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鸡沙门氏菌病的生物预防和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沙门氏菌病严重威胁着世界家禽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加强生物安全防控、疾病净化、沙门氏菌疫苗免疫、抗生素预防与治疗在鸡沙门氏菌病预防控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沙门氏菌耐药菌株的出现以及禽产品抗生素残留问题突出,迫切需要新的预防手段替代抗生素进行沙门氏菌病的预防。本文首先叙述了鸡沙门氏菌流行菌株及其流行特点和机体对沙门氏菌的免疫清除机制,然后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有关功能性饲料添加剂以及饲料和饮水处理在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感染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鸡沙门氏菌病是由不同血清型的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类鸡常见多发病的总称,包括白痢杆菌病、伤寒、副伤寒等病。该病可以通过被污染的饲养器具、饲料进行水平传播,还可以通过繁殖器官、种蛋进行垂直传递。鸡沙门氏菌病预防工作是做好生物安全控制和合理使用抗生素,鸡场要定期对沙门氏菌的耐药性进行监测和记录,根据菌株的耐药性,选择药敏度高、毒副作用小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
鸡沙门氏菌病是鸡常见的一种细菌病,由沙门氏菌感染所引起,主要引发肠道的感染,后期会导致全身症状;根据病鸡临床表现可分为鸡白痢、鸡伤寒和鸡副伤寒3种类型,对鸡的生产性能造成很大影响;加强鸡场饲养管理、饲料中加入微生态制剂等措施能对本病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经常发生本病的鸡场可进行药物预防;抗生素、沙门氏菌型噬菌体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广西地区临床病鸡中沙门氏菌的流行情况以及沙门氏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本研究对2014年—2015年送检的121只疑似沙门氏菌感染病鸡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以及耐药性研究。结果共分离到49株沙门氏菌,包括4种血清型,其中鸡白痢沙门氏菌(S.pullorum)41株、鸡伤寒沙门氏菌(S.gallinarum)4株、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3株和肯塔基沙门氏菌(S.kentucky)1株。分离株对磺胺异恶唑耐药率最高,达93.9%,其次为复方新诺明、萘啶酸、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多重耐药菌株占93.7%,分离株最多可耐10种抗生素。结果表明,自广西地区送检的病鸡中分离到的沙门氏菌以鸡白痢沙门氏菌为优势血清型,鸡源沙门氏菌的多重耐药问题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大理州鸡群沙门氏菌的流行和耐药情况,对15份采自大理州的疑似沙门氏菌感染发病鸡的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通过染色镜检、生化试验、血清型试验及多重PCR鉴定等确诊为沙门氏菌感染,并通过药敏试验了解分离菌株的耐药状况。结果表明:此次共分离到6株沙门氏菌菌株,其中4株为鸡伤寒沙门氏菌,2株为鸡白痢沙门氏菌;不同菌株间表现出不同的抗生素敏感性,多数菌株对强力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多粘菌素B、利福平产生耐药;对新霉素、四环素中度敏感;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氨苄、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等13种抗菌药物敏感。为大理州鸡沙门氏菌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鸡沙门氏菌病包括鸡白痢、鸡伤寒和鸡副伤寒 3种 ,一直是鸡的重要传染病 ,随着我国集约化养鸡业的发展 ,病毒性传染病依靠良好的疫苗和完善的免疫程序 ,基本得到控制 ,而细菌性传染病日趋严重 ,特别是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 ,使得极易形成耐药性的沙门氏菌的流行愈演愈烈。为了解内蒙地区鸡沙门氏菌病流行情况 ,我们对内蒙东西部广大地区的部分养鸡场进行了鸡白痢鸡伤寒血清抗体抽查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鸡白痢多价凝集抗原 农业部成都药械厂生产 ,批号 :980 1 ,4℃保存。1 .2 被检血清 采自呼和浩特、包头、东胜、临河、集…  相似文献   

7.
