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植物对重金属镉的富集能力,测定了30种浇灌中水10a以上、生长良好的植物器官含镉量。结果表明:红叶李的富集镉能力较强,富集系数达4344,紫叶小檗、芍药和紫丁香的富集系数为0,即地上部分不具有富集镉能力。  相似文献   

2.
选择昆阳磷矿区废弃地内16种用于人工植被恢复的主要树(草)种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茎、叶中8种重金属含量,并对这些植物的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对重金属的富集特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在不同植物不同器官内的含量变异程度很大,不同物种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选择吸收能力和富集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对Cu富集能力最强的是金竹,对Zn富集能力最强的是华山松,对Pb富集能力最强的是华山松,对Ni富集能力最强的是旱冬瓜,对Cr富集能力最强的是麻栎,对As富集能力最强的是火棘。用综合富集系数进行排序得出,华山松、旱冬瓜、金竹、红豆杉、波斯菊和火棘对重金属的综合富集系数均大于3.30,表现出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的基本特征,可作为云南磷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的优良修复植物进行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福建林业科技》2022,(1):40-45
为筛选绿竹林下重金属富集植物,于2020年以福建省尤溪县梅仙镇绿竹林为研究对象,采集林下13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和土壤样品,测定主要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不同植物及器官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4个采样点土壤Cu、Pb、Cd平均含量分别为54.7、466.1、0.47 mg·kg(-1),均超出风险值。所有植物均表现为地下部器官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强于地上部,其中棕叶狗尾草整株对主要重金属富集能力最强,是一种优良的重金属富集植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b含量与植物Zn和Pb含量之间以及土壤Cd与植物Cu含量之间均具有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土壤Cu与植物Zn之间、土壤Cr与植物Pb之间、土壤Cd与植物Cr、Zn、Pb之间以及土壤As与植物Cu、Zn、Pb之间均具有显著性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汕头市贵屿镇重金属污染区对广东省内常见小叶榕、水翁等15种园林景观植物进行栽种试验,研究了这15种植物叶片的重金属含量及富集系数。结果表明:对Pb的富集系数最高的是小叶榕;对Cd富集系数最高的是假连翘;对Ni富集系数最高的是山杜英;对Cu富集系数最高的是大叶相思;对Hg富集系数最高的是鸡冠刺桐。可将对Pb、Cd、Ni、Cu、Hg富集能力较强的树种作为后续重金属植物修复的重点研究对象,为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红树植物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是近年我国新引种的速生海岸防护林树种。通过对拉关木的根、茎、叶、果实及土壤中的Zn、Cu、Cr、Cd和Pb等重金属含量进行的分析,研究了福建漳州龙海浮宫镇拉关木对某些重金属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红树林拉关木不同部位对不同重金属富集吸收的能力大小均不同,其中拉关木的根对Cu与Zn的富集吸收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对苏州市七子山垃圾填埋场所生长的龙葵、商陆、繁缕、无芒稗、千里光、绿穗苋和山莴苣等7种植物吸收和积累Mn,Zn,Pb,Cd,Cr和Ni等6种重金属元素的研究发现,千里光、绿穗苋、繁缕、龙葵和山莴苣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富集能力较大,可确定为重金属元素的耐性植物,可聚为一类,因此可以考虑将这5种植物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重金属污染冶理中。  相似文献   

7.
柴河铅锌尾矿耐性植物与优势植物的重金属含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实地调查取样,分析了辽宁省铁岭柴河铅锌尾矿库内受尾矿污染的土壤重金属含量,以及生长于其上的9种植物对Cu、Cd、Pb和Zn的吸收和富集能力。结果表明,Zn在小叶杨和刺玫蔷薇体内的含量较高;Cd在小叶杨和白莲蒿体内积累较多;而Pb在绣球绣线菊和华北蓝盆花中积累较多。但各种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均未达到超富集植物的要求,需采取综合农艺措施进行铅锌尾矿库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8.
以兰州市城区常见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叶片和对应土壤重金属Cr、Pb、Cu、Cd的含量,对其污染程度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探究了植物叶片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同一树种叶片对不同重金属富集能力排序均为CrPbCuCd;3个研究区域重金属污染程度为:Pb的污染最严重(C=11.88,C为污染系数),Cu的污染为中度(C=2.49),Cd的污染为轻微(C=0.40),Cr的污染为轻微(C=0.40);通过计算3种植物对重金属的综合富集系数,综合富集能力由大到小排序为冬青柳树松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水松不同器官内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分析表明:水松植株对不同重金属富集能力不同,其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顺序为Cd> Cu> Hg> Zn> Pb> Mn> As> Cr和Ni.其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强,平均富集系数达到0.424.水松不同器官富集重金属能力不同,基本呈现叶片和根部重金属含量高、侧枝主干含量相对较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湖南省资兴市某已闭库并实施生态修复的铅锌尾矿库及周边受污染土壤和植物的采样分析,以ICP—ASE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了杉木、杨树、栾树、泡桐、香樟和乌桕等6种木本植物中Pb、Zn、Cu和Cd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运用转运系数和富集系数分析了植物相应的富集能力与转运特征。结果表明:6种植物中,对Pb富集系数最大的为乌桕,达到0.029;对Zn富集系数最大的为泡桐,达到0.374;栾树对Pb的转运系数达到1.314;泡桐对于Zn的转运系数达到1.452。6种植物均能适应铅锌重度污染的生长环境,其中乌桕、泡桐、栾树富集和转运Pb、Zn能力突出,适宜作为铅锌矿区植物修复的主要木本树种。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我国重金属污染现状,从超富集植物、植物挥发、植物积累、植物代谢、植物固定等方面探讨了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阐述了超富集植物修复机型,为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利用超富集植物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回顾了国内外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事件,从4个方面论述了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来源,从重金属离子的迁移转运、超富集重金属植物的选择和植物的预警作用等方面探讨了超富集植物修复和应用,并对该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资兴市铅锌尾矿库区植物资源调查及耐性植物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资兴铅锌尾矿区植物季节变化的调查,以及对该区植物重金属含量与分布特征的分析,初步筛选了适合于Pb、Zn尾矿库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植物种质资源。该区共记录高等植物81种,分属34科,其中自然定居62种,人工引种木本植物19种。重金属累积及转运特性分析表明,这些物种均对复合重金属污染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其中,优势自然定居植物和人工栽种的木本植物对Pb、Zn富集能力均未达到超富集植物的临界阈值,一年蓬和青蒿对Cd的富集量分别达107 mg/kg和136 mg/kg,具有Cd超富集植物的基本特征,野菊花、酸模、青蒿、女贞和桂花树均具备超富集植物特征。研究结果为铅锌矿区及其污染场地生态修复提供了先锋植物和生态经济树种资源。  相似文献   

