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几年,随着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及种植成本的增加,玉米价格逐年走高。2010年春播时节,受低温雨雪天气影响,东北春播普遍推迟。从各地的实际调查情况来看,多数地区播种延迟10~15天,局部延迟更多。华北黄淮产区因小麦收割延迟造成秋玉米播种也有所推迟。7,8月份东北及华北黄淮的持续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随着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及种植成本的增加,玉米价格逐年走高。2010年春播时节,受低温雨雪天气影响,东北春播普遍推迟。从各地的实际调查情况来看,多数地区播种延迟10~15天,局部延迟更多。华北黄淮产区因小麦收割延迟造成秋玉米播种也有所推迟。7,8月份东北及华北黄淮的持续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松嫩平原西部较为合适的播种时期,促进区域青贮玉米优质高效生产,本研究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设置5个播种时期,即4月25日(T1)、5月2日(T2)、5月9日(T3)、5月16日(T4)和5月23日(T5)播种,比较分析了不同播期处理对青贮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延迟,青贮玉米的生育期缩短,株高、茎秆粗度下降;叶片持绿性,单位面积鲜、干生物产量,籽粒与整株干物重比值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总体表现为T3>T4>T2>T1>T5。同时,随着播期的延后,青贮玉米单位重量鲜重对应的干物质积累量及粗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加,中性洗涤纤维、木质素、淀粉含量逐渐降低,灰分、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先增加后下降。综合各项产量和品质指标,本试验条件下5月2日至5月16日播种可以获得较高饲用品质的青贮玉米,但在具体播种时间的选择上应结合青贮玉米采后高效加工环节需求,基于当地实际气象条件,尽可能避免播后干旱及低温等环境的不利影响,在确保高产群体质量的基础上科学确定最佳播期,有效提升区域青贮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正>一、玉米市场(一)东北玉米播种提前完成,关内夏播面积继续增加5月份,受低温多雨影响,东北部分地区春玉米出苗有延期的情况。但今年玉米播种普遍提前,目前生长进度并无明显减缓。吉林、辽宁地区玉米生长已经处于7叶期,黑龙江等地区多处于3~5叶期,大多数地区玉米出苗正常,生长情况良好。6月上旬东北地区土壤墒情充足,天气状况利于玉米生长,前期苗情为今年玉米单产提高打下一个较好的开头。  相似文献   

5.
玉米播种期的决定因素及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影响播种期的因素 1.1温度 低温不利玉米出苗,有时还会造成冻害,而秋霜冻往往使果穗不能正常成熟,影响产量和品质。在其他条件适宜时,玉米发芽、出苗主要决定于环境温度的高低。水分和氧气适宜时,温度越高,发芽和出苗越快。推迟播种有利于出苗,但在生长期较短的地区,晚播易遭受秋季低温与霜冻害,籽粒不能正常成熟。所以生产上常把耕作层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的时间,作为玉米开始播种指标。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陇东旱塬区全膜双垄沟栽培模式下不同播种方式对玉米播种质量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在甘肃省镇原县上肖乡进行了连续5年的试验,在目标密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减株距和播种数量控制密度,研究了玉米播种质量和生长发育。结果显示:播种方式显著影响全膜双垄沟玉米出苗率和保苗率(P<0.05),单粒播种较双粒播种出苗率提高1.9%,单粒半株距播种保苗率达到100%;3粒倍株距穗位和底部透光率分别为10.7%和4.6%,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拔节期光合速率和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籽粒、穗轴、叶片、苞叶和茎秆变幅分别为3.0%、1.3%、0.8%、1.4%和4.2%,干物质积累分配不受播种方式影响;产量和耗水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P<0.05),半株距单粒播种、3粒倍株距播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常规播种增加2.7%、2.1%和1.2%、2.5%。陇东旱塬区全膜双垄沟栽培模式下,播种方式影响了玉米出苗,但对后期玉米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影响不大,因此,采用机械化播种时可选用单粒半株距播种方式,在目标密度基础上增加播种密度17%左右,人工点播可以选用倍株距3粒播种,每穴留2株玉米,可以减少50%点播穴数。  相似文献   

7.
<正>一、玉米市场(一)上半年国内玉米长势良好,增产基础较好5月份,东北部分地区春玉米出苗受低温多雨影响有延期的情况,但由于玉米播种普遍提前,多数玉米仍然适时出苗,苗情良好。6月份,东北地区大部光热条件较好,降雨充沛,气温偏高1~3℃,利于春播作物生长发育。其中,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地区降雨量分别为平均年份的125%、118%、93%、139%;气温分别比平  相似文献   

8.
西藏达孜箭筈豌豆西牧324播种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牧324为春箭筈豌豆晚熟品种,在西藏达孜县4月13日播种时,生育期约150 d;种子千粒重66.07 g;种子产量达到2442.1 kg/hm2,极显著高于其它播期(P<0.01)。4月20日以后播种,则不能开花或开花结荚后大部分籽粒不能成熟,种子产量急剧下降到795.2 kg/hm2以下。如果4月中旬作为西牧324的播期,稍早于当地油菜等作物的传统播期,所以出苗期极易受低温和晚霜的影响,是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种子收获期的秸秆产量性状测定表明,试验设计范围的不同播期间株高随播期的延迟下降,但产量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今年玉米播种晚,收获期延迟,晚熟,适宜带穗青贮,玉米带穗青贮适口性好,营养丰富,消化率高。常年饲喂,家畜毛色光亮,体质好,发病率低,发情比较规律,产犊间隔缩短.生产性能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吉林畜牧兽医》2010,(7):63-63
<正>2010年5月31日至6月4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参与大连商品交易所组织的考察团对2010年吉林主产区玉米播种、生长以及上年度库存情况进行调研。根据接触到的情况,考察团认为今年玉米播种面积稳中有增  相似文献   