随着肉鸡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程序的提高,细菌性疾病的种类和数量也呈上升趋势。业主为减少死亡,抵御以沙门氏菌为主的病原微生物的定植侵袭,往往借助广谱、高效的抗生素作为预防和治疗用药,甚至长期滥用各种抗生素药物,以及在饲料里添加抗生素作为促生长剂,阻碍了肉鸡生长性状的正常发挥,更造成了胴体药物残留,严重影响了食品卫生。改变依赖抗生素的弊端,明显减少肉鸡体内以沙门氏菌为主的病  相似文献   

8.
以多杀性巴氏杆菌 (C-481 )、致病性大肠杆菌 O85、O119、O18、鸡白痢沙门氏菌等菌株制备的禽巴氏杆菌 大肠杆菌 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油乳与中药灭活菌苗 ,经实验室免疫试验和中间试验证明 ,该菌苗在免疫后第 1 4天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经攻毒试验证明 ,该菌苗的保护率为 93 % ,免疫期为 9个月 ,免疫效果普遍反应良好。该菌苗在 4℃可保存 1 8个月以上 ,室温阴暗处可保存 1 0个月以上。临床证明该菌苗能有效地控制禽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与鸡白痢在鸡群中的流行 ,可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鸡是沙门氏菌最大的宿主。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使用,鸡沙门氏菌耐药性不断上升,某段时间内流行的沙门氏菌病的病原体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蛋鸡沙门氏菌病是蛋鸡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常发病,该病多发生于管理水平较低的养殖场。沙门氏菌的血清型众多,大多数对人和动物具有致病性,感染鸡主要表现为鸡白痢、伤寒和副伤寒。预防该病必须把好饲料和饮水关,平常使用大蒜素或微生态制剂拌料预防效果理想。蛋鸡产蛋期治疗该病建议使用含有噬菌体成分的兽用制品,青年鸡和雏鸡则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当前广西鸡源致病性沙门氏菌的优势流行菌株及耐药情况,掌握其最新流行特点,本试验采集疑似病鸡的组织病料,对沙门氏菌进行增菌和分离培养,运用VITEK System ATB Expression法ID 32E肠杆菌鉴定试剂条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试验鉴定,应用玻片凝集试验进行血清型鉴定,采用ATB VET药敏试剂条对30种肠杆菌抗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从310份疑似鸡病料中分离鉴定出34株致病性沙门氏菌;这些分离菌株中有A群1株、C2群1株、B群15株和D群14株,另有3株未定型,其中以B群鼠伤寒沙门氏菌和D群鸡白痢沙门氏菌为优势菌株;34株分离株均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大观霉素和安普霉素敏感,对氯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小于10%,对阿莫西林、链霉素、氟甲喹、噁喹酸、磺胺甲噁唑、四环素和呋喃妥因耐药率介于50%和90%之间,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夫西地酸、利福平和甲硝唑的耐药率达到100%,并且存在多重耐药现象。结果表明,鸡源致病性沙门氏菌的流行菌株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当前广西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鸡白痢沙门氏菌为主,流行菌株耐药性严重,应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养鸽业常见且多发的疾病,主要侵害雏鸽,给养鸽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引起该病的沙门氏菌为一种兼性胞内寄生菌,可于宿主细胞内生存繁殖并逃避机体免疫防御机能,增加了该病净化的难度。目前,使用抗生素防治鸽沙门氏菌病是生产中最常用的有效措施,但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甚至滥用,导致沙门氏菌这一人兽共患病原菌耐药菌株的不断产生,以及药物残留等危害食品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的出现。寻求抗生素替代品来减少或替代抗生素在畜禽养殖生产中的应用已成为动物疫病防控研究的主流。由于养鸽业起步较晚,有关鸽沙门氏菌病及其防控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主要对鸽沙门氏菌病、沙门氏菌致病机制和近年来针对沙门氏菌病的抗生素替代品防控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鸽沙门氏菌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家禽饲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鸡的沙门氏菌病的防治也有了进一步的加强与提升。本文简述了鸡沙门氏菌病的防治措施,重点说明了加强工作人员对鸡沙门氏菌病的重视程度和建立严格的鸡场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诱发鸡沙门氏菌病的主要因素1.1缺乏对鸡沙门氏菌病足够的重视根据目前对各类家禽易患疾病的调查显示,鸡沙门氏菌病几年来蔓延发展迅速,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缺乏政府等相关部门的重视,鸡沙门氏菌病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与预防。  相似文献   

14.
