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9年张家港市杨舍镇开展了植保无人飞机与静电喷雾机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病虫害中等偏轻发生年份,采用植保无人飞机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防效为91.3%、保叶效果为55.2%,对纹枯病的病株防效为66.7%、病指防效为66.7%,对稻飞虱杀虫防效为90.7%,均较农户普遍使用的静电喷雾机防治效果略高或相近;同时劳动力成本节省37.5%,单机作业时间减少90%以上,达到了节本增效的目的,缓解了病虫害防治期间劳动力紧张、防治窗口期短的矛盾。因此,植保无人飞机是水稻病虫害防治的理想替代器械。  相似文献   

2.
2019年张家港市杨舍镇开展了植保无人飞机与静电喷雾机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病虫害中等偏轻发生年份,采用植保无人飞机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防效为91.3%、保叶效果为55.2%,对纹枯病的病株防效为66.7%、病指防效为66.7%,对稻飞虱杀虫防效为90.7%,均比农户普遍使用的静电喷雾机防治效果略高或相近;同时劳动力成本节省37.5%,单机作业时间减少90%以上,达到了节本增效的目的,缓解了病虫害防治期间劳动力紧张、防治窗口期短的矛盾。因此植保无人飞机是水稻病虫害防治的理想替代器械。  相似文献   

3.
《湖南农业》2024,(1):32-33
<正>一、适用范围本指导意见适用于植保无人飞机喷施农药防治大田及果树作物主要病虫害。所涉及的植保无人飞机作业参数、药剂选择和施药参数等仅供参考,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气象条件,病虫害发生种类、部位及为害程度,作物种类和生育期,药剂助剂的品种,植保无人飞机机型特点,周边作物和施药环境等进行参数调整和优化。二、使用策略1.基本原则施药作业须遵循“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4.
正慈利新闻网2016年6月17日讯(通讯员苏明喜)用无人植保飞机对水稻等粮食作物进行打药防治病虫害,这是农民朋友多少年的梦想。处在偏僻山乡的老百姓最多也只在电视里见过,但在2016年6月15日上午,岩泊渡镇中心村鸭毛组的群众却亲眼见证了无人植保飞机在稻田上空盘旋、喷药治虫的场景。这天上午,慈利无人植保飞机统防统治飞防现场会在岩泊渡镇中心村拉开序幕,县农业局、乡镇农技站、专业合作社、部分种粮大户和中心村鸭毛组部分群众共百余人到现场观看了无人植保飞机喷药防治情景。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真正适合高秆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植保器械,开展了不同施药器械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WSZ-0610型六旋翼电动植保无人飞机防治效果、喷雾作业性能好于3WFY-800型风送式高效远程喷雾机、3WH-36T车载式动力喷雾机,适合在玉米生长中后期大斑病喷雾防治中使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植保无人飞机应用文丘里防飘喷头对水稻病害的防效影响。利用植保无人飞机搭载文丘里防飘喷头的方法,分析雾滴沉积特性及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的防治效率。结果表明:应用文丘里防飘喷头雾滴在冠层上部与下部以及总体沉积量均超过应用常规扇形喷头的雾滴沉积量,相对于小雾滴,植保无人飞机采用大雾滴可以改善雾滴在冠层中的穿透性及喷幅范围内的雾滴分布均匀性;不论是粗雾滴还是细雾滴,植保无人飞机均可以有效防治稻曲病,而且防效优于传统的背负式喷雾器;纹枯病植保无人飞机应用文丘里防飘喷头施药后,其防效达到80%,与背负式喷雾器防效相当,较常规扇形喷头防效提高30%。因此,水稻叶部病害应用文丘里防飘喷头能够达到病害防治要求。  相似文献   

7.
农用植保无人作业机是农业生产中防治病虫害的新兴植保装备之一。通过分析、总结近几年植保无人机在田间病虫害防治、智能调控、作业航路规划等方面的施药技术研究与应用,分析植保无人机作业模式与作业特点,明确了现阶段利用植保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控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植保无人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图片新闻     
<正>湖南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协会响应国家实施农药减量计划,为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牵线搭桥,推广无人植保飞机超低空作业,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农药用量、满足市场需求、为农药生产企业产业链延伸创作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9.
探索了无人植保飞机超低量防治水稻田间杂草情况,对防治效果及效率进行了考证,试验表明:24 L/hm2药液量可有效防治水稻分蘖期田间稗草和三棱草;同时验证了宁夏视博公司ZB-810L无人植保飞机的续航蓄电能力,续航能力为6 min,最大载药量为8.0 L,最佳防治单元以0.2 hm2为宜。  相似文献   

