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贵州三都县种植大蒜具有悠久的历史,群众过去都是种植本地紫皮蒜,该品种抽薹晚,成薹率低,后期因春季温暖易受病虫侵害,且群众无提纯复壮观念,故而出现品种严重退化,抽薹率降低,蒜头变小.为此,2004年我县特引进四川大蒜二水早、成蒜早2号、成蒜早3号、温江蒜等品种与本地紫皮蒜进行同田对比试验,以选择适宜我县生态环境的优良品种予以更换,使农民获得更高效益.  相似文献   

2.
经长期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一套利用简易大棚种植早薹蒜的高效栽培技术,平均667m2产值5000多元,同时还有利于解决蔬菜栽培的重茬问题。1品种选用选用薹瓣兼用,且植株长势旺、抽薹早的品种。如早薹蒜2号,该品种植株高大,一般株高75~90cm,最大叶宽4cm,抽薹早,薹长60~80cm,薹径0.8~1.2cm,单薹重30~40g,抽薹率98%以上,667m2蒜薹产量可达1000kg。2播种技术2.1选地大蒜对土壤适应性较强,除盐碱沙荒地外都能生长,但由于根系浅,所以以富含有机质、肥沃的沙质壤土或壤土为宜。2.2整地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因地膜覆盖栽培大蒜施肥不便,加之养分淋溶…  相似文献   

3.
以29个大蒜品种资源为供试材料,在济宁地区比较了不同大蒜品种的蒜苗、蒜薹和鳞茎的生长特性。试验结果表明,38、10和12号品种在大苗期表现为假茎粗、植株高,适合作蒜苗生产品种;57号品种抽薹期早且产量高,适宜作早薹蒜生产品种;40、14、36、27、35和34号品种的蒜瓣大、瓣数多、蒜头大,较其他品种表现突出,可以作为蒜头生产品种在济宁地区进行引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大蒜是成都地区冬季重要的经济作物。成都常年种植1.07万hm2,蒜薹和蒜头除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和留种外,每年向北方各省、市及港澳地区销售1000万余kg蒜薹,向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浙江等省销售蒜头约5000万kg。成都大蒜品种多样,叶用、叶头兼用、薹头兼用品种齐全,早、中、晚熟品种配套,多年来形成了独特的栽培方式,蒜薹上市时间从12月持续到翌年4月底,避免了集中上市相对过剩而“烂市”,成为国内大蒜品种布局成功的典范。1主要品种类型及特点按抽薹与否,成都大蒜可分为抽薹蒜和不抽薹蒜,按用途可分为叶用蒜、叶头兼用蒜和薹头兼用蒜,按熟…  相似文献   

5.
大蒜新品种成蒜早2号和成蒜早3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帅正彬  郭江洪  杨斌 《中国蔬菜》2005,(10):111-112
成蒜早2号和成蒜早3号是从温江蒜的自然变异株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新品种.成蒜早2号从播种到蒜薹始收需153~180 d(天),平均单薹质量12.7 g,单头质量10.7 g,多数蒜头由6~9瓣组成,蒜瓣紧密抱握蒜薹轴,一般蒜薹和蒜头产量分别为340和350 kg·(667 m2)-1,抽薹比温江蒜早,抗寒力比温江蒜弱;成蒜早3号从播种到蒜薹始收需153~186 d(天),平均单薹质量和单头质量分别为14.5和12.0 g,多数蒜头由5~8瓣组成.一般蒜薹和蒜头产量分别为320和410kg·(667 m2)-1,抽薹比温江蒜早,抗寒力与温江蒜相当.  相似文献   

6.
衡阳早薹蒜     
衡阳早薹蒜是衡阳市郊菜农通过对“隆安红蒜”的多年选择,以蒜苗粗壮、抽薹早为主要特点的优良大蒜品种。一、特征特性植株直立,叶宽茎粗,长势旺盛,株高60厘米,叶片长条形,长46厘米,宽3.2厘米,绿色,叶面有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云顶早、二水早、成蒜早2号和成蒜早3号等4个旱薹蒜品种产生气生鳞茎(天蒜)的特性,不同品种间产生天蒜的数量有差异,为27~36粒/株,天蒜的质量与留薹植株的茎粗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留天蒜不影响地下蒜头的分瓣,与划茎式采薹对照比较,留天蒜植株的地蒜单头质量增加30%.天蒜合理的播种密度为147万粒/hm2,留一季天蒜的增殖系数是常规蒜种的增殖系数的3.7倍,连续留2季,则增长到11倍.  相似文献   

