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1 通气不畅 在播种4天内要注意定时小通风(每天约半小时);随着菌丝量的增大,适当增大通风量;出现针头菇时要加大通气量.室内栽培,每天要注意定时通风.但通风量过大,水分散失太快,对草菇生长也不利.因此,最好选择空气缓慢对流的地方栽培草菇.  相似文献   

2.
一、怕通气不良草菇是高温型好气性真菌,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足够的氧气。如果在栽培过程中为了提高堆温,薄膜覆盖时间过长,就会使料堆中的二氧化碳过多而导致缺氧,即使是揭开了薄膜,小菇仍会因通气不良、排气不畅而难以正常长大,最终萎缩死亡。因此,在草菇菌种播下后4天内,一定要注意定时通风换气,每天通风约半小时。随着菌丝的增大,还要适当增加通风量。  相似文献   

3.
<正> 在草菇生产过程中,经常见到成片的小菇萎蔫死亡,造成经济损失。现把多年来死菇原因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一、通气不畅草菇是高温型好气性真菌,生长发育过程需要足够的氧气。在栽培过程中为了提高堆温,有时薄膜覆盖时间过长,使料堆中的二氧化碳过多而导致缺氧,小菇因通气不良,排气不畅,难以正常长大而萎蔫。播种1~4天内,要注意每天通风半小时,随着菌丝量的增大和针头菇的出现,要适当增大通气量。  相似文献   

4.
一、草菇死菇原因1.菇房通风与保湿不协调。草菇是好气性真菌,需大量水分,通风过多易缺水死亡。通风不足易造成二氧化碳过多而缺氧死亡。2.菇房温度骤变。南方栽培草菇大部分用泡沫菇房,对恒温恒湿起重要作用。但若受台风袭击时没能及时关闭门窗,或遭冻害时没有及时加温,或遇持续高温时没能及早通风降温,或喷洒在地板上的井水过多,降温太快,小菇承受不了温度骤变而成批死掉。  相似文献   

5.
草菇死菇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草菇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成片的小菇萎蔫甚至死亡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是通气不良、缺少水分、环境不适、发生杂菌及病虫害等。现将预防措施介绍如下。1.通风排气。草菇是高温好气性真菌,生长发育过程需要足够的氧气,但在栽培过程中为了提高堆温,有时薄膜覆盖时间过长,结果料  相似文献   

6.
1.1 通气不良。草菇属好气型真菌,需要足够的氧气。如前期(播后1~3天)通风不好,即使后来通风及时,小菇蕾已发生生理性病变,难以长大而萎蔫。通风应是微风,避免强风直接吹到菇床上。  相似文献   

7.
为给草菇液体菌种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具体的参考配方,明确草菇液体菌种生产过程中各种环境条件要求,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温度、摇瓶装液量、接种量、pH及培养时间对草菇V37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菇液体菌种适宜的培养条件是:液体培养基为配方B,摇瓶装液量80mL,接种量为10%,pH6~9,培养温度在30~32℃之间,培养时间是6~8天。  相似文献   

8.
不同培养条件对草菇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给草菇液体菌种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具体的参考配方,明确草菇液体菌种生产过程中各种环境条件要求,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温度、摇瓶装液量、接种量、pH及培养时间对草菇V37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菇液体培养基适宜的配方是配方B,适宜的摇瓶装液量在80 mL,适宜的接种量在10%,适宜的pH 6~9,适宜的培养温度在30~32℃之间,适宜的培养时间是6~8天。  相似文献   

9.
冬季育雏有两大难点,一是冬季外界温度低,相对湿度大,鸡舍容易出现低温高湿的环境,同时,鸡舍通风量小,空气质量差,易发生慢性呼吸道疾病,进而继发细菌病,导致雏鸡死淘增多;二是冬季紫外线弱,病毒存活时间长,易发生传染性疾病。冬季育雏需兼顾保温和通风,通风量过小,有害气体含量超标,影响鸡群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通风量过大鸡群会扎堆畏寒,流鼻汁。文章基于密闭式育雏舍、AC-2000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条件,详细介绍了冬季育雏通风方法,在保证适宜的育雏温湿度基础上,灵活通风,保证鸡群健康、体重及均匀度达标。  相似文献   

10.
<正>草菇又称苞脚菇、兰花菇,在我国已有300余年的栽培历史,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中国蘑菇"的声誉,这是食用菌中惟一获此"殊荣"的品种。1草菇的典型特点1.1三快发菌快草菇播种后,28~32℃适温条件下,7天内即可发满菌,较平菇等品种发菌时间缩短60%左  相似文献   

