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比较了几种氚的液闪测定方法,系统地分析了乳化法,结果表明:乳化法具有低的本底,淬灭及化学发光;计数效率高且稳定;制样简单,价格便宜,适应性广,可作常规分析。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如乳化交联法、滴加成球法、喷雾干燥法、离子交联法、沉淀生成法等;并对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如吸附金属离子、化学染料和一些其它污染物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以海洋皇马铃型银杏种子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蔗糖酯肪酸酯,乳化石蜡,乳化川蜡,淀粉和虫胶等膜剂对银杏种子贮藏效果及贮藏生理的影响;对贮藏期间细胞膜透性,α-淀粉酶活性,β-淀粉酶活性,浮水率,硬化率、霉变率及失重率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的乳化川蜡加入1%乳化石蜡并以0.3%虫胶为助剂是银杏种子较为合适的贮前涂膜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石蜡乳液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正交设计法对石蜡乳液制备工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乳化温度、乳化水用量和乳化方式是影响石蜡乳液质量的重要因素;提高乳化温度、适当增大搅拌速度、相应减少乳化水用量有利于提高石蜡乳液质量;制备油酸铵石蜡乳液的最好方法是初生皂法;乳化水与稀释水以温水为宜。  相似文献   

5.
采用动物实验方法,研究了Cd、Cr(Ⅳ)及其复合污染对鲫鱼组织谷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低剂量的Cd对鲫鱼肝、肾GSH有明显的诱导作用,而高剂量的Cd、Cr(Ⅳ)则使肝、肾组织的GSH含量明显降低;肝、肾MDA含量在各处理组均高于对照,尤其是高剂量Cd、Cr(Ⅳ)组的肝、肾MD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Cd、Cr(Ⅳ)复合污染在GSH、MDA水平上表现为协同关系.说明Cd、Cr(Ⅳ)及其复合污染能引起鲫鱼组织脂质过乳化损伤.脂质过乳化作用因组织和重金属离子而异,在肝脏中,脂质过乳化作用顺序为混合重金属离子>Cr(Ⅳ)>Cd;在肾脏中,脂质过乳化作用顺序为Cd>混合重金属离子>Cr(Ⅳ)。  相似文献   

6.
响应曲面优化木瓜蛋白酶提高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响应曲面法对木瓜蛋白酶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乳化性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选取酶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3因素进行响应曲面分析,建立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的2次多项数学模型.在分析各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得出提高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的最佳条件为:酶...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玉米油乳液的稳定性和应用潜力,采用非可溶性柑橘纤维作为稳定剂构建了玉米油皮克林乳液,并对乳液流变性、形态结构、稳定性等性质进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玉米油皮克林乳液中非可溶性柑橘纤维含量增多,黏度、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呈上升趋势,乳液表现为假塑性非牛顿流体性质;非可溶性柑橘纤维在体系中形成的网络结构导致体系粒径逐渐增大;当非可溶性柑橘纤维含量为0.2%和0.3%时,皮克林乳液的电位绝对值超过30 mV,乳化效果较好;乳液的离心稳定性和冻融稳定性随非可溶性柑橘纤维含量增多逐渐增强,且当乳液中非可溶性柑橘纤维含量大于0.1%时,乳液30 d内均未发生分层现象。结果表明,非可溶性柑橘纤维具有良好的乳化稳定作用,0.2%~0.3%的非可溶性柑橘纤维可以与玉米油乳液混合构建稳定的皮克林乳液。  相似文献   

8.
桑椹籽蛋白质的乳化性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桑椹籽为原料,通过碱溶酸沉法提取蛋白质,考察了不同蛋白浓度、pH值、氯化钠浓度、温度等因素对桑椹籽蛋白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椹籽蛋白的乳化性及其稳定性随着蛋白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在远离等电点时,有较好的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提高氯化钠浓度和温度,桑椹籽蛋白的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9.
采用脱脂奶或脱脂奶粉,加入红茶粉进行红茶奶生产实验。根据对茶粉色度、溶解性、香气、滋昧、价格等因素进行的性价比分析,选择出最佳红茶粉及添加量:重点研究稳定剂与体系稳定性的关系。在分析与研究现有设备的基础上,确定生产工艺;比较乳化稳定剂稳定效果,确定了复配稳定剂最佳配比,以及工艺参数和产品配方。  相似文献   

