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堆肥对有机氯农药挥发和降解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鸡粪和玉米秸秆为堆肥原料,进行高温好氧堆肥试验,研究了堆肥处理对六六六(HCH)和滴滴涕(DDT)挥发和降解的影响。研究表明,30 d内,堆肥过程的高温和通气条件导致HCH和DDT的挥发比例分别为20.6%、13.8%;扣除堆肥过程中高温和通气等因素对有机氯挥发的影响后,未添加菌剂处理HCH和DDT的降解率分别为37.2%和14.9%,添加菌剂处理HCH和DDT的降解率分别为42.1%和24.2%,与未添加菌剂处理差异显著;α-HCH、δ-HCH的降解率高于β-HCH、γ-HCH,pp'-DDT、op'-DDT的降解率高于pp'-DDD、pp'-DDE。试验结果说明,堆肥过程中高温和通气促使了HCH和DDT向气相中挥发,而该过程的生化反应有助于HCH和DDT等有机氯农药的降解。  相似文献   

2.
定量分析了黄淮海平原典型农业区七个县的129个表层土壤样品中的六六六(HCH)和滴滴涕(DDT)含量以及它们的异构体组成,以全面了解该区域农业土壤中有机氯的当前含量水平和评估其潜在的环境毒害能力。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能检测出不同含量水平的HCHs(HCHs=α-HCH β-HCH γ-HCH δ- HCH),平均为4.01±2.21 pg kgll;DDXs(DDXs=4,4’一DDE 4,4’.DDD 2,4’DDT 4,4’一DDT)的检出率为93%,平均含量为11.16±17.29μgkg-1;所有样品的HCHs均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50μg kg-1),但有3.1%的样品的DDXs值超过该级标准。与国内的天津、欧洲、美国等农业土壤相比较,黄淮海平原农业土壤的有机氯农药污染现象总体来说并不严重。HCH的4种异构体中,β-HCH含量最高,平均浓度为2.48±1.88μg kg-1;而4,4’-DDE是4种DDT异构体中含量最高的,平均浓度为6.91±13.67μg kg-1。各化合物与土壤有机质之间几乎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主要研究了黄淮海地区7个县的典型农业土壤中六六六(HCH)和滴滴涕(DDT)在每个县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在4个土壤剖面的垂直分布模式。空间分布图表明,HCHS(HCHS=-αHCH -βHCH γ-HCH -δHCH)和DDXS(DDXS=4,4-′DDE 4,4-′DDD 2,4-′DDT 4,4-′DDT)各浓度在每个县的分布基本上是随机的,DDT的变异性大于HCH。DDXS浓度超过国家规定的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50μg kg-1)的区域集中在禹城县的东部。该研究同时表明在制定具体的土壤有机氯农药管理措施前研究它们的空间变异性的必要性。HCHS在剖面30 cm以下的含量水平与表层相似,其异构体中以-βHCH的含量最高;而DDXS则主要集中在土表0~30 cm,大于30 cm深度其值显著降低或低于检测限。结果表明在官方禁用20多年后,HCH和DDT在黄淮海地区0~100 cm土壤剖面的含量在绝大部分地点已经降至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北京官厅水库中有机氯农药(OCPs)对人体产生的潜在健康危害风险,从位于官厅水库、洋河和妫水河的9个采样点采集了水样和沉积物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其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状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水样中,17种有机氯化合物的总浓度范围为10.06~87.37ng·L^-1,其中六六六(HCHs,即:α—HCH、β-HCH、γ-HCH和δ-HCH)和滴滴涕(DDTs,即:o,p'-DDT、p,p’-DDT、p,p'-DDE和p,p'-DDD)的含量范围分别为3.93~38.94ng·L^-1和3.71~16.03ng·L^-1,官厅水库及其支流水体受到有机氯农药轻度污染,其周边地区农田排放水是水库中农药的重要来源。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总含量范围为8.48~24.40ng·g^-1,其中HCHs和DDTs的含量高于其他OCPs的含量,其含量范围分别为1.11~7.73ng·L^-1和2.97~10.52ng·g^-1,沉积物中六六六异构体和滴滴涕类似物的含量组成表明这些农药来自环境中的早期残留。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官厅水库表层水体中的OCPs所致健康风险的评价结果表明,目前官厅水库中有机氯农药类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5.
马瑾  周永章  张天彬  高原雪  罗薇  万洪富 《土壤》2008,40(6):954-959
选取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佛山市顺德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6个代表性土壤样品中的17种有机氯农药(OCPs)的含量,并对其来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7种OCPs在26个土壤样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个别有机氯农药的检出率达到100%。六六六异构体中β-HCH的残留量最高,可能与β-HCH的结构有关。另外,可能有新的γ-HCH进入土壤环境。六六六和滴滴涕残留较普遍,但残留量均未达到污染水平。根据分析,土壤中滴滴涕农药主要是过去施用农药的残留,近期没有新的滴滴涕农药进入土壤环境。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从除七氯环氧化物、硫丹?、p,p’-DDD和p,p’-DDT之外的13种有机氯农药中提取出两个主成分,总方差解释量达到了92.28%。第一主成分主要包括了α-HCH、七氯、艾氏剂、p,p’-DDE、δ-HCH、硫丹Ⅱ等6种农药,这6种农药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第二主成分主要包括狄氏剂。  相似文献   

