系发达。主茎18节平均长度2.1m,比小青皮冬瓜长0.6m。 (二)果形大。黑皮冬瓜呈圆柱状,瓜长50-60cm,直径20—25cm,肉厚5—6cm。单果重10-15kg左右,最大瓜可重达30kg以上。 (三)采收期长,产量高。黑皮冬瓜全生育期 150-180天。第一雌花节位在17、18节,开花节位较高,属中晚熟品种。全期产量可比小青皮冬瓜增2-3成,亩产可超5000kg。 (四)品质好,风味佳。黑皮冬瓜肉质细密厚实,血味清甜。久者不烂,深受市民欢迎。  相似文献   

19.
为发挥茂名市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非常适宜冬瓜种植的区位优势,满足粤港澳地区人们对黑皮冬瓜的旺盛需求,通过多年引种推广,茂名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培育壮苗、苗期管理、定植密度、肥水调控、整枝引蔓、定瓜摘心、病虫防治及采收贮藏等方面总结出了黑皮冬瓜无公害、标准化栽培的技术要点,为保持这一品种的优良品质及667 m~2产量6 000 kg以上的高产特性,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冬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及种子生产难度大、周期长等问题的凸显,为保质保量做好制种工作,特制定冬瓜搭架栽培、制种技术规程,为满足蔬菜均衡供应及冬瓜生产需要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