11.
山河 《北京农业》2003,(6):14-14
高温季节用塔式栽培草菇,具有料堆小、料温不会升得过高而发生烧菌,空隙多.利于通风,产量高等优点.比常规栽培法增产20%-25%。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覆膜(control)与覆盖厚度为12μm、打6孔聚氯乙烯膜(PVC12-6)的方式分别对草菇进行保鲜贮藏,观察比较其蛋白酶活性,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草菇在贮藏期丝氨酸蛋白酶(SER)基因表达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control的草菇蛋白酶活性在储藏前期快速增加,在48h酶活性为3.81U/g·min,72h有所下降,但96h达到高峰,为5.80U/g·min;而PVC12-6的草菇蛋白酶活性在贮藏前期缓慢增加,在96h达到高峰,为2.76U/g·min,随后快速下降;在贮藏期间,control的草菇蛋白酶活性一直比PVC12-6高。(2)con-trol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表达量在48h达到最大,随后表达量下降较慢,且48h之后的表达量远高于24h的表达量;而PVC12-6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表达量在48h达到最高点后迅速下降,48h后的表达量远远低于24h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13.
种植草菇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原因有几方面:① 草菇肉质细嫩、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深受欢迎;②种植草菇投资小、收益高,栽  相似文献   

14.
<正>草菇又名稻草菇、篮花菇,属高温型食用菌,其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享有"素中之荤"美名。一亩温室内每次投料可产鲜草菇4000千克,周年生产可投料六次。栽培技术要点:一、选择优良菌种宜选用中温偏低型的品种银丝草菇,也可以用黑草菇品种V2(3)V5或白草菇品种V84(4)粤V-1。掌握菌丝发到瓶(袋)底,在瓶(袋)肩出现少量淡锈红色的厚垣孢子时应用最佳,播种后菌丝  相似文献   

15.
<正>草菇生产时间短,从接种到采收只需10~12天,整个生产周期仅1个月,一年可培育4~6批。采用稻草菌包半熟料培育草菇,每100平方米用培养料2500千克,可产鲜草菇750千克。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北方地区是传统的小麦、玉米主产区,每年有大量的作物秸秆因得不到合理利用而浪费掉。利用秸秆栽培高温型食用菌草菇,使作物秸秆成为一种可开发利用的生物再生资源,既降低了草菇的生产成本,增加了收入,又解决了夏季食用菌产品严重缺乏的难题。草菇也称包脚菇、兰花菇,具有肉质脆嫩,味道鲜美,香味浓郁等特点,素有"放一片,香一锅"之美誉。草菇的维生素C含量高,能促进人  相似文献   

17.
以不同来源的杏鲍菇菌渣为原料栽培草菇,比较其菌丝生长情况、满床时间、现蕾时间、采收时间、蛋形期子实体的形态特征以及产量,同时检测供试配方的矿质元素,重金属Pb、Cd、As、Hg、Cr等含量,研究其对草菇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不同来源的杏鲍菇菌渣栽培草菇,尽管配方的辅料、发酵处理方法、出菇管理等处理措施相同,但最终的草菇农艺性状、营养品质、矿质元素含量等均存在一定差异.杏鲍菇菌渣用于栽培草菇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但需注意不同来源杏鲍菇中的玉米芯含量对草菇栽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北方地区是传统的小麦、玉米主产区,每年有大量的作物秸秆因得不到合理利用而浪费掉。利用秸秆栽培高温型食用菌草菇,使作物秸秆成为一种可开发利用的生物再生资源,既降低了草菇的生产成本,增加了收入,又解决了夏季食用菌产品严重缺乏的难题。草菇也称包脚菇、兰花菇,具有肉质脆嫩,味道鲜美,香味浓郁等特点,素有"放一片,香一锅"之美誉。草菇的维生素C含量高,能促进人  相似文献   

19.
<正>"这几天是集中采草菇的时间,必须抓紧时间。"近日,在重庆市黔江区金溪镇岔河村草菇基地,刘中继一边指导村民采收草菇,一边向笔者聊起他种草菇的缘由。电视送来金点子今年36岁的刘中继,中学毕业后曾在黔江一家企业工作,每月收入2000多元。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从企业辞职后,先后到广东、贵州、浙江、湖南等地,四处辗转,在外打拼6年,发展却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20.
草菇是一种原产自我国热带与亚热带地区的腐生性食用真菌。对17 个不同来源的草菇(Volvariel lavolvacea)菌株的原基出现时间、大量采收时间、菌膜厚度及生物转化率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原基出现时间、大量采收时间与生物转化率无直接的相关性;但原基出现时间、大量采收时间越短,生物转化率相对较高;菌膜厚度越厚,越不容易开伞,菌株VV007的菌膜厚度最薄、为0.52mm,最容易开伞;各菌株间的生物转化率差异显著,其中VV001的生物转化率最高,达21.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