6.
张泉  楚蕾  曹军 《农业环境保护》2010,(12):2346-2350
通过在天津塘沽和宁河地区野外实地采样分析,了解研究区域有机氯农药各异构体在土壤及作物各部位的残留水平,并通过特征比值推测其来源。结果表明,塘沽和宁河地区土壤中六六六的残留浓度均值分别为88.76μg·kg^-1与98.46μg·kg^-1,β-HCH占绝对优势而γ-HCH均未在土壤样品中检出,α-HCH手性分析结果显示为非消旋体,均表明土壤中六六六来自历史残留而非新近输入或林丹的使用。塘沽和宁河地区滴滴涕的残留浓度均值分别为30.87μg·kg^-1与1.30μg·kg^-1,亦来自历史残留,在个别点位可能曾使用过三氯杀螨醇。作物样品中六六六与滴滴涕的含量较高,经对数变换的生物富集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24~0.73与2.02~2.90。六氯苯、七氯、艾氏剂、异艾氏剂、反式氯丹、顺式氯丹、狄氏剂与异狄氏剂在大部分土壤与作物样品中也有不同程度的检出。  相似文献   

7.
高温堆肥对六六六(HCH)和滴滴涕(DDT)的降解作用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利用高温堆肥方法,研究比较了堆肥对堆肥原料中有机氯农药六六六(HCH)和滴滴涕(DDT)及其异构体和衍生物的降解特点。六六六4种异构体的去除率大小顺序为δ-666〉γ-666〉α-666〉β-666,其降解性能随着原料中污染物含量的啬而降低,滴滴涕及其生物的生物降解能力相对较强,其中o,p’-DDT、p,p’-DDD和p,p’-DDT经堆肥处理后(除南口添加化肥处理的p,p’-DDD外),去除率可  相似文献   

8.
北京郊区地表水质状况及有机氯农药残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2a采用现场采样与室内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气相色谱仪-ASE萃取技术,测定了北京郊区(延庆、顺义、北河运、昌平、温榆河和房山)地表水有机氯农药(OCPs)残留物组成以及水质指标,并探讨了OCPs与水质(pH,透明度,全N,全P和全C)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北京郊区地表水中残留有机氯农药种类较多,主要是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和六氯苯(HCB),三者占有机氯农药残留总量的99.40%,其中HCHs占总有机氯农药类OCPs物质的56.01%,是北京郊区地表水残留有机氯农药类的主要成分,其他有机氯农药所占比例较小,总体污染程度较轻。(2)氯丹(TC+CC)、九氯(TN+CN)、硫丹(α-End+β-End)残留量较低,是北京郊区地表水中普遍存在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并没有对地表水质量造成危害。(3)温榆河和房山地表水中(DDD+DDE)/DDT1,属于残留污染,北运河、昌平、顺义地区地表水中(DDD+DDE)/DDT1,可能有新的污染输入;北京郊区大部分地表水DDTs的转化产物主要是以DDE为主,o,p'-DDT是DDT类污染物的主体物质。(4)北京郊区各地区地表水HCH平均值基本为β-HCHγ-HCHα-HCHδ-HCH,其中α-HCH和β-HCH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具有较高的潜在危害性,除了温榆河和房山,其他地区地表水α-HCH/γ-HCH比值均小于1,说明地表水中HCH同系物之间发生相互转化,地表水均有较多的γ-HCH残留。(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TOC与HCHs、HCB、OCPs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由此,可以推断北京郊区地表水HCHs、HCB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受TOC影响,并且地表水中TOC含量在决定OCPs含量上起着重要的作;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对北京郊区地表水有机氯农药影响最大的水质因子为水质透明度(其相关系数绝对值为0.798)。  相似文献   

