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以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不同酸雨类型(硫酸型、硝酸型、混合型)及pH为2.5、4.0、5.6的3个梯度,研究不同酸雨对刨花润楠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期为幼苗的栽培及耐酸胁迫机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T5(pH 2.5)、T6(pH 4.0)、T7(pH 5.6)等硝酸型酸雨对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T7的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均最高,T6的叶绿素b含量最高。CK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均最低。不同酸雨梯度间,叶绿素a含量有显著差异,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差异。3种酸雨类型均能促进刨花润楠叶绿素含量的积累,酸性环境下对其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对灵石山米槠林优势种不同叶龄叶绿体色素的差异以及优势种叶绿体色素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少数优势种在某海拔梯度以外,不同叶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一般在中高海拔梯度差异最大,且2年生叶片含量高于1年生叶片;而不同叶龄间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差异性表现复杂,表现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不同优势种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在海拔梯度间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米槠林优势种中有7种优势种不同叶龄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均随海拔的升高先升高,一般在A5(442m)或A6(531m)达到最大值,然后随海拔的升高逐渐降低,而叶绿素a/b随海拔升高变化趋势比较多样化。类胡萝卜素作为功能色素由于其功能比较复杂,对海拔的响应规律也不尽相同。海拔作为重要的环境因素对于植物叶绿体色素产生显著影响,不同的优势种沿海拔的变化规律存在差异,说明其对环境的适应对策不同。  相似文献   

3.
9个笋用竹的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9个笋用竹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得出:不同笋用竹的叶绿素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等的季节变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呈现单峰曲线;β-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呈显著性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β-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绿素含量相关系数高达0.958,β-胡萝卜素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相关系数为0.809,叶绿素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相关系数为0.730.  相似文献   

4.
南天竹果实变色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丽  刘友全 《湖南林业科技》2007,34(4):20-21,32
在果实的生长期,采集南天竹的果实,研究南天竹果实由绿变红的机理。结果表明,南天竹果实颜色的转变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及可溶性糖含量有关。果实生长初期,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花青素含量最低。到成熟期,红果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最低,花青素含量最高;可溶性糖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减少和花青素含量的增加,其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时、准确、无损地检测葡萄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水平,以评价葡萄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确保栽培的科学和施肥的合理,以‘夏黑’‘巨玫瑰’‘户太8号’‘阳光玫瑰’‘金手指’‘摩尔多瓦’这6个品种葡萄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叶绿素测定仪测定了6个葡萄品种叶片不同位置的SPAD值,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了葡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探寻了葡萄叶片SPAD值的最适测量位点,分析了SPAD值与光合色素含量的关系,并建立了SPAD值与光合色素含量的线性函数拟合方程。结果表明:6个品种葡萄叶片的SPAD值,叶片顶部的均最高,中部的均次之,基部的均最小;其中,葡萄叶片中部的SPAD值最具有代表性。6个品种葡萄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相关,其与叶绿素a含量的相关性最高;在不同品种葡萄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总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线性函数拟合方程中,‘户太8号’的拟合方程决定系数值最高,其叶绿素a、叶绿素总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决定系数值分别为0.903 5、0.867 2、0.749 9;在叶绿素b与葡萄叶片SPAD值的拟合方程中,‘金手指’的拟合方程为y=0.034 7x-0.084 0,其决定系数R2值(0.773 4)最高。单一品种葡萄叶片的SPAD值与光合色素含量的回归模型的拟合准确率比6个葡萄品种汇总拟合回归模型的要高。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广玉兰黄化叶片叶绿素含量及POD、SOD、MDA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叶片黄化越严重,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就越少,叶绿素a、b的比值随着叶片的黄化加重而增大;POD、SOD酶活性随着叶片黄化程度降低,其抗氧化性降低;MDA的含量随黄化程度的加大而增高。  相似文献   

