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2a生大头茶(Gordoniaacumenata)和薄果猴欢喜(Sloanealeptocarpa)幼苗进行遮阴实验,结果表明,大头茶幼苗的叶面积、茎长、枝长年变化曲线和总生量为:全光照>部分光照>部分阴暗>阴暗;而薄果猴欢喜为:部分阴暗>阴暗>部分光照或全光照,这体现了阳性树种(大头茶幼苗)和阴性树种(薄果猴欢喜幼苗)的不同特点。从全光照到阴暗,大头茶、薄果猴欢喜幼苗的平均叶面积重(SLW)和根/冠比均下降,而叶面积率(LAR)均增加,并且,平均叶面积在部分阴暗下最高,全光照下最低。可见,大头茶、薄果猴欢喜幼苗对其相应光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樟子松蒸腾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实验林场,用离体快速称重法研究了23年生樟子松的蒸腾强度。测得樟子松的蒸腾强度是122.68 mg/g·h,蒸腾系数是140.16,蒸腾效率是7.22。樟子松的蒸腾强度与真光合呈线性相关。一方面从解剖构造上探讨了影响樟子松蒸腾作用的因素;另一方面对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子进行了单因子分析和多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子依次是光照强度、空气相对湿度、温度、风速及土壤含水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人工播种的方法,研究了四川大头茶在不同覆土厚度以及不同枯叶覆盖下种子萌发及幼苗发生的差异。结果表明,在0.5cm,2cm和4cm在种覆土处理中,0.5cm覆土厚度情况下,幼苗发生及存活状况最好,不覆土或覆土过厚都不利于幼苗的发生及存活。枯叶主要通过改变幼苗发生的微环境而对处子萌发、幼苗发生及存活状况产生影响。撒播土表的种子较撒播枯叶表现的种子萌发情况好,随着枯叶覆盖层厚度的增加,幼苗发生数显著  相似文献   

4.
5.
在广东省高要市活道镇马尾松林地,于晴天就地选取马尾松针叶,每隔1h1次用快速称重法测定其从上午8时到下午5时的蒸腾强度;与此同时,测定立地光照强度,气温,叶面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气压等小气候因子的日变化。研究表明:马尾松针叶蒸腾日变化符合正弦波动,与气压相关性不显著,与相对湿度及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光照强度,风速,叶面温度,气温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不同群落中四川大头茶幼苗的生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4种不同群落生境中,采用人工播种的方法,对四川大头茶幼苗的生长动态过程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群落中四川大头茶幼苗的地上、地下部分的生长在1月-5月较为缓慢,各项生长指标在群落间差异不明显,幼苗的快速生长期在6-9月,幼苗的生长在光照优越的林窗中显著比郁闭的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内要旺盛;②在4种群落中,早发生在功苗均较晚发生的幼苗有生长率和成活上的优势;③相关分析表明,对四川大头茶幼苗生长影响最大的生态因子为光照和土壤水分。四川大头茶幼苗在不同群落中的发生、生长及成活特性决定着种群的更新形式和种群在群落中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在广东省高要市活道镇马尾松林地,于晴天就地选取马尾松针叶,每隔1 h1 次用快速称重法测定其从上午8 时到下午5 时的蒸腾强度;与此同时,测定立地光照强度、气温、叶面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气压等小气候因子的日变化- 研究表明:马尾松针叶蒸腾强度日变化符合正弦波动,与气压相关性不显著,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光照强度、风速、叶面温度、气温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森林光环境是影响森林树种生长发育和完成正常更新过程的重要因子。为了探求光照变化对白桦幼苗的影响,本研究选择林下和林外2种森林光环境。[方法]通过测定白桦幼苗植株的高、地径、地径比、比叶面积、叶面积比、生物量和生物量分配,调查白桦幼苗在形态特征上的光适应性,为白桦林更新、维护和恢复提供依据。[结果]结果表明林外环境的白桦幼苗较之林下环境的幼苗,其植株比叶面积,叶重比减小,但植株高度,地径,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显著增加。经过两个生长季,处于林内的白桦幼苗植株根重比下降,茎重比升高,冠根比增大,而林外的白桦幼苗无明显的变化。[结论]白桦幼苗的形态响应和生物量分配响应较强,对不同的森林光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幼苗期喜光兼性耐阴,加之与辽东栎类似的光适应特征,白桦也可广泛用于华北山地林下更新造林作业。  相似文献   

9.
