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3个花生新品种参加2011年全国(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在7省区11个试验点进行年度试验。13个参试新品种中,设汕油523为对照种,12个品种干荚果产量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1个品种比对照种减产。其中泉花551、航花3号、汕油诱1号、航花2号、仲恺花10号、湛油58、龙花9号、桂花6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闽花7号增产达显著水平;莆花23、贺油12号、福花4号比对照种增产,但未达显著水平。云花生3号比对照种减产,减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干旱胁迫对不同类型花生根冠比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旱性品种花育22号、高脂肪品种菏花7号和高油酸/亚油酸花生品种开农6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整个生育期持续控水,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为40%~45%的中度干旱。测定出苗后10 d、30 d、50 d和70 d的根冠比、经济系数、千克果数、单株饱果数和出仁率等,同时检测籽仁脂肪含量、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抗旱能力强的品种根冠比大于正常水分处理的;30 d时菏花7号干旱处理的根冠比与正常水分间无显著差异;50 d时菏花7号和花育22号干旱处理的根冠比均显著大于正常水分处理;抗旱性品种花育22号和高脂肪品系菏花7号减产幅度较小,分别为21.00%和16.65%,高油酸品种开农61号抗旱能力最差,减产幅度达36.56%;干旱条件下,抗旱型品种脂肪含量无明显差异,高脂肪品系脂肪含量显著增加,高油酸品种脂肪含量显著降低。干旱胁迫对不同类型花生品种的根冠比、产量、品质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3.
对惠安县6个新引进的花生新品种进行试种比较,结果表明:泉花8号产量最高,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25.5%;粤油7号比对照增产15.8%,居第2位;其他品种3个比对照增产、1个比对照减产。  相似文献   

4.
对2013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生产试验的7个(含对照)品种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试点的综合表现分别进行了评述。参试品种中仅有开农69和豫花27号两个品种的荚果和籽仁产量均比对照豫花15号增产,且荚果增产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5.
一、选用良种为发挥地膜覆盖栽培的增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应选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的中早熟大花生品种,如豫花7号、豫花15号等。所选品种种子发芽率95%以上,发芽势  相似文献   

6.
贵州铜仁市碧江区花生新品种引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贵州铜仁市碧江区种植优质、高产、抗性强的花生品种,2016年碧江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引进花生新品种花小宝、粤油44、黔花生6号和花育44号,以黔花生1号为对照(CK)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粤油44、花育44号和黔花生6号比对照品种黔花生1号增产,幅度分别为50%、46.8%和18%,适宜性、抗性、品质表现好,适宜在碧江区海拔约500m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了选择适应道县种植的优良花生新品种,2018年引进黑花101、花育9303、花育73、粤油37、湘花06-101-4、湘花06-64-3、湘花9760、品鉴1号8个花生新品种,以中花15(CK_1)和湘农小花生(CK_2)为对照进行花生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品鉴1号抗逆性强,高抗白绢病,产量379.7 kg/667m~2,比CK1增产27.4%,比CK_2增产55.4%;花育9303抗逆性强,高抗白绢病,产量319.3 kg/667m~2,比CK1增产7.2%,比CK_2增产30.7%;粤油37高抗白绢病,产量286.0 kg/667m~2,比CK_1减产4.0%,比CK_2增产17.1%。表明品鉴1号、花育9303、粤油37产量较高、抗性较强,综合性状优良,适合在道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高产多抗花生新品种商研9658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商研9658是利用豫花7号为母本,8130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和多年系统选择育成的高产、多抗、高油酸/亚油酸比值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参加河南省花生区域试验,2年平均荚果产量比对照种豫花11号增产8.0%;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荚果产量比对照种豫花11号增产10.1%。籽仁蛋白质含量23.63%~25.71%,脂肪含量50.42%~53.34%,油酸/亚油酸比值1.55~1.76;高抗花生锈病,抗叶斑病、网斑病、病毒病和根腐病。  相似文献   

