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淡水鱼类生态对策的主成分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渐近体长L∞、渐近体重m∞、生长系数K、初闪性成熟年龄tm、最大年龄tmax、瞬时自然死亡率M和种群繁殖力系数FP等7项生态学参数作指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我国28种淡水鱼类的生态对策类型。结果表明,施氏鲟等3种鲟科鱼类属典型的k-选择类型,鳜(雌)、赤眼鳟(东江)偏向k-选择类型,大眼鳜等8种鱼类偏向r-选择类型,银鲴等10种鱼类属r-选择糊弄,尖头塘鳢等4种鱼类属校典型的r-选择类型,沙  相似文献   

2.
分析生态对策从典型的k-选择类型到典型的r-选择类型的6类共28种淡水鱼类,用逐步判别法对这些鱼类的7项生态参数变量(渐近体长L∞,渐近体重m∞,生长系数K,初次性成熟年龄tm,最大性成熟年龄tmax,瞬时自然死亡率M,种群繁殖力系数Fp)进行挑选。结果表明,在判别鱼类的生态对策类型时,除变量Fp外,其余6项变量作用显著。根据上述28种鱼类的6项入选变量,用Bayes判别法建立生态对策判别函数估计式,并判定南方大口鲶(长江上游)、翘嘴红鱼白(长江下游)、鲥鱼(长江下游)的生态对策类型分别为“偏向k-选择类型”、“偏向r-选择类型”、“属于r-选择类型”。  相似文献   

3.
3种鲟科鱼类生活史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r-选择和k-选择的典型以及通过渐近体长(L)、渐近体重(W)生长系数(K)、初次性成熟年龄(T)、最大年龄、瞬时死亡率(M)和种群繁殖力(PF)等七个生态学参数值分析,可以判断3咎鲟鱼类种群为典型k-选择。应用平衡产量模式计算改变瞬间捕捞死亡率(F)和渔业补充年龄(Tc)时的产量变化,同样证实3种种鲟科鱼类为典型的K型种群。作为渔业管理对策是严格捕捞强度,以保护渔业资源。  相似文献   

4.
铜鱼生活史类型的模糊模式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典型的k-选择类型的达氏鳇和典型的r-选择类型的尖头塘鳢作参照物,选择渐近体长L∞、渐近体重m∞、生长系数K、初次性成熟年龄tm、最大年龄tmax、瞬时自然死亡率M和种群繁殖力系数Fp等7项生态学参数作指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研究了铜鱼的生活史类型,表明铜鱼属r-选择类型鱼类。建议为了保护资源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应使捕捞强度不超过06起捕年龄不超过3龄。  相似文献   

5.
乌鳢的生长模型和生活史类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特殊VBGE生长模型对黄花泡乌鳢(O.argus)的生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特殊的VBGE生长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黄花泡乌鳢的生长过程及其变化规律。根据r-造反和k-选择理论,通过主要生态学参数的分析可知:黄花泡乌鳢的生活史类型偏向r-选择型。  相似文献   

6.
东江鱼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81-1983年的调查结果,记述东江125种鱼类,分隶干11目25科,其中纯淡水鱼类为111种,鲤科鱼类有63种,占鱼类总数的50.4%,构成东江鱼类的基础;并讲座了东江鱼类的地理分布,来源、区系组成和地理区划。  相似文献   

7.
几种近海底层鱼类和中上层鱼类隐蔽伪装色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近海不同生态类型鱼类隐蔽伪装色的差异,研究了6种中上层鱼类和5种底层鱼类的隐蔽伪装色,结果表明:无论近海中上层鱼类(包括大甲鲹Megalaspis cordyla、斑■Hemiramphus far、五条■Seriola quinqueradiata、竹■鱼Trachurus japonicus、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还是近海底层鱼类(海鳗Muraenesox cinereus、斑尾复虾虎鱼Synechogobius ommaturus、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单角革鲀Aluterus monoceros、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黑色素细胞和黄色素细胞均为背部多腹部少,差异显著;相比近海底层鱼类,近海中上层鱼类背腹部体色差异更加明显,中上层鱼类黑色素细胞和黄色素细胞差异更大;虹彩细胞在背腹部皮肤中都存在,而近海底层鱼类的腹部主要为虹彩细胞;红色素细胞在近海底层鱼类中很少存在,但在中上层鱼类中较多。上述结果显示,鱼类背部体色的深浅主要与皮肤中黑色素细胞和黄色素细胞的数量有关,腹部体色的形成主要与虹彩细胞的多少有关。  相似文献   

8.
毛竹林物种多样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调查了福建顺昌的毛竹经营林分和天然竹阔混交林,分析结果表明:经营林分乔木和灌木物种多样性显著低于天然竹阔混交林,草本物种多样性高于天然竹阔混交林;毛竹的生态对策在r-k对策连续统上,经营林分具r-对策倾向,天然竹阔混交林具k-对策倾向.  相似文献   

