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 合理控制棚内温湿度 草莓扣棚后,生长期间温度控制在10℃~28℃为宜,湿度70%左右,通过加盖草苫、放风、喷水调节。生长各期温度具体控制如下:扣棚初期白天棚内温度保持在25℃~30℃、夜温10℃~15℃;现蕾期白天温度在25℃左右,夜温8℃~10℃;开花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温5℃以上。果实成熟白天以  相似文献   

2.
1提高地温,促进缓苗 在管理上要"闷棚"以提高棚温.保证棚内温度白天为32~33℃,夜间不低于15℃.土壤温度在18℃以上.白天温度不高于35℃,一般不进行通风.缓苗期不浇水,以防降低地温.可适当加大棚内空气湿度.  相似文献   

3.
不同类型塑料大棚内冬季温,湿度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探讨了提高型塑料连栋大棚(HMG-1型)和单栋棚(南方标准大棚)冬季温、湿度和差异。连栋棚保温经高,保温效果好,冬季上午7:00的温度比单栋棚平均高1℃,比叶高3℃,一天中连栋棚升温快,幅度大,降温慢,棚内各位点温度差异小。晴天连栋棚内相对湿度明显低于单栋棚,但高于露地,阴天8:00-17:00三者平均相对温度分别为76%、86%、81%。  相似文献   

4.
<正>适时扣棚根据葡萄生长特性及气候特点,一般12月下旬,等葡萄渡过休眠期后再扣棚。塑料膜应选择透光好的无滴膜,为保温夜间应加盖草苫。棚内温湿度控制扣棚后葡萄即可出土、上架。葡萄出土后浇足水,第一周实行低温管理,白天放下草苫,保持较高湿度;此间白天温度要维持在20~25℃,夜间棚温约为0~5℃,湿度保持在95%以上。葡萄进入萌芽期,白天棚温应严格控制,防止造成枝条  相似文献   

5.
<正>春季早熟番茄定植期取决于大棚内的小气候条件。其指标是10厘米地温应稳定在8℃以上,最低气温在0℃以上(最好能达到6-7℃),并稳定在5-7天后定植。为了适时早定植,应在定植前15-20天扣棚烤地,一般多在3月下旬-4月中下旬定植。定植后的管理主要是温湿度的控制以及浇水、追肥和中耕的管理。温湿度的控制定植后要求较高温度,加速缓苗,为开花坐果奠定物质基础。所以定植后3-4天不放风,棚内维持25-30℃左右,空气湿度可达80%左右。缓苗后要降低  相似文献   

6.
<正> 1 黄瓜霜霉病 1.1 保叶壮叶。叶面喷1%尿素或0.3%磷酸二氢钾液。 1.2 生态防治。加强棚温管理是一项主要措施。上午棚温控制在20℃~30℃,湿度降到75%。下午温度降至20℃~25℃,湿度降到70%左右。夜间控温在15℃~20℃,下半夜最好控制在12℃~13℃。阴雨天、夜间也应通风降温,但不宜浇水。浇水最好在晴天的早晨进行,浇水后立即闭棚  相似文献   

7.
<正> 1、温、湿度管理。辣椒定植后,前期白天气温高于30℃,用旧农膜作顶膜,遮光降温。有条件的可在农膜外盖草帘或覆银灰色遮阳网,遮荫降温,此时应注意日夜通风。9月中旬待台风过后(白天气温稳定在28℃以下时),可换上新农膜,揭掉草帘或遮阳网。10月上旬当夜间最低气温低于15℃时,应扣上两边围裙膜,夜间闭棚保温,保持夜间棚内温度不低于20℃。此期温度高、湿度大。花粉粒从花粉囊中飞出困难,影响雌蕊授粉受精,故要控制温度,注意通风,促进辣椒果实的正常生长.一般上午棚内温度达到28℃时通风,下午棚温  相似文献   

8.
设施葡萄的生长关键受温度与湿度的影响。温度包括棚温和地温(土壤温度),湿度包括棚内湿度和土壤湿度。所以在管理中,棚内必须安放棚温计、地温计和干湿温度计,严格调控地温、棚温和棚内湿度,为葡萄生长提供优良环境,并控制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农家顾问》2009,(10):35-35
大棚草莓可实现分批种植.延长上市期。本月起.部分大棚草莓逐渐处于开花结果期,主要工作有以下几点:①温度、湿度管理。为确保草莓开花、结果,冬季草莓须设施栽培。根据情况,可采用温室、大棚、中棚、小棚、草帘搭配使用,使棚内气温白天保持在20℃左右,夜间5℃以上。结合温度管理,注意降低棚内湿度,在白天气温高时通风换气,清理好垄沟、沟渠等排水系统。  相似文献   

10.
王凯 《当代农业》2014,(21):33-33
草莓入冬开始田间管理,以扣膜保温为主。除大棚、小拱棚双重覆盖保温外,还可以采用叶面覆盖等保温措施。温湿度管理棚内草莓定植后初期要求白天维持25~30℃,夜间以12~17℃为宜,有利于提早开花结果结果期白天棚温不超过20~25℃,夜间不低于5℃(温度调控目标为10℃);相对湿度以50%为宜。以换气透风来调节温湿度。追肥棚内草莓追肥掌握薄肥勤施原则,一般用0.5%复合肥进行喷施,定植活棵后施1次轻肥,到采收20天左右,再追施1次,还可用0.2%磷酸二氢钾液加0.4%尿素液进行根外追肥。  相似文献   

