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经试验证明,2种中草药丁香和细辛的乙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较强的室内抑菌活性。本研究对这2种中草药的提取进行了不同提取溶剂、不同溶剂浓度和提取时间的测试。结果表明,80%甲醇或甲醇:丙酮:水(2:2:1),30℃,150r/min震荡提取2d是丁香提取物较适宜的室内提取条件;80%乙醇,30℃,150r/min震荡提取3d是细辛提取物的较适宜的室内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2.
对番茄灰霉病菌有抗菌活性的植物提取物的室内筛选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研究用80%乙醇对95种植物材料粉末进行提取,得到提取物母液,利用PDA培养基将提取物母液稀释100倍,采用生长速率法测试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室内抑菌作用。在供试的95种植物材料中,有20种植物材料的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菌丝生长表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10倍提取液稀释液进行的抑菌圈法和悬滴法测试中,丁香,黄连,女贞子和细辛4种提取物表现了对番茄灰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极显著抑制作用。与对照化学药剂“施佳乐”0.1%处理达到同一显著水平,将提取液稀释200倍,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二次筛选。北豆根,丁香,甘草,细辛,辛夷,黄连和远志7种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结合对孢子萌发抑制作用结果。认为丁香和细辛可以作为重点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苍耳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抑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番茄灰霉病菌为供试材料,对苍耳提取物的抑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苍耳提取物对番茄灰霉菌的菌丝生长、分生孢子的形成和萌发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当处理浓度为30 mg/mL时,苍耳提取物对番茄灰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78.1%,对分生孢子形成和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85.1%和77.4%.苍耳提取物能引起番茄灰霉菌菌丝细胞膜透性发生变化,造成菌丝体内含物的渗漏,从而导致液体培养基电导率增加.用苍耳提取物处理番茄灰霉病菌后,可使菌丝体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4.
毕亚玲  王渡  黄保宏  张文同  张轶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309-15310,15313
[目的]研究白术和白头翁2种中药提取物的杀菌活性,为其在植物源农药上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白术和白头翁2种植物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的抗菌活性。[结果]供试2种中药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中白头翁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最好,在供试提取物质量吸度为10 mg/ml时,72 h白头翁正丁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达80.25%,白术石油醚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抗菌活性较好,抑制率为71.36%,且提取物的抗菌活性随着吸度的增大而增强,白头翁正丁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EC50为2.93 mg/ml,白术石油醚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EC50为5.31 mg/ml。[结论]白头翁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活性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白术和白头翁2种中药提取物的杀菌活性,为其在植物源农药上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白术和白头翁2种植物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的抗菌活性。[结果]供试2种中药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中白头翁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最好,72h白头翁正丁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达80.25%;白术石油醚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抗菌活性较好,EC50为5.31mg/ml,白头翁正丁醇提取物的抗菌活性较强,EC50为2.93mg/ml。[结论]白头翁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活性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7.
番茄灰霉病是在低温和高湿环境下易产生的一种真茵病害,主要侵染目标是番茄的花器,受伤害最大的主要是第一果穗。番茄灰霉病对温室番茄的正常生产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灰霉病的孢子量很大,因此其传播的速度十分迅速,想要温室番茄能够获得高产,就必须着重对灰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无公害蔬菜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采用生长速率法,将6种中草药提取物对辣椒炭疽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6种中草药提取物中,黄岑提取物对辣椒炭疽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最低,分别为8.56mL/L和8.65mL/L;大黄提取物对2种病菌抑菌活性最差,EC50值分别为104.32和269.43;苦参、金银花、板蓝根和补骨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表现中等。  相似文献   

9.
番茄灰霉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灰霉病可造成番茄减产20%-30%,严重时可高达50%以上。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该病害在国外也被列为蔬菜生产上的重点防治病害,日本把其列为难治的蔬菜病害。  相似文献   

10.
8种植物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植物丙酮和甲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多数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原真菌有一定的活性;在50×10^-3g·mL^-1浓度下防风、落叶松和五味子的甲醇提取物的72 h抑制率分别为58.19%、80.41%、77.49%;蝙蝠葛、落叶松枝、落叶松叶、五味子丙酮提取物对病菌的72 h抑制率较高分别为82.26%、76.42%、66.60%。  相似文献   

