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杂交水稻在厄瓜多尔制种的亲本特性表现、母本播种方式、亲本用种量、GA、用量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采用母本直播方式、母本用种量45~50 kg/hm3、GA3适宜用量600-750 g/hm2等技术要点,并将试验成果应用于大田制种,成功配套了中国杂交水稻在厄瓜多尔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2.
开展驻茄9号茄子新品种亲本高纯度繁育技术研究,为杂交制种提供高纯度的父本、母本。从调整播期、种植方式、密度及植株调理等入手,研究出克服双亲花期不遇的杂交制种高产技术模式。进行双亲种植比例、隔离区大小与良种纯度的关系研究,建立高纯度的杂交良种生产技术,并达到规模化的生产能力。采用上述制种办法,正常年份亩产量在60 kg左右,高产田可达90~100 kg,同时又能确保亲本自交系和杂交种子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人工授粉条件下 6个遗传背景差异较大、纯合度高的陆地棉亲本的异交亲合力及杂交铃主要性状差异。结果表明 ,不同基因型间的异交亲和力差异很大 ,杂交成铃率在41 4%~ 83 8%之间 ,平均杂交种产量 1 2 2 5 5~ 2 2 5 7 5kg/hm2 ;杂交铃与其母本自交铃相比 ,铃重降低幅度 1 61 %~ 2 0 75 % ;衣分降低 7 1 4%~ 1 0 62 % ;籽指提高 2 86%~8 33%。指出棉花杂交种筛选应在确保杂种优势的前提下 ,进一步加强亲本的异交亲和力及杂交铃主要性状选择 ,最大限度提高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 ,降低制种成本。  相似文献   

4.
培育杂交种子是农业增产的措施之一。小麦化学杂交剂在世界上已进行半个世纪的研究,应用化学杂交剂进行杂交制种,与传统方法比较,优势在于亲本选配自由,制种程序简单,周期可缩短三分之二。目前,在国际上登记的3种小麦化学杂交剂中,有种子干瘪的缺陷。近年来,中国农大的农药学专家陈万义、王道全,小麦育种专家张爱民、黄铁城4位教授精诚合作,带领课题组在小麦杂交剂的创制和应用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他们在北京连续进行5年小区实验,结果证明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芝麻杂交制种生产效率,实现机械化作业,于2016—2019年在安徽省临泉县、新疆精河县等地,围绕亲本组合选配、播期、父母本行比配置、水肥管理等开展相关试验.结果表明,亲本组合配对中,以WA18073×皖芝2181的产量最高,比其他组合平均产量提高28.65%;18万株/hm2密度处理较为适宜;春播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比夏播增产36.29%;父母本行比以1:3处理较合理.参考试验结果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芝麻杂交制种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总结马铃薯常规育种技术,包括亲本选配、杂交圃准备、制种、实生种子栽培管理、实生苗后代的选择与培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马铃薯常规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开展驻椒20辣椒新品种亲本高纯度繁育技术研究,为杂交制种提供高纯度的父本、母本。从制种基地的选择、授粉期选择、作物茬口的选择等入手,研究出适合高效的杂交制种高产技术模式。采用辣椒雄性不育系制种,节省劳动力,提高种子纯度。正常年份每果平均结籽150粒,每亩可产杂交种20 kg。  相似文献   

8.
当前,世界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仍采用人工去雄授粉杂交制种为主要手段,这种制种方法技术要求较高,费工费时,杂交种子生产率低,从而。限制了杂交棉的迅速发展。从1985~1988年,我们采用低酚棉做母本,有酚棉做父本,不去雄在棉花开花后直接授粉,获得杂交种子,并依据形状(腺体的有无),区别真假杂种,有效地应用了遗传学的显、隐性原理,利用这种方法,解决了亲本选择、组合选配、最佳授粉时间及杂交率的检验等难题,为有效地利用棉花杂种优势开避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甘薯优良亲本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薯优良亲本资源的研究与利用王大箴,郗光辉,王荫墀,王建军,朱金亭(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济南250100)正确选配甘薯亲本是杂交制种的重要前提,也是育种成败的关键所在。良种工作要取得突破性进展,重要的一环是发掘和创造新的优良种质。8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人工授粉条件下6个遗传背景差异较大、纯合度高的陆地棉亲本的异交亲合力及杂交铃主要性状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间的异交亲和力差异很大,杂交成铃率在41.4%~83.8%之间,平均杂交种产量1225.5~2257.5kg/hm^2;杂交铃与其母本自交铃相比.铃重降低幅度1.61%~20.75%;衣分降低7.14%~10.62%;籽指提高2.86%~8.33%。指出棉花杂交种筛选应在确保杂种优势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亲本的异交亲和力及杂交铃主要性状选择,最大限度提高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降低制种成本。  相似文献   