9.
张乐  陈怀定  郑剑辉  丁悦秀  李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299-11301
[目的]判定南方拟的生活史类型。[方法]以15种已知生活史类型的鱼类的生态学参数作为参照,选择渐近体长(L∞)、渐近体重(W∞)、生长系数(k)、自然死亡系数(M)、初次性成熟年龄(Tm)、最大年龄(Tmax)和种群繁殖力系数(PF)等7个生态学参数,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Beverton-Holt动态综合模型对南方拟生活史类型进行判定。[结果]在16种鱼的第1、2及1、3主成分散点图中,南方拟均与r-选择鱼类聚成一簇。在聚类分析中,K-选择鱼类聚成一支,南方拟和已知的r-选择鱼类聚成一支;而Beverton-Holt动态综合模型也表明,南方拟的产量曲线为典型的r-选择鱼类产量曲线。[结论]南方拟为r-选择鱼类。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博斯腾湖鱼类资源现状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于2019年5月(春季)、7-8月(夏季)、10月(秋季),采用分裂波束回声探测仪(Simrad EY60, 120 kHz)开展全湖水声学探测,并对水环境指标进行现场测量。结果显示,博斯腾湖鱼类密度在夏季最高,平均值为(8 783±2 611) ind./hm2;春季和秋季间无显著性差异,平均值分别为(709±141)、(743±499) ind./hm2。根据目标强度与体长关系经验公式推算,春季、夏季和秋季鱼类的平均体长分别为8.8、4.0和5.1 cm。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博斯腾湖鱼类密度与水温和电导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透明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随机森林模型的特征重要性排序结果显示,电导率是鱼类密度最重要的预测因子,其次为溶解氧、盐度和水温等。推测鱼类密度的季节变化与环境变化、食物来源、繁殖习性等因素密切相关,环境因子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鱼类的生态环境需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北部湾中北部海域鱼类群落种类组成、密度分布及多样性指标等参数的时空演变特征,为后续开展北部湾海域鱼类群落结构长时间序列变化和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积累基础资料,同时为该海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及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于2016年2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和11月(秋季),在北部湾中北部沿岸海域采用底拖网方式进行4航次渔业资源调查,采用面积法计算各季节的鱼类资源生物量和丰度,依据Pinkas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确定鱼类群落结构中的优势种,并通过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 )、Pielou均匀度指数(J' )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分析各调查站位的鱼类群落结构多样性。【结果】北部湾中北部近岸海域4个季节共渔获鱼类152种,隶属于15目55科96属,均为暖水性或暖温性种类。北部湾中北部海域的鱼类资源生物量和丰度分布不均匀,但二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现为春夏季的生物量和丰度均明显高于秋冬季。北部湾中北部海域各季节鱼类的H'在1.952~2.590,其排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J'在0.481~0.699,各季节排序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D以夏季最高(3.114)、冬季最低(2.303),各季节排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北部湾中北部海域各季节的鱼类资源优势种(IRI≥1000.00)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春季有3种、夏季有5种、秋季有4种、冬季有2种;二长棘鲷(Parargyrops edita)为4个季节鱼类资源的共有优势种,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是春季和冬季鱼类资源的共有优势种,鹿斑鲾(Secutor ruconius)是夏季和秋季鱼类资源的共有优势种。【结论】北部湾中北部海域鱼类资源时空变化明显,群落多样性指数较历史水平偏低,鱼类资源处于过渡开发状态,且鱼类资源优势种更替的总体趋势表现为k选择种类被r选择种类所替代。鱼类资源季节变动与鱼类洄游习性、海水温度变化及伏季休渔制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2014—2016年对鳌江流域干流和河口近海鱼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采集到鱼类108种(含亚种),隶属于16目42科97属,其中干流55种(含亚种),河口及近海63种(含亚种),干流和河口均出现的有9种;结合文献资料,鳌江共记载有鱼类119种(含亚种),隶属于16目43科100属。鳌江干流鱼类群落多度大于1%的种类有11种,前5位依次是宽鳍鱲、子陵吻鰕虎鱼、中华花鳅、麦穗鱼、鲫鱼,多度小于0.1%的有25种;河口近海鱼类群落多度大于1%的种类有14种,前5位依次是拉氏狼牙鰕虎鱼、棘头梅童鱼、中华栉孔鰕虎鱼、龙头鱼、中国花鲈,多度小于0.1%的有33种。以种类数及其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鳌江干流鱼类种类多样性一般,河口近海较高。鳌江流域鱼类生态类型多样,鱼类群落定居性与洄游性分布比例差异不大,其营养结构以肉食性与杂食性种类为主。过度捕捞、河口水体污染、航道整治、无序挖沙等因素是影响鳌江鱼类群落变动、威胁鱼类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九段沙湿地是长江口新生成的沙洲,有鱼类128种,分隶于18目48科。其中河口性和近海性鱼类各约占l/3,淡水鱼类l/5,沿岸性和江海洄游鱼类各约占l/10。鱼类区系处于长江下游至东海的过度类型。在这些鱼类中,成鱼体长不足20cm的小型鱼类约占总数的l/4;体长超过50cm的大型鱼类只约占l/10,中型鱼类超过3/5。几乎没有以浮游植物为主食的鱼类,凶猛鱼类也仅几种,大多数以底栖生物、有机碎屑或浮游动物为主食。除河口和洄游性鱼类,其他生态类群的出现有明显季节性。九段沙鱼类不仅具有很强的物种多样性、河口代表性和生态类群多样性,还包含着5种国家级保护动物。保护所产生的感染力,不仅局限于长江河口本身,还影响到整个长江以及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沿海的鱼类资源。  相似文献   