11.
细辛反藜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生理条件下进行细辛反藜芦的实验,记录动物的自发活动或死亡数.72h后处死,取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小鼠死亡数和对SGPT含量的影响均未发现能增加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采用温室试验方法,研究咯菌腈、啶酰菌胺、嘧霉胺、乙霉威.多菌灵、腐霉利和甲基硫菌灵6种杀菌剂对设施番茄灰霉病的防效,以筛选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理想药剂。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50%啶酰菌胺(用量750g/hm2)、50%咯菌腈(用量750g/hm2)2个处理对番茄灰霉病防治效果显著,对病叶和病果的平均防效分别达79.16%、87.95%和77.20%、85.84%;40%嘧霉胺(用量1 550g/hm2)、60%乙霉威.多菌灵(用量1 800g/hm2)2个处理对番茄灰霉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对病叶和病果的平均防效分别为63.15%、66.71%和70.48%、62.65%;50%腐霉利(用量1 500g/hm2)、70%甲基硫菌灵(用量2 580g/hm2)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3.
以捕捉孢子的方法观察设施番茄灰霉病菌分生孢子扩散的时间和空间动态,结果表明番茄灰霉病菌分生孢子在温棚内扩散是随机的,不同高度孢子捕捉量没有明显差异.番茄灰霉菌分生孢子扩散主要集中在白天,从8:00到20:00,孢子捕捉量占全天总量的88.4 % ,而8:00以前和20:00以后孢子捕捉量较小,仅占全天总量的11.6% ,每日10:00 后捕孢量开始迅速增加,而16:00 后明显下降以10:00~16:00 的捕孢量最多最稳定,1d中最大捕孢量出现在12:00~14:00 时.分生孢子捕捉量与对应田间病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8850,P〈0.01),因此通过捕捉分生孢子,并监测其扩散动态,预测番茄灰霉病的发生期及防治适期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生态防治配套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保护地番茄灰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条件下,灰葡萄孢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2 ̄24℃,31℃以上高温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低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据此,采用生态防治,变温管理,在关键时期辅以高效烟剂为主的化学防治,可取得良了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背景】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灰霉病是危害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的重要病害之一,防治不及时可造成30%—40%减产。目前生产上多以化学防治为主,但存在农产品安全及环境污染的风险。N-酰基乙醇胺(NAE)是植物体内天然存在的一类脂质生物活性化合物,其在哺乳动物中具有多种免疫功能,但其在植物免疫中的作用和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N-酰基乙醇胺在诱导番茄对灰葡萄孢防御中的作用,为研发番茄灰霉病绿色防控技术提供依据。【方法】将灰葡萄孢分别接种在含有硬脂酰乙醇胺(NAE 18:0)、亚油酸乙醇胺(NAE 18:2)、廿二碳五烯酸乙醇胺(NAE 22:5)的培养基上,观察灰葡萄孢的生长情况。在此基础上,以番茄‘Moneymaker’植株为材料,硬脂酰乙醇胺、亚油酸乙醇胺、廿二碳五烯酸乙醇胺外源处理番茄叶片后接种灰葡萄孢,统计病情指数,测定荧光参数。采用qRT-PCR技术明确亚油酸乙酰胺处理后番茄叶片灰葡萄孢Actin的相对表达量,进一步测定番茄叶片中主要抗病基因PI IPR-1NPR1NrACO1、PYR1a等的相对表达量及茉莉酸(jasmonic acid,JA)、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乙烯(ethylene,ETH)、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生长素(indoleacetic acid,IAA)含量。并以乙烯信号转导突变体植株never ripenr)及对照植株Pearson(PB)为材料,在外源亚油酸乙酰胺处理后接种灰葡萄孢,测定番茄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灰葡萄孢Actin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体外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灰葡萄孢生长并不受外源N-酰基乙醇胺的影响,外源施用N-酰基乙醇胺能显著提高番茄植株对灰霉病的抗性,缓解由灰葡萄孢侵染导致的番茄叶片光系统II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的下降。3种N-酰基乙醇胺中,亚油酸乙醇胺施用后番茄叶片灰霉病病情指数下降最为明显,灰葡萄孢Actin的相对表达量下调60%,其诱导灰霉病抗性效果最佳。番茄植株接种灰葡萄孢后抗性基因PI IPR-1NPR1、NrACO1的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调。外源亚油酸乙醇胺处理使得番茄响应灰葡萄孢接种后PI INrACO1的表达进一步增强,其中乙烯合成基因ACO1的表达水平最高。番茄植株接种灰葡萄孢后叶片水杨酸、茉莉酸、生长素和乙烯含量增加,但外源亚油酸乙醇胺处理并接种灰葡萄孢后只有乙烯含量显著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番茄乙烯突变体nr植株中,外源亚油酸乙醇胺对灰葡萄孢的抗性诱导作用显著受到抑制。【结论】外源施用亚油酸乙醇胺能够提高番茄内源光合效率和抗病基因的表达及内源激素乙烯的含量,增强番茄植株对灰霉病的抗性,推测其诱导抗性作用可能与乙烯信号路径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为便于研究双子叶植物病害寄主与病原的互作,以番茄为试验材料,探索了一种从双子叶植物叶片细胞中提取及注射细胞间隙液的方法。采用真空渗入离心法从番茄叶片中成功提取了细胞间隙液,并采用注射法将提取的液体从番茄叶背主脉处注射进番茄叶。观察发现,接种灰霉菌的病叶细胞间隙液可以激发叶片细胞发生过敏性坏死反应,推测具有激发作用的是一种糖蛋白类物质,可能是来源于病原菌的效应分子。  相似文献   

17.
The efficacy of seven plant extracts(neem,fennel,lavender,thyme,pennyroyal,salvia and asafetida) in controlling postharvest of apple(caused by Botrytis cinerea) was evaluated in vitro and in vivo.In vitro,all plant extracts treatments inhibited spore germination.Inhibitory rates of pore germination was 17.41 and 20.83% for neem extract treatment(methanolic and aqueous extracts,respectively)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to control(73.6 and 85.33%) for aqueous and methanol extracts.In the storage conditions,the application of aqueous extract of neem(at concentration of 25%) resulted in 89.11% reduction of disease severity compared with the untreated control.Results of enzymes activity showed the plant extracts can increase the activity of peroxidase,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β-1,3-glucanase and polyphenol oxidase in the presence of pathogens,in apple fruits.However,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revealed that application of neem extracts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application of other plant extracts.According to this study,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plant extracts may be useful to control postharvest disease as a safe alternative option to chemical fungici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