10.
针对范各庄矿业分公司选煤厂浮选系统现状,进行了技术改造,改造内容:改一次选流程为二次选流程;将矿浆分配器改为矿浆预处理器;安装FC-Ⅲ型浮选工艺参数自动测控系统和浮选药剂乳化器,介绍了改造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纳米Fe3O4负载联合硝酸改性椰壳炭对Pb2+、Cd2+单一及复合溶液的吸附特性,通过静态吸附实验,针对吸附剂的表面特性、投加量、溶液初始pH、吸附时间、重金属初始浓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应用等温吸附模型及吸附动力学模型对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Fe3O4负载酸改性炭比表面积较未改性椰壳炭增加了221.03 m2·g-1,表面含氧官能团如O-H、C=O、C-O-C增加,芳香性增强,等电点提高至5.68。从经济效率角度考虑5 g·L-1为合理吸附剂用量,pH为5.0时,吸附效果最好,吸附在4 h达到平衡。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吸附的拟合度更高,吸附主要是化学吸附,吸附由快速外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共同作用,Pb2+、Cd2+的吸附分别更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纳米Fe3O4负载酸改性椰壳炭对Pb2+、Cd2+的最大吸附量(Qm)分别达42.54 mg·g-1和25.79 mg·g-1,为未改性椰壳炭的1.87倍和2.23倍,复合溶液中Pb2+、Cd2+Qm分别为单一溶液的65.16%和54.21%,这揭示了离子共存条件下的吸附竞争现象。研究表明,纳米Fe3O4负载联合硝酸改性提高了椰壳炭对Pb2+、Cd2+的吸附能力,且Pb2+的吸附性能及吸附竞争性优于Cd2+。  相似文献   

12.
为探求NH4+在不同盐碱化土壤中吸附特性的变化规律,采用平衡吸附法分别从吸附行为与影响因素探究氮素在轻度、中度、重度盐碱化土壤中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 3种供试土壤对NH4+的吸附量随盐碱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大,平衡吸附量为:重度盐碱化土壤 > 中度盐碱化土壤 > 轻度盐碱化土壤,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更好地描述不同盐碱化程度土壤对铵态氮吸附过程,吸附平衡时间为720 min;3种供试土壤对铵态氮的吸附反应均是自发、放热及混乱度增加的过程;背景液pH(3.0~9.0)范围内,3种供试土壤对铵态氮的吸附量随pH值上升而增大;添加不同浓度的Na+、Ca2+、Al3+溶液,3种供试土壤对铵态氮的吸附量随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减少。研究表明,提高溶液pH值能增强盐碱土对铵态氮的吸附能力;温度、离子价态增加则不利于吸附,土壤盐碱化程度提高,对铵态氮的吸附能力有所增强,限制了铵态氮的迁移,污染风险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改性烟末生物质吸附剂对水中NO_3~-的吸附机理,以烟末为原料,通过吡啶催化法改性制备改性烟末生物质吸附剂(Modified Tobacco Powder Biomass Adsorbents,MTPBA),吸附水中的NO_3~-。根据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MTPBA的表征分析,结果显示:烟末改性后,表面Zeta电位、孔隙结构和纤维素上官能团的变化有利于吸附NO_3~-。采用静态吸附实验方法,研究MTPBA对水中NO_3~-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当NO_3~-初始浓度为30 mg·L~(-1),MTPBA投加量为4.0 g·L~(-1),溶液p H=6.68,吸附时间为30 min时,MTPBA对水中NO_3~-吸附效果最佳。吸附过程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R20.92)能较好地拟合,Langmuir拟合结果表明:MTPBA对水中NO_3~-有较高的吸附容量(Qmax=28.458 mg·g~(-1)),优于改性蒙脱石和生物炭。研究表明:MTPBA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优于改性蒙脱石和生物炭,其对NO_3~-的吸附机理以与叔胺基团的静电及离子交换吸附为主,多孔结构材料的物理吸附并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大田试验,设置5种不同的施肥比例(基肥:分蘖肥:拔节肥:穗肥-2:2:3:3(R1)、3:2:2:3(R2)、4:2:2:2(R3)、4:3:1:2(R4)与0:0:0:0(CK)),研究氮肥运筹对稻田NH3挥发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对于不施肥,施肥显著提高了稻田NH3挥发量。氮肥施用后,NH3挥发损失量占施氮量的6.2%-8.5%,其中,以分蘖期NH3挥发损失量最大,齐穗期次之,苗期和拔节期最小。施肥处理间,处理R1稻田累积NH3挥发量最小,显著低于其它施肥处理,比处理R2、R3和R4分别低9.1%(P<0.05)、10.9%(P<0.05)和17.7%(P<0.05)。(2)相关分析表明,田面水NH4+、pH值和土壤NH4+和pH值均与稻田土壤NH3挥发通量呈显著或者极显著相关;(3)处理R1水稻氮肥利用率相对于处理R2、R3和R4增加了28.4%(P<0.05)、55.4%(P<0.05)和74.9%(P<0.05)。研究表明,氮肥后移能有效降低免耕稻田NH3挥发,提高水稻的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SO42-化肥及不同施用量对黄瓜叶片生长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SO42-化肥的过量施用对黄瓜叶片生长有不良影响,SO42-化肥的量越高,不良影响越大;但对叶片叶绿体数目影响不大. SO42-化肥施用量过高时主要影响叶绿体的大小和淀粉粒的数目、体积,并破坏叶绿体基粒片层.  相似文献   