14.
长江口九段沙湿地的鱼类资源及其保护价值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九段沙湿地是长江口新生成的沙洲,有鱼类128种,分隶于18目48科。其中河口性和近海性鱼类各约占l/3,淡水鱼类l/5,沿岸性和江海洄游鱼类各约占l/10。鱼类区系处于长江下游至东海的过度类型。在这些鱼类中,成鱼体长不足20cm的小型鱼类约占总数的l/4;体长超过50cm的大型鱼类只约占l/10,中型鱼类超过3/5。几乎没有以浮游植物为主食的鱼类,凶猛鱼类也仅几种,大多数以底栖生物、有机碎屑或浮游动物为主食。除河口和洄游性鱼类,其他生态类群的出现有明显季节性。九段沙鱼类不仅具有很强的物种多样性、河口代表性和生态类群多样性,还包含着5种国家级保护动物。保护所产生的感染力,不仅局限于长江河口本身,还影响到整个长江以及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沿海的鱼类资源。  相似文献   

15.
Vc对鱼类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莉红 《饲料博览》1999,11(6):41-42
V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又名左旋抗坏血酸,是鱼类维持生理机能所必需的物质。自从Kitamu-ra等(1965)首次通过实验证实鱼类的正常生长需要摄入Vc之后,人们从生长、繁殖、抗病、抗应激等方面对鱼类进行了很多的研究。此后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Vc对鱼...  相似文献   

16.
乌伦古湖鱼类资源现状及保护与开发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乌伦古湖鱼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有土著鱼类7种,引种移植和引水入湖后增加到22种,其中经济鱼类18种,优势种由土著鱼类贝加尔雅罗鱼(Leuciscus leuciscus baicalensis (Dybowski))转变为池沼公鱼(Hypomesus olidas (Pallas)),鱼类区系组成由2个增加到6个。40多年来,年鱼产量在800—4400t之间波动。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水域环境发生变化,鱼类资源失衡,尤其特优土著经济鱼类资源衰退显著。为此采取加强依法管渔,科技兴渔即降低捕捞强度、保护渔业水域环境、改变仅依靠自然繁衍来补充资源的局面、科学对待引种移植、充分利用渔产潜力、建设优质鱼类种质资源库、重视加工保鲜业、发展休闲渔业等对策,可达到该湖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运用数学模型对黄酮类化合物13C-NMR化学位移数据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相对于未取代母体的13C-NMR化学位移的增量具有良好的加合和降阶性规律;加合Oc=(k)=B(k)+LΣi=1A^iik;降价δ(k)=B(k)+A^Lik-L-1Σi=1A^Lik。由此计算和预测化合物13C-NMR化学位移,模拟未知物图谱。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标准图谱化学位移相关大多在2ppm以内,最  相似文献   

18.
对乌伦古湖鱼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有土著鱼类7种,引种移植和引水入湖后增加到22种,其中经济鱼类18种,优势种由土著鱼类贝加尔雅罗鱼(Leuciscus leuciscus baicalensis (Dybowski))转变为池沼公鱼(Hypomesus olidas (Pallas)),鱼类区系组成由2个增加到6个。40多年来,年鱼产量在800—4400t之间波动。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水域环境发生变化,鱼类资源失衡,尤其特优土著经济鱼类资源衰退显著。为此采取加强依法管渔,科技兴渔即降低捕捞强度、保护渔业水域环境、改变仅依靠自然繁衍来补充资源的局面、科学对待引种移植、充分利用渔产潜力、建设优质鱼类种质资源库、重视加工保鲜业、发展休闲渔业等对策,可达到该湖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平行向量场与Jacobi场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平行向量场与Jacobi场的关系,证明了叵M为上非负曲率的局部对称空间或M为具双不变度量的李群,γ:(-∞,+∞)→M为测地线,E为γ上之平行向量场且k(γAE)=0,则E为Jacobi场。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长江口江心青草沙水库的鱼类群落结构,于2021年对该水库进行了鱼类资源调查和群落结构分析。共采集鱼类3 209尾,分属于9目13科36属46种,以鲤科淡水鱼类为主;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花(Hemibarbus maculatus)、鲫(Carassius auratus)、刀鲚(Coilia nasus)、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长蛇(Saurogobio dumerili)、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的IRI均超过1 000,为优势种;优势种生态位分析显示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在食物资源和生存环境存在较高的生态位重叠,这两种鱼类种群规模扩大受到食物、空间等资源的限制会比生态位重叠低的更大;鲢、鳙与其他鱼类生态位重叠较低,在水库内受到的食物、空间等资源的竞争较小。年度的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为5.70,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3.01,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78, Simpson优势度指数(C)为0.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