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峰机具以及与之相应发展的养蜂生产,论述了蜂机具在养蜂生产上的重要作用和重视蜂机具的发展,对促进养蜂生产的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客观地分析了我国蜂机具发展的状况,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蜂机具发展的方向,以尽快实现我国养蜂机具机械化,现代化,从而加速我国养蜂生产机械化,现代化进程,早日实现养蜂生产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宋心仿 《蜜蜂杂志》2012,32(5):25-26
我国养蜂机械化程度低,养蜂人长年奔波在外,基本靠手工操作,生活枯燥、工作艰辛、效益低下。为改变这种状况,养蜂专家与五征集团合作,广泛征求了养蜂人的意见建议,经过3年多努力,研究成功养蜂专用车(养蜂移动平台)。养蜂专用车的研制,集成了广大养蜂人的智慧和需求,集中了当前我国养蜂的各种先进设备、机械,尤其适合我国追花夺蜜的养蜂实践,具有技术含量高、实用性能强、经济实惠等特点。使用养蜂专用车从事养蜂生产,不仅改善了养蜂人的工作与生活条件,还大大提高了养蜂的经济效益,是实现养蜂机械化规模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养蜂百花园永远是春天──编者的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养蜂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家庭养蜂、庭院养蜂、养蜂专业户受到社会的支持和鼓励,群众养蜂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养蜂生产蓬勃发展。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的养蜂科学...  相似文献   

4.
发展养蜂业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惠国 《中国蜂业》2004,55(1):27-28
一、我国特有的养蜂优势 1.我国有得天独厚的养蜂自然条件养蜂是我国一项传统的养殖业,有着30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  相似文献   

5.
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养蜂法》,是中国养蜂学会理事、养蜂专家诸葛群同志编著的。从1952年起,三十三年来共出版了六个版本,印刷已达20次,发行总数140余万册。此外,延边人民出版社两次译成朝鲜文出版。在五十年代初期,我国养蜂书籍很少,养蜂技术非常落后,有些农业学校培育养蜂人材,也缺乏教材。《养蜂法》一、二、三版出版,对于传播和普及养蜂技术、促进我国养蜂生产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深  相似文献   

6.
一、传统养蜂法所谓的传统养蜂法,就是我国养蜂界长期应用的养蜂法。由于地区不同,蜂种不同,自然形成了区域性的管理方法。为什么传统养蜂法能适用于各地呢?从各种书刊和养蜂生产实践中可以得出,传统养蜂法抗逆  相似文献   

7.
我国蜂蜜出口欧盟受阻 ,将影响我国今年的养蜂生产。那么 ,养蜂生产者如何面对现实 ,在新形势下寻找出路呢 ?笔者认为 :1 养蜂要长久 ,重在产品质量养蜂生产当然要靠经济效益 ,但这个行业并非是做生意 ,搞经营的短期行为 ,养蜂生产不能靠一二年短期行为 ,必须立足长远 ,顾全大  相似文献   

8.
黄文诚 《中国蜂业》2012,(7X):31-31
<正>《中国蜂业》创刊之初叫《中国养蜂杂志》,自1934年1月创刊以来,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下放等历史变迁,几度被迫停刊,但是在全国养蜂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和爱护下,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的正确领导和编辑人员的努力下,到2012年7月已经出版300期。它见证了我国养蜂事业曲折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的养蜂生产和科学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30年,我国养蜂生产稳步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养蜂大国。《中国蜂业》致力于宣传政府关于养蜂的方针政策和规划措施,报道养蜂科研成果和先进养蜂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是养蜂大国,但不是养蜂强国。虽然养蜂数量居世界首位,但养蜂规模较小、机械化程度较低、养蜂劳动强度大而劳动力得不到解放、抗风险能力缺乏。养蜂人员年龄普遍偏大,以50~60岁年龄居多,养蜂专业化技术依然排徊在较小蜂群规模上,与养蜂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我国养蜂机械化的现状1.饲养方式进步甚微尽管我国经济社会各项发展都有了长足进步,但蜜蜂饲养方式未有很大改变,依然沿用活框饲养方式,特别是在一些山区或半山区依然沿用传统的木桶或竹框等饲养方  相似文献   

