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烤烟栽培模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烤烟生长、产量、品质及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厢上(双行烟厢)间作大豆和红薯的模式较传统的单行烟厢单作烤烟模式,烟株TMV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显著的下降趋势;与红薯间作较烤烟单作有利于降低上部烟叶烟碱、总氮及氯含量,提高上部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单行烟厢烟株之间间作红薯和烟厢上(双行烟厢)间作红薯两种模式较传统单行烟厢烤烟单作能提高上中等烟比率、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增加复种指数,降低了烟农的植烟风险。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植烟地的间作利用,试验开展了烤烟K326分别与4种芳香植物柠檬草(Cymbopogon citratus)、甜罗勒(Ocimum basilicum)、美国薄荷(Monarda didyma)和香叶天竺葵(Pelargonium graveolens)间作的研究。采用160 cm烤烟行距中间间作芳香植物的种植模式与传统的110 cm烤烟行距种植模式比较,间作处理的烤烟在农艺性状(打顶株高、叶长、叶宽、茎围、有效叶数)和经济性状(单株产量、中上等烟叶比例)指标都优于单作对照;间作烟地的经济收入也高于单作对照。试验表明,该间作模式虽稍微减少了烤烟产量,却提高了植烟地的经济总产值,为提高植烟地的综合利用、增加烟农收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间作桔梗对烤烟主要农艺性状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年田间试验,研究了烤烟与桔梗间作对烤烟农艺性状、病害发生、烟叶外观质量和烟叶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与桔梗间作与烤烟单作相比,株高、茎围、腰叶、顶叶均略高于单作烟田,但差别不大;当地发生的主要病害病毒病、角斑病与野火病、黑胫病、赤星病的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单作烟田;原烟外观质量与单作烟田基本相当;单产及其烟叶产值均低于单作烟田,但间作烟田烤后烟叶上中等烟比例和均价均高于单作。加上桔梗产值,间作烟田的综合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单作烟田。  相似文献   

4.
种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与烤烟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研究烤烟连作、烟麦套种和烟薯套种3种种植模式对烤烟光合特性与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烤烟连作相比,烟麦套种和烟薯套种均能显著提高植烟土壤酶活性,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烤烟光合性能,促进烟株生长发育,且以烟薯套种效果最为明显。烟薯套种种植模式较适宜在平顶山烟区推广。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烤烟与甘薯套种、烤烟与黄花草木樨间作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种植措施对烤烟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间作草木樨和烤烟套种甘薯与烤烟单作相比,对烟叶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同时,烤烟间作草木樨较烤烟套种甘薯和烤烟单作,中等烟比例分别提高了8.10%和9.59%,达到显著差异。烤烟间作草木樨和烤烟套种甘薯较烤烟单作降低下等烟比例分别为12.61%和2.39%,达到显著水平。此外,间套作处理显著提高烤烟叶总糖、还原糖和糖碱比含量,降低氯含量,使其更接近优质烟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明适合平顶山烟区的耕作制度.[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烤烟连作、烟麦套种和烟薯套种3种种植模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常规化学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与烤烟连作相比,烟麦套种和烟薯套种能够增强烟株根系活力,改善农艺性状,促进内在化学成分更加协调,提高烤烟的产量和品质.其中,烟薯套种模式作用效果最佳.[结论]在平顶山烟区,采用烟薯套种种植模式能有效提高烤烟产质量,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了烟薯套作模式,有效提高烟农纯收益,促进当地烤烟发展.[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烟薯套作与烤烟单作对气候资源利用率、烟株农艺性状、烟叶化学成分、土壤含水量、农田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较烤烟单作而言,烟薯套作模式可分别提高活动积温(≥10℃)、降雨、日照利用率29个百分点、16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可显著降低烟叶烟碱6.5%,提高垄沟土壤含水量;可增加纯收益9 571.5元/hm2.[结论]烟薯套作模式可成为当地烟农增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烤烟间套草木樨、甘薯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烤烟与甘薯套种、烤烟与黄花草木樨间作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种植措施对烤烟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间作草木樨和烤烟套种甘薯与烤烟单作相比,对烟叶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同时,烤烟间作草木樨较烤烟套种甘薯和烤烟单作,中等烟比例分别提高了8.10%和9.59%,达到显著差异。烤烟间作草木樨和烤烟套种甘薯较烤烟单作降低下等烟比例分别为12.61%和2.39%,达到显著水平。此外,间套作处理显著提高烤烟叶总糖、还原糖和糖碱比含量,降低氯含量,使其更接近优质烟标准。  相似文献   

