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汉平 《国土绿化》2006,(11):40-40
栗子,被人们称作“干果之王”。它不仅富含淀粉,而且营养极为丰富。唐朝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称栗子为“肾之果”。据《本草纲目》记载,栗子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强筋、活血等多种功效。尤其适用于因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腰脚不遂,小便频多及脾肾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等病症。  相似文献   

2.
板栗营养丰富,富淀粉、蛋白质、糖分和维生素以及磷、钙、铁等,特别是维生素C、B1和胡萝卜素的含量较一般干果都高。板栗的吃法多种多样,生食甜而爽脆,熟食则粉而香甜,糖炒栗子更是糯、香、酥、甜味俱全。至于“板栗烧鸡”、“板栗炖猪蹄”、“板栗香菇”、“板栗肉芋头”等,更是家喻户晓、老少皆宜的席上佳肴。它还是糕点行业及饮食业的好原料,像栗蓉月饼、栗子糕、桂花栗子羹、栗子香酥鸡等都是由栗肉作配料的名菜。板栗的药用价值也很高,可与人参、黄芪、当归相媲美,尤其对肾虚病人有良好的疗效。唐代名医孙思邈曾说:“栗,肾…  相似文献   

3.
金秋时节,板栗飘香。漫步街头,到处可见油光闪亮、香气诱人的糖炒栗子,使人馋涎欲滴。 板栗,俗称票子,又名栗果、毛栗、凤栗,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在我国各类果品中,栗子的栽培历史最为悠久。陕西半坡村发现新石器时期遗址里就出立有栗子。这说明在五六千年以前,栗子就曾经是人们的食品之一。历史上有许多名人曾对栗子写下赞美的诗篇。《诗经》中有“树之榛栗”、“东门之栗”的记载。唐朝杜甫写有“山家菜栗暖”的诗句,把吃蒸栗子的情景写得极有生气。宋代范成大写有“紫烂山梨红皱枣,总输易栗十分甜”的佳句,把栗子奉为群…  相似文献   

4.
金秋时节,板栗飘香。漫步街头,到处可见油光闪亮、香气诱人的糖炒栗子,使人馋涎欲滴。板栗,俗称栗子,又8桑果、毛栗、凤栗,素有“干果Z壬”的美称。在我国合类果品中,栗子的栽培历白晏为悠久。陕西半坡村发现新召器时期遗址里就出立有栗子,这说明在五六千年以前,栗子就曾经是人们的食品之一。历日上有许多8人曾对栗子写下赞美的诗篇。《诗经》中有“树之律采”、“东门之栗”的记载。唐朝杜甫写有“山家菜采暖”的诗句,把吃菜栗子的情景写得极有生气。宋代范成大写有“紫烂山梨红皱枣,总输易采十分科”的佳句,把栗子奉为群果…  相似文献   

5.
金秋时节,板栗飘香。漫步街头,到处可见油光闪亮,香气诱人的糖炒栗子,使人留连忘返。板栗,俗称栗子,又是栗果、毛栗、凤栗,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在我国各类果品中,栗子的栽培历史最为久远。在五六千年以前,栗子就曾经是人们的食品之一。在我国古代,栗子与杏、李、桃、枣齐名,有“老人珍果”之誉。相传,清朝的慈禧太后最爱吃栗子,为了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栗子,她命御膳房用上等栗子精细加工成粉,配以糖等佐料,蒸成小窝头,每餐必备。板栗在当今国际市场上被称之为“东方珍珠”。栗子在我国无论南方、北方、山区、丘陵或是水乡、平原都有出产,…  相似文献   

6.
金秋时节 ,板栗飘香。漫步街头 ,到处可见油光闪亮 ,香气诱人的糖炒栗子 ,使人留连忘返。板栗 ,俗称栗子 ,又名栗果、毛栗、凤栗 ,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在我国各类果品中 ,栗子的栽培历史最为久远。陕西半坡村发现新石器时期遗址里就出土有栗子 ,这说明在五六千年以前 ,栗子就曾经是人们的食品之一。历史上有许多名人曾对栗子写了赞美的诗篇。《诗经》中有“树之棒栗”、“东门之栗”的记载。唐朝杜甫写有 :“山家菜栗暖”的诗句 ,把吃蒸栗子的情景写得极有生气。宋代范大成写有“紫烂山梨红皱枣 ,总输易栗十分甜”的佳句 ,把栗子奉为群…  相似文献   

7.
“粟香市前火,菊影故园霜”。秋冬时节,城市街头又支起一口口大铁锅,灶火熊熊,经此加工的糖炒栗子,甜香飘逸,惹人口舌生津,一品为快。 板栗,又称栗子、粟果、大栗等,与枣、柿并称“铁杆庄稼”、“木本粮食”,冠有“干果之王”、“山中药”、“树上饭”之美名,原产于我国,已有二千余年栽培史。  相似文献   

8.
榛子绿枝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榛子,又称山板栗、尖栗、棰子等,属桦木科(corylaceae)榛属(Corylus)植物。是果材兼用的优良树种。它果形似栗子,外壳坚硬,果仁肥白而圆,有香气,含油脂量很大,吃起来特别香美,余味绵绵,因此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坚果类食品,有“坚果之王”的称呼,与扁桃、胡桃、腰果并称为“四大坚果”。  相似文献   

