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9~ 2 0 0 0年对株洲协力蛇类养殖场内 4个经济蛇种 (银环蛇、王锦蛇、黑眉锦蛇、乌梢蛇 )作了人工繁殖研究 ,结果表明 :在半散放人工蛇场条件下 ,4个蛇种的越冬、出蛰、交配、产卵等生物学习性与野生物条件下一致 ;4个蛇种的产卵量 ,仔蛇孵化率及越冬成活率都有明显的提高 ,蛇体蜕皮次数增多 ,体成熟期缩短 .  相似文献   

2.
王锦蛇的规模化人工生态繁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王锦蛇的规模化人工生态繁养技术,包括蛇场建设、引种、饲料、成蛇饲养、过夏和越冬、幼蛇繁养以及疾病控制等。研究表明:王锦蛇饲养方便,生长快速,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温度、湿度、通气性以及相对独立的条件控制是王锦蛇规模化生态饲养以达到防病、顺利过夏和越冬、促进健康生长目的的基本条件;温度对王锦蛇的孵化期长短和性别比例有决定性影响;幼蛇的饲养与越冬技术是王锦蛇人工生态繁养成败的关键环节。王锦蛇饲料开发的成功为规模化人工生态繁养展示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3.
2016 年7 月,广东粤北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饲养的一条雌性莽山烙铁头蛇(Protobothrops mangshanensis)产下26 枚蛇卵,随后将蛇卵移至室内,用干净沙土进行控温孵化,在室温25~28 ℃,湿 度60% 环境下,莽山烙铁头蛇的蛇卵孵化期为29~34 d。成功孵出16 条幼蛇,成活6 条,孵化率61.5%, 对幼蛇进行了开食和食物种类试验。因幼蛇不主动采食,采用PPC 管固定蛇身,采取人工灌喂乳鼠、牛 肉等食物和恒温越冬措施,形成用PPC 管控制蛇身、防止被蛇咬伤的定身防伤害人工育幼方法。  相似文献   

4.
罗非鱼繁殖适宜水温为22℃-23℃,自然产卵孵化繁育需充分利用光、热与饵料资源,必须采取人工增温,强化培育,使罗非鱼提早产卵孵化出苗。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5年5月~2006年11月,我们参加了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本底调查。采用路线调查法对该区的爬行动物共进行了5次调查。调查表明,该区爬行动物有60种,隶属3目10科33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滑鼠蛇、眼镜蛇、眼镜王蛇3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有鳖、脆蛇蜥、灰腹绿锦蛇、紫灰锦蛇、黑眉锦蛇、王锦蛇、玉斑锦蛇、灰鼠蛇、滑鼠蛇、乌梢蛇、银环蛇、眼镜王蛇、白头蝰、尖吻蝮等14种;毒蛇有银环蛇、丽纹蛇、福建丽纹蛇、眼镜蛇、眼镜王蛇、白头蝰、尖吻蝮、竹叶青、山烙铁头、烙铁头等10种;王锦蛇、乌梢蛇和竹叶青等11种为优势种群。结合该区实际和爬行动物资源状况,提出了该区爬行动物资源的保护措施和合理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2年在粤北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莽山烙铁头蛇的孵化和饲养试验。2012年7月1—2日从7枚蛇卵中成功孵化获得3条幼蛇,测量和记录幼蛇体长和比重的变化以了解其生长情况。3条幼蛇于2012年11月23日死亡,通过解剖和细菌分离培养发现,人工灌食和细菌感染是幼蛇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动物恩怨记     
蛇对人来说是恐怖的,但许多动物并不畏惧它,育幼期的动物更是无所畏惧。2011年5月14日,陕西洋县,松鸦在树上筑巢育幼,王锦蛇从树干漫游而来来者不善,松鸦无所畏惧地赶走这条入侵的王锦蛇,看似"鸡蛋碰石头"般地保护了鸟卵。  相似文献   

8.
池鹭的繁殖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鹭在山东济南属夏候鸟 ,每年 5月上旬迁来 ,栖息在济南珍珠泉院内高大的法国梧桐树上 ,5月下旬开始产卵 ,每窝产卵 3- 6枚 ,6月中旬雏鸟孵化 ,孵化期为 2 2天 ,育雏期为 31天 ,以青蛙、鱼、泥鳅为主食。  相似文献   

9.
在吉林省白城马场卧地来窝铺北荒漠草原与农田库泡交接地带,采用直观法对雉鸡求偶行为与繁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野生雉鸡繁殖求偶期种群仅限3~5只雌鸟和1只雄鸟组成,成一雄多雌结构;每窝产卵6~22枚,雌鸟产卵后独自承担孵化任务,孵化期21~24 d,幼鸟出壳即能随亲鸟觅食或隐匿于草丛中;繁殖季节食大量昆虫,以增加动物性蛋白,其它季节以植物嫩芽和谷物种实为主。  相似文献   

10.
武汉市江夏区退休人员李永安发明的专利产品——龟鳖蛇卵无沙土无互扰层叠式孵化设备(兼作产卵设备),日前已正式投入批量生产。该设备叠放可超过二十层,每平方米使  相似文献   

11.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香荚兰自花授粉、异花授粉以及不同花粉量的授粉实验,分析了授粉成功率、落荚率和果荚生长量与授粉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自花授粉挂果率和果荚生长量均优于异花授粉,挂果率差异高达13.74%,果荚平均长和重差异分别为0.51 cm、1.29g,且授粉成功率和挂果率均较异花授粉高;随授粉量的增加,落荚率降低,挂果率增高,果...  相似文献   

15.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湘林—90无性系杨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扦插造林,研究萌条的根桩年龄对杨树扦插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时的胸径、苗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的萌条苗间均有显著差异,造林后的第1年、第4年,胸径、树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萌条苗的造林地间虽有差异,但差异均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都适宜扦插造林。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不同引种区域的沙棘优良品种的栽培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合阜新地区栽培的优良沙棘品种。根据3a的调查结果,按照幼林的生长量、结实量和百粒果重等指标的综合分析,获得"丘杂F1代"、"白丘杂交"、"森淼"、"亚中杂交"等4个品种优于"辽阜1号"、"辽阜2号"对照品种,也优于引种的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姜花属Hedychium野生花卉资源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秀  刘念 《广东园林》2009,31(4):7-11
我国野生姜花属植物有32种、2变种和2变型,共计36个分类群,主要分布于西南部。以形态特征为主结合各个种的分布、生境等特点可将现有的种类分为毛姜花类群、白姜花类群、滇姜花类群、密花姜花类群、红姜花类群、盈江姜花类群等6大类群,以方便识别和开发利用。我国该属植物在植株高矮、花期、花色、花香、花序是否高出叶面、耐热性等方面均具丰富变异。为园林应用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9.
铺地竹叶饲用价值的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铺地竹叶片进行营养成分的常规分析,含量如下:含水率为60.99%,粗蛋白为15.084%,粗脂肪为5.031%,粗纤维为30.438%,粗灰分为10.976%,可被利用的糖为15.834%;以及动物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并且含量比较丰富.从营养成分看,铺地竹是一种优质的禾本科饲用植物.  相似文献   

20.
赵锁泽 《绿色科技》2013,(8):311-314
指出了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培育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采用要素分析的方法全面解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及影响因素,进而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培育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