10.
韩鸿涛先生,陕西省乾县人,是一位德高望重、全国最早著名的养蜂家。他五十年如一日,为我国养蜂业著书立论,积极探索养蜂技术奥秘,广泛传播养蜂科学知识。早在四十年代,他就担任《陕西蜂业月刊》特约编辑,后又在《中国养蜂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文章,阐述养蜂理论,介绍养蜂经验,为我国养蜂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伟大方针指引下,我国养蜂事业迅速发展,养蜂战线上的新生力量不断增加。我们陆续收到不少养蜂员来信,要求刊登养蜂的基础知识,为了适应养蜂生产迅速发展的大好形势,满足初学养蜂读者的需求,从本期起,开辟养蜂基础知识讲座。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养蜂考察组赴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进行技术考察在华主席、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农林部的直接领导下,于今年7月15日,派出我国养蜂考察组赴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进行养蜂考察。中国养蜂考察组在胜利完成两个国家的考察任务后,已于8月21日回国。养蜂考察组在罗马尼亚的考察时间共19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养蜂国和蜂产品生产国、出口国。随着我国养蜂业发展壮大,跨地区、长途转地养蜂的生产模式,也加大了蜜蜂传染病发生、传播的风险。为保障养蜂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制定了蜜蜂产地检疫规程,在产地检疫临床检查中探索、总结符合养蜂实践的技术要点,从而及时发现疫病,科学处置疫病,降低蜜蜂传染病传播蔓延风险,提高养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在抓纲治国初见成效,科研成果捷报频传的大好形势下,我怀着喜悦和激动的心情,认真学习了敬爱的朱德委员长、徐特立同志对我国养蜂事业的光辉题词,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和教育。朱委员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限关怀我国的养蜂事业,对养蜂工作者寄予殷切的期望。可是,万恶的“四人帮”却极力破坏,他们撤掉养蜂科研机构,打击迫害科研人员,使我国养蜂科研事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本刊自1989年对国外公开发行以来,先后和一些国家建立了期刊交换关系,如英国的《养蜂研究》、《蜜蜂世界》等。一些国外的养蜂专家、养蜂农场主来信要求订阅,询问我国养蜂生产的情况,希望同我国的养蜂者建立联系。为了进一步扩大我园对外的蜜蜂科技交流,促进我国养蜂业的发展,我们特选载一组海外来信,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农牧渔业部的养蜂工程师最近说,我国的养蜂事业发展迅速,1987年蜂群达660万群以上,生产蜂蜜及制品17万多吨,产量仅次于苏联,居世界第二位。1988年将增加蜂群10%左右。我国的蜂产品及其在医疗上取得的成就,获得第31届国际养蜂会的特别金质奖。我国培育的“金环”蜂王良种,优于意大利蜂王。我国培育的“金星”等几十个蜂纯系,有新的突破,蜂群素质将会进入新阶段。我国的养蜂条件越来越好。国家公布的养蜂条例,从法律上对养蜂事业给予保护。目前已有4个省成立了省级养蜂管理站,湖北省还在15个县建立了县级管理站。过去,蜂农们象游牧民族似地到处奔波,今天他们持有政府部门颁发的养蜂员证件,  相似文献   

17.
全国养蜂科研协作会议于1982年2月25~3月3日在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65个养蜂科研、教学、生产单位的代表共98人。会议进行了学术交流,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养蜂科研工作取得的成果;研究和讨论了我国养蜂科研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确定了养蜂科研的主要协作项目,落实了协作  相似文献   

18.
自去年十月召开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养蜂会议以后,我国养蜂事业空前高涨,进入新的里程碑。全国各地对发展养蜂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开展。在养蜂比较发达的江苏省苏南地区也不例外,除积极发展蜂群提高采蜜外,还供应了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省蜂群,支持各兄弟省的养蜂事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冯永谦 《中国蜂业》2007,58(5):42-43
一、规模化养蜂的必然性我国养蜂历史悠久。养蜂生产规模的大小主要受市场经济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初,养蜂专业户养蜂规模大多数在50箱左右,年收入略高于普通农民。养蜂人的收入如果要持续提高,需要做到以  相似文献   

20.
一、养蜂车概述养蜂车是现代化的养蜂方式,有较好的养蜂收益,能吸引年轻人从事养蜂行业,可以缓解我国目前养蜂老龄化的现状.功能合理的养蜂车可以快速转场放养,不但提高了蜂农的经济效益,促进养蜂业的繁荣,而且可以使更多的农作物得到蜜蜂的授粉,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