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业》2011,(11):16-16
云南植物种苗克隆中心广泛开展国内国际科技合作,已建立切花类、园林类和盆栽类等50多种植物的克隆组培技术体系,优质克隆种苗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年产量达2700万株,多项技术国内领先,花卉种苗克隆是采用生物工程技术手段,在短时间内由茎尖、根、茎、叶、花、细胞等一个外植体克隆出成千上万与母体完全相同的植物。这项技术诱导率高,繁殖速度快,生根时间短,不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限制,可周年克隆生产。克隆种苗在无菌环境中生产,质量好,能够最大限度地继承母本的优良种性。  相似文献   

2.
以美人蕉带芽根茎为起始材料,建立通过直接器官发生途径获得美人蕉再生植株的快繁体系,美人蕉不定芽增殖系数2.8,生根率100%,组培苗移栽成活率100%,快繁体系达到产业化生产要求。以无菌萌发苗为材料,剥离长度为0.2~0.5 mm的美人蕉茎尖进行培养,最终获得茎尖再生植株。对茎尖再生植株进行病毒检测,从71株再生植株中筛选获得40株未携带3种检测病毒的植物材料,脱毒苗得率为56.3%,美人蕉脱毒组培苗生产技术体系基本达到种苗产业化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剥离与培养获得甘薯脱毒苗技术,是目前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恢复良种原有特性的最有效途径。甘薯脱毒试管苗直繁种苗技术,通过试管苗继代扩繁、日光温室暖棚扩繁、塑料大棚扩繁、大田扩繁等,1株试管苗可扩繁至60000株生产用脱毒种苗,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更易于提高商品薯产量,具有生产周期短、扩繁效率高、感染病毒率低,种苗质量稳定等优点,已在生产中获得推广、应用,是一种新的脱毒甘薯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4.
非洲菊离体培养增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菊为菊科大丁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是世界5大切花之一。因非洲菊传统的分株繁殖系数很低,满足不了市场对种苗的大量需求,而离体快速繁殖可大大提高繁殖系数以达到规模化生产种苗的目的。目前国内外非洲菊切花栽培所需种苗大多是通过离体快繁途径获得,稳定增殖是非洲  相似文献   

5.
 康乃馨(Dianthus caryophyllus Linn.)学名畴香石竹,是世界名贵切花品种之一,传统生产上康乃馨主要依靠侧芽扦插来扩大繁殖,在这种长期的营养繁殖过程中,极易受到病毒侵染,造成种源不断退化.要解决这一难题,只有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除感染的病毒,以恢复品种特性,提高切花的产量和质量.有关此方面的研究,早在1952年莫勒尔通过培养大丽花茎尖获得无病毒植株,1955年又用马铃薯为材料培养出无病毒植株,目前至少已有30种植物通过茎尖培养获得无病毒植株,在生产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临洮紫斑牡丹的商品价值及产业化开发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宏伟  董生健 《甘肃农业》2005,(11):101-101
临洮紫斑牡丹品种特性独特,具有很高的商品价值,是理想的切花生产品种。预计全世界每年的牡丹市场需要量至少在2000万株左右,种苗、盆花、切花需求量逐年增加;丹皮用量很大,国内年需要量在250万kg左右,年出口量约为50万kg,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临洮紫斑牡丹产业化开发符合比较优势理论,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其开发方向应以盆花、切花生产为主,种苗生产为副,兼顾药品和美容产品研发。  相似文献   

7.
以香石竹切花品种玛丽娜茎尖为外植体,成功地研究出该品种的高效繁殖体系.茎尖消毒采用质量分数0.5%的HgCl  相似文献   

8.
甘蔗的脱毒技术较多,有物理法、化学法、抗病育种法、茎尖培养法等,这些方法均有一定的脱毒效果,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各种方法都有一定的优缺点.采用改良热处理和茎尖组织培养可以取得良好的脱毒效果,而甘蔗组培苗第1代分蘖多,能够生长拔节成为有效茎的比例不高.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分蘖成茎,减少分蘖的死亡率,提高甘蔗脱毒种苗的繁殖率,促进甘蔗脱毒苗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我们于2004年对甘蔗脱毒种苗到生产用种的田间快繁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大限度将甘蔗脱毒种苗应用于甘蔗生产中.  相似文献   