9.
2013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由广东省种子管理总站、广东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组织指导,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主持实施.共有10个新品种参试,设汕油523为对照种,全省共10个试验点承担本年度试验.10个参试品种有7个品种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3个品种比对照种减产.其中,汕油诱1号、仲恺花44、汕油辐1号、仲恺花99、粤油18、粤油390比对照种增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湛油53增产不显著,仲恺花332、粤油410两个品种减产未达显著水平,花育33号比对照种减产达到极显著水平.推荐粤油390、汕油辐1号、汕油诱1号和仲恺花99共4个品种参加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由广东省种子管理总站、广东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组织指导,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主持实施。共有10个新品种参试,设汕油523为对照种,全省共10个试验点承担本年度试验。10个参试品种有7个品种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3个品种比对照种减产。其中,汕油诱1号、仲恺花44、汕油辐1号、仲恺花99、粤油18、粤油390比对照种增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湛油53增产不显著,仲恺花332、粤油410两个品种减产未达显著水平,花育33号比对照种减产达到极显著水平。推荐粤油390、汕油辐1号、汕油诱1号和仲恺花99共4个品种参加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1.
渭源县马铃薯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7个马铃薯新品种(系)与本地已示范种植的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中比陇薯3号(CK)增产的有9224-11、陇薯6号、庄薯3号3个品种,且3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产量分别为48 333.3、40 666.7、39 066.7 kg/hm2,分别较CK增产39.3%、17.2%、12.6%,其他各品种均比CK减产,减产幅度为3.0%~57.3%。建议在继续试验的基础上,9224-11可在渭源县进行示范种植,陇薯6号、庄薯3号应扩大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2.
进行了不同花生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山东农业大学花生研究所培育的杂交花生新品种丰花1号、山花7号在思南县凉水井镇种植产量分别为5 112.26 Kg/hm2、5 337.60 kg/hm2,比当地花生(CK)分别增产78.49%、86.36%,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通过花生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品种在中等肥力水平下对生育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合兴国县栽培的优良花生品种。结果表明仲恺花1号、粤油7号、汕优21号,桂花21号产量较好,增产幅度为5.15%~10.5%,适宜在全县大面积栽培。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广东省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广东省春植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共有7个新品种参试,广东省10个试验点承担该年度试验.结果表明,在7个参试品种中,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的复试品种有汕油199、粤油40、汕油188和湛油26,比对照种增产的初试品种有湛红2号、粤油86,上述品种比对照种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初试品种仲恺花4号比对照种减产,减产达极显著水平.2007年春植各试点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结果,参试品种叶斑病平均发病级数为2.1~2.8,参试品种均表现为高抗;锈病平均发病级数为2.1~2.6级.均表现高抗:采用人工菌液接种法对参试品种进行青枯病抗性水平鉴定,结果显示:粤油40、汕油188、粤油86和仲恺花4号为中抗,汕油199、湛红2号、湛油26和汕油523为中感.油份和蛋白质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种汕油523含油率为56.2%,参试品种含油率均低于对照种,介于52.6%~55.5%之间;对照种汕油523蛋白质含量为23.5%,参试品种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种,介于24.1%~25-4%之间.建议已完成两年区试品种汕油199、粤油40、汕油188和湛油26申请品种审定,初试品种湛红2号、粤油86参加复试.初试品种仲恺花4号比对照种减产显著,建议不再参加复试.  相似文献   

15.
引进春小麦新品种(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昌县引进10个春小麦品种试验的结果表明,7个品种(系)XC-6、D68-20、E47-146、E46-2227、2010、垦春13、21351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以品系XC-6折合产量最高,为10 454.5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9.5% ;品系D68-20折合产量为10 340.9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8.3%;3个品种(系)宁J210、1248-4、农福2号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减产,减产率为7.1%~8.3%.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适宜平潭县种植的花生品种,引进12个花生新品种进行产量、性状和抗逆(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引进的12个品种有10个较对照泉花7号增产,增产幅度均在10%以上,其中泉花27和泉红花1号产量表现突出,可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云麦53为对照,对8家单位提供的10个冬小麦品种进行区域比较试验,研究不同冬小麦品种在保山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等情况。结果表明:较对照增产的品种没有,但是较对照减产不显著的品种有2个,分别为滇麦5号、保小麦3号,产量分别是7 164.00 kg/hm~2、7 044.00 kg/hm~2,分别减产3.1%、4.8%;其余8个品种产量较对照减产极显著,减产幅度为8.2%~17.0%。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参试的12个花生品种进行品比试验,鉴定出适宜河南省夏播种植的花生品种。[方法]对不同花生品种的生育特性、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性表现、产量表现进行了比较。[结果]开农86、豫花98、商花24号荚果产量比对照增产10%以上,增产极显著,综合表现较好。其中,开农86、商花24号果型中等,出仁率高,单株生产力大,特别适宜夏播。豫花98和豫花92果小、仁小,荚果显著增产,推荐参加小粒花生品比试验;商花25号、开农85荚果分别比对照仅增产6.84%、5.09%。[结论]该研究为夏播花生新品种在河南的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春季广东省豇豆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6个豇豆品种中,广丰7号每667 m2总产量1 202.49kg,比对照种珠豇一号减产1.71%,减产不显著;其他4个新品种减产8.82%~16.80%,减产均极显著。广丰7号每667 m2前期产量410.24 kg,比对照种增产24.28%,增产极显著;亮青前期产量为368.33 kg,比对照种增产11.58%,增产显著;白沙27号和定清前期产量比对照种分别增产0.35%和减产5.90%,增减产不显著;云优二号前期产量比对照种减产35.01%,减产极显著。定清感观品质优,白沙27号、广丰7号和云优二号等3个品种均为良,亮青中等;定清蛋白质含量较高,云优二号粗纤维含量较低,定清和白沙27号的还原糖含量较高。抗病性接种鉴定,白沙27号、广丰7号、亮青、云优二号等4个品种中抗枯萎病,定清感枯萎病。  相似文献   

20.
豫东平原花生品种抗病性田间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病圃自然鉴定方法,对12个花生品种进行抗病性研究。结果表明:对花生叶斑病、网斑病和根腐病表现出高抗的品种各1个,分别为豫花9326(相对抗病指数87.39%)、豫花15号(82.71%)和豫花21号(92.10%)。品种之间抗病性差异很大,综合抗病性以豫花9326、豫花15号、豫花21号最佳,豫花9805、商研9658较好,濮花9519、开农49、开农61次之,其他品种较差。商研9807、豫花21号、商研9658、开农61、豫花9805的荚果产量分别比对照(豫花15号)增产19.37%、15.81%、11.87%、10.27%、9.66%,增产效果显著,可作为花生生产的主导品种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