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有效防治甘蔗螟虫,在现有防治技术的基础上,对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科得拉)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推广应用。结果表明:甘蔗大培土时,每667m~2施用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2kg,对甘蔗蛀茎螟虫的防效可达60%左右,对蛀蔸螟虫的防效可达90%左右;甘蔗螟害株率和螟害节率较常规防治低53.0和18.1个百分点。同时,对甘蔗生长和糖分积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由于防治效果明显,累计已在云南德宏蔗区推广应用32666.6 hm~2。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勐海县甘蔗螟虫和绵蚜危害严重问题,进行3.6%棵棵无损杀虫双6kg/亩+70%噻虫嗪可分散粉剂40g/亩盖膜(A)、不盖膜(B),当地常规农药毒死蜱1kg/亩、不盖膜(C),不施任何农药(CK),防治新宿甘蔗螟虫和绵蚜药效研究。结果表明:处理A防效最好,对新宿甘蔗螟虫苗期枯心率防效为70.12%~93.46%,比常规用药高12.57~38.52个百分点,对后期螟害节防效为49.42%~52.70%,比常规用药高9.38~41.93个百分点;对甘蔗绵蚜防效为100%,比常规用药高60.00~66.6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多点试验结果表明,在甘蔗大培土时667m2用40%福戈水分散粒剂40g与肥料混合1次施于蔗根,可有效防治甘蔗蚜虫、蓟马、螟虫、金龟子等主要甘蔗害虫。与对照(呋喃丹)相比,对金龟子、黄螟蛀根、螟虫蛀茎、螟虫蛀节、蓟马和蚜虫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36.1%、75.0%、63.8%、78.8%、96.1%和100%。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黑皮果蔗深受市场欢迎,松溪农户种植果蔗面积266 hm~2。为筛选高效、低毒的新型颗粒杀虫剂,降低农残超标的危险,2015年进行0.5%噻虫胺颗粒剂防甘蔗螟虫试验,试验结果:0.5%噻虫胺颗粒药剂对甘蔗螟虫防效达88%以上。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于1990-1994年连续在我厂蔗区进行,通过3.6%杀虫丹颗粒剂、3%呋喃丹颗粒剂、40%甲胺磷乳剂、清水对照等处理对甘蔗螟虫防治的区试及示范;结果表明:施用3.6%杀虫丹颗粒剂,春甘蔗的枯心率、螟害株率、螟害节率风析率、枯梢率相当或低于其它处理;而蔗茎产量虽相当于3%呋喃丹颗粒剂的处理,但高于40%的甲胺磷乳剂及清水对照处理,并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进行了3种杀虫剂及不同施用时期、不同用量防治甘蔗害虫的试验,结果显示,在甘蔗大培土时,40%福戈600g/hm~2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最好,可作为甘蔗螟虫防治用药进行示范和推广;2%吡虫啉颗粒剂30~45kg/hm~2对甘蔗叶部害虫的防治效果最好,可作为甘蔗叶部害虫防治用药进行示范和推广;所有参试农药对枯心苗和金龟子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对蛀茎和蛀蔸螟虫防治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介绍二合一蔗乐乐的大面积应用,对防治甘蔗螟降低枯心率有显著的作用,施用二合一蔗乐乐的枯心率为0.33%、对照的为2.6%,枯心苗下降率为85.1%;苗期并使甘蔗增高30.4cm,最终使甘蔗增产,施二合一蔗乐乐的亩产为4398.5kg,对照的为3060.4kg,增产1332.4kg,增产的主要因素是增加苗有效茎数978条/亩,其次是株高,再次是一茎重。  相似文献   