11.
民和县地处湟水灌区,光源充足,自然隔离条件好,非常适合杂交玉米制种,特别是地膜覆盖玉米制种潜力较大。从2006年开始,地膜玉米杂交制种平均每666.7m^2产量由248kg提高到320kg,创造了民和县玉米杂交制种历史最高水平,种子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因为玉米亲本自交系混杂退化,使杂交制种纯度降低,严重地影响到杂交玉米生产能力的发挥和产量的提高。采取措施,提高亲本自交系的纯度,是当前玉米繁殖制种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抗虫棉杂交种杂种优势及亲子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5个具有抗虫基因的棉花品种(系)作母本与6个非抗虫棉品种(系)作父本,采用NCⅡ交配设计进行杂交,研究抗虫杂交棉F1代产量与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性状相关和亲子相关。结果表明,整齐度和单铃重具有较强的中亲优势和竞争优势;2.5%跨长与整齐度、比强度和籽指之间极显著正相关;杂种一代大多性状不同程度的受到亲本的影响,亲子相关分析为利用亲本初步预测杂种一代性状表现、杂交制种亲本选择选配和性状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因为玉米亲本自交系混杂退化,使杂交制种纯度降低,严重地影响到杂交玉米生产能力的发挥和产量的提高。采取措施,提高亲本自交系的纯度,是当前玉米繁殖制种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杉木杂交育种中亲本选配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育种是杉木遗传育种的主要途径。为合理进行杂交亲本选配,利用12个杂交组合和4个自交后代的杉木材积生长数据,通过采用等位酶技术和生理学方法,获得杉木亲本的基因型信息、光合速率和发芽种子的平均呼吸强度。然后研究亲本等位酶和生理性状差异性,分别采用杂种优势群法和预测模型法,来确定杉木杂交时亲本选配模式。杂种优势群法是先用聚类分析法对亲本群体进行类群划分,然后根据杉木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结果,决定杉木杂交时亲本的选配模式:采用高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的亲本做母本,高呼吸速率的亲本做父本。预测模型法是从预测杉木杂交组合平均值表现大小的角度,提出亲本选配的方法: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来建立杂交组合子代的平均生长表现与亲本等位酶差异及生理指标间的预测模型,并用10年生的5个杂交组合的资料来验证预测模型的可靠性,结果发现多元回归预测模型是成功的。杂种优势群法与预测模型法的研究结果是相互依存的,两者配合使用效果更佳。研究结果在杉木杂交育种实践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杂交育种是当前作物育种中最常用、最有效的育种方法。要育成集双亲优点于一体的新品种,制种单位为了配制出纯度高、质量好、数量多的杂交种子,除选配好适宜的亲本外,还需要掌握其主要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7.
化学杀雄是杂交水稻制种利用的又一途径。为了尽快地培育出适应我区生产上应用的早熟、抗病、优质,比现有常规稻品种增产两成以上的双季前作稻、单季早稻、中稻等杂交稻强优新组合,我所自1976年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现将两年试验情况汇报如下: 一、试验方法与经过 1.选配组合 亲本选配是否恰当,对于杂种优势的有无、强弱关系极大。我们选配组合的原则是:选择地理远缘、血统远缘、生态差异较大的高产良种为亲本,同时也用常规育种中杂交后代优势强的品种进行配组。为有利于花粉  相似文献   

18.
玉米杂交种子质量是保证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作者结合目前推广的青贮玉米品种曲辰九号,探讨其杂交制种技术。在其制种过程中,要严格落实杂交制种技术,做好田间各种检验工作,重点是把好亲本种子质量、做好亲本种子花期调节、严格控制父母本行比、做好田间的去杂去劣去雄工作,规范收获、加工、储存等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9.
<正> 一、亲本准备:由于番茄杂交制种适合时间短,为保证授粉质量和种子产量,使父母本在适合杂交的时间内有足够数量的花朵去雄授粉,应根据双亲特性安排父母本的播种期。一般晚熟亲本应比早熟亲本提早10~15天播种,黄苗型亲本比正常苗亲本提早15~20天播种。父母本的植株比通常为1:3~5,具  相似文献   

20.
利用多元分析法测定亲本间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进行了聚类分析。根据亲本间遗传距离大于类群间平均遗传距离结合选配杂交亲本的常规原则,选择亲本配制杂交组合,所得结果与夏谷育种的实践基本相符合。故从亲本分类入手,研究亲本选配方法,可增强对杂种后代的预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