7.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意义及实例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过程研究是目前最为先进的无损伤测定植物光合作用能量吸收、传递、耗散、分配的重要研究内容和方法。但在其研究过程中对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和使用鉴定混淆不清。故文明述了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含义及其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生物学意义,并以实例对其重要参数NPQ和qn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8.
比较了产蜡与未产蜡女贞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与未产蜡女贞相比,产蜡女贞通过提高其叶绿素含量,加强其保护酶活性,并降低其丙二醛含量来抵御产蜡对树体产生的胁迫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叶绿素生物合成代谢对红掌叶片呈色的影响,以红掌品种"阿拉巴马"及其体细胞变异产生的叶色突变体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了叶片三个发育阶段的叶绿素及其生物合成代谢中间产物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与红掌"阿拉巴马:相比,其突变体幼叶和成熟叶的叶色黄化明显,至老叶期出现部分返绿现象;其叶绿素含量分别减少了79.41%、75.37%和48.59%,但两者叶绿素a/叶绿素b的平均比值未见差异;在突变体的幼叶和成熟叶中,原卟啉Ⅸ及下游中间产物积累均显著减少,而在老叶中从粪卟啉原Ⅲ处开始下降,说明该突变体属于总叶绿素缺失型黄化突变体,其叶绿素生物合成在粪卟啉原Ⅲ到原卟啉Ⅸ转化过程中受到了阻遏,最终导致叶色黄化。  相似文献   

10.
吴娟 《福建林业》2022,(6):37-39
研究了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内生真菌对元宝枫扦插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印度梨形孢菌剂能促进元宝枫扦插苗的生长,提高其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其中,200 m L的印度梨形孢菌剂对元宝枫扦插苗的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增益效果最大,其株高、茎粗、冠幅、新梢数量和新梢长度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0.38%、55.42%、32.09%、147.33%和93.23%,叶片总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6.00%、33.80%和106.25%,叶片抗氧化酶SOD、PPO、APX和CAT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58.61%、88.00%、95.62%和111.86%。  相似文献   

11.
叶绿素荧光特性在树木培育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绿素荧光色素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光能吸收、传递和转换起关键作用,因此,研究树木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对于林木良种选育、高效栽培、结构配置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叶绿素荧光特性在树木良种选育、高效栽培、逆境生理、大气污染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其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林业科技》2021,46(4)
使用叶绿素计测量平欧杂交榛叶片SPAD值,与叶片叶绿素实测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回归方程,其结果表明:叶绿素总含量范围为1.284 4~3.362 2 mg/g;叶绿素总含量回归方程中确定系数R2极值为0.807和0.855分别对应为对数函数和二次函数。  相似文献   

13.
以风信子为试验材料,于2018年3~5月份在室温条件下,采用喷洒赤霉素、萘乙酸与6-糠氨基嘌呤3种单一激素研究了对其花期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种激素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风信子的花期,而高浓度6-糠氨基嘌呤与萘乙酸则出现了缩短花期的现象。萘乙酸和6-糠氨基嘌呤延长花期的最佳浓度为100mg/L,赤霉素为200mg/L。低浓度赤霉素(50mg/L、100mg/L)可促进风信子叶绿素的合成,对叶绿素a的影响更为明显,而高浓度下叶绿素含量出现了上下波动,说明从100mg/L起提高赤霉素浓度,对风信子叶绿素含量几乎没有什么影响。6-糠氨基嘌呤对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影响比较一致,且随喷洒激素浓度增加,叶绿素含量呈增加趋势。萘乙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趋势与赤霉素几乎一致,但其对叶绿素a、b含量的影响比较一致。此研究结果可以为风信子的栽培与花期延长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6年生紫叶杜仲和对照绿叶杜仲扦插苗为试材,测定了杜仲叶片中花色素苷、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可溶性糖等叶色相关物质含量及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pH值在叶色表达期随时间(8-10月)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叶色变异与叶片叶绿素、花色素苷、可溶性糖、PAL活性、pH值的相关性,同时对紫色杜仲叶进行遮光处理并探讨光对叶色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叶杜仲叶片内花色素苷含量、PAL活性均高于绿叶杜仲的,而紫叶杜仲叶绿素含量和pH值却低于绿叶杜仲;在8-10月,其叶绿素含量、pH值呈下降趋势,花色素苷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AL活性表现出升高趋势;通过紫叶与绿叶杜仲的对比可以看出,紫叶杜仲叶片变异的主要原因是其花色素苷含量和M值显著高于绿叶杜仲;影响花色素苷和叶绿素含量的主要因子有PAL活性、温度、pH值、光照等,而可溶性糖含量与花色素苷相关性不强.  相似文献   

