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润楠属植物的分类学简史进行了回顾,概述了润楠属植物分类学在形态学及实验分类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大取样数量,利用多种试验手段为进一步寻找新的润楠属属下分类特征、解决属内种间系统关系问题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白刺属植物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白刺属植物的分类学、花粉形态特征、生物生态学特性、化学成分及开发利用价值等方面对白刺属植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其研究结果对该属植物的系统演化及分类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同时,为白刺属植物资源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珍稀濒危植物矮牡丹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论述了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矮牡丹资源的分布及生境特点、植物学分类现状、繁殖及遗传学特性、濒危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在矮牡丹系统分类学、资源保护、遗传特性、生态学研究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对进一步综合开展矮牡丹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繁缕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种的考证出发,综述了繁缕近年采在形态学、植物化学、分子系统学、孢粉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繁缕作为资源植物的利用和作为杂草的防除方法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了繁缕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为更好地利用繁缕种质资源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对苹果属植物从形态学及实验分类学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概述,认为分子系统分类学方法可作为苹果属植物分类的重要手段。同时还涉及了苹果属植物起源问题,赞同川滇古陆是苹果属植物起源中心的论断。  相似文献   

6.
人参属植物分类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歧  富力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2,14(4):107-111,120
本文综述了人参属植物分类学的研究进展,系统地介绍了植物形态分类学、植物化学分类学、植物染色体分类学和植物数量分类学的有关观点及其存在的争议问题,提出作者的商榷观点,旨在为今后人参属植物分类学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野外资源调查与收集,结合标本资料,观察与测量了四川鼠尾草属26种4变种1变型共31个分类群的株高、叶片长、花序长、花萼长、叶片类型、花冠颜色等18个性状,并进行R型和Q型聚类分析。研究显示各形态特征在属中变异较大,结合R型聚类结果表明所考察的性状独立遗传,可作为分类的标准;Q型聚类将31个物种分为了4大类,与传统分类学中对该属植物的亚属分类结果基本相符,但S.kiaoemetiemsis f. pubescens的系统地位有待进一步论证;进一步分析了物种间的亲缘关系,为四川鼠尾草属植物的系统分类、亲缘关系鉴定及种质资源利用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昆虫分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类区系、系统发育的理论与方法、现代生物技术在昆虫分类中的应用等3个方面综述我国昆虫分类学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在进行昆虫分类学研究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萱草属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萱草,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萱草属植物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萱草属植物的资源分布概况、分类、育种与栽培及其开发利用的价值,提出了萱草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萱草属植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王丽  李亮  吝洪敏  刘文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281-15282
只有先明确了中国桃花水母属各物种的分类标准,研究各物种的分布情况,才能进一步探讨环境因素变化对中国桃花水母的影响。结合当前国际上通用的分类学研究手段,对目前文献中我国桃花水母的分类情况进行分析,指出我国在桃花水母分类上的不足之处。我国目前主要依据形态学的描述与比较来对桃花水母进行分类,但桃花水母的形态会因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不同的生理周期以及各地生存环境的差异而发生变化,因此分类上存在一些含糊不清的问题。可将分子生物学技术运用于桃花水母的研究,建立桃花水母的PCR与DNA测序分析技术,测定其基因组序列,用于桃花水母的辅助分类,再结合形态学上的一致性来对我国的桃花水母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1.
土白蚁(Odontotermes)是一类高等培菌白蚁、对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有重要作用、但其对农林作物尧堤 坝水库和木结构建筑构成严重危害、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随着分子技术和基因组学的发展、分子生物学手段已逐 渐应用于白蚁研究中、由此推动了土白蚁属生物学各个方面的深入研究。总结土白蚁属传统形态分类的不足、比较 分子生物技术白蚁分类鉴定中的优势、展示目前在土白蚁属分子分类的研究状况。追溯土白蚁属的起源、分析印度 与中国土白蚁属的关系、回顾大白蚁亚科的系统发育、详述土白蚁属系统发育、探讨土白蚁属与地白蚁属的分类地 位、归纳土白蚁属与共生真菌及其他共生物间的协同进化关系。旨在加深对全球土白蚁属的深刻理解、探究土白蚁 属分子研究的方向、展望新技术在土白蚁分子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初步探讨了采用16S rDNA片段鉴定鳗鲡病原菌的方法.根据已知细菌16S rDNA序列的高度保守区设计引物,利用PCR法扩增16株已鉴定的鳗鲡病原菌的16S rDNA片段,测序分析后,通过Gen-Bank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检索,并构建相应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6株鳗鲡病原菌均扩增到了400bp左右的基因片段,其中14株菌的16S rDNA片段序列与网上已发表的同属菌株的同源性为100%,其余2株为99%;8株病原菌被鉴定到种,分别属于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其余8株被鉴定到属,分别属于气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和肠杆菌属;鉴定结果与生化鉴定结果在属的分类单元上符合程度高达82%.  相似文献   

13.
