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水平纤维素酶对常规和低水分稻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优质稻草青贮饲料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调制常规水分(70.00%)和低水分(37.50%)两种水分的稻草青贮,每种水分均设4组纤维素酶(cellulase,CEL)添加浓度,分别为0(CON)、20(CEL1)、40(CEL2)和80 mg·kg-1(CEL3),共计8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常温下青贮60 d开封,测定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发现:两种水分青贮料中,低水分青贮料的pH和DMR显著(P<0.05)提高,NH3-N含量显著(P<0.05)低于常规水分青贮料;常规青贮中,4组纤维素酶浓度组的WSC含量显著(P<0.05)增加、NDF和ADF含量显著(P<0.05)减少,其中CEL1组和CEL2组的pH显著(P<0.05)降低;低水分青贮中,4组纤维素酶浓度组的pH和NDF含量显著(P<0.05)降低、DM含量显著(P<0.05)增加,另外,CEL2组和CEL3组的DMR含量显著(P<0.05)提高,CEL2组的WSC含量显著(P<0.05)增加;2种水分青贮中,均以CEL2组的DM、DMR、WSC最高,pH、GLR、NDF含量、ADF含量、NH3-N含量最低。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水分和低水分稻草青贮中,3个纤维素酶水平都有显著的添加效果,且以40mg·kg-1的添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宋鸽  朱小清  张诗  庄益芬 《中国畜牧兽医》2017,44(12):3512-3518
本研究以稻草和甘蔗梢为青贮原料,调制稻草青贮及稻草与甘蔗梢混合青贮(混合比例为6:4(m/m))。在稻草青贮及稻草、甘蔗梢混合青贮中均设计添加2 mL/kg的绿汁发酵液组(FGJ)、3 mL/kg的纤维素酶组(CEL)、2 mL/kg绿汁发酵液+3 mL/kg纤维素酶的复合组(MIX)和对照组(CON),每个处理重复3次,室温条件下贮存60 d后开封,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显示,青贮原料稻草干物质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和粗蛋白质(CP)含量均低于甘蔗梢,而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高于甘蔗梢。稻草单独青贮后,与CON组相比,FGJ组的NDF、ADF、pH和氨态氮均极显著降低(P<0.01),WSC极显著增加(P<0.01),干物质回收率(DMR)升高;MIX组的NDF、ADF、pH、气体损失率(GLR)和氨态氮均极显著降低(P<0.01),乳酸、WSC及DMR升高;CEL组中除ADF显著降低外,其他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稻草青贮相比,稻草、甘蔗梢混合青贮的pH、氨态氮、NDF和半纤维素(HC)均降低,而DMR和WSC均明显升高。综上所述,绿汁发酵液及其与纤维素酶的复合添加剂对改善稻草青贮及稻草、甘蔗梢混合青贮品质的效果相近,且优于纤维素酶;稻草、甘蔗梢混合青贮的品质优于稻草青贮。  相似文献   

3.
赵苗苗  玉柱 《草地学报》2015,23(1):205-210
以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为材料,研究了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单独添加或组合添加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改善效果.象草经刈割切短后,分别添加纤维素酶(CEL)、乳酸菌(LD1~LD8)、乳酸菌+纤维素酶(LD1+CEL~LD8+CEL),密封贮藏60 d后测定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所有添加剂处理组的pH值、丁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K),乳酸、粗脂肪(EE)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弗氏法评分中LD2,LD3,LD7及所有组合添加处理组的发酵品质均为优,LD4发酵品质为中,CK发酵品质为差.组合添加处理组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显著低于CK(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均显著高于CK;且LD6+CEL将青贮饲料的NDF,ADF降到最低,其WSC也显著高于各处理组(P<0.05).表明添加乳酸菌、纤维素酶能有效改善象草青贮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且以LD6+CEL的青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绿汁发酵液和纤维素酶对香蕉茎+小麦麸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调制1个香蕉茎单贮(BSS)组和8个香蕉茎小麦麸混合青贮组,分别为1个对照(CON)组,添加2 mL/kg绿汁发酵液(FGJ)组,添加0.05、0.15和0.25 g/kg纤维素酶(CEL1、CEL2和CEL3)3个水平组,添加FGJ+CEL1(MIX1)、FGJ+CEL2(MIX2)和FGJ+CEL3(MIX3)3个混合组,每组均设3个重复。常温发酵60 d,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与BSS组相比,CON组的气体损失率(GLR)和pH显著降低(P<0.05)。与CON组相比,各添加剂组的干物质(DM)、干物质回收率(DMR)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及氨态氮(AN)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FGJ组相比,CEL和MIX组的DMR极显著升高(P<0.01)。在CEL组中,随CEL水平的增加,青贮效果愈好;与MIX1组相比,MIX3组的NDF含量显著减少(P<0.05),DMR显著升高(P<0.05);与CEL组相比,对应的MIX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综上所述,在香蕉茎青贮中添加小麦麸有利于改善青贮品质,添加纤维素的效果优于添加绿汁发酵液的效果,二者混合效果更好,且混合后的青贮效果随着纤维素酶的增加而更好。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绿汁发酵液和木聚糖酶对稻草青贮品质的影响。在常规水分(MC1)稻草青贮和低水分(MC2)稻草青贮中均设对照(CON)组及添加2 mL/kg绿汁发酵液(FGJ)组、20 mg/kg木聚糖酶(XYL)组、2 mL/kg绿汁发酵液与20 mg/kg木聚糖酶的复合(MIX)组,每个处理组重复3次。