灯台树(Bothrocaryum controversum)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常见树种.对比研究了林下、林窗和旷地3个光环境下灯台树幼苗的光合特征参数、荧光参数及叶绿素含量,结果显示:旷地下灯台树幼苗具有较低的Chla、Fv/Fm,较高的ΦPSⅡ、QP、ETR、Chla/Chlb和Car/Chls,Amax明显升高,Rd虽然也升高,但幅度不大,且并无明显的光抑制发生.研究表明,灯台树幼苗在阳光充足的旷地环境中生长最好,并且能通过自身生理调节避免或减小高光强时植物光合机构的损伤.因此适合种植于光照充足的旷地和阳坡.  相似文献   

10.
用100%(ck),68% ~ 75%(S1),40% ~ 49%(S2)和10% ~ 21%(S3)等4种人为控光处理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 sinensis,常春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和葛藤Pueraria lobata 1年生苗木,研究其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常春油麻藤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较高,为喜光植物;葛藤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较低,反应了葛藤耐荫性的同时,它对光能有效辐射的利用范围较窄;常春藤光饱和点较高、光补偿点较低,即常春藤具有一定的耐荫性且对光能有效辐射的利用范围较宽。10% ~ 21%控光处理叶绿素质量分数最高,葛藤、常春油麻藤、常春藤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分别高达2.888,2.242 和 2.955 mg·g-1,叶绿素a/b值差异显著。不同光环境下根冠比均表现为10% ~ 21%控光处理最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根冠比随之增加。图3表3参21  相似文献   

11.
以2年生杉木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Li6400-XT测定了人工光源下白、红、蓝、黄和绿光5种光质下不同光强对杉木幼苗叶片光合光响应曲线、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从而比较不同光质条件下杉木幼苗叶片光合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光质不同光强下杉木幼苗叶片的光合速率(Pn)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在弱光强下(≤200μmol·m~(-2)·s~(-1)),红光下杉木幼苗叶片的Pn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高于其他光质,分别为5.743、6.783μmol·m~(-2)·s~(-1)。强光强下(≥1 500μmol·m~(-2)·s~(-1)),蓝、绿光下杉木幼苗叶片的Pn分别为13.158、13.400μmol·m~(-2)·s~(-1),高于其他光质,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_2浓度(Ci)均有增大,且绿光增幅大于蓝光。在中等光强下(200~1 500μmol·m~(-2)·s~(-1)),白光下杉木幼苗叶片的Pn、Ci均处于较高水平,黄光下杉木幼苗叶片的WUE和Ci在光强为500μmol·m~(-2)·s~(-1)时达到最大值后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森林光环境是影响林下灌木植物正常生长和良好更新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探求土庄绣线菊和三裂绣线菊一年生幼苗对不同森林光环境的适应特点和二者的区别,本研究选择林下和林外两种森林光环境。[方法]通过测定土庄绣线菊和三裂绣线菊一年生幼苗植株的高、地径、地径比、叶鲜重、比叶面积、叶面积比、生物量和生物量分配,从而得到两种绣线菊一年生幼苗在形态特征上的不同光适应性,为两种绣线菊的造林使用、更新和维护提供依据。[结果]结果表明:不同森林光环境下两种绣线菊的根、茎、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表现出相同的规律。两种绣线菊在林内环境中均显著提高了地上生物量的比例。林外环境土庄绣线菊根生物量比显著高于林内植株,在叶生物量比指标上则相反。从株高、地径、高径比来看,林内遮荫环境明显降低了土庄绣线菊和三裂绣线菊的地径,同时显著提高了土庄绣线菊的高径比。从叶面积特点来看,两种绣线菊叶生物量林外和林下差异显著,而且比叶面积对光响应一致,林下环境使比叶面积明显增大。林下环境土庄绣线菊存活率略高于三裂绣线菊,林外环境三裂绣线菊存活率明显高于土庄绣线菊。说明二者并不是传统的喜光植物,三裂绣线菊对不同森林光环境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土庄绣线菊具有较强的耐阴性。