导致鸡大肠杆菌病的大肠杆菌血清型复杂,而商品化的鸡大肠杆菌疫苗与各地流行血清型不符,往往造成免疫失败。实践证明,应用流行菌株制备的疫苗,免疫效果更好。本试验以许昌地区流行的具有致病性的O5、O54和O783种优势血清型菌株为制苗菌株,以蜂胶为佐剂,研制了现地多价蜂胶灭活疫苗。经实验室检测,免疫过的鸡群能有效抵抗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攻击,生长状况良好,蛋鸡产蛋率无影响,大肠杆菌病得到控制,其他疾病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拉萨市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情况,探讨主要发病原因,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对拉萨市5个县(区)12个集约化养鸡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所采集的1 203份样品中,共检测出沙门氏菌589株,阳性率达48.96%,说明拉萨市鸡沙门氏菌感染较为普遍;在所检测的样品中,种鸡、种蛋检出率分别为41.00%和37.00%,说明种鸡沙门氏菌带菌现象较为严重;病鸡样品检出率为70.54%,其中成年鸡为57.63%、鸡舍环境样本阳性率为16.67%,饲料阳性率为11.60%,说明这些都是造成沙门氏菌水平传播的主要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牛沙门氏菌病是牛感染沙门氏菌后发生的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严重的制约了养牛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对该病的防范和预防控制工作是全球养牛业不可忽视的工作之一,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该病的发生概率是促进全球养牛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1病原牛沙门氏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没有荚膜、芽孢和鞭毛。沙门氏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菌体可以在环境中存活数月,常用的消毒剂并不能将其杀灭。临床中的抗生素滥用情况造成了很多的耐药菌株,在临床中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鸡大肠杆菌病(Colibacillosis)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的某些致病性细菌株引起鸡的多重疾病的总称,目前对于大肠杆菌病的治疗主要采取疫苗免疫、抗生素和化学药物防治等措施,其中菌苗免疫因其血清复杂,常导致免疫效果不确切,因此抗生素和化学药物仍是防治该病的主要药物,但是由于抗生素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许多抗生素和化学药物在连续应用2~3年后则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8.
猪沙门氏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由于各种抗生素在兽医学上的广泛使用,造成猪沙门氏菌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导致部分兽药对该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且猪沙门氏菌还发生了多重耐药性,它可能会通过猪肉传播给人.大量耐药菌株的存在和流行,使得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不断上升,本文主要通过对猪沙门氏菌耐药性的情况,包括耐药性的现状、产生耐药性的原因、产生耐药性的机理及相关耐药基因的研究、耐药性的检测、控制耐药菌株产生的方法等进行阐述,为猪沙门氏菌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对发病雏鸡群进行确诊,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雏剖检观察及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小白鼠接种观察,证实鸡群发生了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混合感染引起的禽副伤寒和禽伤寒,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是主要病原,感染率高于鸡伤寒沙门氏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多种常见抗生素表现敏感。  相似文献   

20.
对泰安及周边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情况和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状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调查分析:对25株鸡源性大肠杆菌进行了分离纯化、生化试验,同时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了耐药性测定及β内酰胺药物耐药基因TEM的检测等研究。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对多种抗生素均产生了耐药性,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性也相当严重,对在药敏试验中检测出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不敏感的菌株进行TEM基因检测,发现这些菌株均含有耐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与Genebank上登录的其他耐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达到97%以上,仅存在个别的碱基突变。通过研究以期探明地区鸡源性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情况和细菌的耐药现状.从而为有效控制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流行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以便制订出较为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