8.
甘蔗根施5%异丙特丁硫磷颗粒剂对甘蔗螟虫和甘蔗蓟马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相同剂量下,对甘蔗螟虫防治效果与对照农药5%特丁硫磷颗粒剂相当,对甘蔗蓟马防治效果优于对照农药5%特丁硫磷颗粒剂。可作为甘蔗害虫防治中的替代农药,使用剂量以60~75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9.
进行了5个处理的杀虫剂防治甘蔗害虫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吡虫啉缓释粒剂对枯心苗、蚜虫、蓟马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甘蔗蛀茎和蛀蔸螟虫防治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0.
3种杀虫剂防治甘蔗害虫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根施30%度锐SC、70%锐胜WG和40%福戈WG三种杀虫剂防治甘蔗螟虫、蓟马、绵蚜虫都有良好防治效果。施药后60d,螟害枯心防效达70%以上;10株蓟马虫量防治效果在65%以上,有虫株防效下降,但明显优于对照;除40%福戈WG 450g/hm2有绵蚜虫危害外,其它各药剂处理防治效果均达100%,明显优于对照。生产上应用以30%度锐SC 600mL/hm2、70%锐胜WG 225g/hm2、40%福戈WG 600g/hm2为宜,结合甘蔗下种和施肥培土,与化肥混合均匀,施用后及时覆土。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推广放蜂治螟技术,持续推进农药减量增效,科学有效控制甘蔗螟害,文章调查在合浦县蔗区释放螟黄赤眼蜂治螟控害增产效果。经调查,苗期宿根蔗和新植蔗的枯心率在放蜂区较化防对照区分别低4.95%和0.045%,防治效果分别为68.09%和34.62%。甘蔗生长后期,平均螟害节率、螟害株率和蔗株断尾率放蜂区较化防对照区分别低8.12%、46.50%和0.81%,防治效果分别为85.65%、68.89%和43.78%。平均公顷有效茎数和平均茎高放蜂区较化防对照区分别增2.92%和1.61%;平均茎径放蜂区与化防对照区无差异。放蜂区较化防对照区平均公顷产量增加4.77%,糖分增加5.05%。因此,螟黄赤眼蜂对螟害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放蜂区防治效果更好,甘蔗长势更优,具有增产增糖效果。  相似文献   

12.
福戈散粒剂防治甘蔗害虫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在甘蔗下种和大培土时、667m2施用40%福戈水分散粒剂40g,对甘蔗叶面害虫、蔗茎害虫和地下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与对照相比,对甘蔗蚜虫、蓟马、金龟子、台湾稻螟、黄螟蛀根和螟虫蛀茎有较好的防控作用,防效分别达到100%、97.4%、55.0%、78.7%、76.7%和70%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为甘蔗生产筛选出高效、低毒、环保的农药,进行了不同农药防治甘蔗害虫的试验。结果表明,40%溴酰·噻虫嗪在甘蔗螟虫和地下害虫防治中效果最佳,螟害株率防效为41.94%、螟害节率防效达到56.60%、螟害桩率防效为25.00%;6%吡·杀GR在甘蔗枯心苗、叶部害虫和金龟子防治中效果突出,防效依次是43.64%、77.5%、95.83%;3%甲柳·克百威+噻虫嗪在甘蔗枯心苗和叶部害虫防治中效果明显,防效分别达到34.03%、33.60%。  相似文献   

14.
黄曲条跳甲是目前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由于其为害特点,目前常用的喷雾法防治效果不佳,且容易导致杀虫剂残留超标。为了筛选对黄曲条跳甲有效的药剂和防治方法,本研究以芥菜为供试蔬菜,通过土壤处理试验,评价了2%噻虫胺·氟氯氰菊酯颗粒剂对黄曲条跳甲的田间防效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噻虫胺·氟氯氰菊酯颗粒剂对黄曲条跳甲具有较强的防治效果。在供试剂量为2 kg/667 m 2时,处理后14、21、28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67%、72.00%、70.64%,优于对照药剂1%联苯菊酯·噻虫胺颗粒剂。同时,该药剂对芥菜还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与空白处理相比,2 kg/667 m 2的处理剂量下对芥菜的增产率为58.80%,在采收期芥菜残留分析结果显示,芥菜、土壤中噻虫胺与氟氯氰菊酯残留量均小于0.5 mg/kg,满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6)中对这2种杀虫剂的残留量的要求。由此可见,施用2%噻虫胺·氟氯氰菊酯颗粒剂采用根施法防治黄曲条跳甲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而且,本研究中的根施法为一次性施药,与常规喷雾方法比较,大大降低了药剂用量和施药人力成本。  相似文献   

