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江苏省常熟市尚湖镇的“王庄西瓜”为当地传统地产优质农产品之一。但由于多年连作,西瓜白粉病发生严重。为此,作者开展了西瓜白粉病药效试验,以期筛选出防效较好的药剂用于大棚西瓜生产。试验结果表明,20%戊菌唑EW 2 500倍液和42%苯菌酮SC 1 666倍液的速效性较好,且防效明显好于0.5%大黄素甲醚AS的3个浓度处理;0.5%大黄素甲醚的持效性较好,其3个浓度处理的防效随时间的推移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生产中如大棚西瓜白粉病发生严重,建议使用20%戊菌唑或42%苯菌酮防治;若田间发病较轻,建议使用0.5%大黄素甲醚AS 416倍液防治。  相似文献   

2.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菌核病是危害莴苣生产的主要病害,发病重年份造成减产50%以上,严重影响莴苣的产量和品质。为明确0.5%小檗碱水剂对莴苣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和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11年我们开展了0.5%小檗碱水剂防治莴苣菌核病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  相似文献   

3.
针对梨白粉病的秋季防治,选用4种杀菌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430 g/L戊唑醇悬浮剂3 000倍液4个处理对梨白粉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防效较好,防效均在92%以上。  相似文献   

4.
选用6种杀菌剂对黄瓜白粉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第3次药后,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600倍液和25%戊唑醇水乳剂1800倍液处理的防效均达80.00%以上,但25%戊唑醇水乳剂1800倍液处理出现新叶生长不良症状,不推荐使用;25%嘧菌酯悬浮剂900倍液和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处理的防效也均达70.00%以上,防治效果理想。结果显示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5%嘧菌酯悬浮剂和40%氟硅唑乳油适用于黄瓜白粉病防治。  相似文献   

5.
80%硫磺水分散粒剂防治苹果白粉病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法,对80%硫磺水分散粒剂防治苹果白粉病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0%硫磺水分散粒剂对苹果白粉病病原菌毒性与进口农药80%硫磺水分散粒剂(商品名成标)基本一致;80%硫磺水分散粒剂500倍液防治效果好于50%硫磺悬浮剂400倍液,第3次药后7天最高防治效果达到92.96%。施药后树体生长良好,对苹果树没有药害。  相似文献   

6.
为了利用植物资源中所具有的杀虫、杀菌、抗病毒和除草等特性的天然活性物质,达到不破坏生态环境、延缓靶标生物抗药性的目的,从黄柏皮、大黄、松脂、芦荟、皂角、苦楝根等多种植物中提取活性物质并混配加工成水剂,对黄瓜白粉病病菌进行毒力测定,并研究了黄瓜、南瓜、西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多种植物活性物质混配剂对黄瓜白粉病的侵染有较强抑制作用,其抑制活性EC_(50)值为5.981 7;对黄瓜、南瓜、西瓜白粉病的防效随着使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稀释400倍对黄瓜、南瓜和西瓜白粉病的防效分别达75.8%、76.7%和78.1%,施用后对以上瓜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7.
以新型药剂50%苯醚甲环唑·硫磺水分散粒剂为试材,采用常规喷雾法,研究了对西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最有效浓度为每667m2施用50%苯醚甲环唑·硫磺水分散粒剂80g,第2次药后7d对西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达70.81%,第4次药后7d的防治效果为83.28%。防效均高于对照药剂250g·L~(-1)苯醚甲环唑乳油和80%硫磺水分散粒剂。生产上可以将50%苯醚甲环唑·硫磺水分散粒剂稀释900~1 200倍使用。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防治西瓜白粉病效果好且安全的药剂,作者连续2年开展了设施西瓜白粉病药剂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药剂在试验剂量下对西瓜植株生长未产生不良影响,安全性较高;42%苯菌酮悬浮剂和36%硝苯菌酯乳油在试验剂量下对西瓜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各参试药剂中,20%戊菌唑水乳剂和4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目前已被登记用于防治西瓜白粉病,0.5%大黄素甲醚水剂是一种以保护作用为主的高活性植物源杀菌剂,对人畜毒性低,对环境友好,建议可将42%苯菌酮悬浮剂、0.5%大黄素甲醚水剂、36%硝苯菌酯乳油登记于西瓜白粉病防治的应用药剂目录。  相似文献   

