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科学养鱼》2007,(5):83-83
一、蟹类纤毛虫病 蟹类纤毛虫病由固着类纤毛虫引起,主要种类有:聚缩虫、累枝虫、短蛀虫、钟型虫、单缩虫和客吸管虫等。主要症状为:病蟹体表、附肢等表面附着有淡黄色棉絮状虫体寄生。虫体在鳃部寄生数量多时会影响呼吸,严重者窒息死亡,体表及附肢寄生数量多时会使蟹活动吃力,严重者不脱壳,影响生长。此类症状在幼体及养成期间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2.
纤毛虫病是河蟹养殖中的主要疾病,纤毛虫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聚缩虫、单缩虫、苔薛虫、累枝虫、钟形虫等。寄生在河蟹的颚部、步足、背壳及鳃部,蟹壳上的白絮状虫体一般不易刮掉。多发生在不再脱壳的蟹体上。防治方法:预防:使河蟹正常脱壳,最好的办法是不养2龄以上?..  相似文献   

3.
薛美 《科学养鱼》2002,(2):42-42
河蟹纤毛虫类疾病是河蟹养殖生产中的主要疾病之一,对各期幼体、蟹种、成蟹等均有危害,尤其对二龄蟹危害最为严重。该病在上海地区全年都有发生,一般6~9月为发病高峰期。纤毛虫类常见种类有聚缩虫、累枝虫和单缩虫等,主要寄生于河蟹的腹甲、附肢、口器及鳃等部位。中度感染的病蟹放在水中,肉眼可见体表、附肢上有少量土黄色的绒毛,腹甲表面尤为明显。当河蟹严重感染时,肉眼明显可见河蟹整个甲壳、附肢和口器等部位都被土黄色或黄绿色绒毛(体表还附着绿色丝状藻类等)所覆盖,不易清除,导致河蟹行动迟缓,呼吸困难,食欲下降乃至…  相似文献   

4.
1997年5~7月份,我区宿州市朱仙庄镇及怀远县双桥镇,池塘养蟹大面积发生蟹病,并有不同程度的死亡。病蟹急躁,但行动迟缓,食欲下降,甚至停食;病蟹背部、额部、步足及鳃上长满许多棕色或黄绿色绒毛,体表污物较多;有的钻入泥洞,有的上岸而不愿人水;病情严重的因大量污物附着无法脱壳而死亡。发现病情后,我站技术人员立即奔赴池塘,进行实地观察并取样,确定是河蟹纤毛虫病。河蟹纤毛虫病是池塘养蟹的主要疾病,是由原生动物累枝虫、钟形虫、斜管虫等大量寄生所致,造成大量原生动物寄生的主要原因是清塘不彻底、不经常换水、水质过…  相似文献   

5.
河蟹在天然环境中抗病能力较强,且天然水域水质清新,不易发生黑鳃病;但在池塘集约化养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因养殖密度大,投饵量大,使得水质变化快,很易使河蟹发生黑鳃病。 河蟹黑鳃病的主要症状为:河蟹的鳃丝发黑,易浮头,严重时引起上岸。河蟹黑鳃病一般为细菌感染所致,根据笔者的诊治经验,水质不好是河蟹发生黑鳃的主要原因,但也有由聚缩虫、累枝虫等寄生虫寄生在鳃丝上继发细菌感染形成黑鳃病。因此在治疗上应对河蟹的鳃丝进行镜检,看是否有寄生虫寄生,再确定治疗方案。 河蟹黑鳃病的预防方法: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②池塘…  相似文献   

6.
虾、蟹纤毛虫病是虾、蟹养殖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疾病,危害海、淡水中养殖的各种虾、蟹的卵、幼体和成体,其中尤以对虾、蟹的幼体危害为大。少量寄生时一般危害不大;但当水中有机质含量多,技水量少时,该虫大量繁殖,充满鳃、附肢及体表各处,在水中溶氧低时,可引起大批死亡,残存的商品价值也大大降低。引起纤毛虫病的病原体很多,最常见的为聚缩虫。累枝虫。少量寄生时,外表没有明显症状;但当大量寄生时,病虾外观鳃区呈黄色或灰黑色;虾蟹的体表有许多绒毛状物,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呼吸困难,将病置提起肘,附肢吊垂,螫足不…  相似文献   

7.
沈国安  周文娟 《内陆水产》2002,27(11):32-32
在河蟹养殖中,因放养密度高,饵料投放不足,水体富营养化,病害日益突出。在常见寄生生物中,除固着类纤毛虫,还常可见到丝状藻类病、水霉病,蟹农常因不能将这三类寄生生物病正确区别,经常有混淆现象,而影响治疗效果,有时甚至用药后毫无疗效,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现将三类常见病的区别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纤毛虫病病原:包括原生动物环毛目的聚缩虫,原生动物缘毛目的累枝虫、钟形虫、单缩虫等固着类生物附着在河蟹的肢体上。症状:纤毛虫主要寄生在蟹的体表,被感染后,病蟹体表长满许多肉眼可见的黄绿色或棕色绒毛状物和大量的…  相似文献   

