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兰考泡桐苗木顶芽水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常规方法对兰考泡桐苗木顶芽水分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兰考泡桐苗木顶芽与侧芽和与枝条相比,具有较强的保水力;顶芽RWC在入冬前后下降幅度较大,与旬平均低温呈显著正相关;侧芽RWC与枝条RWC较顶芽RWC与枝条RWC为相关.水分胁迫可能是兰考泡桐苗木顶芽死亡的原因之一.此外,对不同条件下兰考泡桐苗木顶芽和顶端苗干不同条件下的失水速率,与顶芽有关的物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兰考泡桐苗木顶芽越冬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对兰考泡桐一年生苗木 芽休眠期进行不同的平埋处理,结果表明,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实施平埋是可行的,苗木面芽越冬率无显著性差异;平埋覆土类型(粘土、沙土、两合土)对顶芽越冬率无显著性差异;平埋方式(顶芽不埋,其它部位平埋;干部不埋,其它部位平埋;整株平埋)对苗木顶芽越冬率影响差异显著;平埋深度对苗木顶芽成活率的影响差异极为显著,兰考泡桐苗木体面 芽失水速率高于侧芽和枝条,顶芽相对含水素与旬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3.
研讨了影响泡桐苗木CO_2交换的部分内外因素。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泡桐种类光合能力有异,豫杂一号泡桐和兰考泡桐从光合能力上显示出杂种优势;(2)CO_2交换因叶子发育时期而改变,幼龄叶片光合能力弱、呼吸强,叶绿素含量低、叶绿素a/b 值大;(3)Co_2交换受气孔开张所调节,气孔开张程度因水分状况而改变,豫杂一号泡桐对水分敏感程度高于母本毛泡桐,低于父本白花泡桐,兰考泡桐对水分最为敏感。对泡桐育种亲本选择依据、良种鉴定指标和栽培的水分管理措施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4.
泡桐侧芽萌发成枝数量对树干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完善泡桐抹芽接干技术,对泡桐侧芽萌发成枝数量对树干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泡桐1年生苗木侧芽萌发成枝数量对接干生长影响显著,对主干生长影响不显著.不同侧枝数量促进泡桐树干生长的大小顺序为保留0对下侧枝>2对下侧枝>1对下侧枝>3对下侧枝>4对下侧枝.  相似文献   

5.
刺老芽反季生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扩大刺老芽反季生产规模,以不同处理的刺老芽茎段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质、不同长度、不同采收茎段时间对枝条萌发时间和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顶芽萌发时间早于侧芽,且顶芽平均单株产量高于侧芽;沙培和水培对枝条的萌发时间、单株平均产量影响不大;茎段的长度对单株平均产量和萌发时间无显著影响;贮藏30d的枝条萌发时间较现采枝条早7d左右,而单株平均产量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环境信号对山桐子形成轮生枝的影响,以1年生山桐子苗木作为试验材料,研究温度与日长对山桐子顶侧芽萌发成枝的影响。设置3个温度和3个日长分别进行组合试验,共9组处理,同时以自然处理为对照,每10d观测1次顶芽萌发高生长过程中侧芽萌发成枝的时间、数量和生长量等指标。结果表明,25/15℃和30/20℃变温条件下,日长对山桐子顶芽萌发高生长过程影响差异不显著;25℃恒温条件下,12、16h日长时山桐子顶芽萌发高生长过程均呈断续高生长过程,而20h日长下却呈连续高生长过程,12h下高生长量最大,与16h差异达到显著水平。25/15℃变温条件下16、20h日长可以诱导侧芽萌发进行后发枝生长,日长越长分枝数越少,侧枝生长量越大;30/20℃变温条件下日长必须高达20h才会出现侧芽萌发成枝现象;25℃恒温条件下,3种日长处理的山桐子苗木均萌发成侧枝。郑州气候条件下,山桐子苗木顶芽萌发后生长至5-6月,芽内叶原基全部展开并进入新叶原基形成和缓慢展开期时,顶端优势转换为侧端优势,外界温度和日长等环境信号有利于诱导侧芽萌发成枝,而7-8月高温期日长又变短,很难再诱导侧芽萌发成枝,导致每年集中形成一轮后发枝,进而形成分层型树冠。  相似文献   