9.
采集福州地区106个表层土壤样品,运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μECD),分析了不同土地类型土壤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残留水平、组成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福州土壤HCHs总浓度为0.581~66.9μg·kg-1,DDTs总浓度为0.782~110μg·kg-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HCHs残留量为未利用地〉水田〉旱田〉草地〉林地。4种HCHs异构体中,草地、旱田和林地土壤中分别以α-HCH、β-HCH和γ-HCH相对含量最高,水田和未利用地土壤中δ-HCH含量最高。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DDTs残留量为未利用地〉旱田〉水田〉林地〉草地,除未利用地土壤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同系物是p,p′-DDD外,其余4种类型土壤中均是p,p′-DDE相对含量最高。来源分析表明,福州可能有林丹(主要成分为γ-HCH)输入,草地可能还有工业HCHs的输入;未利用地、旱田、林地土壤还存在新的DDTs输入,水田和草地土壤近期无工业DDTs输入;旱田、水田、未利用地可能还有少量三氯杀螨醇的使用或输入。  相似文献   

10.
针对雷竹林有机氯农药六六六(HCH)残留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开展了雷竹林土壤HCH原位生物修复及修复菌剂(BHC-A)对雷竹新陈代谢及生理活性、竹林土壤养分活化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BHC-A原位降解HCH效果显著,降解率高达85.25%;BHC-A使用后,处理A、B较对照雷竹叶片叶绿素SPAD值分别提高12.82、11.36,根系活力分别提高了37.77%、24.25%,处理间差异显著,说明BHC-A可以提高雷竹新陈代谢及生理活性;BHC-A生物修复过程中,与对照相比,处理A、B土壤pH值分别下降了0.40、0.14个单位,土壤水解氮分别提高了80.33、62.67 mg.kg-1,差异达显著水平;处理A土壤有效磷、速效钾较处理B和对照分别提高了33.02、36.98 mg.kg-1和27.91、29.33 mg.kg-1,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处理间土壤有机质及全效养分变化不明显,即BHC-A可以促进土壤养分释放,提高养分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从吴江市郊长期被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中富集到以菲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菲降解复合微生物菌群,复合菌群在7d内对无机盐液体中菲(含量100mg·L^-1)的降解率达到99%。从复合菌群中分离纯化获得两株菲高效降解菌B1和L2,经过菌体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B1为百日咳博行特氏菌(Bordetella petrii),菌株L2为墨西哥假黄单胞菌(Pseudoxanthomonas mexicana)。这两株菌在菲含量为100mg·L^-1的无机盐培养液中,7d内对菲(含量100mg·L^-1)的降解率大约为80%,9d内的降解率可达到99%。将复合菌群和菲污染土壤混合,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修复。结果表明,修复88d后,接种复合菌群的低污染浓度(8.22mg·kg^-1)处理和高污染浓度(39.65mg·kg^-1)处理的菲去除率分别达到95.74%和98.06%。  相似文献   

12.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分析了福建茶园土壤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类有机氯农药(OCPs)的分布、组成和来源。结果表明,∑HCHs和∑DDTs浓度分别为0.251-1.120 ng.g^-1和0.210-2.406 ng.g^-1,属于清洁背景范围;漳浦、福鼎和福州茶园土壤∑OCPs浓度显著高于其他样点。除福州外,其他样点HCH同系物中γ-HCH相对含量最高,占HCHs总量的26.3%-76.3%。DDTs中以o,p′-DDT相对含量最高,为34.7%-60.8%。0-15 cm土壤HCHs和DDTs浓度(分别为0.593 ng.g^-1和1.340 ng.g^-1)均高于15-30 cm(0.451 ng.g^-1和0.862 ng.g^-1)。除福州β-(/α+γ)-HCH和α-/γ-HCH值较高外,其他样点均较低,表明福州HCHs为历史污染,其他样点均存在HCHs新输入,并可能存在林丹的使用或输入;除福鼎p,p′-DDE/p,p′-DDT值较高外,其他样点均较低,表明除福鼎外其他样点均有DDTs的新输入;o,p′-DDT/p,p′-DDT值均较高,表明可能有大量三氯杀螨醇的使用或输入。  相似文献   