8.
<正>河蟹、梭子蟹等蟹类的抱卵蟹(图见彩中插2)在育苗前暂养过程中,蟹卵上会有大量聚缩虫寄生(图见彩中插2),在育苗前如果不消毒杀虫,大量聚缩虫带入育苗池塘,在蟹苗发育阶段会暴发聚缩虫病,造成蟹苗蜕壳不遂而死亡(图见彩中插2)。早些年大多用孔雀石绿进行亲体消毒,杀灭效果较好,但由于  相似文献   

9.
在河蟹育苗中常见早期溞状幼体(ZⅠ、ZⅡ)被聚缩虫(Zoothamniumsp)寄生引起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造成突发性死亡。作者用孔雀绿、制霉素、氯霉素、高锰酸钾等药物对聚缩虫进行杀灭试验,结果显示以孔雀绿和制霉素的杀虫效果最好。但从早期 状幼体的病害防治效果来看,由于越冬亲蟹是病原体的携带者,因此作者强调防治工作必须从亲蟹暂养时做起,立足于早防早治;且以多种药物综合性措施为妥。  相似文献   

10.
河蟹“颤抖病”始见于199。1年的池塘养殖,很少量的成蟹出现此病症。1995年以后病情迅速蔓延,导致河蟹养殖成活率逐年下降,许多塘口绝产绝收。“颤抖病”的病症:病蟹体瘦、壳软,活力差,腹部及附肢指节、掌节有红色水锈、不能正常蜕壳或蜕亮后不久便死;临死前活动呆滞,附肢僵硬并不停地痉挛(这是“颤抖病”这一俗称的由来),易并发黑鳃病和聚缩虫病。解剖病蟹可见肠道水肿、肌肉萎缩、肝脏糜烂等症状。有关单位初步研究表明:“颤抖病”的病原为病毒。发病时间及特征:7、8、9三个月是“颤抖病”的发病高峰期,高温季节该病表现为…  相似文献   

11.
《海洋与渔业》2009,(6):24-24
病名:固着类纤毛虫病病原:最常见的为聚缩虫、单缩虫、微孢子虫、吸管虫、累枝虫和钟形虫等。症状:虾类(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青虾等)被固着类纤毛虫附着时,虾体外观呈黑色,体表有灰黑色绒毛。当大量虫体寄生在虾体、鳃、附肢时,轻者病虾活动能力下降,不摄食、不蜕壳,生长缓慢,影响鳃的呼吸,重则与细菌性疾病并发,引起虾的死亡;成虾感染寄生虫后体表粗糙,  相似文献   

12.
河蟹的疾病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聚缩虫病病症:病蟹的关节、步足、背壳以及额部和鳃上都可附着聚缩虫。病蟹行动迟缓、摄食强度小、发病时间在5—7月份。池塘生态较差;养殖密度较大,长期不换水是此病的诱因。防治:(1)在放蟹种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平时注意注、换水;合理投饲、及时清除残饵。 (2)已经附着感染病原体的可用0.25~0.6ppm的Cuso_4全池泼洒。但注意鱼蟹混养池中忌用。 (3)河蟹蜕壳后,彻底换水。  相似文献   

13.
河蟹的疾病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纤毛虫病此病主要由聚缩虫、累枝虫等引起,虫体附生在河蟹全身甲壳上,呈一层绒毛状物,并经常与细菌或其他原生动物同时存在。少数为局部少量附生。发病个体行动迟钝,对刺激反应不敏感;食欲下降乃至停食,最后营养不良,无力蜕壳而死。显微镜检查可发现其体表、附肢、鳃等处有许多累技虫、钟形虫、腹管虫等。防虫方法:a.每隔7~10天更换一次池水,换水量为1/3池水体积。换水后每亩泼洒生石灰叨公斤(池水深1米);b.用1%福尔马林浸洗病蟹1.5小时;c用0.3毫克/升硫酸锌全池泼洒。2“蟹奴”病此病主要由寄生在蟹体内的一种蔓足类…  相似文献   

