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免疫蛋白等农业生产投入品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选出水稻生产上能防虫治病、又达到增产的农业生产投入品,经田间试验,在水稻秧田期、分蘖初期、分蘖盛期,分别喷施植物免疫蛋白1 000倍液+10%醚菊酯1 000倍液、葡聚稀糖1 500倍液+10%醚菊酯1 000倍液、吗.胍乙酸铜750倍液+10%醚菊酯1 000倍液,既能达到防虫治病的效果、又能提高水稻产量,并且投入不大,对水稻生长安全,有推广价值。但从效果和效益综合分析,以推广植物免疫蛋白1 000倍液+10%醚菊酯1 000倍液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为了选出水稻生产上能防虫治病、又达到增产的农业生产投入品,经田间试验,在水稻秧田期、分蘖初期、分蘖盛期,分别喷施植物免疫蛋白1 000倍液+10%醚菊酯1 000倍液、葡聚稀糖1 500倍液+10%醚菊酯1 000倍液、吗.胍乙酸铜750倍液+10%醚菊酯1 000倍液,既能达到防虫治病的效果、又能提高水稻产量,并且投入不大,对水稻生长安全,有推广价值。但从效果和效益综合分析,以推广植物免疫蛋白1 000倍液+10%醚菊酯1 000倍液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25%戊唑醇水乳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5%戊唑醇水乳剂进行了田间药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戊唑醇水乳剂2 000倍液、1 500倍液和1 000倍液3个处理浓度对水稻纹枯防效分别为79.7%、84.7%、89.2%,均显著高于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的防效,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氨基寡糖素等植物免疫诱抗剂在中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选出水稻生产上能防虫治病、又增产的农业生产投入品,经田间试验,在水稻分蘖盛期、孕穗期,分别喷施5%氨基寡糖素+10%醚菊酯1 000倍液、植物免疫蛋白1 000倍液+10%醚菊酯1 000倍液,既能达到防虫治病的效果、又能提高水稻产量,投入不大,对水稻生长安全,有推广价值。但从效果和效益综合分析,以推广5%氨基寡糖素1 000倍液+醚菊酯1 000倍液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通过传毒媒介昆虫(白背飞虱)控制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预防效果研究表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加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及25%吡蚜.噻嗪酮微乳剂1 500倍液对白背飞虱防效优异,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丛减退率效果明显,尤其是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无论从对白背飞虱防效及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丛减退率来看,效果均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丙酰芸苔素内酯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作用,秧苗期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试验因素为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水剂施用次数,设2个处理,处理A:喷施1次,处理B:喷施2次,设喷施清水空白对照(CK)。大田期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因素为丙酰芸苔素内酯稀释倍数,设稀释1 000倍液,2 000倍液,3 000倍液和4 000倍液4个处理和一个喷施清水空白对照(CK)。秧苗期调查记录地上鲜重、地下鲜重,株高、根长和总根数,大田期调查记录水稻株高、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并测定淀粉含量。结果表明,水稻秧苗期用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水剂常规用量稀释2 000倍液喷施1次,可显著提高秧苗素质,地上鲜重3.4 g,地下鲜重1.7 g,株高36.7 cm,根长16.3 cm,总根数50.7条;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水剂常规用量稀释2 000倍液或3 000倍液在水稻移栽后5和12 d各喷施1次,对水稻提质增产效果明显。因此,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水剂合理控制使用浓度和适期可以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选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2 500倍液等5种药剂,分别在镇稻14、皖稻86、盐丰稻2号等3个感病品种上进行试验,探索防治水稻恶苗病的种子处理药剂和处理方式。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悬浮剂2 500倍液、55%二硫氰基甲烷水剂5 000倍液浸种处理,15%多·福悬浮剂1∶25包衣处理对水稻恶苗病均有好的防治作用,且持效期长。  相似文献   

8.
新颖(12.5%戊唑醇EW)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新颖2 000倍、1 500倍和1 000倍液防治效果分别为79.41%、82.32%、88.6%,比70%甲基硫菌灵高出5.69~14.8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在福清市融城镇的水稻种植基地,以水稻品种"佳优164"为对象,研究80%赤霉酸可溶粒剂、4%糠氨基嘌呤水剂和0.4%芸苔素内酯-赤霉酸水剂3种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情况,明确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水稻生产中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80%赤霉酸可溶粒剂2 500~3 333倍液、4%糠氨基嘌呤水剂600~1 000倍液和0.4%芸苔素内酯·赤霉酸水剂800~1 200倍液的提高效果均较好,成本适宜,无药害产生,对水稻安全;同时,要及时抓住施药适期,在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时使用,进一步提高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0.
试验结果显示,各药剂处理防效差异显著。2.5%咯菌腈SC 1 000倍液药剂浸种处理在水稻秧田期、分蘖期、孕穗期防效分别为90.53%、41.17%、53.44%;25%咪鲜胺EC 2 000倍液药剂浸种处理在水稻秧田期、分蘖期、孕穗期防效分别为71.29%、60.33%、66.37%。从经济、有效、安全的角度考虑,在冷凉稻作区防治水稻恶苗病仍推荐以25%咪鲜胺EC 2 000倍液及2.5%咯菌腈SC 1 000倍液浸种72 h为宜。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6%戊唑醇ME作为浸种药剂防治水稻恶苗病的最适浓度,特进行了不同浓度6%戊唑醇ME及与16%咪鲜·杀螟丹WP混用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的试验。结果表明:6%戊唑醇ME 3 000倍液、2 000倍液,16%咪鲜·杀螟丹WP 400倍液,6%戊唑醇ME 3 000倍液和2 000倍液分别与16%咪鲜·杀螟丹WP400倍液混用浸种,均对水稻发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混用比单用抑制作用强;6%戊唑醇ME浸种浓度越高,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越好,两种药剂混用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比单用好。  相似文献   

