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杜娟 《农学学报》2011,1(1):27-31
通过聚类分析,将山西的119个县区按照资源的属性,分成矿产资源型地区、农业资源型地区、综合资源型地区、资源匮乏型地区、特色资源型地区等5类不同资源型地区,选取有代表性的县市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其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可持续性石楼县(资源匮乏型地区)〉河津市(特色资源型地区)〉太谷县(农业资源型地区)〉榆次区(综合资源型地区)〉盂县(矿产资源型地区),并针对各区域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转型对策。  相似文献   

2.
李义 《河南农业》2016,(29):8-9
随着地区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多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将优势产业进行优化组合,从温室蔬菜大棚、特色果园建园、畜牧养殖场的建设、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以及生态循环综合利用等方面,对农牧配套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进行研究,总结出一种适合地区经济发展的种养结合型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新模式,从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水平,加快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态足迹的黄海滩涂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海滩涂是苏东地区海洋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区域应针对海涂资源品质和目前旅游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空间匮乏以及产品结构调整的困境,选择产业组合开发模式,统一产业规划,尽量实现旅游业与农业、海防林业、畜牧业和海水养殖业等土地利用类型的综合开发、立体布局.该模式既可节约土地资源、降低投资门槛与市场风险、延伸产业链的经济效益,又可以激励开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4.
农业自然资源与生态保护,就是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保护农业生态平衡的综合措施,主要包括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和生态体系的建设。张春贤书记多次强调指出,新疆的发展要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重要理念,坚持把农业自然资源与生态资源保护作为新疆加快构建现代特色农牧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快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5.
优势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综合系统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其矿产、生物、旅游三类优势资源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其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进而提出了对秀山县优势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实现秀山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等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川西横断山区地处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是气候垂直带谱与动植物资源垂直分布最多地区之一。该文对该地区森林、草原、植物、动物、矿产、旅游等生态资源现状及生态退化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探讨如何进行地区生态修复的新方向、新路径,对巩固该地区在整个长江流域和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中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北黄土高原区农业与生态恶化及恢复重建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采取生态学和农业历史地理学学科交叉的方法 ,对西北地区主要是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和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演化历程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证了导致农业生产力低下和以土地严重侵蚀为突出标志的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 :在本应属于适生性稀树灌丛草原植被 ,仅适于草、畜业的半干旱地区 ,却以开垦草地为中心 ,一直持续了 30 0 0余年 ,成为愈来愈甚的粗放型农业 (种植业 )。论证了从特殊国情出发 ,正确处理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农业与生态恢复重建的关系及其途径。可集中归结为 :在农牧交错带首先取得突破 ;在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系统生产力的过程中重建生态 ;彻底改变农业生产的传统格局 ,在粮食精种和适度自给的前提下 ,推行“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 ,逐步建成我国最主要的草业和牛羊肉、毛 (绒 )、皮及加工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武湖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环境综合整治是湖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优化的前提,按照武汉市生产力布局,建设与滠口工业密集区,阳逻经济开发区相配套的城郊型农业,是湖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优化的目标;合理利用生态资源,按生态经济功能分区建设各种生态农业模式,是湖区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优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区域农业规划方法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项目组多年来承担的各种区域范围、资源类型等区域农业规划为实践蓝本,综合考虑区域社会经济现状、农业特色、资源禀赋等情况,集成、创新了区域农业发展规划的理论方法体系;建设性地提出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4种模式--多功能型、精细节约型、资源特色型和生态循环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2019年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森林生态产业资源大普查成果资料,对森林生态产业资源现状进行了总结。七星关区各森林生态产业面积特征表现为特色经济林>菌材林和竹林>森林旅游>珍贵林木>森林康养>林下养殖>林下种植,主要以特色经济林为主,其他产业规模较小。特色经济林以核桃、刺梨、茶叶为主。森林生态产业分布较多的乡镇为白马山林场、拱拢坪林场、岔河镇、撒拉溪镇、阴底乡。同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该区森林生态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森林生态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岷江上游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有关生态脆弱区的相关文献,概述了岷江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介绍了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及判断生态安全状况的标准,当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时,认为该区域生态系统处于安全状态,反之,则反是。根据岷江上游5县的相关数据和前人的研究成果,计算了岷江上游区域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岷江上游地区生态系统总体处于安全状态,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并未超出自然生态承载力的阈值,经济、社会发展是可持续的;化石能源地、建成地和耕地的生态需求大于供给,生态足迹分量出现了赤字,其中耕地赤字相对最大,处于超载状态;从国家尺度看,岷江上游生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但在全球尺度上,其处于可持续状态;岷江上游资源利用比较粗放,消费结构不尽合理,其经济发展是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遥感技术评价"十二五"期间安徽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功能。[方法]利用2011~2015年安徽省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遥感影像,获取土地利用类型解译数据,结合地面调查和统计资料,依据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评价系统对安徽省"十二五"期间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状况进行动态监测与评价。[结果]2015年潜山县、太湖县、岳西县、金寨县、霍山县、石台县的生态环境功能指数为75.34~81.83,生态功能等级均为优。"十二五"始末相比,岳西县的生态功能变化度为略微变好,其余5个县均为无明显变化。[结论]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县域自然生态优越,生态系统承载力高,生态功能稳定,自我调节能力强。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足迹的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鉴于生态足迹法存在的缺陷,增加新的指标以改进该方法在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不足,构建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的新指标体系,完善可持续发展评价法。【方法】在生态足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压力指数、生态占用指数、生态经济协调指数和可持续发展指数4个概念,且制定了相应的指标等级划分标准,形成新的指标体系。【结果】利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球147个国家及中国部分省、市和县作了评价。【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可运用于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可持续评价。  相似文献   