9.
发展“三子”好处多夏建文,何德云,余胜生近几年来,浙江省淳安县大力发展栗子、枣子、柿子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它的好处是:第一,不与农业争土地。过去生长的板栗、青枣、柿子均生长在山沿地边、河滩、坑沿、房前屋后、村旁路旁等,如今发展栗子、...  相似文献   

10.
几种台湾风味小吃的制做丁建民我国台湾省有许多闻名中外的风味小吃。现介绍数种,以飨读者。1.烧肉粽选上等夹心肉或里脊肉,用酱油、盐、味精淹一天,再加少量米酒、与切干、贝干、虾仁、扁鱼酥、咸蛋黄、香菇、豆干、栗子等为馅,以泡过的糯米包之,入锅文火煮熟。此...  相似文献   

11.
赵芳 《内蒙古林业》2013,(11):36-36
什锦烩栗子 栗子250克,水发香菇25克,笋肉100克,水发金针菇、黑木耳各25克,蒜1瓣,精盐、白糖、味精各适量。栗子去壳、衣,加水煮到六成熟。植物油烧至六成热,爆香蒜茸,推入笋片、香菇、金针菇、木耳,翻炒均匀后放入栗子,加水文火烩30分钟,调味勾薄芡即成。  相似文献   

12.
<正>每年十二月份是荸荠大量上市的季节。荸荠,俗称"马蹄",又称"地栗",因它形如马蹄,又像栗子而得名。称它"马蹄",仅指其外表;说它像栗子,不仅是形状,连性味、成分、功用都与栗子相似,又因它是在泥中结果,所以有"地栗"之称。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视之为"江南人参"。荸荠既可作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是大众喜爱的时令之品。  相似文献   

13.
栗香栗市——信阳县板栗市场发展侧记文/图/刘传伦余光明“七月杨桃八月楂,九月栗子笑哈哈”。金秋时节,在栗香漾满山野之际,我们慕名到河南省信阳县走访了板栗市场。信阳县:建栗市没商量大别山、桐柏山展开铁的臂膀,将信阳县紧紧揽于怀中。信阳,踞于三关之扼,处...  相似文献   

14.
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Fr.)S.F.Gray],又名贝叶多孔菌、栗子蘑、莲花菇、舞茸等,属担子菌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科、灰树花属真菌。它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香味浓郁,而且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灰树花中的有机硒可以作为补充硒的食品添加剂,若长期食用,具有抗癌防癌、抑制高血压、肥胖症、预防动脉硬化、贫血、坏血病、防治糖尿病等作用;灰树花中的有机铬能协调胰岛素维持正常的血糖量,  相似文献   

15.
板栗采前,采后及不同包装处理对贮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板栗采前、采后及不同包装处理对贮藏的影响刘勤,柳鎏,周久亚,朱正荣,杨树东(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南京,210000)(江苏省盱胎县多管局)1前言板栗贮藏虽受到较多关注,但栗子质量尤其贮藏至春节前后的栗子失水、霉烂等问题仍十分突出。本文探讨采前、贮...  相似文献   

16.
补身入药话板栗缨士毅金秋时节,板栗上市了,家常的食谱中又多了一种美味。板栗,又名栗子、栗果、大栗等,系山毛榉科落叶乔木植物,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我国板栗北起吉、辽,南至川、贵、湘、滇,几乎各省均有栽培。天津板栗、无锡桂花栗、浙江上虞栗子...  相似文献   

17.
火中取栗     
火堆里有些栗子,已经被火烧熟了,不断散发出香味.在火堆旁边,一只猴子出神地望着栗子,馋直流口水,它很想吃栗子,可是又怕烧了手.刚好这时走来一只猫.猴子对猫说:“猫大哥,您看火堆里面这些烤栗子,非常好吃.您是这样机灵、敏捷,一定可以毫不费力地把栗子从火里取出来.”猫听了猴子的这些恭维话,非常高兴.就开始从火中往外扒栗子了.当然,猫的动作非常迅速,但是,火太猛了,猫的前脚上的毛还是被烧焦了.  相似文献   

18.
天王公社是我省栗产区,栗林面积2万多亩,所产茅栗壳薄、味甜、品质好,在国内外市场上颇受欢迎。近年来,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的指引下,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推动下,广大贫下中农加强了栗园的管理,栗子产量不断提高,1972年产量达85.5吨,为国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近两年来由于遭受栗实象鼻虫、栗实蛾的危害,每年都造成较大的损失。如1973年损失栗果6万斤左右,使之丰产不能丰收。为了大力发展栗子生  相似文献   

19.
乡村短章     
(一)上坡上的栗子树上坡,原本是坡地。栗子树,作为农民致富的使者。在上坡上安家落户。从栗花盛开的那一刻起,上坡上的栗子树,就成了农民一生的仰望。自从有了上坡上的栗子树,农民心路的历程多了几份甜蜜。栗子树沿着岁月的痕迹,穿越了一年四季,带着芳香和希望,走向天空的深处,走  相似文献   

20.
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又称栗子蘑、舞茸,是多孔菌科的一种食、药用真菌。灰树花形似珊瑚、肉质脆嫩、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同时还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调节体内微循环、促进人体脂肪代谢、健体瘦身等功效,颇具开发前景。 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于1997~2000年进行了灰树花的引种栽培和产品开发研究,并完成了灰树花的“清水舞茸”与“双茸汤粉”2个开发产品的研制工作。现将其加工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清水舞茸”软罐头加工技术 1.1 加工工艺 灰树花→整理→精洗→护色→漂洗→预煮→冷却→调料→计量→装袋→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