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菜豆荚斑驳病毒(BPMV)是严重危害豆类植物的一种外来有害生物,根据检疫工作的需要,本文对该病毒的国内外分布状况、潜在经济危害性、寄主植物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可能性和危险性管理难度等方面进行系统概述,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其在中国的传播扩散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BPMV的风险性R值=2.32,属于高度危险入侵物种.本文提出了2种降低风险的管理措施的备选方案,选择其中任何一种方案都能将BPMV传入我国的风险降低到最低.  相似文献   

2.
曹金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578-8580
椰子织蛾是一种近期入侵我国的危险性有害生物。运用国际植物检疫措施实施标准(ISPM)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程序,建立椰子织蛾传入风险分析评估模型,采用定性分析和多指标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分布情况,风险值为3;潜在的经济危害性,风险值为2.0;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风险值为3;传播扩散的可能性,风险值为1.78;风险管理难度,风险值为2。椰子织蛾的综合风险性值为2.3,符合高度危险的外来有害生物条件,已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区定殖,对福建省的棕榈科植物威胁很大,建议将其列入福建省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加强检疫管理、监测和控制工作,严防其传播和扩散危害。  相似文献   

3.
山核桃溃疡病是目前危害山核桃的一种主要病害,根据林业检疫工作的实际需要,对其在我国的传播扩散的风险进行了评估,为其进行检疫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八齿小蠹的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对落叶松八齿小蠹在我国的分布、控制措施、扩散蔓延的可能性、天敌及其制约能力、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等进行了概述,并应用多指标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其传播蔓延的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落叶松八齿小蠹是我国落叶松Larixspp.等松树的重要有害生物,其风险值R为1.96,在我国属中度危险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运用国际植物检疫措施实施标准(ISPM)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程序,建立椰子织蛾传入风险分析评估模型,采用定性分析和多指标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分布情况,风险值为3;潜在的经济危害性,风险值为2.0;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风险值为3;传播扩散的可能性,风险值为1.78;风险管理难度,风险值为2。椰子织蛾的综合风险性值为2.3,符合高度危险的外来有害生物条件,已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区定殖,对福建省的棕榈科植物威胁很大,建议将叶子织蛾列入福建省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中,加强检疫管理、监测和控制工作,严防其传播和扩散危害。  相似文献   

6.
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对杂交竹的危害特点、传播扩散情况、分布与发病规律等方面,对杂交竹枯萎病的发生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分析了该病在我国西南地区扩散蔓延的可能性和风险性,提出了对杂交竹枯萎病的控制技术.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在我国西南适生区引起杂交竹枯萎病的风险较大,建议加强我国西南杂交竹林区的病情监测,防止人为传播.  相似文献   