14.
农作物富集土壤重金属的规律及其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对农作物富集土壤重金属的特点和富集能力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土壤环境对作物富集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作物富集土壤重金属与作物种类、品种、部位有关,同一作物对不同重金属富集能力存在差异,利用各种作物富集重金属的特点可指导合理开展生态农业种植区划、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筛选低富集重金属作物品种以及区域土壤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城市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选择合适的植被对其进行生态修复尤为重要。针对实际测定了保定市某垃圾填埋场13种优势植物的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柳树、杨树、榆树、紫穗槐、龙葵和商陆对Cd的吸收能力较强,可作为重金属Cd的修复植物加以推广;柳树、杨树、芦苇、狗尾草、龙葵、商陆、藜吸收Zn的能力较强;芦苇、爬山虎、商陆吸收Cu、芦苇吸收Cr的能力较强;榆树、爬山虎、狗尾草对Pd具有较强的吸收富集能力;可认定龙葵为Cd和Zn的超富集植物、爬山虎为Pb的超富集植物。因此,这些植物可用于城市垃圾填埋场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治理。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重点论述了重金属在森林植被中富集的特点以及植物遭受重金属污染后的生理变化及生长反应。  相似文献   

17.
东江湖铅锌矿渣堆场优势植物重金属富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并测定东江湖典型铅锌渣堆场优势植物及其根系土壤重金属含量,研究了植物对重金属富集和转运的能力。结果表明:1)臭牡丹、盐肤木、马尾松、芒萁、木姜子、枫树、桂花树、木荷和红叶石楠等9种优势植物体内重金属Pb、Cd和As含量均高于一般植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正常含量(Pb 0.1~41.7 mg/kg,As <1 mg/kg,Cd 0.2~0.8 mg/kg);2)9种植物对Pb和As的富集系数BCF值均小于1;3)除盐肤木外,其它植物对Cd的BCF值均大于1;4)马尾松、臭牡丹、芒萁和盐肤木对Pb的转运系数TF值大于1;5)除木荷外,其它植物对Cd的TF值大于1;6)枫树、马尾松、木姜子和盐肤木对As的TF值大于1。综合分析可知,臭牡丹/马尾松、芒萁和木姜子分别对Pb、Cd和As的富集和转运能力最强,具有作为铅锌矿渣堆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植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宋学华 《绿色科技》2019,(16):184-185
指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正逐渐被社会所重视,以某铜矿尾矿库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筛选几种优势树种对尾矿库重金属积累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可知,在重金属富集方面,侧柏对重金属Cu、Pb和Cd富集能力最好,杨树对重金属Cu富集能力最好,刺槐和榆树对重金属Zn富集能力最好;而重金迁移集变化则与富集变化不同,除了杨树外,每个树种对特定的重金属都有较好的迁移能力。考虑到铜矿的特点,可以以多栽培杨树和侧柏,以提高重金属的富集量。  相似文献   

19.
珠海淇澳岛红树林对重金属吸附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珠海淇澳红树植物对Cu、Hg、As、Pb、Cd的吸收、累积及分布。结果表明,3种红树林群落林地表层土壤(030cm)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关系为Pb>Cu>As>Cd>Hg。5种重金属元素在细根的含量最高,不同根系重金属含量表现为细根>中根>大根。不同植物累积Cu、Hg、As、Pb、Cd元素的量不同,无瓣海桑对Cu、As,秋茄对Pb、Cd,水黄皮对Cu累积量最大。3种红树植物对土壤中Cu、Hg、As、Pb、Cd元素的富集能力,以无瓣海桑的富集系数最大,秋茄的次之,水黄皮的最小,根部的富集系数要大于树干、枝和叶。  相似文献   

20.
木麻黄属(Casuarina Adans.)植物是常绿被子植物,作为一类经济植物,其生长快,适应性强,耐盐碱、耐贫瘠,在改善生态环境、防沙固土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在我国尤其是南方城市,木麻黄属植物不仅在园林绿化、美化中应用广泛,而且具有一定的环境修复潜力,对部分重金属累积能力强、净化效果好。文中综述近年来木麻黄属植物重金属耐性及积累特性的相关研究,并提出木麻黄属植物对土壤重金属修复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