9.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烤烟单作、烤烟间作黄花草木樨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种植措施对烤烟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烤烟单作相比,烤烟与黄花草木樨间作使得烟叶的含氮量、含磷量和含钾量分别提高了0.28%~0.52%,0.01%~0.16%和1.1%~2.77%。黄花草木樨吸收了水体中的过多残留营养元素,使得水中的营养元素更趋于平衡。间作增加了水层中植株的根系,营养元素有效性得以提高,相对含量增加,烟株养分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0.
烟草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但长期单一种植使得土壤养分供应降低,烟株抗性变差,影响烟株的生长发育。套作是可以促进作物高产的重要种植方式之一,但关于烤烟套作玉米能否改善烟田土壤质量,增加烟株抗性尚不清楚。以红花大金元和K326为材料,研究烤烟套作玉米模式下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及烟株抗氧化特性特征。结果表明,2个烤烟品种的表现基本一致,即烤烟套作玉米处理的烤烟根系(地下部)生物量明显高于烤烟单作处理,但茎和叶(地上部)生物量差异不明显;烤烟套作玉米处理的烟株氮吸收量低于烤烟单作,磷吸收量差异不显著;与烤烟单作相比,烤烟套作玉米处理的烟株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降低;与烤烟单作相比,烤烟套作玉米处理的烟田土壤pH值、全磷、速效磷、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增加,全氮和全钾含量降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值与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则显著负相关;土壤全氮含量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显著正相关,土壤全钾含量与过氧化氢酶活性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烤烟套作玉米有利于促进烟株根系生长,促进烟株根系对土壤中养...  相似文献   

11.
为阐明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变化规律,选取7个大豆品种与玉米品种‘陕单650'进行间作种植,分析了间作和单作模式下大豆品种各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间作大豆的株高、结荚高度和主茎节数比单作大豆高,但单株荚数和结荚密度比单作大豆低,间作大豆的生育期比单作大豆长;间作大豆的粗脂肪和蛋白质比单作大豆高,间作大豆的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单作大豆降低,而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比单作大豆高;间作大豆的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每荚粒数比单作大豆低,百粒重在不同的品种间变化规律不一致,7个大豆品种在间作模式下的产量比单作模式平均低49.88%。通过各性状的分析,为我们在不同的区域筛选合适大豆品种进行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设木薯单作、花生单作、木薯与花生间作3个处理,研究间作对木薯与花生产量和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木薯、单作花生相比,在木薯苗期即花生花针期,间作对木薯和花生的生长影响不大;在木薯块根形成期即花生结荚期,间作促进花生的生长,但木薯的株高、茎径和生物量被抑制;间作木薯根、茎、叶中氮、磷含量比单作分别降低16.53%~19.64%、9.20%~25.24%,根、茎中的钾含量比单作分别降低31.29%、1.17%;在木薯块根膨大初期即花生收获期,虽然间作花生的荚果产量比单作降低19.25%,但间作中花生偏土地当量比PLERf,花生表现为间作产量优势,木薯表现为间作产量劣势;在木薯收获期,间作木薯的株高、茎径、鲜薯产量和淀粉产量均接近于单作木薯,说明间作木薯在生长过程中存在"竞争–恢复"现象;共生期,间作木薯根中钙、镁、锌、锰含量比单作分别提高18.62%~42.86%、7.84%~44.44%、12.50%~39.84%、24.00%~58.33%,茎中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在不同生育期显著增加,说明间作对木薯根、茎中的钙、镁、锌和锰含量在不同生育期具有"生物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间作套种可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作物总产量。本文通过调研,认真分析了(麦)烟薯、麦薯间作套种的优点,经济效益比单作和轮作都要高。归纳总结出,选择适宜品种、合理施肥、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加强管理等间作套种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在大田条件下,以等行距(0.8 m)和宽窄行(1.0 m+0.6 m)木薯单作为对照,研究了等行距和宽窄行木薯间作花生对木薯生长、薯块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宽窄行单作与等行距单作间木薯的生长、薯块品质和产量均差异不大;与单作比较,间作木薯的生长、薯块品质和产量均受到较大抑制;与等行距间作比较,宽窄行间作有助于提高木薯的根冠比、相对生长率、群体生长率、叶面积指数、鲜薯干物率和淀粉含量以及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且宽窄行间作的木薯偏土地当量比略高于等行距间作的,表明木薯间作花生模式以宽窄行为优。  相似文献   