梾木属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梾木属植物的形态分类、地理分布、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繁殖技术以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指出今后应在充分利用世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强资源清理、收集、保护、利用和杂交选育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云南松及其近缘种间遗传关系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质资源研究是育种工作的基础,云南松与其近缘种间的遗传关系一直深受林木育种工作者的重视,其研究结果可为探讨起源、进化、分类、育种和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从形态学、细胞学、同工酶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综述其遗传关系研究现状,并对今后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花生属植物起源、分类及花生栽培种祖先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了解花生属植物的起源、分类及栽培种花生的野生种祖先对利用野生种改良栽培种花生品种和扩大其遗传基础均具有重要意义。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植物蛋白质来源,现已经鉴定出花生属植物有80个种,分属于9个区组;花生区组包括花生栽培种和其它30个野生种,花生栽培种与花生区组的野生种杂交亲和,与其它区组的野生种杂交不亲和。通过种间杂交、细胞学和分子标记等现代生物技术对花生属种间亲缘关系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目前比较一致认为A.duranensis和A.ipaensis最有可能是栽培种花生的野生种祖先。通过各种途径利用花生野生种质资源改良花生栽培种和进行种质创新是今后花生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6.
数字农业信息分类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农业数字信息的基本特征,以我国主要农作物、园林作物、畜牧和水产的生产特点为核心,以密切关联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相关可能的技术需求信息为对象,进行系统的分类,并建立了农业数字信息编码体系,为实现信息资源采集、整理、发布、利用和共享做好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新疆鸦葱属(Scorzonera L.)的18个种和1变种从分类和分布方面进行了研究,其中剑叶鸦葱(S.ensifolia)、伊犁鸦葱(S.iliensis)、直鸦葱(S.stricta)、块根鸦葱(S.tuberos a)和宽叶鸦葱(S.pusilla uar.lati-folia)是首次报导,指出新疆是我国鸦葱属植物的重要分布中心、还根据种的主要特征作出了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8.
对脊虎天牛属Xylotrechus的雄性外生殖器进行了比较解剖研究,描述了该属7个种的雄性外生殖器特征。结果表明,脊虎天牛属雄性外生殖器的结构特征具有重要的分类学价值,其交配孔腹缘形态在属内是稳定的,具有属级分类学意义;阳基侧突、中茎的结构及内囊骨化物的特化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重要的分种性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葡萄是重要的经济果树,果穗形状会影响其经济价值。本研究跟踪调查255份葡萄种质资源的果穗发育过程,建立新的花序形状并完善果穗形状分类标准,为葡萄生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田间跟踪调查255份葡萄种质资源的花穗长宽发育情况,在开花期、果实膨大期以及果实成熟期3个关键时期测量主穗长宽、小穗长宽、小穗角度、果粒横纵径、果粒重以及果柄长,分析果穗形状动态发育过程中各指标变化规律。【结果】基于255份葡萄种质资源的田间调查结果,将花序与果穗形状分为长圆锥、短圆锥、长圆柱、短圆柱并建立新的花序与果穗形状分类标准。调查发现,在葡萄花序发育过程中,52.55%的花序会发生形状变化,以长圆柱花序居多,大多发育为短圆柱果穗。因此,果穗形状形成类型有16种。对葡萄穗长穗宽的分析发现,长圆锥花序在发育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对于短圆锥、长圆柱、短圆柱花序而言,穗长对形状影响更大,进一步探究发现小穗长/宽以及小穗角度尤其是上部小穗的长宽与角度是影响花穗形状外缘的主要因素。【结论】本研究将花序与果穗形状分为长圆锥、短圆锥、长圆柱、短圆柱4种,提出了一个花序、果穗的形状分类标准的计算方法,同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实际计算与分类。一半以上葡萄花序的形状会发生变化,圆锥花序的形状较稳定。穗长、穗宽、小穗长宽及小穗角度对穗形影响较大,分别表现在影响形状的长宽和外缘,尤其是上部小穗的长宽与角度是影响柱锥判断的最主要原因。小穗角度的变化会影响小穗反映在形状上的有效长度。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基于花穗形状的整形修剪方法,可为葡萄的整形修剪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