[结论]所以在以后的造林的计划中可以在林下多配置土庄绣线菊,在林外种植三裂绣线菊,以达到造林复层的目标,提高植被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意大利耐抽薹’生菜为试材,采用水培法,以LED灯为光源,设置红蓝光比例为4∶1(R4B1)、1∶2(R1B2)和全红光(R)、全蓝光(B)4种光质水平和叶面喷施外源硒溶液(0、24、48μmol/L)3种浓度水平,两者完全随机组合,共12个处理,研究不同光质下外源硒对生菜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人工光环境下生菜高效栽培和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结果表明:(1)红光更有利于生菜生物量积累、可溶性糖的积累和硝酸盐含量的降低,蓝光更有利于生菜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类黄酮和总酚物质的积累;(2)在不同光质下喷施48μmol/L外源硒进一步增强了光质对生菜生长和品质不同的促进效果,其中,在红蓝光比例为4∶1的复合光下喷施外源硒对生菜的生物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类黄酮、总酚物质、硒元素的积累及硝酸盐含量的降低效果最显著;(3)对生菜的生长和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主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红蓝光比例为4∶1的复合光配施48μmol/L外源硒的处理综合得分最高,光质与硒对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效果及二者的互作效果均显著。综合考虑,在红蓝光比例为4∶1的复合光与蓝光下喷施48...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光环境下桢楠幼树叶片主要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全光照(Ⅰ型)和90%光照(Ⅱ型)环境下,F0(最小荧光)、Fm(最大荧光)、F’m(光适应下的最大荧光)、Fv(可变荧光)、Fv/Fm(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m/F0(电子传递效率)和Fv/F0(PSⅡ潜在活性),从08:00—18:00均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在60%~65%光照(Ⅲ型)和50%~55%光照(Ⅳ型)环境下,则呈现先降后升的单谷型,最小值出现在12:00—14:00。在全光照(Ⅰ型)和90%光照(Ⅱ型)环境下,NP,Q(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日变化则呈现上升的趋势;而在60%~65%光照(Ⅲ型)和50%~55%光照(Ⅳ型)环境下,则呈现先升后降的单峰型,最大值出现在12:00—14:00。在Ⅰ型和Ⅱ型光环境之间,除F0和NP,Q的日均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均值无显著差异。在Ⅲ型和Ⅳ型光环境之间,各项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均值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Ⅰ型和Ⅱ型光环境下的F0、Fm、F’m、Fv、Fv/Fm、Fm/F0、Fv/F0日均值都分别极显著(P<0.01)低于Ⅲ型和Ⅳ型光环境下的对应值,而Ⅰ型和Ⅱ型光环境下的NP,Q日均值却极显著(P<0.01)高于Ⅲ型和Ⅳ型光环境下的对应值。由此可见,Ⅰ型和Ⅱ型光环境下的桢楠幼树叶片吸收的光能有更大比例用于热耗散而保护自身的光合机构。  相似文献   

15.
不同光环境对葡萄幼苗光合产物分配与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一年生京玉葡萄幼苗 (VitisvineferaL .cv .Jingyu)为试材 ,利用光合测定仪和同位素示踪技术 ,比较研究了自然光环境和遮阳环境下生长的葡萄幼苗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生物量分配、光合产物分配与转化等方面的差异。与对照相比 ,遮阳环境中生长的葡萄幼苗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偏低 ;叶片和茎的生物量比较高 ,根和新稍的生物量比较低 ;其光合产物分配较多流向叶片和茎 ,而向根的分配随遮阳程度的加深明显降低 ;分配到各部位的光合产物的转化利用情况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颜色农膜生长棚对三七种苗生长的影响,筛选适宜三七种苗生长的不同透光率,为三七健康种苗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白色和蓝色两种农膜搭建3种透光率(21.0%、10.0%和5.5%)的三七生长棚,在棚内培育三七种苗至移栽期时,分别测量株高、茎粗、叶片数、主根直径、根长和根数等指标,并计算根、茎、叶的生物量积累及分配.[结果]在白膜生长棚条件下,除叶片数、根长、叶重比和茎重比外,其他指标均随透光率减弱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即在10.0%透光率下,白膜生长棚内的三七种苗株高(12.34 cm)、茎粗(1.48 cm)、主根直径(11.30 cm)、根数(8.40条/株)、各部位生物量及总生物量(0.816 g)、根冠比(2.882)和根重比(0.737)均最高,三七种苗长势最佳.在蓝膜生长棚条件下,除株高、叶片数、主根直径和茎生物量外,茎粗(1.50 cm)、根长(15.36 cm)、根数(10.50条/株)、叶生物量(0.139 g)、根生物量(0.565 g)及总生物量(0.747 g)、根冠比(3.137)和根重比(0.755)等指标均在透光率21.0%下达最大值,三七种苗生长发育较好.透光率为10.0%时,白膜生长棚内三七种苗株高、茎粗、主根直径、根数、各部位生物量及总生物量、根冠比、根重比和茎重比等均高于蓝膜生长棚内三七种苗;透光率为21.0%时,蓝膜生长棚内三七种苗株高、茎粗、叶片数、主根直径、根长、根数、各部位生物量及总生物量、根冠比和根重比等指标均大于白膜生长棚内三七种苗对应值.[结论]白膜生长棚下较适合三七种苗生长的透光率为10.0%,蓝膜生长棚下较适合三七种苗生长的透光率为21.0%,即蓝膜有利于三七种苗在相对高光照环境下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  相似文献   

17.