9.
一种苗生产 现代玫瑰花种苗生产都用单节扦插繁殖法或接插繁殖法生产种苗。 (一)单节扦插扦插选自二级的切花枝条。切取枝条上具有饱满的腋芽的单节茎段为插穗。腋芽上约留0.5公分长的茎段。腋芽下则留2公分长的茎段。然后将插穗基部沾上乙酸粉剂。即可扦插于喷雾扦插床。喷雾扦插床设施中最主要的设备为喷雾控制器。常用的有天平式的控制开关或定时控制开关。前者喷雾的间隔随蒸散速率而变。使用上较为方便。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胸花、马蒂斯、阿茂菲、紫丹特、粉丹特5个切花小菊品种脚芽的微茎尖为外植体,对不同切花小菊品种微茎尖培养和植株再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切花小菊微茎尖剥离成活率不同;继代增殖培养,不同品种生长状况有差异;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切花小菊的芽增殖数也随之增加.继1代生长最好的是紫丹特,最差的是马蒂斯和阿茂菲;继2代生长中最好的是胸花,最差的是紫丹特;继3代生长最好的是粉丹特,最差的是马蒂斯和阿茂菲.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新品种"云薯201"脱毒种苗生产中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脱毒种苗的生产已获得成功,但是不同的品种要求的培养条件不同。研究了影响马铃薯新品种“云薯201”进行脱毒种苗生产中的各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以MS 赤霉素0.2 mg/L 泛酸钙0.5 mg/L NAA 0.05 mg/L为宜;接种时茎尖大小为0.1~0.2 cm时脱毒效果最好;在种苗大量扩繁时碳源浓度以20 g/L为宜,接种密度25株/瓶,选用1/2 MS的液体培养基最好。这些措施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草莓病毒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一大危害,草莓脱毒种苗成为了草莓高效生产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本试验旨在研究提出一种操作简便、脱病毒率较高的草莓种苗脱毒技术,通过设置5种试验处理并获得草莓组培苗,经病原检测后分析各种处理的病原脱毒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草莓种苗脱毒技术为直接茎尖培养(0.2~0.5 mm茎尖生长点)+冷处理(组培苗置于5℃的冰箱中培养60 d),该技术不仅可推广应用于草莓脱毒种苗规模化育苗中,同时对其他作物的脱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草莓茎尖培养是获得无病毒植株的最重要途径,而且脱毒和快繁技术是大批量、快速生产优质种苗,实现草莓产业优质、高产、高效的关键技术。文章介绍了原原种的获得过程,即通过茎尖剥离及接种、初代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将生根瓶苗移置消毒杀菌后的网室中,从而获得繁育所需的原原种,并介绍了原种苗及生产苗的繁育过程。经过生产实践,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草莓脱毒苗三级繁育体系,为兵团草莓产业提供了优质种苗保障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甘薯病毒病已成为甘薯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目前在对该病尚无有效化防药剂及高抗品种的情况下,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生产甘薯脱毒苗,则是目前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的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为加速脱毒薯苗的生产和推广应用,现将用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甘薯种苗的几项...  相似文献   

15.
草莓茎尖组培脱毒实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莓一般通过无性繁殖为生产提供种苗,而长期使用无性繁殖种苗会使品种退化,病毒感染严重。草莓茎尖组织培养技术是草莓脱除病毒的一种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实践证明,草莓脱毒苗植株生长势强,抗病力提高,大果率增加,产量增加30%~80%。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从2000年开始进行草莓茎尖组培脱毒研究,经过3年的实践,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草莓脱毒苗三级繁育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结合我省实际,探讨低成本、实用、简化的草莓茎尖组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亳菊脱毒种苗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亳菊因感染病毒而导致的产量、品质下降等问题,开展了亳菊茎尖脱毒技术及种苗快繁技术的研究,经实践总结,对该技术进行了阐述,以期加快优质亳菊种苗的繁育,为脱毒亳菊种苗在生产中的实际推广应用进行技术积累。  相似文献   

17.
甘薯脱毒种薯(苗)生产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甘薯主要病毒病的危害症状、病毒粒体性状及传播途径,详细介绍了脱毒甘薯生产中品种选择、茎尖脱毒及种苗快繁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各地     
<正>宁夏康乃馨种苗脱毒快繁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消息,花卉产业是宁夏重点培育的优势特色产业。经过近10年的发展,目前宁夏已成为西北最大的康乃馨切花种植区。为支撑本区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2012年,宁夏科技厅组织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宁夏大学有关专家联合攻关,通过上百次的培养基配方筛选,攻克了康乃馨茎尖脱毒、试管苗玻璃化等关键技术难题,使试管苗玻璃化率由  相似文献   

19.
健康种苗技术在果蔗优质高产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果蔗栽培中使用脱毒健康种苗是发挥果蔗高产优质潜力的关键技术之一.脱毒健康种苗可采用种茎热水处理、茎尖培养的方法获得,但后者脱毒更彻底,生产效率更高.脱毒健康种苗在果蔗高产栽培中的应用技术包括:选地整地,合理密植,蔗种消毒处理,适时播种,加强苗期、分蘖期、伸长期的管理以及适时砍收与留种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生产脱毒龙牙百合种苗的最佳途径。[方法]以龙牙百合无菌小苗和小鳞茎为材料,研究了茎尖大小来源与成活率和脱毒率之间的关系,高温预处理、化学抑制剂病毒唑预处理等对其茎尖存活率和脱毒效果的影响。[结果]茎尖分生组织的大小与脱毒率呈负相关,分生组织越大,脱毒率越低,诱导率越高;高温对4种病毒的抑制作用依次为CMV、LSV、TBV、LRV;一定浓度的病毒唑可有效地使病毒钝化,提高脱毒率。单一的脱毒处理技术或难以完全脱除病毒或需要较长的时间。[结论]2种或3种脱毒技术的组合使用是生产脱毒龙牙百合种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