9.
保护地草莓白粉病田间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中武  王楠 《北方园艺》2010,(19):169-170
通过试验筛选出防治保护地草莓白粉病的理想药剂为30%翠泽悬浮剂1 500倍液、10%粉必克水剂1 000倍液、25%乙醚酚悬浮剂800倍液、50%翠贝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75%十三吗啉乳油33 mL/667m2等,确定30%翠泽悬浮剂1 500倍液、10%粉必克水剂1 000倍液、25%乙醚酚悬浮剂800倍液3个种类杀菌剂为目前防治保护地草莓白粉病的首选药剂,建议以上各种药剂轮换使用,以延缓其抗性的产生,为果农更好地防治该病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白粉病是甜瓜的主要病害,为筛选出安全高效的防治药剂,笔者对立架棚栽甜瓜进行了10种杀菌剂防治白粉病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62.25%仙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和4%朵麦可水剂1500倍液,对甜瓜白粉病的防效分别达88.86%、87.43%和85.30%,且对甜瓜安全无药害,是目前防治甜瓜白粉病较理想的药剂。生产上应抓住白粉病始见期用药,视病情发展每隔7-10d喷药1次;使用剂量:62.25%仙生500倍液,30%特富灵3000倍液,4%朵麦可1500倍液。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时间紫外线照射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紫外线防治黄瓜苗期白粉病,照射时间长孢子萌发率低,相对防治效果好,但对寄主影响大。紫外线照射时间越长,对白粉菌孢子的致死效果越好,随着照射次数的增加,致死率逐渐增加,但始终达不到100%,如每次处理时间30 min,每天处理1次,4~7 d孢子的致死率分别是95.5%、97%9、7%、98%。紫外线每次照射时间越长,照射次数越多,病情指数在照射前后变化越小,说明每次处理时间越长,处理次数越多,防病效果越好。但对黄瓜苗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植物内生放线菌防治西葫芦白粉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西葫芦白粉病为对象,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和叶盘筛选试验,从50个内生放线菌菌株中筛选出2个防病效果较好的菌株,叶盘筛选试验发现菌株GKSHJA和PR1-8的无菌滤液原液在接种病菌的同时使用防治效果最佳,分别达到60.98%和63.22%。温室人工接种白粉病菌的盆栽试验发现,GKSHJA无菌滤液原液在接种前、接种后24 h喷雾,相对防治效果分别达55.22%和16.44%;菌株PR1-8的相对防效分别为51.94%和24.39%,且GKSHJA和PR1-8无菌滤液的5倍稀释液在接种病菌的同时使用也有一定的防病效果,其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7.81%和30.19%。在自然感病的田间试验中,菌株GKSHJA和PR1-8无菌滤液的5倍稀释液对西葫芦白粉病的相对防效分别达到56.33%和69.88%。这些结果表明,菌株GKSHJA和PR1-8作为防治瓜类白粉病的生防菌株,具有开发应用潜力和前景。  相似文献   

13.
在南瓜白粉病的始发期,比较3种杀菌剂对南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第1次和第2次药后7天福星(40%氟硅唑乳油7500倍液)、成标(80%硫磺干悬浮剂600倍液)和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5.69%,94.43%,92.74%和80.85%,73.08%,68.91%。其中,2次施药后福星的防治效果都显著高于三唑酮的,而福星和成标、成标与三唑酮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因此,这3种杀菌剂均可作为防治南瓜白粉病的有效药剂.其中福星可作为南瓜白粉病防治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几种新药剂防治辣椒白粉病的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药剂对辣椒白粉病都有一定防治效果,其中以15%粉锈宁(三唑酮)1 000倍液+77%可杀得(氢氧化铜)1 2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40%福星(氟硅唑)6 000倍液次之,50%翠贝(醚菌酯)3 000倍液对辣椒产生病害.建议在发病初期用15%粉锈宁1 000倍...  相似文献   

15.
十大功劳白粉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大功劳白粉病是近年来合肥地区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真菌性病害。通过对十大功劳抽梢时间、白粉病发生时间以及与温湿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利用5种农药在不同时间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十大功劳抽梢时间在3月下旬(5月30日),白粉病发生于4月中旬(4月18日);抽梢时日平均气温为15.5℃,病害发生时日平均温度在18℃左右。通过0.05与0.01水平上的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发病前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发病后防治;3种药剂防治效果以15%粉锈宁1500倍防治效果最好,1%等量式波尔多液次之,50%多菌灵1500倍防效最差。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浓度8%氟硅唑微乳剂进行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效研究。结果表明:在黄瓜白粉病发病初期,1hm2用8%氟硅唑微乳剂的69~90g兑水750kg,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喷药间隔期为7d,共喷3次。药后7d各处理防效分别77.46%~80.94%,且对黄瓜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7.
海南三亚地区葫芦科作物白粉病菌生理小种分化的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国际通用的甜瓜白粉病生理小种鉴定寄主与标准鉴定体系,在冬季对海南省三亚地区不同地点、不同栽培模式的西瓜、甜瓜、南瓜、丝瓜和西葫芦以及野西瓜上采集的共9个白粉病菌进行生理小种鉴定,根据一系列甜瓜白粉病鉴别寄主的抗感反应,初步确定海南三亚地区葫芦科作物白粉病菌存在S.fuliginea的两个生理小种,即小种1和小种2France,且优势生理小种是小种2France.另外,还有新的生理小种存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比较了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109 cfu/g)和氨基寡糖素对有机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黄瓜白粉病发病较轻时,连续喷施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和氨基寡糖素700倍液能较好地控制白粉病的发生,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7.2%~90.7%和52.5%~91.5%。建议在有机黄瓜未发生白粉病或白粉病病情指数小于10的情况下应用生物制剂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9.
陈广艳 《北方园艺》2011,(16):173-174
对60%苯咪甲环唑·醚菊酯可湿性粉剂进行了月季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0%苯醚甲环唑·醚菌酯可湿性粉剂对月季白粉病有良好的防效,可以推广应用.推荐适宜施药时期为月季白粉病发生初期,推荐使用剂量(有效成分)150~300 mg/kg,常规喷雾,有效间隔期7~10 d,连喷3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