16.
沼气工程会产生大量的沼液,其养分浓度低、体积巨大,且含有抗生素等污染物,是沼液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中需要解决的难题。本研究利用BiFeO3/H2O2类芬顿体系去除猪场沼液中3种磺胺类抗生素,通过设置单因素条件考察了沼液初始pH值、H2O2浓度、催化剂BiFeO3的添加量对沼液中抗生素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磺胺类抗生素去除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pH=5、H2O2浓度为0.8 mol·L-1、催化剂添加量为0.8 g·L-1,在此条件下,磺胺甲恶唑、磺胺甲基嘧啶、磺胺嘧啶去除率分别为97.93%、89.67%、86.42%,平均去除率为91.34%;沼液中总氮、总磷、总钾的保留率分别为94.7%、96.2%、95.1%。BiFeO3经过4次重复使用,其类芬顿体系对沼液中3种磺胺类抗生素的平均去除率基本不变,说明其稳定性好、可重复利用。研究表明,BiFeO3/H2O2类芬顿体系去除猪场沼液中抗生素具有良好的效果,为沼液无害化处理提供了一种可能方案。  相似文献   

17.
洱海近岸菜地不同土壤发生层的NH4+-N吸附解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等温吸附-解吸试验研究了洱海近岸菜地不同土壤发生层(耕作层A、犁底层P、潴育层W和潜育层G)NH_4~+-N的吸附解吸特征,并分析了吸附-解吸参数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旨在为洱海近岸菜地不同土壤发生层氮素通过浅层地下水向洱海水体扩散通量的确定提供重要参数。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发生层NH_4~+-N的等温吸附-解吸特征分别符合Langmuir模型和一元线性方程,而且不同土壤发生层NH_4~+-N的吸附-解吸过程具有不可逆性,解吸存在滞后性;不同土壤发生层NH_4~+-N的饱和吸附量(Q0)为435.597~982.757 mg·kg~(-1),NH_4~+-N平衡浓度(ENC0)为0.370~0.661 mg·L~(-1),解吸速率(K3)为0.281~0.729。土壤对NH_4~+-N的吸附能力为A层P层W层G层,而解吸能力与此相反。土壤中粉粒、黏粒含量和砂粒级微团聚体与Q0、最大缓冲容量(MBC)、ENC0呈正相关关系,与K3呈负相关关系。Q0、MBC、ENC0与不同土壤发生层OM、TN和NH_4~+-N呈正相关关系,与总铁、总锰和pH呈负相关关系,而K3有相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以豚鼠为试验动物,研究了14C-标记的葡萄糖(14C-GLUC)在动物体内的转运与代谢规律,其示踪动力学模型可用Ct=1157.0476e-0.0359t+14.6515e-0.0346t-1171.6911e-2.6976t一级吸收二室模型来描述。研究还证明,CNT对葡萄糖在动物体内转运与代谢有调控作用,有助于改善机体能量再分配。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尾菜高量埋压带来的土壤氮淋溶风险,本研究设计了不同尾菜埋压厚度和表层覆土厚度的组合试验,分析不同土层水分和无机氮(NH4+-N和NO3--N)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埋压尾菜厚度0.2~0.6 m、表层覆土厚度0.1~0.3 m时,试验前10 d,表层土壤水分快速增加,较对照提高了40%~110%,尾菜向深层土壤补水深度最大为1.6 m;试验开始土壤无机氮以NH4+-N增加为主,下移深度仅为0.6 m,试验第83天时,NO3--N快速积累,最大下移深度为0.8 m,土壤无机氮主要集中于耕作层,尾菜层上、下0.1 m土壤无机氮含量是当地高产玉米农田的1.0~3.5倍。当尾菜埋压厚度达到3.0 m、表层覆0.4 m黄土时,尾菜向深层土壤补水深度为5.0 m,NH4+-N下移深度为1.5 m,试验第194天时NO3--N增加不...  相似文献   

20.
采用黄瓜、菠菜、大豆幼苗进行水培试验,研究其在NaCl胁迫下对氮素的吸收和累积。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黄瓜和菠菜幼苗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吸收和累积NO-3的量显著下降;而大豆几乎不受影响。以NH+4-N为氮源时,大豆对NH+4的吸收受到抑制。3种作物吸收Cl-和Na+的速率远高于吸氮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