赵自恩 《乡村科技》2023,(21):81-83
为研究不同光质对云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白光处理为对照,采用可调节LED灯进行光源设置,设置4种光质,分析不同光质处理下云杉种子萌发情况和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对云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以光质为红∶蓝=7∶3处理下云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最大,云杉幼苗下胚轴长、下胚轴直径、胚根长、叶绿素a质量分数和叶绿素a+b质量分数均最大,说明该光质有利于云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8.
几种果树蒸腾强度和气孔阻力的日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不同天气条件下,盆栽及大田生长的苹果、桃、葡萄和枣等果树的蒸腾强度(Tr)、气孔扩散阻力(Rs)的日变化以及这种日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证明在温度、光照和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各果树的Tr、Rs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Tr的高峰值、Rs的低峰值正处在温度和光照较高与湿度最适的时候;当中午温度和光照过高,湿度过低吋,Tr、Rs日变化呈双峰曲线,第一峰值在10时左右,第二峰值在14时左右,中午气孔关閉,Tr降低,若从中午到下午持续高温,Tr在下午一直下降,不会出现第二峰值。在适宜条件下,抗旱性较强的枣树,其Tr、Rs与其它树种并无差异,但在中午高温干旱条件下,Tr明显低于和Rs明显高于其它树种。因此,干旱逆境下Rs迅速增大、Tr迅速减小是枣树的重要抗旱特点。一元回归表明:温度、湿度或光照与Tr或Rs的关系为二次三项式(仅光照与Tr的关系除外,为变形双曲线)。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得出,9时前,影响Rs的主导因子是光照,影响Tr的是温度;从10时到12时,大气相对湿度成为影响Rs、Tr的主导因子;在12时后,光照再次成为影响Rs的主导因子,而Tr的下降主要由于Rs的增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云南松与旱冬瓜混栽对磷胁迫的反应。通过温室砂培试验研究了云南松与旱冬瓜2树种不同栽植方式下云南松幼苗的生长、生物量及其分配。供试营养液为Hoagland营养液,设置了缺磷(0 mg.L-1)、低磷(31 mg.L-1)和适磷(62 mg.L-1)3个水平。结果表明:(1)磷胁迫下,纯栽植或与旱冬瓜混栽,云南松幼苗的苗高、地径、根长、地上、地下和全株干重均低于对照,在低磷胁迫时差异不显著,缺磷时差异显著(P<0.05);随着磷胁迫程度增加云南松幼苗根冠比增加。(2)不同栽植方式对云南松幼苗的影响表现为,磷胁迫下,随着旱冬瓜混栽比例(0、1、2株)增加,云南松幼苗的苗高、地径、根长、根尖数、地上、地下、全株生物量、根冠比减少。磷胁迫可降低云南松幼苗的生物量,但它可通过地上部与地下部干物质分配来适应磷营养的胁迫;苗期混交旱冬瓜对云南松幼苗的生长有一定影响,但对旱冬瓜的生长是有利的;云南松幼苗以降低地下部分的生长来适应磷胁迫下地上部分与旱冬瓜幼苗对光照和空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20.
不同光质下彩色甜椒果实色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红(590~670 nm;吸收峰为640 nm)、蓝(420~510 nm;吸收峰为460 nm)和红蓝混合(红:蓝=3:1)色发光二极管(LED)以及普通日光灯(白光)为光源,就不同光质对彩色甜椒果实转色期色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蓝混合光在促进叶绿素降解,类黄萝卜素和花青素合成上优势最明显,白光的效果最差.但白光有利于类黄酮的合成,红光、蓝光和红蓝混合光相对于白光都不同程度的抑制了类黄酮的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