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重灾林区震后砖混建筑倒塌原因的分析,发现除实际发生的地震烈度已超过设防烈度等因素外,还存在砖混建筑抗震设防不到位,施工质量存在问题等。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对林区砖混建筑抗震设防进行了浅析,为灾后重建,预防震灾,尽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笔者通过参加对房屋建筑震后安全性应急评估工作,根据震后建筑物破坏情况和原因的思考分析,提出了保证设计和施工质量符合有关要求等建议,供今后抗震设防、灾后重建参考。  相似文献   

3.
如何加强抗震设防要求管理中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是建设工程中抗震设防的关键,只有搞好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震灾损失。  相似文献   

4.
蒋玉龙 《中国林业》2009,(14):56-56
我国大部分的国土面积位于抗震设防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城市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的抗震设防工作已纳入法制化的管理轨道。但长期以来,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和缺乏抗震防灾知识等原因,林区建筑的抗震能力依然十分薄弱,特别是一些远离大城市而地震烈度又比较高的林区,在抗震防灾工作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国内外有关传统木结构常用榫卯节点抗震性能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直榫连接与燕尾榫连接,同时介绍了扁钢、马口铁与碳纤维布三种木结构榫卯节点加固修复方法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今后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以期为木结构建筑震后加固与修复及我国古木建筑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建筑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北方,每年都有大量的多层混合结构建筑被建起,在这一类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最初只是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而非地震时构造柱并不起作用,其潜在的功能远未发挥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个问题,一柱多用的方法更多地被采用了,既能抗震又能承重,使原有“构造”的含忌有了根本变化,在近年来的一些工程项目中已经得到了验证,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一、“构造”柱的特点 1.能够大幅度提高抗震能力。根据抗震设防的要求,构造柱已经在各类混合结构的建筑中大量使用,它与圈梁、进深梁连在一起与砌体共同工作,起整体作用,  相似文献   

7.
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包含了两个设计范畴,即概念设计和参数设计。抗震概念设计是从概念上,特别是从结构总体上考虑抗震的工程决策;参数设计主要是地震作用计算、构件强度验算、结构的变形验算等。概念设计归结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设防目标。小震不坏结构处于弹性工作阶段,地震后不损坏或轻微损坏,能够保持其正常使用功能。中震可修结构整体处于非弹性工作阶段,地震后可能损坏,经修补,短期内能恢复其正常使用功能。大震不倒结构处于弹塑性工作阶段,地震后可能产生较大破坏,但不出现整体倒塌,经抢修后限速通车。参数设计归结为节点桥墩柱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大桥多振型弹性反应谱分析(强度验算),节点桥墩柱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大桥弹塑性时程分析(延性计算)。  相似文献   

8.
因地制宜 ,因害设防 ,本着高起点 ,高科技含量 ,以来源于生产实践 ,投入少 ,见效快 ,可操作性强 ,便于推广应用的原则 ,应用呼盟在沙化治理上已获得成功的经验 ,进行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  相似文献   

9.
《绿色科技》2013,(7):70
正2013年6月3日,湖北省石首市天鹅洲麋鹿保护区传出喜讯:麋鹿于今年3月下旬开始产仔,目前已顺利生产72头幼鹿。至此,保护区麋鹿总数已从最初的30头发展到1016头。石首市投资150万元建成了总面积1567公顷的湿地麋鹿自然保护区,修建了设防水位38m、长3公  相似文献   

