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古草业》2014,(1):63-63
1957年,著名植物生态学家李继侗院士将1953年创建于北京大学的植物生态学学科组带到内蒙古大学,在我国开创了草原生态学研究方向。1977年,李博院士等在内蒙古大学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生态学专业。  相似文献   

2.
《草地学报》2008,16(2):F0002
青海大学草业科学学科创建于1980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青海省科学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之一,1997年被批准为青海省重点学科。草业科学学科现已形成以牧草栽培育种、饲革饲料开发利用、草地生态与环境保护、植被护坡、草地经营管理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在高原地区乡土草种选育、饲草高产栽培技术、高寒草甸建群植物嵩草属植物的种群生态学和种子生理学、高寒革甸放牧退化演替研究、“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成因及恢复途径的研究、草原毒杂草的新型药物防除。以及草原毛虫种群生态学和冬虫夏草的生态学及人工培养技术方面,其研究水平居国内领先。  相似文献   

3.
《草地学报》2008,16(5)
青海大学草业科学学科创建于1980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青海省科学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之一,1997年被批准为青海省重点学科。草业科学学科现已形成以牧草栽培育种、饲草饲料开发利用、草地生态与环境保护、植被护坡、草地经营管理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在高原地区乡土草种选育、饲草高产栽培技术、高寒草甸建群植物嵩草属植物的种群生态学和种子生理学、高寒草甸放牧退化演替研究、“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成因及恢复途径的研究、草原毒杂草的新型药物防除,以及草原毛虫种群生态学和冬虫夏草的生态学及人工培养技术方面,其研究水平居国内领先。  相似文献   

4.
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的变化是退化草地围封后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锡林浩特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围封年限(10年、17年、26年、39年)对植物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围封年限增加,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围封后,草原植被群落由以杂类草黄囊苔草(Carex korshinskyi)和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向以多年生禾草(羊草(Leymus chinensis)、大针茅(Stipagrandis))为优势种群落转变,但随着围封年限的增加,植物群落的演替方向又逐渐向杂类草方向倾斜;草原围封显著提升了植物群落盖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植物多样性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且各α多样性指数与地上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证明进行草原围封管理应结合当地气候、降水等因素,科学决策围封年限才能达到最好的生态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草地学报》2008,16(6)
青海大学草业科学学科创建于1980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青海省科学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之一,1997年被批准为青海省重点学科。草业科学学科现已形成以牧草栽培育种、饲草饲料开发利用、草地生态与环境保护、植被护坡、草地经营管理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在高原地区乡土草种选育、饲草高产栽培技术、高寒草甸建群植物嵩草属植物的种群生态学和种子生理学、高寒草甸放牧退化演替研究、“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成因及恢复途径的研究、草原毒杂草的新型药物防除,以及草原毛虫种群生态学和冬虫夏草的生态学及人工培养技术方面,其研究水平居国内领先。  相似文献   

6.
肃北县草原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与利用保护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荣堂  孙翔云 《草业科学》2003,20(10):13-16
根据多次考查和多年积累的资料研究结果认为,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草原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逐渐萎缩;水土流失和干旱灾害日趋严重;土地沙漠化在不断扩大和蔓延;洪水和泥石流破坏加剧;草原害鼠活动猖獗;草原载畜能力已超过临界放牧标准。现行的利用、保护对策对局部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弊端较多,不足以治本。建议以“全国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区建设规划”中提出的“三大体系”、“八大工程”为总体目标,从持续利用与保护的全局出发,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制定天然草原利用强度指标、建设规模化的优质人工草地等措施,达到既开发利用草原资源,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全国生态保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约有占国土总面积41.7%的草原,草原生物灾害是影响草原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累。受多种因素影响,草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草原鼠虫害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全国性的问题。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为例,提出了目前在我国草原生物灾害(鼠、虫、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1)对综合治理认识不足,过分依赖化学方法;(2)长期缺乏对草原生物灾害防治技术的系统研究;(3)基础设施建设不力;(4)监测预警体系落后;(5)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同时,文章针对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对策:(1)加强科普宣传、草地管理、生物防治综合治理草地鼠虫害;(2)加强对草原生物灾害防治技术的系统研究;(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尽快建立完善的、全国性的草地生物灾害监测预警体系;(4)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正>1957年,著名植物生态学家李继侗院士将1953年创建于北京大学的植物生态学学科组带到内蒙古大学,在我国开创了草原生态学研究方向。1977年,李博院士等在内蒙古大学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生态学专业。目前,该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内蒙古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与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依托该学  相似文献   