13.
土壤是农药的主要载体,有机氯农药具有高毒、难降解、蓄积性等特性,其残留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持续累积、扩散,从而对农产品造成残留,为了保障土地使用安全、粮食安全,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土壤样品中有机氯农药(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δ-六六六、O,P’-DDT、P,P’-DDE、P,P’-DDT、P,P’-DDD、百菌清、环氧七氯)的残留量,对土壤样品的前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土壤样品用乙腈振荡提取,在旋转蒸发仪上在水浴温度为40 ℃下旋转浓缩至约2 mL左右,取出后在氮吹仪上吹至近干,在优化的气相色谱条件下对土壤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实际土壤样品均未检出,在0.2、0.4 、0.6 ug/mL添加水平下,加标回收率为71.2%~121.2%,相对标准偏差为1.2 %~12.3%,方法检出限为0.28~0.95 ?滋g/kg。  相似文献   

14.
Soil samples with three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no fertilizer, corn straw and farm manure) collected from a Lou soil (Eum-orthic Anthrosol classfied using Chinese Soil Taxonomy) in northwestern China were analysed for residual level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α-HCH, β-HCH, γ-HCH, δ-HCH, HCB, o,p'-DDT, p,p'-DDT, o,p'-DDE, p,p'-DDE, p,p'-DDD, a-endosulfan, dieldrin and endrin).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OCPs) were detected in all soil samples except δ-HCH and their total concentrations ranged from 159.31 ± 9.00 to 179.77 ± 2.58 ng g-1 with an order of HCHs > DDTs > (dieldrin + endrin) > HCB > α-endosulfan. Among all the compounds, γ-HCH had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followed by p,p'-DDE. The residual levels of HCH isomers and DDT as well as their metabolites in soil with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were in the order of γ-HCH > β-HCH ≈ α-HCH > δ-HCH and p,p'-DDE > p,p'-DDT > o,p'-DDT > p,p'-DDD ≈ o,p'-DDE, respectively. DDE/DDT ratios ranged from 1.59 ±0.13 to 3.35 ± 0.16 and endrin/dieldrin ratios from 1.40 ± 0.06 to 9.20 ± 4.05, both indicating no new occurrence of these pesticides in these soils, while α-HCH/γ-HCH ratios of 0.04 indicated a new input of lindane (almost pure γ-HCH) in the past several years. The farm manure treatments showed lower DDT residues than samples without fertilizer. Also addition of corn straw and farm manure increased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decreased the soil pH which could retard the degradation of DDT in the soil.  相似文献   