常温下贮存60 d开封,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MC1青贮中,与CON组相比,MIX组水分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FGJ、XYL、MIX组氨态氮(AN)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P<0.01),XYL、MIX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降低(P<0.05),FGJ组pH极显著降低(P<0.01);MC2青贮中,与CON组相比,FGJ组水分含量显著降低、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干物质回收率(DMR)显著增加(P<0.05),FGJ、MIX组氨态氮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pH极显著降低(P<0.01),MIX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较MC1青贮,MC2青贮的pH和干物质回收率极显著增加(P<0.01),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增加(P<0.05),氨态氮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综上所述,在常规水分和低水分稻草青贮中,3种添加剂均有显著的添加效果,以绿汁发酵液与木聚糖酶复合添加的效果最佳,且低水分稻草青贮的效果优于常规水分稻草青贮。  相似文献   

6.
不同水平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对青贮高粱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添加不同酶量的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测定青贮高粱装填后第15、31、60及90d的可溶性糖分(WSC)、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pH、干物质(DM)、乙酸、丙酸、丁酸、乳酸、总有机酸和氨态氮与总氮比例(NH3-N/TN)的变化,来评定酶制剂对青贮高粱发酵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酶对青贮料的最终pH(90d)无显著影响。加酶对青贮料的最终NH3-N产量(90d)无显著影响,但有随着酶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其中D组,青贮30和60d能显著降低青贮料的NH3-N产量(P<0.05)。当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添加量为30ECU/g和0.15IU/g时,可以显著降低90d青贮饲料的ADF和NDF含量(P<0.05),提高青贮饲料60d前乳酸含量(P<0.05)。  相似文献   

7.
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对不同含水量紫花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探讨含水量和添加剂对紫花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以期解决苜蓿青贮困难的问题,提高其青贮品质。采用双因素(含水量×添加剂)完全随机设计,含水量分别为70%和60%;添加剂分4个组,对照组不含添加剂,其余各组均含3个水平,分别为乳酸菌组(LA组,3、6、9 mg/kg)、纤维素酶组(CE组,25、50、100 mg/kg)以及乳酸菌和纤维素酶混合组(LA×CE组,3×25、6×50、9×100 mg/kg),每个组3个重复,共20个组。青贮90 d后,测定其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可溶性糖(WSC)含量及pH、氨态氮/总氮(AN/TN)。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LA组均显著提高了青贮料的WSC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青贮料pH(P0.05);且6 mg/kg LA组青贮料的CP和WSC含量高于3和9mg/kg LA组,pH低于3和9 mg/kg LA组。与对照组相比,各CE组均显著降低了青贮料的ADF含量和pH(P0.05),且50 mg/kg CE组青贮料的ADF含量和pH低于25和100 mg/kg CE组。各LA×CE组青贮料的CF、ADF含量和pH大部分低于各LA和CE组,WSC含量均高于各LA组和CE组,且6×50 mg/kg LA×CE组青贮料的CF、ADF、WSC含量和pH与各LA和CE组差异显著(P0.05)。除9 mg/kg LA组和100 mg/kg CE组外,相同添加剂下70%含水量青贮料的CP含量显著低于60%含水量(P0.05);相同添加剂下70%含水量青贮料的CF和ADF含量显著高于60%含水量(P0.05)。由此可见,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及两者复合添加均对苜蓿的青贮品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以添加6×50 mg/kg乳酸菌和纤维素酶效果最好,且60%含水量下的青贮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探讨添加不同酶制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以蜡熟期刈割的全株玉米为材料,设对照组和6个处理组,处理组分别添加5 g/kg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果胶酶、α-半乳糖苷酶、β-甘露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每组3个重复,青贮56 d后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感官评定、发酵品质、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纤维素酶组、木聚糖酶组和β-葡聚糖酶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青贮效果较好;与对照组相比,纤维素酶组、木聚糖酶组和β-葡聚糖酶组可显著提高青贮饲料碳水化合物(WSC)和乳酸的含量(P>0.05),同时使青贮氨态氮/总氮显著降低(P<0.05),青贮发酵品质较好;添加纤维素酶的全株玉米青贮中干物质(DM)含量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添加纤维素酶和α-半乳糖苷酶处理的粗蛋白质(CP)含量较高;添加纤维素酶的酸性洗涤纤维(ADF)和β-葡聚糖酶组青贮中性洗涤纤维(NDF)、AD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表明: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更适于用作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9.