10.
公路桥梁的水文设计不同于结构设计,前者是在大量的随机性、模糊性未确知性基础上进行决策,而工程设防标准的制定又是一个重大的决策问题,本文采用概率论模糊数学的基本理论,首先讨论了现行规范设防标准,计算了设计基准期内设防洪水的超越概率,并提出了多级设防的原则,对公路桥梁设计基准期内的洪水危险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桥梁结构设计基准期内各级破坏模糊概率的计算模式,建议了一种新的设计洪水概率模型,建议了投入——效益的最佳设防标准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1.
遗迹往往是历史射向现代的一束光。通过这束光,能把我们带往遥远的过去,能听到历史深处的回声。坐落在南京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的明孝陵即是如此。在这里畅游,你会感觉到一种震憾,600多年前的金戈铁马声会阵阵入耳,风起云涌的人民造反画卷仿佛历历在目,波澜壮阔的社会结构重组好似在一幕幕展开,甚至那忠贞不渝的帝王爱情也会令你荡气回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影响防风带近距离防风效果的结构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西北部半干旱风沙区为研究区,调查现有防风林带的距离防风效果,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了冠层疏通度、冠下疏通度、林带宽度、栽植密度、林带与风向夹角、林带高和平均枝下高占林带高的百分比与距离带缘5倍树高处的风速降低百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防风林带近距离防风效果的主导因子为冠下疏透度、林带与风向的夹角和枝下高占林带高的百分比。  相似文献   

13.
遗迹往往是历史射向现代的一束光.通过这束光,能把我们带往遥远的过去,能听到历史深处的回声.坐落在南京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的明孝陵即是如此.在这里畅游,你会感觉到一种震憾,600多年前的金戈铁马声会阵阵入耳,风起云涌的人民造反画卷仿佛历历在目,波澜壮阔的社会结构重组好似在一幕幕展开,甚至那忠贞不渝的帝王爱情也会令你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14.
杭州问茶 田园湖山风韵长 从北京出发,坐了一夜的火车,一到杭州,就立即走访浙江作家协会主席叶文玲先生,谈起杭州茶事,她回忆起西湖南山路国际茶人村品茶诗会的情景。在茶席中她兴致勃勃,出上联云:生生所好,相期于茶;古籍出版社王翼奇先生对出一联,岁岁为文,独言以纸;戴盟先生对曰:句句求新,记志以笔;诗会副会长张学理先生云:字字堪珍,最惜是墨;次日,王翼奇先生又打电话给叶文玲先生,另加两联,其一:款款之情,尽抒诸笔,其二:娓娓而谈,不绝如缕。杭州茶事诗意雅致如是。  相似文献   

15.
16.
四川省林学会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学术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林学会于 2 0 0 1年 1 2月 1 9日至 2 0日在四川农业大学举行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学术研讨会”。应邀参加研讨会的有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和四川省林业厅的专家、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和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导、部门负责人等共 3 0人。受四川省林学会理事长曹正其厅长的委托 ,副理事长、省林业厅副厅长杨冬生教授出席指导并作了学术报告。研讨会由学会秘书长张江陵高级工程师主持。四川农业大学为研讨会的顺利举办作了周详的安排。会议收到论文 1 9篇 ,有 1 5位专家发了言。大家围绕建…  相似文献   

17.
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本文对四川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背景、意义、内容、途径进行了论述,指出“把四川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提出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应当包括森林、草地、农田、城市和河流五个子系统内容,采取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大工程治理战略,构建生态经济产业群,发展无公害农业,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依靠科技和法制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对转入多拷贝rolB、rolC基因的三倍体毛白杨进行高生长量、生根率和内源激素(IAA、ABA)含量等指标的测定,以研究多拷贝rol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结果显示:转Ri质粒三倍体毛白杨再次分别转入rolB、rolC基因后,部分株系试管苗的生长受到了抑制,但各株系生根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rolB基因转化植株的内源IAA平均含量高于rolC基因转化植株,其IAA/ABA值亦高于rolC基因转化植株。试验结果表明rol基因的多拷贝促使转化植株快速大量生成毛状根。  相似文献   

19.
我们需不需要建更多的水坝?近年来,反对和拥护的争论一再交锋。 2003年10月25日,在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62位科学、文化艺术、新闻、民间环保界人士联名呼吁:“请保留最后的生态河——怒江!”这个呼吁缘于副会长郁钧剑的一段发言。  相似文献   

20.
加强园林绿化施工项目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就加强园林绿化施工项目管理的意义与作用作了充分论述,并介绍了具体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