15.
海藻酸钠固定化细菌对毒死蜱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毒死蜱的生产和使用日趋广泛,由其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危害不容忽视。微生物是影响有机磷农药在环境中降解的最主要因素,也被认为是降解有机磷农药最可靠而高效的途径。固定化技术是提高微生物降解农药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本研究以海藻酸钠为载体,采用注射器滴定法将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HY-1用海藻酸钠溶胶包埋,研究了反应时间、固定化菌接入量、pH和毒死蜱初始浓度对毒死蜱降解的影响以及固定化菌的重复使用效果。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固定化菌能够高效降解基础培养基中的毒死蜱,制备固定化小球海藻酸钠溶胶的最适浓度为2.5%(w/v),小球的平均粒径为3 mm。在培养时间为60 h时,固定化菌对100 mg·L-1毒死蜱的降解率达到最大。固定化小球接入量为160 g·L-1时,对100 mg·L-1毒死蜱的降解率最高。固定化菌对毒死蜱的降解有着较宽泛的pH适应范围,碱性环境更有利于其对毒死蜱的有效降解。当毒死蜱初始浓度为80 mg·L-1和100 mg·L-1时,固定化菌对毒死蜱的降解率较高,达90%左右。固定化菌可重复利用降解毒死蜱,当利用4次后,固定化小球虽已发生崩解,但对100 mg·L-1毒死蜱的降解率仍高达47%。因此,海藻酸钠固定化蜡状芽孢杆菌对水体中毒死蜱的降解率较高,环境适应性较强,固定化菌可在毒死蜱污染的净化去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受某六六六(HCH)生产企业污染的场地上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和研究了土壤中六六六的污染水平和污染分布趋势。结果表明,六六六的浓度范围是0.34~2287.6mg·kg^-1,六六六污染主要集中在-1m土层,平均浓度高达467.75mg·kg^-1。在-3m和-5m土层中污染中心位置与-1m层土壤保持一致。通过Kriging法插值画出-1、-3、-5m土层等值线图,可清晰地看出六六六的分布趋势。六六六浓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迅速降低。然而,在-5m土层由于土壤类型为淤泥质粘土,六六六浓度相对于-3m土壤反而升高,该层的平均浓度为89.86mg·kg^-1。纵观整个污染场地六六六的污染分布情况,在地下水作用下污染物浓度向东南方向扩散,且六六六在垂直方向的迁移和残留浓度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运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μECD)分析了福建茶园茶叶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等有机氯农药(OCPs)的分布、组成和来源。结果表明,∑OCPs浓度为0.764~10.561ng.g-1,永泰最高,福鼎最低,一般而言,老叶中∑OCPs浓度高于嫩叶;∑HCHs浓度为0.373~7.427ng.g-1,永泰最高,政和最低,老叶中HCHs浓度显著高于嫩叶;茶叶中HCHs同系物以γ-HCH为主,占总量的51.3%~94.1%;α-/γ-HCH表明所有茶园均存在林丹的使用或输入,β-(/α+γ)-HCH表明所有茶园均非HCHs历史污染,可能存在HCHs其他新的来源。∑DDTs浓度为0.123~5.168ng.g-1,政和最高,福鼎最低,老叶和嫩叶中无显著差异;与土壤类似,茶叶中DDTs同系物以p,p′-DDT和o,p′-DDT为主,两者之和占总量的67.3%~96.0%;p,p′-DDE/p,p′-DDT表明,除福鼎、永泰和安溪外,其他茶园均存在工业DDTs的使用或输入;o,p′-DDT/p,p′-DDT表明,除政和外,其他茶园均存在大量的三氯杀螨醇的使用或输入,以安溪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木霉对多菌灵的生物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田连生  陈菲 《土壤学报》2009,46(6):1127-1131
从耐药性木霉菌株的诱变选育过程中,得到一株能在含多菌灵2 000 mg L-1培养基上生长的变异菌株T32。该菌株在以多菌灵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于25℃、200 rm in-1振荡培养5 d,对多菌灵的降解率达到61.4%。在pH6.0、25℃、5%接种量和加入0.5%酵母粉为最适降解条件下,该菌株对多菌灵、速克灵、扑海因、甲基布托津和三唑酮这5种常用化学农药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1.4%、92.1%、55.3%、40.1%和86.5%。对原土壤、自然风干土壤和高温烘干土壤中的多菌灵进行室内降解实验,在25~28℃、5%接种量、含水量维持15%的条件下处理10 d,对多菌灵的降解率分别达到78.6%、75.3%和70.5%。  相似文献   

19.
应用PUF材料空气被动采样技术,研究了密闭温室条件下污染土壤中有机氯农药[DDT和六六六(HCH)]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向空气中扩散的规律。结果表明:土壤中∑HCHs和∑DDTs总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空气中HCH和DDT浓度在20d时达到峰值,20d以后浓度逐渐降低。培养60d后,土壤中∑HCHs的浓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0~2cm土层中∑HCHs的浓度(9.4±0.69)mg·kg-1显著低于6~8cm土层中的浓度(12.11±0.83)mg·kg-1;∑DDTs在土壤中浓度随土壤层次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温室条件下有机氯农药的异构体和降解产物的组成也发生一定变化,土壤中HCHs和DDTs在一定程度上被激活,温室条件也可能促进HCHs和DDTs的土-气交换过程;温室环境促进了p,p′-DDT和o,p′-DDT向p,p′-DDD和p,p′-DDE转化,从而增大DDT和HCH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20.
刘蕾  袁芳  高彦祥 《农业工程学报》2016,32(Z2):423-429
为了提高β-胡萝卜素乳液稳定性,该研究利用α-乳白蛋白(α-LA)为乳化剂,考察了不同α-LA添加量(0.25%~3.00%)对10%的水包油(O/W)β-胡萝卜素乳液粒径、电位、快速稳定性、包埋率、界面α-LA含量和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α-LA添加量的增加,β-胡萝卜素乳液粒径减小,电位增加,包埋率提高;当α-LA添加量大于1.50%时,乳液粒径、电位和包埋率不再随着α-LA添加量的增加而变化(P0.05)。乳液的Turbiscan扫描指数(TSI)在α-LA添加量大于1.50%之后没有显著性变化,β-胡萝卜素乳液趋于稳定。随着α-LA添加量的增加,水油界面上α-LA含量显著增加(P0.05)。当α-LA添加量大于1.00%时,β-胡萝卜素在乳液中的保留率不再随着α-LA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表明α-LA是一种可以应用在β-胡萝卜素乳液中的乳化剂,在α-LA添加量为1.50%时,可以得到物理和化学稳定性较好的β-胡萝卜素乳液,为食品工业中应用β-胡萝卜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