7.
以6种泡桐的3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对其木纤维长度、宽度、壁厚、腔径、长宽比及壁腔比的显微镜观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种泡桐木纤维之间差异显著,其中兰考泡桐木纤维最长,95-02与南方泡桐木纤维最宽,95-02与毛×白33木纤维壁最厚,毛泡桐木纤维腔径最小,兰考泡桐木纤维长宽比最大,毛泡桐壁腔比最大.这些木纤维特征决定了它们不同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泡桐假二叉分枝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控制环境因子和遗传因子的条件下,以白花泡桐、毛泡桐、毛泡桐×白花泡桐和白花泡桐×毛泡桐的无性系为材料,运用物候学观察、杂交试验、树木逆境生理学试验、引种试验和反证法证明的方法研究了泡桐假二叉分枝机理.结果表明:冬季的低温胁迫和水分胁迫单独或共同的作用导致泡桐顶芽死亡.初步提出"低温-水分胁迫假说"(The hypothesis of low-temperature stress and water stress)作为泡桐假二叉分枝机理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9.
泡桐生长停止和顶芽死亡过程中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白33泡桐为研究对象,通过外部形态观察研究泡桐生长停止和顶芽死亡过程,同期观测其光合特性,并分析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泡桐的高生长停止于9月下旬;9月底10月初,多数泡桐顶芽已经由绿变褐而干枯;地径生长的停止期晚于高生长;泡桐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是双峰型,存在光合午休现象; 叶片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性;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叶温呈显著正相关性;非气孔因素可能是诱导泡桐顶芽死亡的主要原因;9—10月泡桐的光合速率有所下降,但仍维持较高的水平,且主要用来粗生长和休眠侧芽的形成;泡桐顶芽枯死是进化过程中采取的一种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供水处理阿月浑子苗木水分参数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的降低,Ψπ100、Ψπ0、RWC0、RO WC0和εmax均呈下降趋势,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Va/Vs逐渐提高;严重干旱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20%)条件下,Ψπ100、Ψπ0增加幅度较小,而RWC0、RO WC0下降幅度较大,说明苗木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细胞吸水能力的增加小于细胞保水能力的增强,因此,阿月浑子抗旱性以耐旱性为主。  相似文献   

11.
调查了郑州市 2球悬铃木花芽分化分布规律 .结果表明 ,悬铃木的雄花芽数量远远多于雌花芽数量 ,二球悬铃木的雌雄花芽中 ,分化成 2球的占 1/2以上 ;雌雄花芽主要分布在树冠外围 ,尤其雌花芽在外围的分布比率更大 ;在小枝上 ,顶侧芽分布的花芽最多 ,而其它位置则相对较少 ,雌花芽的分布更是如此 ,导致顶侧芽的雌雄花芽比率增大 .在小枝上的不同侧芽位置 ,1,2 ,3雌雄球的分化比率不同 ,从顶侧芽向下到侧 3,1,2球雌花芽分化比率有减少的趋势 ,而 3球雌花芽比率有上升的趋势 ,与此对应 ,1,2 ,3球雄花芽在各侧芽上的分化比率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确定引种栽培条件下的大花黄牡丹二次枝及其顶芽生长发育特点、引种地和原产地花芽分化进程,为大花黄牡丹的引种栽培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方法  以河南栾川引种栽培的成年株大花黄牡丹为对象,观测其二次枝及其顶芽的生长发育动态,并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大花黄牡丹在引种地(栾川和拉萨)及原产地(林芝)三地的二次枝顶芽花芽分化进程。  结果  (1)在栾川栽植的大花黄牡丹二次枝的生长期从5月上旬持续到9月中旬,其中5月上旬—6月上旬为生长高峰;但部分花枝的腋芽发育停滞,不形成二次枝。(2)栾川栽植的大花黄牡丹二次枝的生长可分为三类:第1类占比28.57%,于7月中旬形成顶芽并开始花芽分化,次年正常开花结实;第2类主要位于花枝/果枝中下部,形成顶芽但不分化,次年仅营养生长;第3类不形成顶芽,入冬后至次年春受冻干枯。(3)原产地林芝大花黄牡丹二次枝56.25%的顶芽可分化成花芽,次年开花结实,未观察到第3类二次枝。(4)在引种地和原产地,大花黄牡丹的二次枝顶芽分化过程一致,历经6个分化阶段后,最终形成含1个主花蕾、2 ~ 3个侧花蕾、腋芽原基和叶原基的复合芽,主花蕾较侧花蕾分化时间早;腋芽原基位于第3 ~ 4个叶原基基部,次年在花枝上发育形成新的二次枝。(5)引种地和原产地顶芽花芽分化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引种地栾川分化起始晚,历时相对较长(88 ~ 97 d),引种地拉萨及原产地林芝花芽分化较早,历时相对较短(近70 d)。  结论  栾川引种栽培的大花黄牡丹花芽分化比例低,分化起始较晚,持续时间较长,但能够形成稳定且正常花芽分化、开花结实的二次枝,其自然环境可作为选择大花黄牡丹的引种栽培地点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土壤水分动态对胡杨幼苗生长分配策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土壤水分对幼苗地上及地下部分生长及其分配策略是阐明自然生境中胡杨种子更新困难以及人工培育成活率低的重要途径。本文以2年生胡杨幼苗为研究材料,采用不同土壤水分处理试验,监测幼苗地上部分生长指标(地径、冠幅、株高、叶片数)以及地下部分生长指标(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单位平方米土壤总根长、总根体积),分析不同水分处理及水分梯度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胡杨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长,在连续给水处理时,25%含水量更有利于地上部分的生长;而断续给水处理时,最适土壤含水量为30%;胡杨幼苗地下部分生长在不同给水处理下存在显著差别,而25%的含水量要显著区别于其他水分梯度,更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后,断续给水比连续给水更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且水分梯度在20%~25%之间最有利于根系生物量的积累,地下生物量的积累大于地上生物量,这种地上与地下生长权衡作用有利于幼苗纵向生长的养分、水分获取。在根系构型方面,在土壤水分条件好的情况下则有利于幼苗根系的横向扩展。   相似文献   