稻秸与玉米秸、杂交狼尾草及象草混合青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稻秸分别与玉米秸、杂交狼尾草和象草的混合青贮进行了研究,并采用乳酸菌(Chikuso-1)添加剂处理探讨其对不同原料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的青贮料pH、乳酸(LA)含量和氨态氮/总氮(AN/TN)均极显著优于对照(无添加物,P<0.01),乳酸菌对青贮料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粗蛋白质(CP)含量、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有机物消化率(IVOMD)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添加乳酸菌的稻秸与玉米秸、杂交狼尾草混合青贮料干物质回收率(DMR)均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稻秸与象草混合青贮料显著高于对照(P<0.05).不同混合青贮料的pH、LA含量、AN/TN、WSC含量、CP含量、ADF含量、DMR差异极显著(P<0.01).稻秸与玉米秸混合青贮料品质最佳,最差的是稻秸与象草混合青贮料.  相似文献   

10.
何玮  冉启凡 《中国饲料》2022,1(3):129-132
为研究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单独添加、混合添加对“桂牧1号”杂交狼尾草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的改善效果,将杂交狼尾草经全株收割、粉碎后,分别添加纤维素酶(CEL)、乳酸菌(LD1、LD2)、乳酸菌+纤维素酶(CEL+LD1 ~ LD2),密封袋密封60 d后,测定饲料品质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组、LD2组青贮料pH含量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 0.05),纤维素酶+乳酸菌(CEL+LD1 ~ LD2)组青贮料pH分别为4.54、4.50,比对照组高。纤维素酶组及纤维素酶+乳酸菌组氨态氮含量比对照组含量分别低18.44%、26.95%、16.31%。LD2组青贮料中无丙酸、丁酸产生。杂交狼尾草青贮时单独添加纤维素酶,青贮饲料粗蛋白质(CP)含量较对照组高6.08%(P < 0.05),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分别低于对照组2.93%、4.81%(P < 0.05),表明单独添加纤维素酶能够提高青贮品质。青贮料中添加乳酸菌益4-J1,可有效抑制丙酸、丁酸产生,对青贮品质有改善作用。 [关键词] 纤维素酶|乳酸菌|“桂牧1号”杂交狼尾草|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松针和玉米粉对苜蓿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2个组,分别为PAMS组(30%松针+70%苜蓿)和CAMS组(10%玉米粉+90%苜蓿)。分别在青贮的第0、1、3、5、7、15、30、45和60天取样,分析青贮饲料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微生物数量和霉菌毒素含量。结果表明:1)在整个青贮过程中,2组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青贮60 d后,PAMS组的DM、CP和WSC损失率显著低于CAMS组(P<0.05),2组之间的NDF和ADF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2)青贮过程中,2组的pH呈下降趋势(P<0.05),PAMS组的pH显著高于CAMS组(P<0.05);2组的乳酸、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PAMS组的乳酸、乙酸含量显著低于CAMS组(P<0.05)。青贮60 d后,PAMS组的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低于CAMS组(P<0.05)。青贮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探讨添加不同酶制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以蜡熟期刈割的全株玉米为材料,设对照组和6个处理组,处理组分别添加5 g/kg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果胶酶、α-半乳糖苷酶、β-甘露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每组3个重复,青贮56 d后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感官评定、发酵品质、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纤维素酶组、木聚糖酶组和β-葡聚糖酶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青贮效果较好;与对照组相比,纤维素酶组、木聚糖酶组和β-葡聚糖酶组可显著提高青贮饲料碳水化合物(WSC)和乳酸的含量(P0.05),同时使青贮氨态氮/总氮显著降低(P0.05),青贮发酵品质较好;添加纤维素酶的全株玉米青贮中干物质(DM)含量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添加纤维素酶和α-半乳糖苷酶处理的粗蛋白质(CP)含量较高;添加纤维素酶的酸性洗涤纤维(ADF)和β-葡聚糖酶组青贮中性洗涤纤维(NDF)、AD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表明: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更适于用作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13.