15.
不同杀虫剂对花生蚜毒力及拌种控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噻虫胺等9种杀虫剂对花生蚜虫的毒力和拌种处理对花生蚜虫的控制效果,采用浸渍法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并进行了盆栽和田间药剂拌种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新烟碱类噻虫胺、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对蚜虫的毒力最高,其毒力分别是毒死蜱的49.2、40.7、26.6和26.1倍;其次是吡蚜酮、高效氯氰菊酯和氯氟氰菊酯,哒螨灵的毒力是毒死蜱的3.9倍。盆栽药剂拌种处理后50d,噻虫胺、噻虫嗪和吡虫啉对花生蚜的防效达仍在89%以上。田间拌种处理后25d,噻虫胺、噻虫嗪和吡虫啉对蚜虫的防效均达100%,药后45d防效达87.07%~92.67%,其中以噻虫胺防效最高,而对照药剂毒死蜱几乎无控制效果。采用新烟碱类药剂噻虫胺、噻虫嗪和吡虫啉拌种,对花生苗期蚜虫控制效果优异,并可有效控制地下害虫,且对天敌保护作用强。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甘蔗品种抗螟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甘蔗品种(系)抗螟性评价指标,建立甘蔗品种(系)抗螟性综合评价体系。在田间自然虫源条件下,以螟害株率、螟害节率、螟害指数、枯梢率、蛀道数、蛀道长度和羽化率为甘蔗生长中后期抗螟性评价候选指标,对19个甘蔗新品种(系)的抗螟性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除螟害株率外,其余6个候选指标均有望作为抗螟性评价指标,其中螟害指数与单茎重损失量、蔗糖分损失量间同时具有显著正相关,是评价甘蔗受害程度的最佳指标。因子分析结果表明,6个抗性相关指标可简化为3个公因子,即植株受害因子、蛀道解剖因子和螟虫生长发育因子。根据品种因子得分,对19个甘蔗新品种(系)抗螟性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粤甘42号对螟虫抗性最高,福农38号、桂糖29号、柳城03-1137和桂糖31号对螟虫抗性最低。本研究结果不仅提供了甘蔗抗螟性评价指标与综合抗性评价方法,还明确了19个甘蔗新品种(系)对甘蔗螟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7.
几种新农药防治甘蔗害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3.6%加强型杀虫双GR、3.6%普通型杀虫双GR和8%杀螟丹.辛硫磷GR 3种农药对甘蔗螟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对螟害枯心率防效均达80%左右,对螟害株率防效均达69%以上;5%辛硫磷GR、3.6%加强型杀虫双GR和5%新型甲拌磷GR 3种农药对金龟子田间残留虫口数防效最佳,防效均达80%以上。它们可作为防治甘蔗螟虫、金龟子的替换农药,田间使用剂量以60~9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8.
果蔗是我国华南地区的特色水果,条螟(Chilo sacchariphagus Bojer)是危害果蔗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影响果蔗的产量和品质。农药防治是目前最主要的技术手段,但是大量的化学农药施用不仅危害环境,而且对人们健康存在安全隐患。为了推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以及果蔗行业的绿色发展,本研究根据果蔗条螟预测预报技术,建立了“2%噻虫胺颗粒剂+性诱剂”技术模式,并在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和榄核镇开展了试验与示范工作。结果表明,条螟性诱剂预测预报结果与人工花叶调查结果基本一致,但是花叶率高峰期与同期诱蛾量高峰期相比具有7~10 d的滞后;甘蔗苗期2%噻虫胺颗粒剂处理后30 d,在东涌镇处理组枯心率为0.47%±0.04%,榄核镇枯心率为0.66%±0.23%,对照组为5.03%±3.09%。东涌镇、榄核镇处理苗期果蔗枯心的防效分别为90.60%±0.85%和86.88%±2.69%,花叶防效分别为77.60%±7.34%和74.65%±6.36%,2个试验地的防效差异不显著;中期挂迷向丝15 d后性诱剂迷向防控在东涌镇和榄核镇的螟害株防治效果分别为86.52%±2.56%和89.64%±3.00%,螟害节防治效果分别为77.48%±7.97%和89.64%±2.38%;收获前最终调查显示,东涌镇和榄核镇的最终螟害株防效分别为75.44%±3.56%和82.63%±5.13%,螟害节防效分别为74.08%±11.00%和78.84%±6.44%。研究表明,“2%噻虫胺颗粒剂+性诱剂”技术模式对果蔗条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将为果蔗条螟的防控以及农药减量增效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姜爽 《广西蔗糖》2012,(4):10-13
1蔗区基本情况广西农垦糖业集团良圻制糖有限公司位于横县六景镇,近年甘蔗种植面积约8万亩,实行一年新植一年宿根的栽培制度。当家品种为新台糖22号,占80%;其次为新台糖28号,占12%,年总产原料蔗40多万吨。主要甘蔗害虫是螟虫、蓟马虫、绵蚜虫、金龟子和锯天牛等。1998~2007年防治甘蔗虫害所使用的颗粒剂农药主要是呋喃丹、呋甲、特丁磷和棵棵无损等高毒农药,从2008年开始推广蔗乐乐  相似文献   

20.
全国甘蔗品种第十一轮区试第1年宿根漳州试验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对国家十一轮区试11个甘蔗品种进行第1年宿根试验。结果表明:福农09-2201和闽糖06-1405蔗茎产量和含糖量排名前二;海蔗22号、柳城07-150和德蔗07-36蔗糖分排名前三,分别达到15.68%、15.13%和14.91%,体现高糖的特性。部分品种出现了病虫害,枯心率、黑穗病、梢腐病、虫孔节率和株蛀率发生率较低,但比新植蔗略有提高,所有品种未见花叶病的发生,抗病虫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