14.
对6年生川西云杉(Picea balfouriana)采穗母树采用摘除主干及Ⅰ级侧枝顶端中心的1个芽和只摘除Ⅰ级侧枝顶端中心的1个芽2种摘芽处理,研究了摘芽处理对其生长、穗条数量与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摘芽处理能有效地抑制川西云杉顶端优势,促进保留芽萌发新梢及其伸长生长和粗生长,从而增加采穗母树冬芽数。摘除主干及Ⅰ级侧枝顶端中心的1个芽和只摘除Ⅰ级侧枝顶端中心的1个芽比对照冬芽数分别增加22.4%和21.3%。摘芽处理能刺激川西云杉节间处簇生隐芽,冬芽数和隐芽数增加提高了下年度采穗母树的产穗量。2种摘芽处理与对照当年可采穗条数(>6 cm的新梢)无显著差异,但显著提高了当年可采穗条长度、基径。摘芽后母树当年可采穗条长和基径的变异系数小于对照,穗条均匀,提高了母树当年可采穗条的质量,有利于当年扦插。  相似文献   

15.
泡桐下侧芽萌发成枝与上侧芽萌发接干间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该文研究了自然状态下1年生泡桐下侧芽萌发成枝与上侧芽萌发接干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高密度林分的接干单株中,上侧芽萌发成枝接干与下侧芽萌发成枝间关系密切.接干侧芽的对生侧芽萌发不利于接干枝高生长,并降低接干形率;接干处向下数第1对侧芽萌发成枝倾角越小接干形率越高,第1、2对侧枝长度和粗度仅与胸径生长正相关;第3对侧枝倾角与接干处主干直径和接干基径呈负相关.增加成枝数量,减少单枝生长量,而枝长、基径合计不减少,能增大接干高度和接干处主干直径;第4对侧枝长度、粗度与主干、接干粗生长正相关;第5对侧枝长度、粗度与胸径生长正相关,而其以下侧枝对主干和接干的生长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试论棉花花芽分化发育的序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个不同类型品种及不同生态条件下棉花花芽分化发育序列性研究表明:在3500~4000株/亩密度条件下,一级果枝上近主茎的5~6个花芽具较强的生长优势;同位花芽分化期间隔在0.70~0.94之间,邻位花芽分化期间隔在2.03~2.16之间。各果枝近主茎第一花芽具最强生长优势。现蕾后,棉株基部第一、二果枝花芽生长分化变慢;开花后,花芽增长量出现负值。现蕾节以上各分化果枝的花芽分化数有较稳定的序列性,自下而上其分布规律为4,4,3,3,2,2,1,1。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水仙中的漳州产水仙和平潭产水仙为试材,研究了两产地水仙主、侧芽在形态分化期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中国水仙从7月份开始POD活性逐渐上升,8月上旬后POD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之上,910月份POD活性开始急剧下降,至10月中、下旬降至低谷.这种变化过程与花芽形态分化的进程基本一致.同时,平潭水仙主、侧芽的POD活性水平均高于漳州水仙,反映了平潭水仙多花枝的生理特点  相似文献   

18.
对1年生毛泡桐实生苗顶芽进行了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随着气候由秋季向冬季过渡,毛泡桐顶芽体积明显缩小,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密度显著增大,细胞壁向内皱缩.这些变化说明,随着气温的变化,毛泡桐顶芽遭受到环境胁迫,其细胞活性逐渐降低,最终导致顶芽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