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对早籼稻秸秆青贮饲料品质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利用南方丰富的稻草秸秆资源,满足奶水牛生产的需要,在稻草中添加复合乳酸菌与复合纤维素酶的方法青贮,采用不同的复合乳酸菌与复合纤维素酶添加水平,试验设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进行处理,常温条件下青贮35d后开封进行青贮饲料品质评定。结果表明:试验各组青贮饲料中DM和ADL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而其它指标均有显著变化(P0.05)。CP含量随复合乳酸菌制剂和酶制剂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试验Ⅲ组比对照组高8.41%;NDF和ADF含量随乳酸菌制剂和纤维素酶制剂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试验Ⅲ较对照组低10.92%和0.48%。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菌制剂和纤维素酶制剂的添加可以使青贮稻草饲料品质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选用辣椒采收后的秧秸为原料,试验设含水量(75%,65%和55%)和甲酸(0.5%,1.0%和1.5%)2个因素不同水平,塑料瓶青贮45d,研究水分和甲酸对辣椒秧青贮品质影响,结果显示:水分、甲酸及二者交互作用显著(P〈0.05)影响青贮辣椒秧的pH、NH3-N/TN、ADF、NDF和WSC含量;辣椒秧的青贮品质在中(65%)、高(75%)水分条件下优于低(55%)水分处理;甲酸的添加显著提高了WSC含量(P〈0.05),限制了丁酸的产生,降低了青贮料的PH和NH3-N/TN含量,并不同程度影响青贮辣椒的CP,ADF和NDF等养分含量。综合分析,含水量65%~75%,1.5%甲酸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乳酸菌对于构树枝叶青贮品质的影响。共5个处理组,对照组(LA0)不使用添加剂,试验组青贮料调制时分别添加乳酸菌1×105CFU/mL (LA5)、1×106CFU/mL (LA6)、1×107CFU/mL(LA7)以及1×106CFU/mL+2%糖蜜+4%纤维素酶(混合添加剂组),每个处理组设4个重复。构树枝叶青贮料发酵50 d后取样进行感官评定、营养物质测定以及发酵品质分析。结果显示,混合添加剂组为1级青贮饲料,其余处理组均为2级青贮饲料。试验组粗蛋白(CP)、粗灰分(ASH)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LA5组外,其余试验组pH值、氨态氮(NH3-N)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乳酸菌试验组中,随着乳酸菌浓度的升高,青贮料pH值、NH3-N、丙酸(PA)和丁酸(BA)含量逐渐下降,乳酸(LA)含量逐渐上升;混合添加剂组CP含量显著高于LA0、LA6和LA7组(P<0.05),pH值、NH3-N含量显著低于LA0、LA5和LA6组(P<0.05),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粗灰分和L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半纤维素(HC)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试验表明,用混合添加剂处理的构树枝叶青贮料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6.