9.
草原碳汇是指草原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碳库之一,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因此,草原碳汇研究尤为重要,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草原是面积最大的绿色资源,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大的碳库;草原碳汇研究是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提高应对气候变化水平的迫切需要;草原碳汇研究是重视草原固碳研究、提高科技支撑水平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0.
基于突变理论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折旧率模型估算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净价值,运用生态福祉指数评价牧区居民的生态福祉水平,最后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测量二者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及其空间差异性。以内蒙古的17个牧业旗县(市)作为研究区,运用2012—2020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研究区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净价值增幅达22.9%。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草甸草原地区生态环境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2)研究区牧区居民生态福祉呈先降后升趋势。典型草原地区牧区居民生态福祉呈先降后升趋势,而荒漠草原地区和草甸草原地区呈波动上升趋势。3)研究区牧区居民生态福祉与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净价值耦合协调度明显提升。典型草原地区优质协调发展态势逐渐增强;荒漠草原以轻度失调和良好协调为主;草甸草原地区中的2个旗县(市)的耦合协调关系得到了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1.
徐浩然  俞富洋  贾聪慧  张国东  李贺 《草地学报》2021,29(10):2191-2199
本研究分析了内蒙古19个灌丛化草原样地(典型草原区11个、荒漠草原区8个)的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叶片碳(Carbon,C):氮(Nitrogen,N):磷(Phosphorus,P)化学计量特征。结果显示:典型草原中小叶锦鸡儿叶片C含量,C:N,C:P,N:P显著低于荒漠草原,N,P含量显著高于荒漠草原;小叶锦鸡儿叶片N,P含量与土壤N,P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叶片C含量与C:N,C:P呈正相关关系,叶片N与P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小叶锦鸡儿叶片化学计量特征具有环境可塑性;叶片C含量在两种草原类型中,随年平均降水量(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MAP)和年平均气温(Mean annual temperature,MAT)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叶片N,P含量与MAP呈正相关关系,与MAT呈负相关关系;叶片C:N,C:P,N:P与MAP呈负相关关系,与MAT呈正相关关系;小叶锦鸡儿的生长主要受P限制。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小叶锦鸡儿的养分利用策略,并为灌丛化草原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近日公布的2006年全国草原案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全国共发生草原违法案件5924起,立案5172起,结案4700起。其中,开垦草原案件1902起,占发案总数的32%;草原承包经营权纠纷案件1735起,占29%;乱采滥挖草原野生植物案件782起,占13%;未经合法程序批准临时占用草原案件411起;在草原上非法植树、开挖鱼塘案件235起;非法征用、使用草原案件211起;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草原案件71起;其他类型案件577起。  相似文献   

13.
吴凯锋 《草业科学》2007,24(3):93-93
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近日公布的2006年全国草原案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全国共发生草原违法案件5924起,立案5172起,结案4700起。其中,开垦草原案件1902起,占发案总数的32%;草原承包经营权纠纷案件1735起,占29%;乱采滥挖草原野生植物案件782起,占13%;未经合法程序批准临时占用草原案件411起;在草原上非法植树、开挖鱼塘案件235起;非法征用、使用草原案件211起;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草原案件71起;其他类型案件577起。  相似文献   

14.
《草地学报》2008,16(4)
青海大学草业科学学科创建于1980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青海省科学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之一,1997年被批准为青海省重点学科。草业科学学科现已形成以牧草栽培育种、饲草饲料开发利用、草地生态与环境保护、植被护坡、草地经营管理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在高原地区乡土草种选育、饲草高产栽培技术、高寒草甸建群植物嵩草属植物的种群生态学和种子生理学、高寒草甸放牧退化演替研究、“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成因及恢复途径的研究、草原毒杂草的新型药物防除。  相似文献   

15.
加强草原生态执法,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学智 《草业科学》2011,28(9):1733-1735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在我国生态安全和畜牧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完善草原法律法规,加强草原执法,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是我国草原工作的重中之重。本研究主要分析了我国目前草原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发展方向和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泽库县草场退化、沙化的现状及原因,针对性地从6个方面提出治理对策:加强对现有草地资源的保护。建立健全草原保护制度;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草原建设与保护的科技含量;依法加强对草原的监督管理,加大依法治草力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保护草原意识;加强政府的宏观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从分析海北州草原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了海北州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正确认识草原资源的功能和作用;加快草原法制化建设进程和落实草原承包,完善草原系统流转机制;加大对草原的投入力度;加强机构建设,强化管理职能;提高科技含量,发展现代高效草原畜牧业;加快草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8.
阿尔泰山草地是新疆草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不同草地类型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关系及沿海拔梯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在气候变化及人为干扰的双重影响下已发生重大变化,为明晰海拔对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本研究以布尔津林区5种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调查137个样地的物种名录,分析不同草地植物科属种的变化特征,探讨不同草地类型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的相互关系及其垂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荒漠草原以禾本科、菊科、豆科为主要优势科;山地草原与山地草甸以伞形科、禾本科、百合科为主要优势科;山地草甸草原与高寒草甸均以禾本科、毛茛科、百合科为主要优势科,但所占比例不同。2)植物在科属种水平上数量的变化特征均为山地草原>高寒草甸>山地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山地草甸。3)地上生物量与Alatalo均匀度指数仅在荒漠草原中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除山地草甸草原外,地上生物量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荒漠草原与山地草甸中的地上生物量与Margarlef丰富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Simpson优势度指数与地...  相似文献   

19.
《草地学报》2007,15(4):F0003-F0003
宁夏大学草业科学教育始于1958年,1994年被批准为首批自治区重点建设学科,同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设立本科专业、200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草地学》为国家级精品课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实验室”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本学科目前拥有“草地生态、资源与环境”、“牧草、草坪草遗传育种、栽培与利用”、“草原与草坪保护”三个特色鲜明,发展稳定的学科方向。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草原带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传统通用的土壤动物的分离方法困惑着草原,荒漠,沙地土壤动物的研究,土壤动物分离盒的使用解决了漏沙,漏土的难题,大针茅草原,羊草草原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密度,生物量与分布特征与草原带具有代表性;不同类型的草原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密度,优势类群,生物量有各自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