7.
红棕象甲在中国的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红棕象甲是我国林业检疫性害虫。运用国际植物检疫措施实施标准(ISPM)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程序,建立红棕象甲传入风险分析评估模型,采用定性分析和多指标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分布情况,风险值为2;潜在的经济危害性,风险值为2.4;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风险值为3;传播扩散的可能性,风险值为1.89;风险管理难度,风险值为2.33。红棕象甲的综合风险性值为2.29,符合高风险检疫性害虫条件,在我国很多地区易定殖,对我国的棕榈科植物威胁很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番石榴果实蝇的形态、危害以及分布、潜在的危害性、定殖传播扩散蔓延的可能性以及危害性管理难度等方面的风险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应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法",对番石榴果实蝇入侵中国的风险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番石榴果实蝇在我国的风险值R为2.33,属于高度危险的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番石榴果实蝇的形态、危害以及分布、潜在的危害性、定殖传播扩散蔓延的可能性以及危害性管理难度等方面的风险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应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法",对番石榴果实蝇入侵中国的风险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番石榴果实蝇在我国的风险值R为2.33,属于高度危险的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0.
五味子叉丝壳菌危害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PestRiskAnalysis,简称PRA)方法,从有害生物的国内外分布、潜在的经济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风险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对五味子白粉病病原菌五味子叉丝壳菌的风险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五味子叉丝壳菌为风险中度偏高的有害生物,对我国五味子资源及五味子产业发展具有潜在的严重威胁,应加强风险性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1.
椰子致死性黄化植原体传入中国的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椰子致死性黄化病是严重危害椰子的一类世界性病害,其病原致死性黄化植原体已被多个国家列为检疫性有害生物,我国尚未有该病菌分布的报道。为加强对该病的检疫,参照国内外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从有害生物的分布状况、潜在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风险管理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对椰子致死性黄化植原体传入我国的风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椰子致死性黄化植原体的风险性R值为2.27,属于高度危险性入侵物种,并提出了防止其入侵的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2.
Citrus viroids are the small but economically important RNA pathogens. For investigating their occurrence and distribution in China, 65 viroid samples collected from 8 major citrus cultivated regions were evaluated using one-step or multiplex onestep RT-PCR and biological indexing for specifically detection of Citrus exocortis viroid (CEVd), Citrus bent leaf viroid (CBLVd), Hop stunt viroid (HSVd), Citrus viroid-Ⅲ (CVd-Ⅲ) and Citrus viroid-Ⅳ (CVd-Ⅳ).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at least 4 kinds of citrus viroids (CEVd, CBLVd, HSVd, and CVd-Ⅲ) on citrus trees in China. Most of the infected citrus plants harbored more than one viroid species, and two plants were infected with up to 4 citrus viroids. Sweet orange was more frequently infected by viroids than other citrus varieties. It is the 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species and distribution of citrus viroid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3.
啤酒花潜隐类病毒在啤酒花上的感染较普遍,且一般不产生明显症状,给生产带来一定损失。对于该类病毒病害,较为可行的控制措施是实行检疫控制其扩展和培育与栽培无类病毒苗。较为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啤酒花潜隐类病毒的分布与危害、生物学特性、基因组结构与序列分析、检测方法及防治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入侵生物苹果绵蚜在中国的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est Risk Analysis,PRA)的方法,从国内分布状况、潜在危害性、寄主植物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风险管理难度等方面,综合评价了苹果绵蚜的危险性,结果表明苹果绵蚜的综合风险性值为1.89,对我国是风险中等程度偏高的有害生物,并提出了相关的风险性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外来入侵害虫新菠萝灰粉蚧在中国的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外来入侵害虫新菠萝灰粉蚧(Dysmicoccus neobrevipes Beardsley)在中国的风险性。【方法】根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PRA)程序,本文从新菠萝灰粉蚧国内分布状况、潜在危害性、受害栽培寄主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及危险性管理难度等5个方面对其在中国的风险性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新菠萝灰粉蚧在中国的综合风险值R为2.12。【结论】表明新菠萝灰粉蚧在中国是高度危险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外来入侵害虫与病原生物的现状、影响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苏省是中国的经济发达地区 ,也是外来入侵物种发生范围较广、危害程度较重的地区之一。目前有一些外来入侵害虫与病原生物通过不同途径侵入了江苏省 ,造成了较大的直接经济损失 ;有些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外来入侵害虫与病原生物 ,由于具有较长的潜伏期 ,其危险性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其造成的损失将难以估量。加入WTO后 ,江苏省与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交往将更加密切 ,旅游业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物种交换和引进的需求也会增加 ,因而有意、无意引入外来入侵物种的风险随之增加。为此综合分析了目前江苏省外来入侵害虫与病原生物的现状和对农林生产、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并建议采取措施以控制外来入侵害虫与病菌。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管理策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庞淑婷  刘颖  朱志远 《农学学报》2015,5(12):99-103
外来物种入侵因为其严重的经济危害、社会危害和生态危害而成为备受重视的安全议题。为了阻止外来物种入侵,各国从入侵机制着手,建立了有效的法制体系和风险评估系统。从入侵机制、法制建设和风险评估的角度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管理策略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比较,总结了中国研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最后展望了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综合性预防和管理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Several viroids in the genus Pospiviroid can infect tomato (Solanum lycopersicum) and cause severe diseases, posing a serious threat to tomato production.  For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six tomato-infecting pospiviroids - columnea latent viroid (CLVd), pepper chat fruit viroid (PCFVd), 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 (PSTVd), tomato apical stunt viroid (TASVd), tomato chlorotic dwarf viroid (TCDVd), and tomato planta macho viroid (TPMVd), we developed a universal probe based on a highly conserved 61 nt long sequence shared among them.  Compared with their specific probes, the universal probe has a similar, though slightly reduced, detection sensitivity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cost-effective preparation and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the six pospiviroids.  In addition, the universal probe was used in dot-blot hybridization assays for a large-scale survey of viroid(s) in tomato plantings in China.  Only PSTVd was detected in a few greenhouse-planted tomato plants.  Sequenc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se tomato PSTVd isolates may have been introduced from tomato seeds imported from abroad.   相似文献   

19.
运用国际植物检疫措施实施标准(ISPM)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程序,建立棕榈象甲入侵风险分析评估模型,采用定性分析和多指标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分布情况(P1),风险值为3;潜在的经济危害性(P2),风险值为2.6;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P3),风险值为3;传播扩散的可能性(P4),风险值为1.64;风险管理难度(P5),风险值为2.33。棕榈象甲的综合风险性值为2.46,符合高风险检疫性害虫条件,对我国的棕榈科植物威胁很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种籽和花粉传播植物病毒的重要资料,指出种籽传播病毒的特征.目前已知的在分类上属于23群的108种和未归类的9种种传植物病毒中,我国已见报道的有17种,花粉传播的植物病毒共10种,其中9种分属于3个分类群,另有1种尚未归类.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讨论.这些问题包括多种过去被误认为是种传的病毒、同物异名的种传病毒、隐性病毒、未经证实的种传病专以及通过花粉和种籽传播的“类病毒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