11.
市场     
<正>豆粕季节性压力显现过去一段时间,国内豆粕需求受非洲猪瘟疫情等影响明显偏淡,国内大豆到港量一直不高,豆粕产量同比降低,美国大豆主产区降水过度,令播种一直延迟,而巴西大豆价格不断上涨,令国内大豆压榨利润降低,因而豆粕获得支持。目前,美国大豆播种逐  相似文献   

12.
受政策利好的支撑,国内玉米市场现货价格继续稳中有涨;大连玉米期货量仓均减,价格小幅收涨。1现货市场东北地区:虽然东北春播受天气等因素影响推迟,但从目前来看除黑龙江、内蒙播种日期滞后外,其他地区基本实现适期播种。农业部5月16日农情调度显示,东北四省区玉米已播2.43亿亩,完成96.7%,进度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辽宁、吉林玉米播种已结束,黑  相似文献   

13.
<正> 1 矮花叶病在整个生育期中均可感染此病,其中以苗期到7叶期发病最盛。被害玉米病叶褪色失绿呈斑驳花叶状,早期感染的幼苗,根茎腐烂,过早死亡。防治措施为选用无病区种子及抗病品种,培育壮苗。春玉米提倡地膜早播,于4月底前播种结束。夏玉米推迟到6月中旬后播种,避免蚜虫高峰期与玉米易感病生育期相吻合。增施有机肥,调节氮、磷、钾肥的用量,增施锌、铁等微肥,搞好配方  相似文献   

14.
<正>入7月份以来,辽宁地区的干旱情况开始越演越烈,持续的高温天气、连续十几天无有效降水,土地已经开始渐渐干涸,各地区的玉米生长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近期虽有降雨,但是部分地区旱情缓解有限,辽西部分地区依旧缺少降雨,存在减产预期。旱情提前玉米生长形势不乐观据中国玉米网调查了解到,辽宁玉米播种至今,干旱贯穿整个生长期。辽宁农户多4月下旬左右播种,在播种初期,土壤湿度较低,接连十几日无有效降雨,旱情影响玉米发芽和出苗,导致部分地区二次补种,生长进度推迟,但总体看播种期干旱玉米影响相对有限。6月下旬开始,辽宁进  相似文献   

15.
<正>1育苗移栽玉米育苗移栽能充分的利用阳光,在复种指数较高,前茬收获较迟及生长期较短,玉米生育后期常遇低温冷害的地区,育苗移栽可以使玉米增产10%~20%,有些地区增产30%以上。优越性为便于集中管理,培育壮苗,协调茬口的增地矛盾,保证适时播种,充分利用光照资源和时间差、空间差,延长了玉米的生育期。选用生育期比当地品种晚10~15天的品种。把  相似文献   

16.
一、东北玉米上市延迟,国内玉米价格低位反弹(一)东北玉米上市延迟,华北玉米上市加快11月份,受持续的雨雪天气影响,东北地区玉米购销受阻。今年东北地区雨雪天气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加上今年东北地区玉米增产较多,上市初期玉米价格低开低走,深加工基本都没有  相似文献   

17.
1育苗移栽 玉米育苗移栽能充分的利用阳光,在复种指数较高,前茬收获较迟及生长期较短,玉米生育后期常遇低温冷害的地区,育苗移栽可以使玉米增产10%-20%,有些地区增产30%以上。优越性为便于集中管理,培育壮苗,协调茬口的增地矛盾,保证适时播种,充分利用光照资源和时间差、空间差,延长了玉米的生育期。  相似文献   

18.
<正>截止到4月末,全球饲粮市场价格稳中上涨,主要原因是玉米需求强劲,美国玉米播种以及生长季节存在不确定性,支持了价格。不过国际原油期货走  相似文献   

19.
玉米苗期病害是指玉米从播种后到拔节以前(6月末)发生的病害.种类很多.一般品种发病率在2%~10%.严重的在30%以上.春季低温多雨或长期干旱气候条件的重病年发病率在50%以上.造成缺苗、断条.严重的毁种.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此病是由穗腐病的种子上带有镰刀菌、蠕孢菌、丝核菌、腐霉菌等真菌和土壤里的一些真菌复合侵染所致。播种后.有的种子不能出苗;有的发芽后叶子不舒展.变黄、褪色;有的幼苗茎基部变为褐色、变细.2~3叶期有黄化苗、花白苗。有的在6叶期植株矮小、丛生,有黄白条纹.呈“君子兰”苗;有的变为畸形苗.…  相似文献   

20.
播种期与播种量对多花黑麦草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播种期和不同播种量对多花黑麦草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对全生育期影响较大,但对种子的成熟期影响较小,早播可适当提前种子收获;相同播种量条件下,随着播种期的延迟,种子千粒重呈下降趋势;同一播种期内不同播种量处理之间,种子千粒重存在显著(P〈0.05)和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的播种时期应适当调整播种量,长江中下游地区10月10日左右播种适宜的播种量为1.0g/m^2,10月25日左右播种适宜的播种量为1.5g/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