8.
汤兰 《西南园艺》2014,(4):20-21,27
2013年,在重庆市垫江县开展了双低油菜品种对比及“一种双收”试验,结果初步表明,“一种双收”对油菜产量影响不大,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摘薹的8个处理除鼎油杂3号以外,其余7个品种均比对照油研10号收益高,其中先油188收益最高,折合每hm^2收益21378.0元。在具体操作中,“一种双收”应选用冬性较弱,抗病虫,生育期中熟偏早,苗薹期营养生长旺,易早发,摘薹后再生能力和恢复能力强,菜薹食用无苦涩味、营养价值高,油菜籽产量高的油薹兼用型“双低”优质油菜良种;增施薹肥,促分枝早生快发;适时适度摘薹,当菜薹抽出20~25cm高度摘薹10~15cm,基部留足10cm以上以便分枝,早抽薹的早摘,迟抽薹的迟摘,切忌大小薹一起摘而影响菜薹和油菜籽产量。  相似文献   

9.
徐州四季薹韭是铜山县独特的薹叶兼用型地方品种.1978年,在我县一农户"马鞭韭"菜地中发现3月下旬就抽薹的单株,该单株能多次分蘖连续抽薹.当年从该单株及分蘖株上留种混合采收.后经过我县农业局专业技术人员多年采取单株-混合选择法,至1988年该品种各种性状趋于稳定.1989~1991年进行2次品种比较试验,表现出生长势强、抗寒性好、分蘖多、出薹早、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1994年通过江苏省徐州市品种审定小组的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10.
以叶用莴苣耐抽薹品种意大利生菜和易抽薹品种佰根绿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钵基质栽培法,研究了外源GA_3处理对叶用莴苣抽薹特性(薹中心柱长、抽薹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GA_3可显著促进叶用莴苣抽薹,显著增加薹高及抽薹率,佰根绿的薹高、抽薹率分别是对照(不喷GA_3)的5.7倍、2.25倍,意大利生菜的薹高、抽薹率分别是对照的5.5倍、2.01倍,易抽薹品种的抽薹特性对GA_3的响应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1.
大蒜品种区域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3个大蒜品种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洛龙紫蒜1号、洛龙紫蒜2号1hm2蒜头产量分别为14.55t、15.08t,显著高于对照品种麻江红蒜。洛龙紫蒜1号、洛龙紫蒜2号2个品种综合性状好,产量高,抗性较强,适宜在贵州正安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针对杭州地区存在的大蒜品种单一、效益不高等问题,引进耐高温、抗病性好的美国花旗西洋大蒜品种,实行周年栽培生产。经过2年示范种植,平均667 m2产量达到2 150 kg,比当地品种增产43%以上,采用一年三茬周年栽培技术,667 m2产量达6 450 kg,经济效益明显,并且延长了上市时间,实现了市场的均衡供应。  相似文献   

13.
Salinity tolerance in garlic cultivars was studied in pots. A 50% yield reduction occurs at 5.60-7.80 dS m1, depending on genotype. It was estimated that if soil salinity exceeds 1.70 dS m_l, the mean garlic yield declined by 1.68% per unit increase in soil salinity.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贵阳市大蒜生产管理粗放、种植方式参差不齐、标准化生产水平低的现状,充分发挥大蒜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及蒜苗、蒜头产品市场需求旺盛的优势,总结出了贵阳地区大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重点包括选择优良品种,精细整地,科学施肥以及合理密植、适时播种、肥水管控、病虫害防治等,以期指导当地大蒜标准化生产,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30份大蒜资源的7个鳞茎性状(鳞茎横径、鳞茎纵径、鳞茎质量、鳞芽高、鳞芽背宽、鳞芽数、鳞芽质量),并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大蒜资源7个鳞茎性状间均存在较大变异,鳞茎质量变异系数最大,为46.68%,其次是鳞芽质量、鳞芽数,鳞芽高和鳞茎纵径变异系数最小。鳞茎性状差异分析结果表明,22号资源具有最大鳞茎质量、鳞茎横径和鳞芽质量,适合作为鳞茎高产的大蒜品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鳞茎质量与其余6个鳞茎性状均为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与鳞茎横径、鳞茎纵径的相关系数最高,分别为0.905、0.509,表明鳞茎质量与鳞茎横径和鳞茎纵径关系最为密切,在田间可用鳞茎横径、鳞茎纵径作为筛选鳞茎高产大蒜品种的基本指标。  相似文献   