11.
灰霉病是草莓设施栽培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设施内的高湿环境是灰霉病发生的主要诱因。本文以绿色生态防控为抓手,研究了通风时长对棚内温湿度变化和灰霉病发生、为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冬春草莓栽培期间,不论晴天、雨天,增加通风换气时间都能降低草莓设施内空气湿度;延长通风时间使灰霉病病情指数下降,灰霉病为害程度减轻。因此,冬春季草莓设施栽培只要在第二、三花序集中开花时适当提高棚温,以保障花粉萌发,其他时间在保证棚内夜温不低于5 ℃的情况下,应尽量延长通风时间,降低棚内空气相对湿度,避免棚内长期高湿状态,可降低草莓灰霉病的发生和为害程度,保障草莓果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2.
刘玲  方平 《北京农业》2002,(1):22-22
<正>日光温室葡萄在冬季要求夜间温度不低于 10~15℃,白天温度达到 30℃;土壤持水量在60%左右,空气湿度达到55%~65%,就能满足葡萄生长结果的要求。如果温湿度超出以上标准,就要及时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 1 温度过高。菇棚突然升温或持续几天高温达20℃以上,棚温高再加上通气不良等易造成死菇。出菇期应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根据气温调控棚温,配合调节通风换气,严防棚内出现高温。 2 通风不良。菇棚内通气不良,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过大(0.1%以上),易闷死菇蕾,再遇高温死菇更为严重。要结合天气情况,注意通风换气,每天2~3  相似文献   

14.
一、霜霉病 1.发病症状 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背面出现水浸状病斑,后病斑扩大呈黄绿色,渐变为黄色至褐色,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不穿孔,湿度大时病斑背面产生有灰黑色霉层. 2.发病条件 霜霉病是真菌性病害,发生和蔓延与温、湿度关系密切,气温在10℃以上、湿度适宜即可发病,温度为20~24℃时最有利于发病,潜育期最短.温度达到30℃以上时,病害发生受到抑制.大棚内通风不当,棚内温度过高,该病严重发生. 3.防治技术 ①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施用有机肥和磷钾肥,使用膜下滴灌技术,避免大水漫灌. ②控温调湿 上午日出后使棚温迅速升至25~30℃,下午温度上升时即放风,使温度降到20~25℃,傍晚放风2~3小时,使上半夜温度保持15~20℃,当夜间温度高于12℃时,可整夜放风.  相似文献   

15.
正一、温度管理1.坐果阶段。棚温上午控制在27~28℃,下午控制在25℃左右,夜间控制在12~16℃。当浇水较多、湿度大时,要加强放风,除放顶风外,还可放边风。2.第1穗果发白后。棚温上午控制在28~32℃,下午控制在24~26℃,夜间控制在15~18℃。此时要逐渐加大放风量,当外界最低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不关顶风;稳定在15℃以上时,不关边风。3.第1穗果采收至植株拉秧阶段。此时要防止高温,以防止第2穗果及以后果实着色不良或发生日灼病。棚温  相似文献   

16.
棚栽黄瓜生产是在高湿条件下进行的,棚内达65%~85%的相对湿度是黄瓜生长的适宜湿度。用明水沟灌的夜问棚内湿度往往都在90%~100%,到早晨揭苫子后,棚内就有大量雾气产生,这时有人就想打开通风口进行放风排湿,其实这并不科学,因为早晨室内外温差小,放风根本排不出湿气。上午正是黄瓜利用室内的高二氧化碳浓度、高湿、高温来合成有机物的时候,一放风,温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也下降,这很不利于有机物的合成,产量会受影响。正确的做法是:关闭放风口,使温度尽快升到30℃左右,用升温来降湿。试验证明,棚内温度每升高1度就能降低相对湿度2%~3%。这样早晨棚温由20℃升至30℃,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保护地果树栽培的不断普及,果品质量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提高果品质量,必须采取特殊的技术措施,通过棚内增加光照,增施CO2,增施磷、钾肥,开张树冠等技术手段,达到优质果品的果实,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一、光照保护地栽培果树,一般棚高3米左右,棚肩控制在1.2米左右,地面铺反光膜。棚温控制在6~28℃之间,棚内空气湿度控制在55%~80%之间,每天保证通风换气,以增加棚内CO的含量,使作物有充足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棚葡萄生产常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徒长。棚内高温高湿环境极易引起葡萄徒长,解决措施有:①控制温、湿度。催芽期温度保持在20~25℃,湿度保持90%以上,以后温度提高到25~30℃,湿度降到60%~70%,特别是5~6片叶时应相对干  相似文献   

19.
<正> 1 掌握好蝎棚内的温湿度。加温设备要有专人昼夜值班,防止忽冷忽热。实践证明,在14小时内温度差高于8℃时,蝎子的死亡率会明显上升,温度掌握在25~30℃之间即可,湿度要达到75%以上: 2 人工养殖条件下,常年都有母蝎繁殖。当孕蝎即将产仔时,要单独挑出,放到罐头瓶内,在产仔室内加温、产仔室温度要控制在32~36℃之间,湿度要达到80%。度过背伏期的幼蝎要及时进行母仔  相似文献   

20.
夜间或放风前的棚(室),有时薄膜上会北凝结大量水滴,空气湿度会高达70--100%,这不仅影响薄膜的透光率,有碍蔬菜的生长发育,而且还为一些病害的发生提供有利条件。那么,棚(室)产生湿度过大的原因有哪些呢?据调查:一是覆盖棚(室)前,棚内有雨雪,土壤含水量大。这时覆盖薄膜后,棚温升高,土壤水分蒸发,在放风之前,就会造成棚(室)湿度过大;二是遇定植蔬菜时或定后进行大水漫灌,或浇水次数较多,又不及时放风;三是薄膜破损后不及时封补,雨水渗漏于棚内;四是建棚地段地下水位高等。其主要防治方法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