全株玉米青贮营养品质的紧实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紧实度对全株玉米(Zea mays)青贮品质变化的影响,以便筛选出适宜的青贮紧实度。以新饲玉10号青贮玉米为材料,青贮装料密度设计为5个(350、400、500、600、700kg·m-3),分别在青贮制作完成后1、3、5、7、9、15、30、50d取样,测定青贮料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和pH,并动态监测开窖后各处理青贮内部温度变化规律,同时对比开窖前后的相对饲喂价值(RFV)。结果表明,青贮时间和紧实度的交互作用仅对CP、ADF和pH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DM、NDF和WSC均无显著影响(P0.05)。处理600kg·m-3的pH最低且CP含量最高;处理700kg·m-3的DM、WSC以及RFV值含量最高,NDF及ADF含量最低。处理600kg·m-3有氧暴露后稳定的时间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达到100h。同时,有氧暴露时间与温度呈现出单调递增的趋势,且相关性显著(P0.05)。随着紧实度的增大(350~600kg·m-3),青贮饲料的品质增加,有氧稳定性提高;当紧实度为600kg·m-3时,品质较700kg·m-3变化不显著,600kg·m-3为最佳紧实度,建议采用。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绿汁发酵液、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对灵芝菌糟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为利用菌糟生产优质发酵饲料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分为7个处理组,以添加蒸馏水为对照(CON组),灵芝菌糟中分别添加2 mL/kg绿汁发酵液(FGJ组)、2000 U/kg纤维素酶(CEL组)、5000 U/kg木聚糖酶(XYL组)、2 mL/kg绿汁发酵液+2000 U/kg纤维素酶(MIX1组)、2 mL/kg绿汁发酵液+5000 U/kg木聚糖酶(MIX2组)、2 mL/kg绿汁发酵液+2000 U/kg纤维素酶+5000 U/kg木聚糖酶(MIX3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常温下发酵60 d开封,测定灵芝菌糟发酵饲料的化学成分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FGJ组、CEL组和XYL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pH、气体损失率(GLR)及中性洗涤纤维(NDF)、半纤维素(HC)、氨态氮(AN)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与FGJ组相比,MIX1组和MIX2组乳酸(LA)、乙酸(A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WSC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AN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CEL组相比,MIX1组的干物质回收率(DMR)及NDF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WSC、AN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MIX1组和MIX2组相比,MIX3组pH、GLR极显著降低(P<0.01),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添加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效果均优于添加绿汁发酵液,但复合添加效果更佳,其中以MIX3组的添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稻秸、象草和杂交狼尾草青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乳酸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添加剂对不同原料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对水稻(Oryzasativa L.)的2个中粳稻品系(9015,9019)稻秸和2个热带牧草(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进行了青贮研究。将新鲜稻秸或牧草切碎后添加乳酸菌(0.02 g·kg-1),同时设对照组(无添加物),袋装青贮45 d后取样检测。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的青贮饲料其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有机物消化率(IVOMD)、干物质回收率(DMR)、乳酸(LA)含量、乳酸/乙酸(LA/AA)比对照提高;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pH、氨态氮/总氮(AN/TN)、挥发性脂肪酸(VFAs)含量下降;乳酸菌(LAB)对WSC含量、NDF含量、DMR、IVOMD、LA含量、AN/TN、乙酸(AA)含量、丙酸(PA)含量、LA/AA、VFAs含量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的青贮原料对青贮饲料的营养特性指标、pH、LA含量、AN/TN、LA/AA、AA含量和VFAs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杂交狼尾草的青贮品质最佳。添加乳酸菌可以改善青贮饲料的品质,但不同原料间的青贮品质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9.
整株玉米不同成熟阶段对其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整株玉米不断成熟,其干物质(DM)、淀粉、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不断增加,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水分含量不断降低。成熟早期高含量的WSC为乳酸菌提供了大量的发酵底物,可促进青贮发酵,但高水分会降低青贮料的有氧稳定性;成熟后期,低水分和低含量的WSC使青贮达不到理想的发酵效果,此外,高木质化也导致青贮料消化率降低。综合各方面因素,在1/3乳腺期到2/3乳腺期阶段青贮的整株玉米无论是发酵效果还是有氧稳定性方面均可达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类型饲料原料混合对新鲜象草青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选取象草、桑枝、稻草、玉米、菜籽粕、DDGS、干酒糟、玉米麸、棕榈粕、尿素、纤维素酶和糖蜜为原料,设对照组(直接青贮)和10个组合青贮组在室温下青贮40 d,青贮结束后分别测定各组感官评分、水分、粗蛋白质和纤维等指标。结果表明:混合青贮各组较直接青贮组均改善了感官品质,pH显著降低(P < 0.05),干物质和粗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配方中添加了稻草、桑枝和棕榈粕等高酸性洗涤纤维(ADF)原料的组合三、六、八和九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ADF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甚至ADF有所提高,其余各组的NDF和ADF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 0.05)。表明在象草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添加剂和副产物饲料原料混合青贮可降低青贮料的pH和纤维含量,提高干物质和粗蛋白质含量,改善象草青贮感官品质,然而低水分高纤维原料与象草组合青贮的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象草|饲料原料|青贮添加剂|青贮品质|养分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