15.
木薯/花生间作体系中木薯行距配置对薯块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以等行距(0.8 m)和宽窄行(1.0 m+0.6 m)木薯单作为对照,研究了等行距和宽窄行木薯间作花生对木薯生长、薯块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宽窄行单作与等行距单作间木薯的生长、薯块品质和产量均差异不大;与单作比较,间作木薯的生长、薯块品质和产量均受到较大抑制;与等行距间作比较,宽窄行间作有助于提高木薯的根冠比、相对生长率、群体生长率、叶面积指数、鲜薯干物率和淀粉含量以及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且宽窄行间作的木薯偏土地当量比略高于等行距间作的,表明木薯间作花生模式以宽窄行为优。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适宜温州地区种植的甜玉米 毛豆间作模式,对3种间作模式的产量、农艺性状及其间作优势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间作模式甜玉米的株高均显著低于单作,而其间作产量Ⅱ却均高于单作,毛豆的株高均高于单作,而其间作产量Ⅱ均低于单作。其中,间作模式2的间作优势Ⅰ与模式3相当,其间作优势Ⅱ明显高于另外两种模式,表现出较好的间作优势,适宜在温州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不同轮作方式对烤烟病虫害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以云烟87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轮作方式对烤烟病虫害及产量品质的影响,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以便获得以烤烟为中心作物的适宜轮作模式。结果表明:蒜-烟轮作对于防治和减轻烤烟病害效果显著,对烤烟病害的防治效果高达93.05%,比麦-烟轮作高出41.65个百分点;同时蒜-烟轮作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控制烤烟虫害的发生,有利于烟株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烟叶品质的提高。蒜-烟轮作的烤烟产量最高,与对照单作处理的差异达到5%显著水平,其上等烟比例比其他3个处理高7.88~19.55个百分点;净收益和增收率也以蒜-烟轮作处理为最好,净收益达33 234.39元/hm2,比对照单作增收25 272.94元/hm2,增收率达317.4%;比麦-烟轮作增收13 945.01元/hm2,增收率为72.3%;比油-烟轮作增收15 234.75元/hm2,增收率为84.6%。  相似文献   

18.
将木薯与大豆和花生以不同模式间作,以单作木薯作对照,分析不同间作模式对木薯、大豆和花生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与大豆或花生间作,均可提高木薯鲜薯产量,其中以2行木薯或3行木薯间作3行大豆或花生,木薯鲜薯产量最高,分别比单作木薯增产40.3%和38.8%,建议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该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马铃薯间作玉米模式下马铃薯生长、产量及糖类物质的变化情况,为促进马铃薯与玉米合理间作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马铃薯单作(对照)和间作(2行马铃薯间作2行玉米)2种栽培模式,结合田间观测与室内测定,分析马铃薯间作玉米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和糖类物质的影响。【结果】与马铃薯单作相比,马铃薯间作玉米模式下马铃薯的茎粗、单株主茎数、单株匍匐茎和单株根干物质重量及单株结薯数无显著变化(P>0.05),但间作可提高马铃薯单株分枝数、单株匍匐茎数、单株小叶叶片数、单株叶面积、单株茎叶和单株块茎的干物质重量,并显著提高马铃薯的株高、单薯重、单株产量及复合产量(P<0.05,下同)。随着间作时间的延长,间作马铃薯叶片、匍匐茎和块茎中糖类物质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对叶片的影响较大,间作马铃薯叶片的蔗糖、果糖、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在块茎增长期和淀粉积累期均显著低于单作。【结论】与马铃薯单作相比,马铃薯与玉米2∶2行比间作模式下,马铃薯具有一定的生长优势,复合产量显著提高,该间作模式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海南咖啡生产适宜的栽培模式。分析比较了咖啡单作和咖啡香蕉间作2种栽培模式下咖啡的生长量、产量、光合特性及经济效益情况。结果表明:2种栽培模式下咖啡生长量、产量、净光合速率差异均不显著;咖啡香蕉间作比咖啡单作模式下叶面积、叶绿素SPAD值大,但差异未达到显著;咖啡香蕉间作模式下4年单位面积总投入比咖啡单作高58.5%,总收益率比咖啡单作高60.7%。咖啡香蕉间作模式在缩短投资回收期、提高产值、增加收益方面显著高于咖啡单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