15.
叶绿素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不同树种其叶绿素含量不同。不同地理种源的同一树种,叶绿素含量也有明显差异。不同树龄和生态条件以及不同的季节,使叶片叶绿素也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在热带珍贵树种母生不  相似文献   

16.
华中五味子叶绿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绿素是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重要色素,它直接参与光合作用中光能的吸收、传递、分配和转化等过程。为了为研究华中五味子生理生化特性做基础性工作,以栽植于马尾松腐殖土(基质1)、苗圃肥土(基质2)、普通丘陵红心土(基质3)等3种基质土壤中的华中五味子健康成熟叶片为材料,对其叶绿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基质中华中五味子叶绿素a的含量明显高于叶绿素b的含量,叶绿素a/b值在1.8~2.7之间,不同月份叶绿素含量差异较大,同一时期3种基质中叶绿素含量也有一定的差异;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a+b)的含量与日平均净光合速率、土壤有机质、pH值及氮、磷、钾的含量均呈负相关关系,与水溶性钙和镁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叶绿素a/b与日平均净光合速率、土壤有机质、pH值、含水率、氮含量、钾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水溶性钙和镁的含量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选取华南地区近年常用的彩色叶植物--黄心榕作为试验对象,在夏季对其进行梯度光照处理,观察记录其叶色变化,并对其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黄心榕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叶色及色素含量变化规律,为黄心榕的园林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松针叶绿素铁钠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松针为原料,利用溶剂从中提取得到叶绿素,经过皂化、酸化、铁代及成盐等过程,制备得到叶绿素铁钠盐,并测定了其对光、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叶绿素铁钠在室内自然光及温度低于90℃时是很稳定的。  相似文献   

19.
淹水胁迫对3个树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长江滩地季节性淹水过程,研究枫杨等3个树种在淹水胁迫下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淹水深度胁迫下枫杨叶绿素含量均比对照有所降低,但降低值与淹水深度并无明显相关性;落羽杉在不同淹水深度胁迫下其叶绿素含量变化不明显;只有枫香叶绿素含量明显随着淹水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少。(2)不同淹水时间长度胁迫下,3个树种所有处理组叶绿素含量均呈波状变化趋势。(3)淹水胁迫解除后,枫杨、落羽杉叶绿素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也低于相同处理未解除淹水胁迫的处理组,而枫香叶绿素含量低于对照组,但稍微高于未解除淹水胁迫组;随胁迫解除时间延长,3个树种叶绿素含量变化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以毛竹、黄槽毛竹、花毛竹、厚壁毛竹、金丝毛竹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其不同年龄立竹间叶功能性状特征,筛选主要叶功能性状指标,并探究影响毛竹及其变种叶功能性状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毛竹及其变种叶功能性状存在差异,而竹种比年龄(1、3、5 a)对叶功能性状的影响程度大;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毛竹及其变种叶功能性状的主要指标为叶全氮、叶全磷、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比叶面积、叶含水量;叶全碳、叶全氮、叶全磷、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叶面积、叶厚度、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叶含水量、叶组织密度均与土壤养分呈显著相关。毛竹及其变种叶功能性状受土壤有效磷、全磷、碱解氮、有机质、全钾、速效钾含量的共同影响,其中有效磷、全磷、碱解氮含量是影响其叶功能性状的主要因子。叶养分元素(全氮、全磷)、叶绿素、叶形态性状(比叶面积、叶含水量)可作为毛竹及其变种筛选的主要叶功能性状指标,毛竹及其变种通过多性状间的功能协调形成最佳功能组合进而使其自身适应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