14.
《科学养鱼》2002,(5):61-61
河蟹纤毛虫病、水霉病、着毛病的发生较普遍。这三种疾病在症状上较相似,往往一些养殖户见到蟹体表面不清洁,就认为是纤毛虫病,不但用错了药,而且延误了治疗时间,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使广大养殖户能正确识别这三种疾病的症状、病因和正确用药,现将近年来的实践经验介绍如下:1.纤毛虫病【病因】由累枝虫、钟形虫、斜管虫等纤毛虫类寄生于河蟹体表、附肢、鳃部等部位引起,尤以二龄以上性成熟的河蟹感染率最高。蟹种放养密度大,蟹池条件恶劣,长期不换水,水中有机质含量过高等都极易诱发纤毛虫病。【症状】蟹体表长有许多黄绿色…  相似文献   

15.
河蟹早期溲状幼体病害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河蟹育苗中常见早期溲状幼体(Z1,ZⅡ)被聚缩虫,寄生引起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造成突发性死亡,作者用孔雀绿,制霉素,氯霉素,高锰酸钾等药物对聚缩虫进行杀灭试验,结果显示以孔雀绿和制霉素的杀虫效果最好。但从早期溲状幼体的病害防治效益来看,由于越冬亲蟹是病原体的携带者,因此作者强调防治工作必须从亲蟹暂养做起,立足于早防早治,且以多种药物综合性措施为妥。  相似文献   

16.
据几年来的初步调查和研究,目前严重影响我国河蟹养殖业发展的病害有上岸症、黑壳病、黑鳃病、颤抖病、蟹奴病、肠炎病、烂爪病、性早熟等十多种。以上河蟹病害的发生,其病原大致为:细菌性、病毒性、原生动物性及生理性几大类,以细菌类的疾病危害最大。影响最深的细菌以弧菌属的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鳗弧菌、创伤弧菌、迟缓爱德华氏菌为主;气单胞菌属中以嗜水气单胞菌、气单胞菌为主;原生动物中以钟型虫、聚缩虫等纤毛虫类为主;生理性的以性早熟蟹为代表,加上投饵不科学,摄食量降低,导致营养奇缺,  相似文献   

17.
高锰酸钾防治中国对虾聚缩虫病试验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虾养殖中,聚缩虫病最为常见,大量寄生于体表呈棉絮状,病虾不易脱壳,若在鳃部大量繁殖会造成呼吸困难缺氧死亡,严重的影响经济效益。关于此病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重视,我们选用了多种药物进行防治试验,但近年来,由于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进行虾、贝混养的池塘面积增多,因此选用药物时必须考虑对贝类(本文指蛏、  相似文献   

18.
防治河蟹蜕壳障碍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病因引起病理性蜕壳不遂的几个主要原因:①黑亮蟹不蜕壳,病蟹壳呈灰黑色、坚硬钙化、不吃食,爬上岸边无水处十足撑起、腹部悬空,口不吐泡沫,蜕壳困难;②长毛蟹不蜕壳,在河蟹体表大量原生动物及霉菌附着生长,蟹不吃食;③黑鳃、藻类鳃、烂鳃、甲壳溃疡引起的不蜕壳症;④河蟹因水肿病、肠胃炎引起的不蜕壳症;⑤因寄生虫、蟹奴寄生而引起的不蜕壳。 二、症状与病变病蟹头胸甲后缘与腹甲交界处出现裂痕,但无力蜕壳或蜕出部分壳而导致死亡。 三、流行情况本病在池塘养蟹中较为常见。大规格蟹种、后期成蟹等常会发生此病,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 聚缩虫(zoothamnium)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缘毛目、钟虫科。聚缩虫病是河蟹溞状幼体期的主要疾病之一,如治疗不及时,会给河蟹育苗带来很大危害。1989年,本场在河蟹人工育苗过程中。3~5日龄的第Ⅰ、Ⅱ期溞状幼体发生了严重的聚缩虫病,我们采用甲醛和新洁尔灭治疗该病效果较好。一、病症聚缩虫成树枝状,其根部寄生于河蟹溞状幼体的头胸部、腹部等处,附肢上未见有寄生现象。一般情况下,感染强度为1~5个,被感染的溞状幼体活动能力弱,体质瘦  相似文献   

20.
《科学养鱼》2004,(11):76-76
十四、虾蟹固着类纤毛虫病[病原]聚缩虫、累枝虫、钟形虫、拟单缩虫、单缩虫及杯体虫等。[症状]危害虾蟹的卵至成体。严重时体表有绒毛状物,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呼吸困难,将病蟹提起时,附肢吊垂,螯足不夹人,手摸体表和附肢有滑腻感,对低溶氧敏感,常引起幼体大量死亡。[防治方法]1.彻底清塘,加强饲养管理,投喂优良饲料,保持良好水质,提高机体抗病力。2.疾病早期可加大换水量,投喂鲜活饵料,促使幼体脱壳。3.疾病严重时,用10~15克的茶籽饼,或0.3~0.5克甲壳宁全池泼洒,保持24小时,促使脱壳后再大换水。十五、蟹奴病(河蟹)[病原体]由蟹奴寄生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