10.
植保无人飞机技术近年来快速发展,已获得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但我国相应的标准化工作明显滞后,至今仅一项行业标准发布。通过对国内外航空植保技术、民用无人机和植保无人飞机的现行法规政策与标准的收集,分析了相关标准的可借鉴性,总结了我国现阶段植保无人飞机标准制定需要考虑的因素。根据行业管理和科学研究需求,在国家法规政策的范围内,以安全为目标,提出了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技术条件、操作准则、人员管理、运行监督管理以及效果评价等的植保无人飞机标准体系。同时提出了标准制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本文的工作,以期推进植保无人飞机的标准化工作,从而帮助植保无人飞机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实现植保无人飞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植保无人机是一种新型无人飞行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因为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病虫害,而利用植保无人机可以有效防治玉米病虫害。通过综合利用导航飞控和地面遥控等方式,可以高效地喷洒药剂和粉剂,优化整体施药环境,提高施药过程的精确性,有利于节省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足之处,因此,本文分析了植保无人机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可供实际植保工作借鉴,有效防治玉米病虫害,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2.
正一、植保无人飞机技术发展现状植保无人飞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技术最初应用于军事领域,目前已逐步扩大应用于民用领域,如航拍、土地勘测、农业喷药、防灾救灾等。国内农用无人飞机研发自2005年开始,逐渐进入上升阶段。2009年,植保无人飞机的样机开始投入试验,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内已经出现一批相对稳定的农用无人机机型。目前,国内农用植保无人飞机生产厂家已达几十家,正成为农机行业新的亮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13.
6个省市     
<正>近日,农业部、财政部和民航局联合印发通知,决定2017年在浙江等6个省市启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引导植保无人飞机规范应用试点,探索植保无人飞机购置补贴的路径、方法及配套的操作人员培训考核、作业飞行安全运行管理机制,促进植保无人飞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政     
《新农业》2017,(20)
<正>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引导植保无人飞机规范应用试点9月28日,农业部、财政部和民航局联合印发通知,决定2017年在浙江等6个省市启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引导植保无人飞机规范应用试点,探索植保无人飞机购置补贴的路径、方法及配套的操作人员培训考核、作业飞行安全运行管理机制,促进植保无人飞机健康发展。我国将在3年内建成覆盖省、市、县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9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重庆市农委、市财政局和民航重庆监管局联合印发通知:2017年10月30日至2018年3月30日,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引导植保无人飞机(即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规范应用试点,以引导植保无人机技术开发和规范应用,助推农业绿色发展。此次的补贴对象是重庆市范围内从事植保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主要包括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植保作业组织、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组织等,购机者在重庆市辖区内单机完成植保作业面积200亩以上方能申报补贴。  相似文献   

16.
该文分析了安庆市棉花种植面积连续萎缩的现状,阐述了安庆棉花主产区使用植保无人飞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安庆棉花主产区使用植保无人飞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输出,促进了土地流转,多元化的植保服务组织应运而生,植保体制元素、服务对象、防治方式等发生了改变,以户为单位的零散式粗放型防治病虫害,逐渐改变为由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大规模机械化的集约型的统防统治,并逐步实现大型飞机防治。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输出,促进了土地流转,多元化的植保服务组织应运而生,植保体制元素、服务对象、防治方式等发生了改变,以户为单位的零散式粗放型防治病虫害,逐渐改变为由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大规模机械化的集约型的统防统治,并逐步实现大型飞机防治。  相似文献   

19.
无人机低空喷洒施药是一项适应现代农业、现代植保需求的新型技术,国内外实践证明,农用无人机进行农业植保,技术非常成熟、效果十分显著。东港市作为水稻生产大县,引进和采用无人直升机喷洒农药,可以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从人工地面防治变为无人机空中防治,高效安全,节省农民劳动力,节约农业投入成本,最终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辽宁省东港市水稻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然后论述了无人机防控水稻病虫害的优点,最后分析了无人机防控水稻病虫害技术推广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4月2日,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和植保中国协会联合主办的植保无人飞机系列团体标准宣贯会暨植保无人飞机飞控手培训会在江苏盐城建湖县圆满落幕。产业升级,标准先行。中国农业的产业升级正如火如荼,机械化和数字化也呈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