12.
45%施保克水乳剂防治水稻恶苗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45%施保克水乳剂防治水稻恶苗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秧苗三叶期,45%施保克水乳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随着浓度的加大而提高,水稻秧苗五叶期,45%施保克水乳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随秧龄的升高而提高,浓度较高的6 000倍液和4 000倍液随秧龄的升高却略有下降,但均高于对照。因此,生产上推荐用45%施保克水乳剂6 000倍液或4 000倍液防治水稻恶苗病。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防治水稻灰飞虱,于2013年水稻3代灰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进行了1%阿害素盐对水稻灰飞虱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阿害素盐对水稻旱秧池灰飞虱的总体防效较好,用药后1d,其667倍液的校正防效达81.02%,且未发现对水稻秧苗有任何不良影响;该药剂可作为吡虫啉的替代药种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推荐剂量以667~1000倍液为宜。  相似文献   

14.
在水稻二化螟低龄幼虫期喷施10%阿维·氟酰胺SC(稻腾)1000倍液、12%甲维·氟酰胺ME(亮戈)(1500倍液、1000倍液)等药剂,研究4种杀虫剂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2天,10%阿维·氟酰胺SC、12%甲维·氟酰胺ME三种处理对水稻二化螟保苗效果分别为92.5%、94.4%、95.9%,对水稻二化螟的防虫效果分别为92.6%、97.9%、98.3%,喷雾施用对水稻叶色、株高、分蘖等生长性状均无不良影响,亦无促进生长作用,安全无药害;12%甲维·氟酰胺ME、10%阿维·氟酰胺SC对水稻二化螟防效均达90%以上、持效期长,建议推荐使用12%甲维·氟酰胺ME1500倍液、10%阿维·氟酰胺SC1000倍液为宜,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5.
对水稻进行不同的叶面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叶面肥对水稻产量均有一定的提高,以施绿力神300倍液的增产效果最明显,比施磷酸二氢钾600倍液增产11.79%,比施尿素200倍液增产23.2%,比对照增产26.85%。  相似文献   

16.
于2006年水稻三代灰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进行了1%阿害素盐对水稻灰飞虱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阿害素盐防治水稻旱秧池灰飞虱总体防效较好,用药1d后667倍液对灰飞虱校正防效达81.62%,且各浓度处理未发现对水稻秧苗有任何不良影响.可将其作为吡虫啉替代药种,进一步大面积示范推广,推荐剂量以667~1000倍液为宜.  相似文献   

17.
徐伟  李秀钰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882-12883,12938
[目的]筛选对水稻恶苗病防治效果较好的种子处理剂。[方法]采用9种种子处理剂处理水稻种子,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9种种子处理剂中5.5%浸丰2号EC1:5000倍液、12.5%戊氟丹WP1:1000倍液、12.5%戊氟丹WP1:1200倍液、12.5%戊咯丹WP1:1000倍液、12.5%戊咯丹WP1:1200倍液对水稻恶苗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秧田期达90%以上,且有提高水稻发芽率、成苗率、增加田间分蘖的作用。20%氰烯菌脂EC1:2000倍液、20%氰烯菌脂·杀螟丹WP1:1200倍液、16%咪丹WP1-400倍液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明显抑制水稻发芽、成苗和大田分蘖。[结论]5.5%浸丰2号EC1:5000倍液、12.5%戊氟丹WP1:1000倍液、12.5%戊氟丹WP1:1200倍液、12.5%戊咯丹WP1:1000倍液、12.5%戊咯丹WP1:1200倍液可以在生产上推广用于防治水稻恶苗病。  相似文献   

18.
晚稻增产3法     
<正>一、纯米醋喷水稻。水稻秧苗长出第1片真叶时喷浓度为500倍纯米醋液1次,2~3叶时再喷1次,如秧苗太弱用300倍液。插秧返青后,用500倍液喷1次,7天后再喷1次。灌浆后用500倍液喷1~2次可促进成熟。据实践,采用此法可使水稻增产25%以上。  相似文献   

19.
在新疆伊犁地区开展了筛选水稻病虫害防治药剂的试验,结果表明:秧苗期1 7%杀螟·乙蒜素w p对水稻出苗有一定影响,25%氰烯菌脂sc对水稻出苗有促进作用;对恶苗病的防效20%氰烯·杀螟丹w p、1 7%杀螟·乙蒜素w p200倍+25%咪鲜胺ec2 500倍液的防效较好;对稻瘟病的防效以1 7%杀螟·乙蒜素w p与25%咪鲜胺ec复配的防效较好;对稻水象甲的防效以1 7%杀螟·乙蒜素w p防效较好。1 7%杀螟·乙蒜素w p对稻水象甲、稻瘟病的防效虽然较好,但影响水稻育秧的出苗率,可以结合复配25%咪鲜胺ec2500使用,20%氰烯·杀螟丹w p既能防治稻水象甲,也能防治稻瘟病,对水稻育秧出苗影响较小。综上所述,生产上可以建议使用1 7%杀螟·乙蒜素w p200倍+25%咪鲜胺ec2 500倍液、20%氰烯·杀螟丹w p1 000倍液。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喷施宝不同浸种浓度对水稻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8 000倍液浸种效果最佳,增产率达8.09%;11 000倍液浸种效果次之,增产4.94%;5 000倍液浸种效果不佳,增产率仅为3.59%。适宜浓度的喷施宝浸种,可显著改善水稻的生长状况,促进水稻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