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永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426-21427,21429
以失地农民法律权利弱势为视角,对失地农民及弱势群体的概念进行了法学解析,对当前失地农民弱势群体法律权益受损的具体表现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护失地农民弱势群体法律权益的途径,以确保失地农民"失地不失权"。  相似文献   

2.
屈晓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396-2398
从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失地农民市民化出现的问题:一是失地农民转成市民后家庭经济生活困难;二是失地农民进入城市后就业困难;三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突出。剖析了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是制度化排斥是阻碍失地农民市民化的根源;二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排斥是阻碍失地农民市民化的深层次原因;三是城市居民对失地农民的排斥与失地农民的自我排斥是阻碍失地农民市民化的主观因素;四是城市就业对失地农民的排斥是阻碍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客观因素。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是制定合理的土地流转价格,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与利益分享机制;二是为失地农民构建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三是加大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其就业率;四是提高失地农民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他们的身份变成了市民,但是如何使失地农民能与城市充分融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从社会排斥角度分析了失地农民所遭受的社会排斥现状及产生的原因,构建出失地农民与城市融合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提供的数据表明,1987年至2001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3394.6万亩,其中70%以上是征地。与此相应的是将有更多的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根本——土地。从1990年至今制造的失地农民已经远远超过2000万人次。虽然农民失去土地以后得到了政府和用地单位支付的数额不多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费,但是这些费用难以让失地农民保持以前的生活水平,同时失地失业失保的三重压力使大量失地农民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制度、经济、文化与心理、社会关系网络4个方面分析了失地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遭受到的社会排斥,理清了社会排斥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出从创新制度、改造就业环境、转变观念等方面入手,缓解和消除对失地农民的社会排斥,促进失地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社会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6.
孙龙 《现代农业》2009,(6):137-138
失地农民就业是当前中国"农民"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当前推进城市化时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影响和制约失地农民就业的几点因素,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失地农民是我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弱势群体,已经引起了全社会对他们的关注,笔者以社会安全阀理论分析了这一特殊群体形成的原因,以及影响他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重视大众传播媒体,重视社会安全阀机制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大量农民用地变成了非农用地,一大批农民变成了失地农民,失地农民作出的牺牲和损失是全方位的、综合性的,而他们的权益却并未得到充分的保护,补偿严重不足,失地农民问题已经变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应该采取综合措施,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回顾了历年来学者们对此问题衍进和研究的相关情况,并进行了归纳,以便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安置模式利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问题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国家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补偿以及安置问题,探讨了当前安置失地农民的主要模式,对比分析了各种安置模式的利弊,以期为解决失地农民长远生计问题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身份认同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总结了有关失地农民身份认同研究的4大热点问题并作了相关评述,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分析了现阶段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征地规模越来越大,失地农民日益增多,由于征地补偿机制的缺失,使得相当一部分农民失去土地以后,不仅没有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和城市化成果,反而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边缘人和弱势群体。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社会保障等问题,已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失地农民是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类特殊群体,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是目前社会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因而建立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重庆市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情况,结合山东章丘、浙江等地的实践,分析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里,加快推进城市化是历史的必然。在现阶段推进城市化必然导致农民大量的失地,致使农民失去很多利益,尤其是在土地征补方面损失更大。本文在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对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害问题的同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用土地被征用,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农民因失去土地而生活无法保障,失地农民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中国失地农民及其保障的现状,并从制度的建设,失地的补偿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几方面提出了建立一个完善的失地农民保障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失地农民”是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新词汇,一般由社会、自然、个人3种原因造成,但对比后两者,社会因素产生的影响更大。基于此,本文以浙江省象山县新桥镇为例,以社会因素为切入点,通过对新桥镇失地农民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就业、安置、社会保障项目方面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经济报道》11月1日刊登刘晓忠的文章说,近日,北师大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宋晓梧院长表示,去年从事非农就业6个月以上的农民工达24223万,其中失地农民约4000万,而愿意回农村定居的只占8.8%,总额约2132万人。坦率地说,当前从事非农就业的农民工90%以上不愿回农村定居并不单纯是城市为农民工创造了更多就业等经济选择自由,而是大量农民因在农村缺乏维系生存的充足资源而被迫非农就业。具体而言,当前各地联产承包制的契约长期化,以及在垦荒有限与城市化扩展占用大量农地的双重冲击下,农村已无充足的耕地配  相似文献   

20.
李萌 《北京农业》2012,(15):249
对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重要体现进行分析,并从4个方面的途径来实现对失地农民权益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