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嵊州市茶叶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嵊州市是“中国茶叶之乡”、全国无公害茶叶出口示范基地县、国家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区之一,其茶园面积、茶叶产量、绿茶出口量、出口总值等经济指标在全国各产茶县(市)中均居全国第一。2006年,全市农业总产值25.25亿元,其中茶叶产值4.155亿元,茶叶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6.4%,山区农民50%-60%的收入来源于茶叶产业。近几年来,嵊州市坚持把加快茶叶产业发展作为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不断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突破口来抓,实现了由茶叶大市向茶叶强市的历史性跨越,促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陆德彪  胡迪钧 《茶叶》2007,33(3):187-189
1茅临生副省长批示推广嵊州发展名茶加工集聚区的经验为实现从茶叶大市向茶叶强市的跨越,嵊州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名茶加工集聚区建设。该市将名茶加工集聚区建设与初制茶厂优化改造相结合,与QS认证相结合,与青叶市场建设相结合,进一步促进了茶叶产业的细分,有效地提升了茶叶产业。近日,茅临生副省长对此作出批示,认为这一经验“值得各市县在发展农业主导产业中借鉴”。2台州市政府召开全市茶叶产业发展工作现场会6月7日,台州市政府在天台县召开了全市茶叶产业发展工作现场会。各产茶县(市)分管县(市)长、林特(农业、农林)局长、特产站长,市…  相似文献   

3.
福安市是福建省的茶叶生产区,改革开放20年来,茶叶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现有茶园面积一万多公顷,产茶十万多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近一倍和三倍多,位居全省前列,是全国茶叶基地县(市)、全国茶叶百强县(市)。茶叶生产已形成全市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基地建设已具规...  相似文献   

4.
茶叶是浙江省嵊州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在全市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2007年全市茶同而积17.84万亩,其中良种茶园7万余亩;茶叶总产量2.18万吨,产值4.86亿元,其中名茶产量5190吨,产值3.74亿元,茶叶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8.5%。嵊州市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茶叶生产历史,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加快茶叶产业发展作为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不断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突破口来抓,通过建基地、创名牌、拓市场等一系列措施,使本市的茶叶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实现了由茶叶大市向茶叶强市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5.
正福安产茶历史悠久,是我省绿茶、花茶、红茶的主产区,全国最大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市)、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市)、全国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市)、全国十大重点产茶县。茶业为主的食品加工是福安市三大传统主导产业之一,也是重要的民生产业。目前,全市茶园面积达30万亩,涉茶人口42万  相似文献   

6.
浙江茶情(3)     
1 茅临生副省长批示推广嵊州发展名茶加工集聚区的经验 为实现从茶叶大市向茶叶强市的跨越,嵊州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名茶加工集聚区建设.该市将名茶加工集聚区建设与初制茶厂优化改造相结合,与QS认证相结合,与青叶市场建设相结合,进一步促进了茶叶产业的细分,有效地提升了茶叶产业.近日,茅临生副省长对此作出批示,认为这一经验"值得各市县在发展农业主导产业中借鉴".  相似文献   

7.
江山市地处浙西南钱江源头,土地总面积2019.48平方公里,是浙江省传统农业大县,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粮食高产示范县、中国蜜蜂之乡和全国重点产茶县。近年来,面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江山市开展以农业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园区化发展的理念,科学发展现代农业,全力推进以茶叶为主的五大农业特色产业,主打精品牌、特色牌,逐步实现了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列入或建成省级茶叶主导示范区1个,茶叶精品园3个,并探索出茶叶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可贵的经验。一、江山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及江山茶叶产业转型升级的定位  相似文献   

8.
李建华  何林娟  丁清平 《茶叶》2003,29(4):222-222,225
诸暨是名列全国第五的产茶大县 (市 ) ,现有茶园 75 0 0公顷 ,年产各类茶叶 60 0 0吨 ,1 999年被命名为“全国无公害茶叶之乡”。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如何把一家一户的茶农组织起来 ,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从无公害茶园基地建设 ,逐步延伸到无公害茶叶加工建设 ,提高茶叶产业的无公害化水平与茶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已经成为茶叶产业的当务之急 ,诸暨市在茶叶无公害化建设中的具体做法是 :1 从基地建设延伸到加工环节从农村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茶园经营比较分散 ,面积最多的也只有 1 0几亩 ,经营面积小…  相似文献   

9.
《茶世界》2006,(2)
茶叶专业合作社是解决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一种有效尝试,本刊将连续两期刊登浙江省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轨迹,旨在给还未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各产茶省、市一点参考与借鉴,同时欢迎大家在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与问题,踊跃向本刊投稿,共同探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大好局面下如何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来稿请寄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叶经济信息》编辑部或E-mail至chinatea@vip.163.com。  相似文献   