16.
控释掺混肥对大蒜鳞茎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苍山蒜和金乡蒜为试材,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控释掺混肥一次性基施对大蒜鳞茎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肥相比,等量和80%用量控释掺混肥能使苍山蒜和金乡鳞茎产量分别提高5.0%~12.5%、15%~15.8%、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3.5%~27.6%、15.1%~30.0%,SOD比活力提高48.1%~93.2%、61.0%~68.4%,干物质含量分别提高12.5%~20.5%、31.8%~37.2%,氮素利用率分别提高86.4%~87.0%、146.0%~171.5%,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增产节肥效果明显。但控释掺混肥用量降至60%时不利于上述指标的提高。施用控释掺混肥可提高VC含量,但效果不明显。大蒜素含量随鳞茎产量增加有下降的趋势,为了不降低大蒜鳞茎的品质,施用控释掺混肥时应配施一定量硫。  相似文献   

17.
曹莉  石爱红  任伟  关永  张丽 《蔬菜》2023,(2):76-78
为了推动了山地蔬菜产业发展,利用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当地优势“三蒜”品牌,摸索经验,总结出山地大蒜覆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优化了品种选择、地块选择、整地施肥、蒜种处理、适期播种、覆膜与破膜、采后管理等技术,有效地提高了陇南市秋播大蒜产量,实现蒜薹增产60%,蒜苗增产50%,蒜头增产45%;提升了大蒜品质,增加了经济效益,大蒜667m2总产值可达8 100元,蒜苗667 m2总产值可达10 000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黄石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华南型黄瓜早熟品种百福6号、福贝特和当地主栽华南型黄瓜品种鄂黄3号、燕白进行比较试验,充分鉴定其早熟性、丰产性、抗病性、商品性和利用价值,为其在长江流域的推广利用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百福6号和福贝特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特别是百福6号,早熟性、丰产性、抗病性、商品性都明显优于当前主栽品种鄂黄3号和燕白,适合春季保护地早熟栽培,在长江流域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内江地理标志产品田家紫皮大蒜产量,改善土壤结构,开展了不同播种方式、化肥减量和增施有机肥、大蒜分级消毒处理等多种栽培试验,以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大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浅宽沟撒播和条播的方式有助于增产,其中以浅宽沟撒播并覆盖稻草效果最好,大蒜667 m~2增产达到35.4%;在传统穴播方式下,减施化肥和增施有机肥可以保证大蒜产量与CK相一致,采用浅宽沟撒播大蒜产量则可以显著增加19.7%;大蒜消毒分级处理并配合化肥减量增施有机肥,产量可以显著提高22.5%以上,其中浅宽沟撒播增产效果最显著,达到26.8%。  相似文献   

20.
在水培条件下,对大蒜品种‘金乡3号’、‘苍山糙蒜’和‘四川早薹’不同分瓣方式(单瓣、半头和整头)种植的青蒜苗生长和品质产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单瓣种植条件下,‘金乡3号’的生长量(株高、假茎粗、假茎长及单株鲜质量)、综合品质及青蒜苗产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金乡3号’单瓣种植的蒜苗生长量(株高、假茎粗、假茎长及单株鲜质量)、色素含量、光合参数、根系活力、综合品质及产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处理。因此,水培青蒜苗较好的品种为‘金乡3号’,且较好的种植方式为单瓣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