14.
李静  马寨璞  张春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808-9809
运用生态足迹法,计算了保定市2007年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资源利用状况。利用聚类分析法分析了保定市各县域可持续发展的异同。结果表明:①在实施大变样之前,保定市人均生态赤字为0.541 0 hm2,万元GDP为0.91 hm2/万元。②保定市整体生态环境处于高负荷状态,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处于弱不可持续发展状态。③聚类分析表明,保定市辖各县市可分为5类,县域间可持续性差异较大。④在5类区域中,Ⅰ类区域生态赤字低于0.5;Ⅱ类区生态赤字约等于1;Ⅲ类区生态赤字约等于3;Ⅳ类区生态赤字为3-5;Ⅴ类区生态赤字高于5。  相似文献   

15.
运用模糊物元模型理论,采用P-S-R生态评价模型构建了岩溶生态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相关数据对重庆市三峡库区11个区县的岩溶生态环境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地11区县岩溶生态环境安全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垫江县(0.485 6)、梁平县(0.373 9)、丰都县(0.365 6)、忠县(0.330 2)、万州区(0.303 1)、开县(0.301 6)、奉节县(0.272 4)、巫山县(0.248 8)、云阳县(0.240 5)、城口县(0.158 2)、巫溪县(0.122 8)。通过引入模糊物元模型的分析方法,为决策部门制订相应的政策及岩溶生态环境安全评价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研走访陕西南部安康地区某几个县农村环境,分析了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污染问题,包括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工作不足及城镇建设及农村基础配套设施不能满足发展需要等方面,并从高标准完成城镇规划设计、重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加强环境保护监察及坚持发展生态农业等方面提出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重庆市2007年资源消费的生态足迹,并与世界不同国家和不同收入水平地区的生态足迹进行比较,从不同视角分析重庆市的可持续发展现状。结果表明,重庆市2007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7998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仅为0.4489hm2,产生生态赤字1.3509hm2,其中化石燃料用地、草地和耕地生态足迹占的比重较大。重庆市的人均生态足迹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比起高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也明显偏低,但是由于重庆市还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资源消费需求将长期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这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资溪县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生态建设功能区划的5个基本原则、资溪县在江西省生态功能区划中的归属和其生态环境实际状况,将资溪县划成3个主要生态建设功能区,分别为西部水土保持与水质保护生态建设区、东北部水土保持与水质保护生态建设区、东南部水源涵养和农林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区。同时根据各区主要生态功能和社会发展需要,提出明确禁止、限制和鼓励、倡导发展的产业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定量评估区域生态安全的基本态势和变动特征。[方法]以人类活动扰动较大的湖北省恩施州为例,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结合区域自然环境、生态问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遴选人口密度、公路密度、人均GDP、人均耕地面积、第三产业比重等16个指标,采用变异系数法和熵权法2种客观权重赋权法分别对各个指标进行赋权,通过综合评价法对恩施州各县市的生态安全进行评定。[结果]恩施州的生态安全度大多处于预警状态,其中建始县的生态安全状况较好,恩施市与巴东县的生态安全状况较差。[结论]当地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综合科技、教育投入等多方面考虑,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以改善该区域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