10.
发挥两岸优势 振兴中华乌龙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两岸间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也逐步发展。其中茶叶的生产技术和茶文化的交流特别令人瞩目。中华乌龙茶作为茶文化的代表,主要产自闽台粤三省,是海峡两岸茶叶生产贸易和技术交流的重点。本文从两岸茶叶市场展望乌龙茶生产技术的发展,提出振兴中华乌龙茶的建议与看法。一、两岸茶叶市场现状与展望台湾产茶历史不及200年。据史籍记载源自福建。台湾的饮茶习惯多以乌龙茶为主。由于7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发展快,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移。茶叶作为劳力密集型产业,随着台湾经济建设的发展,地皮不断…  相似文献   

11.
龚永新 《茶叶》2009,35(4):236-239
当今,国内外旅游业的发展以及茶文化旅游的逐步兴起,为宜昌发展茶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机遇。宜昌宜茶、自古产茶并拥有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抓住机遇,应势而兴,发展宜昌茶文化旅游,既具有雄厚的历史基础又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如何充分利用本地优势的资源发展茶文化旅游,作者在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创新模式以及搭建平台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蒋敏  韦玲玲  章传政 《茶叶通讯》2021,48(1):187-192
王泽农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茶学教育家和农业科技专家,是中国茶学高等教育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参与创办了我国第一个高等院校茶叶专业,创设了早期茶学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后又在安徽农学院创办茶业系并长期在此执教,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茶学专业人才,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茶学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我国茶叶生物化学学科与理论体系,完善茶...  相似文献   

13.
朱永兴  姜爱芹 《茶叶科学》2012,32(2):147-154
搜集、整理了中文茶经济类科技文献1449篇,从文献统计和关键词分析的角度对其进行综述。文献统计显示,该类文献的数量在最近10年中呈现出具一定下凹度的曲线向上的增长趋势;共有461种期刊刊登茶经济类文献,其中发表50篇以上的有3种,另有64.2%的期刊每刊只发表1篇这类文章;共有第一署名作者1152位,其中发表5篇以上的有12人;这些作者隶属于803个机构,以高等院校、农业类机构为最多,科研和经贸类机构较少。关键词分析得到,这些文献中共有不同关键词3642个,出现总频次8595次;出现频次处于前列的有“茶产业”、“产业化”、“发展”、“对策”、“品牌”、“名优茶”、“有机茶”、“普洱茶”、“可持续发展”、“经济效果”、“贸易”、“市场”等;不同年代的高频次关键词呈现不同特点,近年新出现的关键词中主要有黑茶、市场建设、茶业协会、区域品牌、品牌营销、产业结构等。最近10年来,人们对茶品牌、茶文化经济等概念的关注度正在提高,而对出口贸易的关注度总体上处于下降,但最近3年又有回升。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闽东生态茶园建设措施和目标,总结出适合闽东红绿茶生产的新垦茶园、茶林嵌合型和纯茶种植老茶园生态建设技术。  相似文献   

15.
何志德  江荣浩 《茶叶》2009,35(3):174-177
名茶开发中心通过树品牌,拓市场,建网络,实行联基地,联大户,与茶农联结利益的共同体、狠抓良种引进、名优茶基地建设、培训推广适用技术等,在探索和发展茶叶产业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为调查新疆阿克苏茶叶市场情况,笔者走访了该市的商业繁华地段和部分茶叶店铺,用询问法、问卷法结合实地观察,对阿克苏市绿茶市场的经营者和消费者进行调查,并取部分茶样进行感官审评。调查结果发现阿克苏市区无成规模的茶叶批发市场,部分经营者的进货渠道单一,市场监管不力,茶文化淡薄,茶叶存放不当,经营者和消费者茶叶知识匮乏,茶商多为汉族而少数名族茶商少等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宁德市自2013年开始以高香型茶树品种制作花香白茶,获消费者青睐。文章通过分析宁德市第八届茶王赛上选送的花香白茶品质,总结出提高花香白茶品质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云南普洱茶农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咏梅 《茶叶》2013,(1):24-27
本文以云南省芒市李子坪村二队、大理市上虎村、普洱市三家村等普洱茶产地为调查依据,详细阐述了云南普洱茶农户生产、加工、销售现状和特点,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有机茶园间作混养模式下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赣榆县徐福有机茶园建设的几种间作混养模式,并对茶农间作模式与常规单一种茶模式进行经济效益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前者比后者在产值上提高了122%,而农民收入增收了7281.8元/667m2,因而为有机茶园微环境建设探索提出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加快茶业强市建设步伐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煦朝  李腊梅 《茶叶》2010,36(1):45-47
本文概括了绍兴市茶叶产业的主要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茶业强市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并对加快建设茶业强市的关键环节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